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壓迫感宏圖

    讀帖,不知道看什麼也要看。想像一下聖教序就是你寫的,你是怎麼寫出來的。典型的讀帖少不知道怎麼開始怎麼結束!

  • 2 # 李行子

    《聖教序》是懷仁集王羲之字帖,臨四個月,臨的很好,真的很好!如果把此帖的細節臨摹進來,那裡更好,可謂是添上添花。因為細節決定成敗的關鍵,是把握書寫規律,學習書寫規律,應用書寫規律的關鍵所在,有利於出帖後,創作書法作品。在臨寫此帖時,應注意入筆筆法的切筆筆法,特別是節凹溝的那個“切筆"筆法,非常十分重要,否則《聖教序》帖的形和神很出彩!

  • 3 # 南玫瑰騎士

    你知道懷仁有計麼用心來出此碑?那麼名家都多次摹此碑為什麼。上癮,會上癮。不信你搞多幾次,一輩子你都會喜歡的。別說四年

  • 4 # 學正學堂

    這位朋友您好,這個問題提的很好,相信我也能在閒庭信步的回答當中給你幫助。這段時間,我也在練習懷仁和尚《集字聖教序》。學習書法,《聖教序》事繞不過去的,行書的學習更是要在二王上下功夫。我們滕州有一位老師,在微信上組建了兩個群,“一川書法聖教序作業交流群”和一個“一川書法聖教序上課群”,群規是這樣的,上課群禁言,作業群交流和交作業,探討點評和聖教序有關的知識點,筆法,章法等等。

    臨摹幾個字讓大家點評:我們這個群已經講了三分之二的字了,講到了第780多個字了。單字精臨,每週10個字左右,拼圖對比發群教作業,然後還有群主李老師給點評,其他書友也會給指點。這是一個公益群,群內成員已經有400了,想加群 學習聖教序的朋友,可以私信我。我也有李老的發的影片,也可以透過百度雲的形式傳送給你,李老師講聖教序,別出心裁,很用心,一年多來每週準時上課,講解聖教序,往群裡發影片。供大家觀摩學習,天南地北的書法愛好者在這個群裡彙集,都變成了很好的朋友!

    談到書法,還是有一個老師指點,再加上勤奮的練習比較好,只是自己臨摹,也能學好,比較漫長的歷程。一種字型好不好,要看它對於以後的學習是有幫助還是有害,很多老師不建議上來就學習《聖教序》,可以寫十七帖,因為它是墨跡,更容易看清楚筆法。另一種聲音就是說,聖教序是集字的,沒有連貫性,可以單獨練習,到底怎麼學書法?管那麼多幹嘛,寫就好了嘛,等論證清楚了,芳華不再。書法還有它本身是不是還有深化的空間,舉例來說,魏碑,顏體,歐體,等等歷史上著名書體,它們既有利於學者打基礎,也可以學下去,去深化,練成自己書法風格,古人云,匯通之際,人書俱老。褚遂良、薛稷、歐陽詢、虞世南的字都很好,我比較欣賞唐初四大家,學習這些字型,轉別的字型,尤其轉行,草書,束縛不大。再學二王,分分鐘上手,這樣書法風格上的銜接特別恰當,沒有隻會一種書體的書法家,學楷書為了兼學行草,人生競賽的資本是自己豐富的閱歷,書法亦是如此。

    說到了書法,我想接著這個話題聊聊田楷,二田老師的書法,田體的確容易入手,用心者兩年就可成型,問題是,接著再練十年,二十年,還是這個樣子。

    我們看看田英章本人的字,前前後後都那個樣子,而且越精越貼近印刷體。藝術美本身需要一定的朦朧感,需要有聯想的空間,文似看山不喜平。田體本身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朦朧美,字型千篇一律,對於觀賞者沒有聯想空間。 更有一點,田體書寫方式,讓人手低油滑,轉行書後,線條也油滑。北京夏梁,女書法老師,田英章的入室弟子,寫的一手好田楷,看看她的別的字型,沒一個像話兒。我有一浙江省書協會員朋友,也一手好田體,現在轉行書,轉不過來。其他學田體的人,至少目前,還沒看到一個學田的人能順利轉行草。

    書法就是這樣,沒有時間來的及弄明白,埋頭苦學就行了!

