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秋意沉1
-
2 # 蘭臺
怎麼老是這樣的問題?當時連民族概念都沒有,冉閔是哪門子民族英雄?
我說四件讓冉閔粉絲尷尬的事實:
第一,冉閔在頒佈“殺胡令”時還叫石閔,還當著石虎孝子賢孫,石虎兒子還是皇帝。
第二,石虎一直在討好漢人世家大族,而冉閔頒佈“殺胡令”,死傷最慘重的是漢人,而非胡人。
第三,慕容俊攻滅冉閔,是東晉朝廷派“都督河北諸軍事”、“幽、冀、並、平四州牧”慕容俊討伐妄自稱帝的冉閔,是“奉天子以討不臣”。
第四,五胡時期第一次大規模吃人就是冉魏殘餘勢力,把石虎時期的宮女太監都吃光了。鮮卑人可沒有這麼大規模吃幾萬人。
第一,冉閔在頒佈“殺胡令”時還叫石閔,還在給石虎當孫子冉閔在釋出“殺胡令”的時候,他還不叫“冉閔”,他還跟著羯人石勒姓“石”,叫石閔。
公元349年12月石閔頒佈“殺胡令”。公元350年正月,石閔改漢姓“李”,並改國號衛。
但是,此時衛國的皇帝可不是李閔,而是石鑑。
第二,石虎一直在討好漢人世家大族,而冉閔頒佈“殺胡令”,死傷最慘重的是漢人至於什麼冉閔改變了北方漢族的命運更是扯淡中的扯淡,事實上石虎對漢人世家大族好得很。
現在吹冉閔的人都說石虎在位期間如何如何殘暴,中原老百姓如何如何慘,但是石虎一上臺就宣佈繼續石勒生前“九品中正”制度,《晉書·石季龍上》明確說了“季龍以吏部選舉斥外耆德,而勢門童幼多為美官。”
這裡的“勢門童幼”就是九品中正制下的漢人高門子弟,這就是西晉“上品無寒士、下品無高門”的延續;石虎不但繼續執行石勒的“九品中正制”,而且石虎因為得位不正,還進一步下大力氣拉攏北方的世家大族。比如把“免役”和評選品級的特權從之前河北、河南地區進一步擴大到整個關中地區世家大族,“雍、秦二州望族,自東徙已來,遂在戍役之例,既衣冠華胄,宜蒙優免,從之。自是皇甫、胡、梁、韋、杜、牛、辛等十有七姓蠲其兵貫,一同舊族,隨才銓敘,思欲分還桑梓者聽之;其非此等,不得為例。”
即使石虎窮兵黷武發動對慕容鮮卑的戰爭時也不忘把世家大族和普通老百姓相區分,在普通老百姓家庭必須“壯丁盡發其兵”的時候,“司、冀、青、徐、幽、並、雍兼復之家”還能“五丁取三、四丁取二”,所謂兼復之家就是免除兵役和徭役的世家大族。
另外,再說一個讓冉閔粉絲不能接受的事實:冉閔“殺胡令”受害最深的是漢人。
在《晉書》關於冉閔殺胡令的後果有這麼一句“青、雍、幽、荊州徙戶及諸氐、羌、胡、蠻數百餘萬,各還本土,道路交錯,互相殺掠,且飢疫死亡,其能達者十有二三。諸夏紛亂,無復農者。”“諸夏紛亂,無復農者”這就不用解釋了,最關鍵是第一句“青、雍、幽、荊州徙戶”。
什麼是“徙戶”?
“徙戶”就是從其他地區遷移到後趙首都鄴城附近居住的漢人,為什麼會有徙戶出現?
