-
1 # 格林斯徐
-
2 # 王者九兒
說到曹操,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很多人對他的印象就是陰險狡詐,是個小人,這是《三國演義》中曹操的形象,那麼歷史上的曹操是什麼樣呢?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作為一方諸侯佔據中原,又將漢獻帝接到他的地盤——許,挾天子以令諸侯,極大的掌握了主動權。曹操雖然掌握著實際大權,但是名義上他卻只是丞相,始終沒有把傀儡皇帝取而代之,這是為什麼呢?
曹操出身豪門,確因為是宦官之後,仍然是被當時的人看作是寒門。宦官之後是怎麼回事呢?曹操的祖父曹騰是東漢時期有名的宦官,也就是太監。曹騰沒有生育能力,但是也想像正常人一樣,有人為他向老送終,於是收養了個養子曹嵩,也就是曹操的父親。
曹操幼年才華出眾,後被州縣以“孝廉”推薦給了朝廷。東漢末年,爆發了著名的黃巾大起義,曹操就是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一步步的強大起來,逐步掌握了兵權,成為了割據一方的大諸侯。曹操和當時的一些諸侯不同,他沒有急著稱帝建國,而是繼續奉漢獻帝,直到病死也沒有當一天的皇帝,死後他的兒子曹丕稱帝才給他追加了個魏武帝。
曹操致死不稱帝的原因有哪些呢?在曹操的《述志令》中有這樣一句話“齊桓、晉文所以垂稱至今日者,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周室也。”曹操認為春秋時期的齊桓公和晉文公之所以能稱霸中原、名垂千古,不光是他們的兵馬強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供奉周天子。所以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是吸取歷史經驗。曹操挾天子就可以用天子的名義發動對外戰爭,發動的戰爭在名義上就可以說是正義的,這種正義是任何諸侯(包括董卓)都不具備的,甚至可以說是他們夢寐以求的。
東漢末年王室衰微,何進、董卓等人都曾把持政權,但是都沒有敢貿然稱帝,曹操如若稱帝,必然會背上漢賊的罵名,遭到天下人的唾罵。再有就是當時戰亂紛爭,曹操並沒有統一天下,只是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地區,在南方還有孫權、劉備等割據勢力。倘若貿然稱帝,正好給他們討逆漢賊的口實,使孫劉聯合成為可能。這時的曹操不管是在政治上、還是軍事上就都是被動了,不再掌握主動權。
梟雄曹操可是再精明不過了,他自然看的更為透徹。既然已經掌握了國家大權,就運用這些便利的權力實現自己統一全國的霸業吧,皇帝的虛名不要也罷。
-
3 # 朽平升
1.曹操聰明。他看見漢的結局也難免想到自己結局。自古帝王家..結果都很慘。
2.最想讓結伴的一號繼承人和二號繼承人沒玩過三號繼承人。老曹肯定明白..三號繼承人的秉性才幹不能長久。救不丟這個人了。
3.不稱帝。可能對得起他自己的心。
-
4 # 使用者51950277166
曹操已經位極人臣,封號“魏王”,掌握實權,沒有必要為了稱帝而背了萬世罵名,倒不如打好基礎,把問題留給後人解決
-
5 # 在下葵小胖
我是向日葵,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為什麼曹操到死都沒有稱帝的原因:
首先,自己的敵人還健在,劉備和孫權羽翼漸滿,赤壁之戰之敗影響曹操的聲譽,使得曹操心中內疚,必要打敗劉備和孫權二人,一雪前恥,在三國還未統一的條件下,曹操不會貿然稱帝。一定會完成自己的政治目標。(曹操,劉備,孫權互相牽制,劇照)曹操雖然打敗了袁紹,殺了呂布,平定了許多諸侯,有蓋世之功,但在赤壁大戰大敗,元氣大傷,曹操是個心高氣傲的人,也是不服輸的人,他必須要平定了劉備和孫權以後才會走向皇帝之位,這也是他的一個政治意願,統一當時的中國。
劉備號稱中山靖王之後,如若曹操貿然殺漢帝稱帝,就會使得劉備名正言順號令天下的劉氏族人和忠於漢帝的人來攻打曹操,這也是曹操所忌諱的。
其次,漢庭內忠於漢帝的還有很多,曹操手底下有許多這樣的謀士和大將,所以曹操有所顧及。不敢費皇帝,稱帝。(荀彧反對曹操稱帝,劇照)漢庭內像荀彧這樣忠於大漢朝廷的大臣還有很多,他們在曹操的謀士裡都是中流砥柱,曹操不敢貿然稱帝,如果稱帝就會被反對,產生內亂和兵諫。這樣會使劉備和孫權坐收漁翁之利,揮軍北上,裡應外合。使得曹操作繭自縛。
最後,曹操像愛護自己的眼睛,那樣的愛護自己的名譽,不想被世人唾罵,說自己是個謀朝篡位之主。歷史上,曹操說自己想成為周文王,文王沒有篡位,但他的兒子周武王卻篡位了,所以曹操在隱喻自己不能幹的事情留給自己的兒子來幹,所以後世罵名他兒子曹丕來承受,(曹丕篡位,劇照)
由於曹操在當時罵名已經都多,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事情也坐實了,漢帝就是個傀儡皇帝,曹操在背後指揮,雖無皇帝之名,但有皇帝之權,曹操覺得可以了,剩下的事就交給兒子曹丕去幹。
以上就是我對這這個問題的回答,以供參考。
回覆列表
曹操已經位極人臣,封號“魏王”,沒有必要為了稱帝而背了萬世罵名,倒不如打好基礎,把問題留給後人解決。
曹操雖有此念,但他審時度勢,最終還是決定知難而退,適可而止,把代漢自立的任務留給了他的兒子,證據則在《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魏略》和《魏氏春秋》。據兩書,曹操成為沒有皇帝名號的皇帝后,代漢自立的呼聲就開始高漲起來。建安二十四年,以陳群、桓階、夏侯敦為代表的一些人拒絕勸進。陳群、桓階認為,漢朝早已名存實亡,天底下一尺土地一個子民都不屬於漢,只剩下一個虛名,取而代之有什麼不可以?夏侯敦則說,什麼是萬民之主?就是能夠為民除害眾望所歸的人。從古至今,都是這樣。殿下就是這樣的人,應該儘快“應天順民”,有什麼猶豫的?曹操的回答是:孔子說過,施行的是政事,就是從政。如果天命確實眷顧我,我就做周文王好了,眾所周知,周文王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卻仍然服事殷商的。取代殷商的是他的兒子周武王。所以學術界一般都認為,曹操這話的意思是要曹丕去做他想做的事。果然,曹操去世才幾個月,曹丕就逼漢禪位了。