  • 5 # 中州耕牛堂主

    《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是學習行書者的最佳範本。張旭光老師說,學行書,就臨《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

    看了題主的臨帖作品,總體感覺是形不似,缺神韻。關於這一點,我是實話實說,不妥之處,還望題主見諒。

    關於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我給題主幾點建議,供參考之。

    第一,首先要吃準《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的特點。

    《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字字高雅遒勁,字字筆勢流暢,字字氣韻生動。在字的結構處理上,其疏密關係達到了“寬可走馬,密不透風”的生動效果。題主在臨寫時,一定要抓住以上特點。

    第二,掌握好《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筆法和字法。

    《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是字法無常的,且字字得其“勢”。有的字是內定外變,大開大合;有的字是收放自如,無一雷同。由於王羲之用筆變化多端,遊刃有餘,使每個字都達到了“端莊古雅,意趣難求”的境地。

    在臨寫《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之前,要下一定的功夫讀帖,把王羲之的熟練之用筆和微妙結字認真予以揣摩和領悟,然後再下筆臨寫。

    第三,注重臨帖方法。

    對臨,是學習書法的主要方法之一。為此,要把主要主要精力放在對臨上。對臨,一定要先臨出形,再慢慢臨出神彩。臨習《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我不主張專臨單字,最好一頁一頁的臨,或者是統篇臨習。若能達到五六分像,正常情況下須三至五年時間。在臨帖階段,儘量埋頭苦練,先不要把自己臨的字輕易拿給別人看。記住,學書法,碑帖是最好的老師!另外,還要記住一點:就是“量變產生質變。”

    第四,堅持是硬道理。

    學習書法,須持之以恆,不要想起來時就臨,想不起來時就不臨。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做法不可取。老天是公平的,只要肯付出,就會有回報。無論做什麼事情,你付出的多,回報就大;你付出的少,回報就小;你不付出,其回報為零。

    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6 # 智萊694

    習《聖教序》剛開始切忌通臨,要逐字對臨,精臨,把臨的字覆在帖上,基本上在間架結構上不要有出入。再仔細研習每一筆的入筆,轉折,輕重緩急,琢磨古人筆意。當你能背臨大部分字時,再通臨。最後達到形似,神似的境界。您臨的字覆在字帖上,應該相差很遠。先練練自已的眼力吧。直言直語,請莫責怪!

  • 7 # 不二齋

    看了題主寫的王羲之的聖教序,我個人感覺題主的用筆還是很好,很輕鬆、靈活,寫出來的風格也比較秀美,有自己的特點,這種味道看起來有一點像董其昌,空靈、淡雅。

    這是很多初學行書的人短時間內做不到的,你一開始能寫成這樣,的確很棒。希望你能把這種靈活保持下去。

    關於章法

    我們知道王羲之的聖教序裡雖然都是王羲之的字,但是這些字並不是王羲之直接寫的,它是唐代的懷仁和尚把王羲之的字集合而成的。

    雖然懷仁其實已經在章法上做了一些處理,但是還是整體章法還是有排列感,我們臨帖的時候除了要注意字型的結構和用筆,還要注意章法,不要寫成了楷書的章法,把字寫的太板正。

    而題主正是犯了這樣一個錯誤,把本來已經很平整的章法寫的更平正了,差點寫成了楷書的章法,這樣寫就不是行書了,而成了行楷書了。

    關於字型結構和用筆

    從題主的字可以看出,字型的結構把握的還不是很好,很多字處於乍一看很像,但是仔細看卻還有著非常大的不同,寫的還是和原帖不夠像。

    另外用筆上是可以寫的飄逸一點的,但是不能寫的太飄了,有些筆畫是要寫實的,在行書裡分清哪些寫實、哪些寫虛非常重要,不能把連帶和筆畫弄混了。我們隨便從題主的作品裡找一個“進”字,就會發現題主的結構寫的有很多的不準確的地方,比如這個走之旁就完全寫錯了,從起筆到筆畫形狀和原帖一點也不一樣,而且中間那一豎直接就寫飄了,太細了,實體的筆畫還沒有連帶粗,這就是弄混淆了。