因為古代戰爭打的就是人力資源,沒有人,別說當兵,就連糧食都沒人種;所以把敵對區域或者邊緣區域老百姓遷移到自己統治核心區域來,一方面可以增強己方實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削弱敵人的實力。
所以從石勒開始再到石虎,就特別熱衷把老百姓遷移到自己統治核心區域居住:
“徙雍、秦州華戎十餘萬戶於關東。”
“徙秦州三萬餘戶於青、並二州諸郡。”
“徙遼西、北平、漁陽萬戶於兗、豫、雍、洛四州之地。”
“雍、秦二州望族,自東徙已來……思欲分還桑梓者聽之。”
“徙七千餘戶於雍州。”
這些史料都證明了,石勒和石虎治下,後趙大量漢人老百姓和大族進行了“遷徙“,這就是所謂的徙戶。
而由於冉閔“殺胡令”以及冉閔和後趙殘餘勢力的攻伐,導致了大量漢人徙戶和少數民族徙戶在返回故土的路上互相殺戮,70%—80%的漢人徙戶和少數民族徙戶都死在“回鄉路上”。
再計算一下西晉戶口人數,這“數百萬”徙戶裡漢人至少佔一半還多,結果因為冉閔“殺胡令”至少一百萬漢人死在回鄉路上,這叫拯救漢人?
第三,慕容俊攻滅冉閔,是東晉朝廷派“都督河北諸軍事”、“幽、冀、並、平四州牧”慕容俊討伐妄自稱帝的冉閔最後,再說兩個讓冉閔粉更接受不了的事實:第一,是晉朝使持節、侍中、大都督、都督河北諸軍事、幽、冀、並、平四州牧、大將軍、大單于、燕王慕容俊討滅了妄稱皇帝的冉閔;第二,冉魏殘餘勢力在抗拒晉朝燕王對鄴城攻伐時,曾大規模吃人,幾萬宮女太監被冉魏吃光。
東晉第五位皇帝,晉穆帝司馬聃(343年―361年),就是他封慕容俊為燕王,都督河北諸軍事的。
慕容俊在討滅冉閔之前,被晉穆帝封為“使持節、侍中、大都督、都督河北諸軍事、幽、冀、並、平四州牧、大將軍、大單于、燕王”,這些職務是什麼意義呢?
簡單來說,東晉授予慕容俊這些職務使得慕容俊討伐冉閔不再是鮮卑人搶地盤,而是東晉朝廷消滅叛逆冉閔,因為晉朝皇帝已經授予慕容俊“都督河北諸軍事”、“幽、冀、並、平四州牧”和“大將軍”的職務,使得慕容俊在黃河以北一切軍事行動,都有晉朝皇帝背書。
慕容俊攻滅冉閔,如果以東晉正朔的角度講,是100%“奉天子討不臣”。
第四,五胡時期第一次大規模吃人就是冉魏殘餘勢力
另外,網路上一直謠傳鮮卑人吃人,個別鮮卑人是否吃人不好說,但是五胡時期真正有史料可考,拿人肉做食物的,還真不是鮮卑人,是冉閔的殘黨。
“慕容評率眾圍鄴。劉寧及弟崇帥胡騎三千奔於晉陽,蘇亥棄常山奔於新興。鄴中飢,人相食,季龍時宮人被食略盡。”
看清楚,史料記載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冉魏吃人。
-
3 # 安國氏
不BB,上圖,冉魏全盛疆域,北方小軍閥救了包括南方晉朝西方前涼在內所有漢人,沒毛病,史圖館《中國曆代疆域變化》影片截圖
-
4 # 火器工坊
得先明確什麼是民族英雄,民族英雄不是搞民族仇殺,而始保家衛國、忠臣良將或大仁大義之士,在為民族和國家的生死存亡上做出過特殊貢獻的人。
那我們再看看冉閔符合嗎?首先,冉閔是從小就生活在羯人家庭裡的漢人娃,這就和白人領養的亞裔孩子一個性質,骨子裡的思想已經是羯人的思想了,不存在什麼為了救北方漢民於水火之中的想法。更何況冉閔在獨立之前,名字一直叫石閔,根本就是石家的人。石虎討伐東晉,冉閔立了大功,要知道東晉才是華夏正統,民族英雄會做這等大逆不道之事?
