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上善若水160809555

    東晉時期,偏安江左。馬有皇權但立足未穩,王有財有勢。二者合一,各有所取,王與馬共天下,創下了東晉近百年的相對和平時期。餘認為很好,尤其是對百姓安居樂業更有利!

  • 2 # 沒有勞動就沒有幸福

    你在胡說八道!你知道一山不容二虎嗎?所謂的有財有勢,真到了一定程度他不會把皇權放在眼裡的!甚至他就是太上皇!如果不除掉,肯定後患無窮!再說啦,皇權的基礎是什麼?人民的力量!人民對皇權失去了信任和信仰,那還叫什麼皇權!有錢有勢的人,如果百姓反對他,皇權肯定勝利!歷史上皇權和百姓的矛盾,都是勢力集團做了傷天害理的事情,最後讓皇權背鍋而造成的!做漢奸貪腐的,哪一個不是在聖旨底下做的壞事?最後背鍋的是誰?你這種掮客之流的言行,就是禍害朝綱!

  • 3 # 優秀的米老鼠96

    “王與馬共天下”是東晉王朝建立之初的特殊歷史背景下的特殊政治體制。西晉的八王之亂導致永嘉之亂,匈奴劉聰政權攻陷洛陽,西晉滅亡。中原地區遭受匈奴兵的屠戮,百姓流離失所,向江南逃亡。司馬睿就是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在金陵(後稱建康)登基稱帝,建立東晉。然而,在洛陽、長安的西晉政權被匈奴屠戮殆盡,能延續司馬家族的只有在金陵的司馬睿。那麼,建立東晉為什麼會出現“王與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呢?

    首先來說,司馬睿沒有統治根基,得不到東南門閥士族的承認。西晉滅亡後,司馬家族的司馬睿由於世系身份太遠,得不到門閥士族的支援,無法支撐東南半壁江山。幸有王匯出面,才使門閥勢力擁戴司馬睿。東晉初立,司馬睿為了感謝王導,讓王導與他同坐皇位,王導謝絕。東晉的所有重大國政均由王導來決定。“王與馬共天下”的格局開始形成。這就說明,東晉王朝從一開始就是臣強主弱、皇室衰危。實權都操縱在士族手裡,司馬睿只是一個傀儡。

    第二,王導家族是門閥士族的代表,一呼百應,沒有王導就不會有東晉王朝。王導家族是東南最大的門閥士族,在門閥士族中有絕對威望和話語權。時人都說“王與馬,共天下”。東晉王朝的統治根基就是王導建立的,王氏家族當時在東晉堪稱無冕之王。王導、王敦一文一武專斷東晉國政,司馬睿幾次企圖收回權力都告失敗。

    第三,東晉的統治是門閥士族的統治,其根源是魏晉門閥勢力已經根深蒂固。曹丕篡漢,為了得到門閥士族的支援,實行九品中正制,大力扶持士族,維護士族利益。曹魏政權幾乎是門閥士族的溫床。司馬懿篡政後,延續曹魏的做法,得到門閥支援,初建門閥統治的框架。西晉統一全國以後,貧富懸殊,兩極分化嚴重,門閥士族把持朝政,建立全方位的門閥世襲體系。

    第四,終東晉一朝,門閥勢力始終左右政局,是皇室衰危根本原因。東晉王朝立國不穩。王導家族幫助司馬睿建立東晉,王氏家族始終保持對朝政的絕對控制權,甚至出現王敦武力攻陷建康挾司馬睿以令天下的事變。從此以後,東晉勉強維持。東晉中後期,出現王、謝兩大家族掌控朝局的情況,同時司馬家族為了維護統治,採取了只與王、謝兩大家族聯姻的策略。

  • 4 # 稜派科技

    在我看來,歷史終歸是必然的。

    江東地區,在司馬睿到來之前,地方勢力(江東原有的世家大族)仍舊非常強大。晉惠帝、晉懷帝時期,陳敏、錢璯等人相繼叛亂,江東大姓周玘動員世家大族,出錢出力出人,配合西晉政府軍隊,接連平定了這些人的謀亂,時稱“三定江南”。雖然周玘等人的初衷完全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家族利益,但客觀上也為東晉後來在江東的統治營造了一個比較安定的政治局面。