    另外,裡面四個橫畫的變化也不足。

    關於臨帖

    建議還是要從細處著手,作者的筆性很好,理解能力也可以,建議把臨帖做的更細緻一些,一個字多寫幾遍,不會的筆畫反覆練習,一定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 8 # 子衿書法

    看了你的習作圖片,最大的印象就是佈局的功夫十分了得!

    行書的佈局隨勢賦形,不能這般橫豎成行成列的齊整,在佈局時謹小慎微的去安排,勢必影響到字勢的流暢,過分的拘謹便是你四個月的聖教序臨習不能找準節奏的原因。

    聖教序本身為集字作品,在氣韻的連貫上就已經缺少墨跡作品中的行氣貫穿的韻逸之氣。你再把字整齊的排列起來,行氣全失,失去了行書的意義。

    在用筆方法,碑版楷書的痕跡太重,所以在點畫的處理上比較凝重,雖有行書的形,確缺乏行書的逸動。這是你長期練習碑版楷書形成的用筆習慣所致。

    要把聖教序的神彩表現出來,就不能用唐楷的筆法去寫,要增強行書的靈動,筆法的運用很關鍵。你應該多從墨跡作品中去領會手寫與碑刻間的差異。把《蘭亭序》和王羲之墨跡尺牘拿來對聖教序中相同的字進行對比。以墨跡中有的字作筆法學習。摸清了王羲之的用筆習慣後,再去對聖教序進行全面的臨習,才能有筆法的理解與運用。

  • 9 # 祥哥23219

    我也在學聖教序,從筆法講,唐楷成熟前以絞轉為主(絞轉筆法有多種說法,個人認可邱振中觀點),後以提按駐留為主,今人寫字還是以提按駐留為主吧。

    個人體會,先學形似結構特點,然後注意筆法,帖近原形為方向,多練,提高控筆能力熟練後自然就會出線條質量和神彩。書法還是以技術為前提的,沒有量的積累,沒有較好的控筆能力其餘都免談。

    功到自然成。

  • 10 # 墨寶

    最開始學習書法,臨寫的就是聖教序,手上現在沒有字帖,但是有些字還少有點印象,所以斗膽來回答您的問題

    。 就拿這裡邊的字來舉例子吧

    比如川字,這個字三豎筆的起筆肯定不同,您可以對照原帖去仔細觀察一下,還有這個字最大的特點就是,三豎的間距不一樣,您寫的太勻了!臨帖就是要對照字帖寫,不然只是重複自己的意願去寫,毫無意義!

    比如邦字,三橫的起筆,間距都不一樣,您寫成了間距一樣了,您依然可以對照原帖去仔細對比,或許您會有所發現

    聖教序雖然是集字刻本,即使缺少行氣,但是裡邊的字也是輕重大小對比很明顯的,您寫的太勻了,幾乎一般大,行書最忌諱大小一致,還有就是您寫的筆畫飄的太多了,方不方,圓不圓,表達的不是很清晰,即使只臨一個字,臨像了您的進步就會非常大,不要通篇的寫,沒什實際意義

    既然提出問題,就是渴望被賞識,渴望大家誇讚,達到心理爽的目的,但是我認為一味違心的誇讚,不講實話,不指出問題是不會有進步的,更是會害了樓主!

    本人尖酸刻薄,說實話,望您見諒!,

    我最近正在臨習宋四家中的米芾,寫了好長時間了,以下是我的臨作,還望各位大神指點一二,助我進步

    當然我也愛聽好話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藝術是最形象的哲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