再有就是冉閔為什麼會反叛後趙建立冉魏,這可不是什麼民族意識突然覺醒,而是情感上的受傷和政治野心的膨脹。石遵跟冉閔說,你保我當皇帝,我讓你做太子,冉閔信了,幫石遵發動政變。結果是石遵背棄冉閔,反而要殺他,於是乎,石鑑拉攏冉閔,告密說石遵要殺你,然後冉閔保了石鑑,殺了石遵,之後石鑑重蹈覆轍,冉閔又不是傻子,對於這種兩面三刀的做法,自然是夠了,直接大刀一揮,血洗皇宮,當即下令,六夷有敢動兵器的,直接殺(因為鄴城居民當時基本上都是胡人)。結果是胡人拼死逃走的很多,當時冉閔只是覺得這些人跟自己不是一條心,還沒意識到民族問題,於是下令,跟他一條心的留下,不一條心的走。然後方圓百里的漢人聽聞胡人離開鄴城,紛紛進來避禍,而胡人也是奪命而逃。冉閔這才確信,羯人跟自己不是一條心,於是乎下令殺胡人來領賞,徹底激化了民族矛盾,漢人(中原就漢人多,還有700多萬呢,滅個毛族,少民加起來都沒這麼多)瘋狂屠殺羯人,倒是沒有殺羌人和鮮卑,因為羯人是白人,辨識度高,其他都是黃種人,因此這個殺胡充其量就是漢羯大戰。冉閔的做法是針對所有胡人,自然是引來了胡人的征討,分別是北、西兩線,西線氐人被殺的大敗,後趙幾乎被滅。北線戰事緊迫,鮮卑比較難對付。
冉閔為了消滅石家,改趙為衛,改姓李,後來殺了石鑑,建國大魏,才回複本姓冉,因為他要當皇帝了。
這麼一看,冉閔根本就不是為了保家衛國、民族復興,完全就是一己私慾,只是想站在權力的巔峰,仇殺只是達到這個目的的工具。
有人說那也是讓漢人不會在輕易的被少民屠殺了,這是他的功績,什麼北方漢人被團結到了一起。其實這只是民族仇殺的開始,冉閔一死,鄴城20萬漢人玩了命的往東晉跑,結果呢,被鮮卑幾乎殺乾淨了。對了,西北還有漢人的前涼政權嘞。拯救漢民族於亡種之際?700多萬人等於220年全華人口了,滅啥亡啊,誇張!公正一點,冉閔是個大梟雄,亂世諸侯。能把冉閔說成民族英雄,不是不懂就是三觀不正,沒明白啥叫民族英雄。
回覆列表
謝邀,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有幾個問題請各位回答。一個父子兩代的所有功勳都是同一個帝國給予的,而他最後起兵屠滅了這個帝國,能稱之為忠嗎?父當人家乾兒子,自己當人家幹孫子,這樣的人對老閔家算是孝嗎,更不要說他翻臉之後幾乎屠盡了老石家的所有後代(東晉殺了石家最後一個後代)。這樣的人能稱之為孝嗎?釋出對一個或幾個民族的整體屠殺令,這個在中華五千年曆史上,作為皇帝(或者大汗,單于,可汗等等,反正是最高領袖),還真的只有他一個,除他之外,無論是強盛如秦皇漢武,還是殘暴如女真蒙古,都沒釋出過什麼屠X(x代表某一或者多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戰士和成年男子,但更多的是老弱婦孺。不分青紅皂白要屠滅整個民族,而且這個民族和他和睦相處了起碼三四十年。這能稱之為仁嗎?從冉閔崛起到稱帝,李農絕對是幫最大忙,出最大力的了,而他呢?剛叛亂的時候是誰一直推舉李農當老大,結果自己皇帝椅子還沒坐穩呢,轉頭就把李農給咔嚓了。這能稱之為義嗎?
我不知道現在的風是怎麼吹的了,這麼一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禽獸之輩(我沒有侮辱他的意思,只是覺得他的行事風格更象草原上為了果腹而頑強奮鬥的禽獸,或者說他更象一個胡人)現在受到這麼多的追捧,而真正的民族英雄比如祖逖,岳飛,文天祥卻很少人提及。不過我只表達自己的看法,我覺得冉閔不算是民族英雄,稱他為英雄也有點勉強。我覺得對冉閔比較準確的描述是:打起仗來,相當有英雄氣概的一個軍閥^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