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還有其他的折射嗎?
8
回覆列表
  • 1 # 錢君史話

    有這麼個故事,一日王陽明與弟子游,遇兩婦人臨街相罵,一人說“你欺心”

    ,這婦人回道“你沒有天理”,王陽明駐足,與弟子說,聽到了麼,這倆人也在講學,弟子瞪著大眼,看著師傅,詫異地問,分明兩個潑婦在罵街,哪來的講學呀?王陽明說她們講心,講天理,這不是講學麼?王陽明認為,修心,人人可成“聖人”。

  • 2 # 有狐體育

    王陽明為什麼在程朱理學佔統治地位時刻敢於另闢蹊徑與程朱背道而馳提出“心學”?這是因為理學已經走了樣,士大夫和一般知識分子都溺於所謂訓詁詞章之學,把理學當成獵獲名利的工具,王陽明批評此種社會風氣“人力愈多,而天理愈蔽”。另外,任何一種思想的產生都有一定時代背景,明代中葉,社會出現危機,大官僚大地主貴族之間進行激烈的土地兼併,橫徵暴斂,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不斷髮生。同時,北方邊防也出現危機,軍隊戰鬥力薄弱,蒙古族、女真族屢屢侵擾邊塞。

    朱熹、王陽明講的天理,朱熹主張理在心外,王陽明主張心就是理。王陽明曾從朱熹著作中抽取一些文章編成《朱子晚年定論》,為以後心學傳播投石問路。“心即理”,王陽明繼承了歷史儒家的思想,將唯心學說發揮到極致。陸九淵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王陽明借用孟子的“良能”,移花接木,變成自己的“良知”、“致良知”。

    王陽明對朱熹比較忌憚,其實朱熹在歷史哲學上的地位要比他高。朱熹解決了3000年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把宇宙觀、本體論也就是形而上的問題一股腦解決了。我們都知道,孔孟說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荀子又說人性一開始是惡的,以至於他的學生韓非操刀法家之論讓秦國坐大。那麼,人到底是性善還是性惡?如果說性善,其本源是什麼?朱熹搗騰二程及張載的氣說後,發明了“理”,按現在來講,就是客觀事物的普遍規律:“天地之間有理氣,理為形而上之道(普遍規律),生物之本。氣,形而下之器(客觀事物),生物之具。朱熹顯然是從宇宙觀入手的,唯心地認為事物的規律於事物之先存在,當然他是肯定客觀事物存在的,不過這只是幌子,朱熹的重點是“理”。他說天地萬物所以生存、變化,是由於理的作用。為了分別理的普遍和特殊關係,朱熹借用佛教“月印萬川”的比喻,“萬物同理,理出一源”,又可以用“太極”來比喻: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熟悉佛學的可能會明白了,朱熹的說法簡直是佛教“佛性”的複製,把一切事物都說成佛性、真如的體現,反過來,佛性是全部的真理,不容割裂,地藏菩薩所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就是這個道理。佛性、太極具有普遍道德屬性,是至善的、完美無缺的,而且體現在萬物上,那麼從根本上可以論證人也具有這種道德(善),儒家學說的根本“仁”在這裡被朱熹打通了天地人。

    理表現在人方面叫作性,並進一步分為“天命之性”和“氣質之性”,天命之性是至善的,氣有清濁昏明,所以氣質之性有善有惡。秉氣清則為聖人,稟氣濁,為愚為不肖。這樣說來,孟子、荀子關於性善惡的問題上有偏差,因為人是由天命之性和氣質之性構成的。性、理、心、仁都是同樣的意思,因此也可以說人心和道心,天理和人慾。這就是朱熹“存天理、滅人慾”的由來。

    由於孔孟儒家思想“仁”、“明德”、“親仁”大都是從個人以及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兩方面講的,也就是說,理性化太強而思辯不足,儒家注重名,後來的佛教稱儒家為“名教”、“顯教”,佛教的說理本事似乎更高一籌,所以朱熹、王陽明去照搬禪宗的觀點為己用。其實,在佛家學說步步進逼的情況下,儒家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唐朝是佛、道鼎盛時期,很多文人出入佛老,也有一些心性方面的探索,比如李皋的《復性論》、排佛先鋒韓愈的三性論等,到了北宋五子,慢慢地變成與佛家互揉融合了。

    王陽明提出無心外之物,無心外之理。心也叫良知,又稱天理,或者說是仁,總之讀者瞭解到這是一碼事就容易多了。

    這是一個世界觀的問題,王陽明認為事物的產生是由於人心所發生的意念的活動,沒有人的意念就沒有客觀事物,“存在就是被感知” ,把身、心、意、知說成一回事,混淆身和心、心和物的關係,從而否定事物的客觀存在。為了論證“心外無物”,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說:你未看到此花時,它與你心同寂;你來看花時,花就有了顏色。萬物一心,心同此理。有人問王陽明,你說萬物一,那麼你與《大學》是一理,為什麼你要反駁朱熹呢?那你不是在自己否認自己,否認理麼?王陽明說,也有不同,天理是自然底。