    當初,在東海王司馬越和太尉王衍掌權期間,王氏家庭重要成員就已經被派入江南地區擔任關鍵職務。王澄是太尉王衍的弟弟,王敦是王衍的族弟。晉懷帝永嘉元年,王澄被委派為荊州都督。懷帝永嘉三年(309),王敦獲任為揚州刺史。由此,可以明顯見出以王衍為首的琅琊王氏早就有南渡的心理和物質準備。司馬越病死後,王衍本人雖被石勒殺掉,但王氏家族在江東已經握有實權和重兵。

    王氏家族最重要的人物當屬王導。王導是太尉王衍的族弟,王敦的堂弟。司馬睿初到江東,當地的世族大姓對這幫北來“傖父”甚為不屑,“人情不附”。北來諸人移鎮建康一個多月,也沒有多少當地人來投附。憂心忡忡之餘,王導率先想出一個主意:趁著秋季“禊祭”日,司馬睿本人坐在肩輿之上,大擺王家堂皇儀衛,王敦、王導等北方大族名流皆騎馬跟從,儀勢威嚴,表情肅穆,使堂堂大晉的威儀展現於江南土著面前。

    “吳人紀瞻、顧榮,皆江南之望,竊視之,見其如此,鹹驚懼,乃相率拜於道左”。以風度、排場降服人心,這也只是能在魏晉時代可以做到的事情。這齣戲導演得很成功,加之對當地土著大姓代表加以高官厚爵後,“由是吳會風靡,百姓歸心焉”。司馬睿終於在江南得到當地人的擁戴,立穩了腳跟。因此,司馬睿傾心依賴王氏,不僅僅由於王氏是他先前當琅琊王時自己封地內的望族高門,也有過江后王氏對他極力推戴的原因。

    洛陽陷落後,面對滾滾而至的中州難民潮,王導又勸諭司馬睿大收人心,選擇其中的“賢人君子”加以任用,於是“荊、揚晏安,戶口殷實”。眼見擁戴自己的呼聲越來越高,司馬睿對王導倍加信任,情好日隆,號為“仲父”,並比之為“蕭何”(司馬睿自己就是“劉邦”了)。

    王導本人,也是一片純臣之心,常良言諫勸司馬睿克己勵節,寬容撫眾,優禮吳人。王業草創之際,君臣互信互愛,成就了當時的一段佳話。

    司馬睿登基之日,百官陪列,樂聲清揚,儀式莊嚴。司馬睿開始還沒找到皇帝的感覺,出於真心的感激之情,他竟招手要站在殿上的王導“升御床共坐”。王導固辭,司馬睿又連連呼喚,“至於三四”。最後,王導推辭說:“若太陽下同萬物,蒼生何由仰照?”

    司馬睿給王導這一點撥,才忽然感覺自己是“太陽”了,終於忽悠著大屁股安坐帝位,成為東晉的第一任國君。

    王敦方面,司馬睿初即位,便任命他為荊州牧,從此坐鎮荊州上流之地,手握強兵,掌統軍政實權。由此,當時人稱“王與馬(指司馬氏),共天下”,絕非虛言。

  • 5 # 使用者4684103484

    當然是必然的。因為當時已經發展形成計程車族門閥勢力非常強大。

    這裡就不得不解釋一下士族階級的形成。東漢崇尚儒術,非常注重家學淵源,經學的傳授都有師承,輕易不會傳給外人。那時候還沒有科舉考試,國家以經學選拔人才,朝廷的徵辟和郡國的推舉,大多以經學水平高的為上選,經學的父子相傳,就形成了累世公卿。

    如弘農楊氏自楊震起,四世為太尉。東漢末年有名的梟雄袁紹,家世顯赫,四世三公。這種士大夫傳襲勢力,造成“門第”,發展到魏晉時,搞出了一種選拔人才的機制叫九品中正制,寒族就基本沒有上升的空間,所謂的“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出身基本決定命運。

    而司馬家族也是名門望族,就是靠這個起家的,自然維護門閥勢力。士族門閥勢力也沒有因為五胡亂華而衰弱,司馬睿能夠在江左立國,就是依靠琅琊王氏的擁戴,才能在江南站穩腳跟。

    東晉的建立,王導和他的從兄王敦居功至偉。司馬睿最初對他們甚為倚重,王導做丞相掌握朝政,王敦掌握軍權為荊州刺史,而荊州是東晉重鎮。這也就是“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由來。