史書評論曹操:“明略最優”,“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資治通鑑》引謀士荀彧、郭嘉對曹操的評價,說曹有十勝,即“道、義、治、度、謀、德、仁、明、文、武”。著名的《讓縣自明本志令》作於建安十五年,光明磊落,字字真摯。曹操感性地說:“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同時也揭示他年少志願:在天下太平後隱居故里,過這夏天打獵、冬天讀書的願望,但身居高位,夙願難遂。
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推舉曹操為“魏公”,荀彧以忠於漢室立場提出反對。曹操答應荀彧永不作魏公,但因此對荀彧不悅。建安十八年,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公,其領地廣及魏郡、河東郡、河內郡等十個郡國,甚至遠遠超過西漢初年的劉姓宗室藩王,更加違背了“七國之亂”和推恩令後諸侯封地不得超過一郡的漢制。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再自封“魏王”,自加九錫,建安二十二年設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稱警蹕,並作泮宮。十月,再授賜十王冠、二綵帶,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他名義上雖仍為漢臣,實際上掌握等同於皇帝的權力和威勢,權傾朝野,漢獻帝形同手上傀儡隨意擺佈。
建安二十四年冬,孫權上書稱臣,“陳說天命”,勸曹操稱帝。曹操把孫權來書給群臣觀看,陳群、夏侯惇和司馬懿等人都勸曹操登基。曹操卻不想廢漢自立,他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周文王自己並未除滅殷商,到了其子周武王才克殷。暗示希望由自己的兒子曹丕來取代漢朝建立新政權。
曹操在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廿三庚子日(220年3月15日)病逝於洛陽,享年66歲。諡曰武王。他臨死前留下《遺令》。根據曹操的遺囑,他於二月廿一丁卯日(4月11日)被安葬於鄴城西郊的高陵。
曹操死後,嫡長子曹丕嗣魏王,同年迫使漢獻帝退位禪讓,建立曹魏,追尊曹操為太祖武皇帝。
民國史學界呂思勉先生曾專門寫作文章,辯駁於民間流行的曹操為奸臣的說法,根據他本人的分析考證來看,曹操並非周瑜所稱的“名為漢相,實則漢賊”,推測曹操本意乃是平定國家內亂後擇機功成身退,並無篡漢之心。並指出曹操被後人廣為詬病的那句話“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實乃要效仿齊桓公、晉文公,很多人揣度的欲令其子嗣自立為皇帝的說法實在是後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並讚歎“魏武帝的度量,是相當大的”。
三國志對他的評價,可算是魏蜀吳三國君主之中最高者,陳壽評價曹操為“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而袁紹虎視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漢末大亂,曹操又南征北討,接觸的社會面非常廣大,故多有親身經驗和體會如《蒿里行》謂漢末戰亂的慘象,見百姓悲慘之餘又見詩人傷時憫亂的感情。故後人謂曹操樂府“漢末實錄,真詩史也。”
曹操生於官宦,對天下具有野心,故懷有統一之雄圖,《短歌行》有謂“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可資明證。其進取之心亦可見出,如《龜雖壽》言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言己雖至晚年仍不棄雄心壯志。
一代梟雄,縱風光一世,亦有星落殞滅之時。曹操對此也感到無能為力,只有作詩感嘆,無可奈何。如《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傷,《秋胡行》之低沈情緒,《陌上桑》等遊仙作品中都可見他的消極情緒。
曹操年輕的時候說過“廢立之事,天下之至不詳也”的話。這個觀念,晚年時可能還有。
曹操世受漢恩,報答之心是有的。
曹操一直信誓旦旦,絕無篡漢之意,總不能自食其言。
劉備和孫權一直把曹操看作對手和榜樣,一方面罵他漢賊,另一方面又巴不得他早點稱帝。據《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魏略》,孫權甚至在建安二十四年上表稱臣,說天命就在曹操這裡。對此,曹操的頭腦倒是很清醒。他明白,只要自己稱帝,劉備、孫權他們馬上就會跟著來,“篡漢”的罪名卻得由他曹某來背。他不可能上這個當。再說了,曹操現在雖然不是皇帝,卻是“中央”,劉備、孫權也只是“地方”。如果三個人都稱帝,劉備、孫權他們就不是“地方”,而是“對方”了。
所以才有“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