    到司馬睿做皇帝的後期,對王敦非常忌憚,於是有了很多削弱王氏的舉動,結果卻是王敦以討奸佞為名的反叛,最後攻入建康,反對勢力被清理,王敦從此專制朝政,司馬睿幾乎被廢,最後憂憤而死。後來晉明帝司馬紹繼位,平定了王敦的叛亂,王氏家族卻屹立不倒,仍是名門望族,就可以知道王氏家族勢力的強大,“王與馬,共天下”不是虛名。

  • 6 # 小祁說歷史

    我覺得即是偶然,也是必然。晉朝在中國歷史上的存在感極低,可是給中華大地所帶來的災難卻是前所未有的,中華大地戰亂不止,北方漢人幾乎被屠戮殆盡。這段時期的奇葩也特別多,有“何不食肉糜”的傻子皇帝,也有“貌醜而善妒”的妖后賈南風,“八王之亂”,當然還有題中所說的“王與馬、共天下”的特殊政治格局,也就是“門閥政治”,皇帝怎麼可能和大臣共享天下,但是在門閥政治時代,確實是存在的,那麼這種政治模式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今天就聽小祁為大家來講解一下。

    (王與馬、共天下)

    所謂的“王與馬、共天下”指的就是東晉時期出現的由皇權與士族共同治理天下的歷史現象,也就是門閥政治!這是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政治模式。這不僅是在中國歷史上,在世界歷史上也僅此一家而已!

    要說這段歷史就要從西晉的“八王之亂”開始說起。

    八王之亂

    首先是有了一個傻子皇帝司馬衷,而傻子皇帝還有一個長得醜還善妒的皇后賈南風,於是賈南風就想專權弄政,然後就爆發了八王之亂。

    參加的主要有八個王: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八王之亂)

    過程比較複雜,反正這個“妖后”賈南風是把這幾個王耍的團團轉,不過最後自己也咎由自取,被趙王司馬倫殺了。最終的結局就是鬧的北方遊牧民族趁勢崛起,最終把西晉給滅了。

    衣冠南渡

    在八王之亂的中途,東海王司馬越就開始考慮起後事來了。司馬越起用琅琊王司馬睿為安東將軍,留守後方。而司馬睿在受命後就請出了關鍵人物—王導!

    後來中原戰火越燒越旺,於是司馬睿就接受了王導的建議,南渡建鄴,而跟隨司馬睿一同南渡的還有很多的北方世家大族,其中就以琅琊王氏為首。

    (晉元帝司馬睿畫像)

    而與北方士族對應的,則有南方士族。他們是盤踞在南方的“主人”。這些南方士族在司馬睿到達建鄴以後甚至根本就不理司馬睿的!那麼好歹司馬睿也是琅琊王,這些人就敢這麼放肆嗎?

    沒錯,他們還真敢。首先司馬睿並不是正宗的皇室貴族,他只是宗室旁支,其次還有傳言,司馬睿甚至不是他父親的親生子!因此司馬睿一直是有點聲望不夠、勢單力薄的態勢。

    在這種情況下,王導就發揮了他的作用!他勸說司馬睿親自去拜訪顧榮和賀循,這兩個人都是當地最具名望的人,透過結交他們來收服人心。結果司馬睿真的請來了這兩人,就此以後南方之人皆望風順附,百姓歸心。

    王與馬、共天下

    透過王導的努力,司馬睿獲得了北方和南方士族的共同支援,最終在西晉滅亡後,南方的司馬睿就在建康稱帝,建立了東晉。(王導畫像)

    司馬睿可能從來都沒有想過憑他一個宗室旁支居然能夠成為東晉的開國皇帝,這讓他始料未及。而在他登基稱帝的過程中居功至偉的王導就成了他最為感激的人。於是任命王導為宰相,執掌朝政。同時,王導的堂兄王敦在外出任荊州刺史,手握重兵,控制著長江中游。

    就這樣,司馬睿在政治上完全依靠王導,在軍事上完全依靠王敦,就此形成了“王與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

    這種政治模式是在極為特殊的背景下才產生的,因此我覺得這是一種偶然。但是這就是真實的歷史,這也是門閥政治所產生的必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導演宣佈電影《大欺詐》取消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