    王陽明認為,應該向內心探求天理、良知,努力致良知。在如何努力的方法論上,王陽明趨向南禪慧能大師的頓悟,也就是一種心理體驗,比我們平常所說的良心更進了一層。顯然,王陽明雖然在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上有突破,過分誇大“人人皆是聖人”之說,以個人主觀良知為真理(善),否認了實踐檢驗真理的這一標準。

    比較佛教的心說,王陽明的心法只是沾了一點邊而已,他說“心外無物”,如果心的功能停止了呢?物還在麼?佛教說的佛,儒家說的聖人,道家說的真人,都是一意三表。佛教的萬法唯心造、一切唯識、對心識的劃分等等論述的比較詳細,更是用藏識流轉不滅來表示心理活動的頂峰,這裡暫且不表。

    歷史上任何一種學說的流行都與政治有關,搭救王陽明出龍場瘴癘之地的是一位大臣——兵部尚書張瓊,大太監劉瑾的死對頭,後來扳倒劉瑾的主要人物。也許張瓊孤注一擲,如果王陽明能順利平叛,也多了一些政治資本。王陽明能悟道,但在政治官場上力不從心,心說也未能挽救明朝社會危機。他死後,心說一度被禁,幾經沉浮,終未能成大氣候。

    (完)

  • 3 # 使用者499244111012

    陽明心學很簡單一一大道至簡!

    可學,可用,可安身,可安心,

    循序而來小人物可成聖人。

    一句話`:

    學習致用,超凡達聖!

  • 4 # 守仁書院

    最直接的證據,哪怕是普通人互懟,也會說,你有沒有良心啊?

    如果說,一種思想創造了社會公眾普遍使用的詞語,那就可以說,這種思想得到了認同,具備了文化內涵。

    小嘟博士認為,心學是儒家文化的最後一道光,沒有之一。

    程朱理學,其實已經給儒家做了一套封閉式作業系統,內部迴圈的結果,就是儒家那一套思想越來越保守,越來越僵化。

    心學之前的儒家,強調等級制(三綱五常、愛有等差),重親疏內外,輕是非對錯,甚至以親疏內外來評判是非對錯。

    宋以後強調意識形態領域的絕對正確,儒家有變成一種宗教的趨勢。

    王陽明的心學,開創了儒家的新局面,對人皆可為堯舜的提倡、對人內心力量的強調、對經世致用的推崇,對生活處世的隨處提點,都讓心學成為最有生命力的儒家思想。

    如果不是陽明心學,我們絕對感受不到儒家思想的實踐力量。

    心學的方法論,可以突破儒家理論體系,為其他理論所借鑑。這就是為什麼大大總是引用王陽明原話的原因。

    一句話總結,王陽明的心學,就是儒家的思想解放運動。

  • 5 # 謝金澎

    王陽明的心學本身跟佛教的頓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陽明心學不僅僅是一時的了悟,更不是“頓悟”那樣突然把人生的困惑想明白了,他首先還是源於儒家傳統學說創新理念。

    他還要把這種理念教授給俗人,這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的行為,那麼他的學說又豈能少了文化內涵呢?

    所以,本質上他的文化內涵就源於儒家學說。

    嚴格的講,他是有別於朱程理學的儒學分支或者說是流派,所以他雖然是一代宗師,但是卻沒有人把他跟孔孟並肩,因為他始終還是儒學後人。

    另外,關於對文化的理解,一切可以描述並記錄下來的東西都可以稱之為文化,禪宗反而是追求非文化的,禪宗的核心理念是明心見性、直指人心、不留文字、教外別傳。禪宗認為一切文化的東西都會導致理解上的偏差,“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而陽明心學雖然也強調一個“悟”字,但是他系統的闡述了自己的心學理念,題主對他文化內涵的拷問,主要是立足於認為心學是哲學的範疇,有些抽象、虛無,實際上,任何哲學的思考都是文化內涵的形而上思考。

  • 6 # 吳甲坤

    因為要給單位講課,最近光頭大叔又認真讀了度陰山的《知行合一王陽明》;滄海月明的《中國聖人王陽明》,還有《一生伏首拜陽明》;《大儒王陽明》和《國際陽明學研究》,聽了溫柯然的《王陽明心學》,以及《王陽明心學的社會意義》、《王陽明和他的論語-傳習錄》、《三教合一》等等幾個課程,對這個聖人的經歷瞭解越來越深,但認識卻越來越模糊,有點有很多話想說,但又一時不知道從何說起的感覺。

    根據提問朋友的要求,今天咱們重點談談王陽明心學的文化內涵。

    王陽明一生身處逆境、困境、險境、絕境,但他一直沒有氣餒,沒有妥協,而是向著兒時就樹立的做聖賢的目標艱難前行,他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萬物一體皆仁等心學思想是他立德立功立言的強大精神支撐。

    一是他的心學,融合了儒、釋、道三家的精髓。

    儒指的是孔子開創的學派,曾長期作為中國官方意識形態存在,居於主流思想體系地位; 釋是古印度喬達摩·悉達多創立的佛教,其實大多為釋迦牟尼佛,故又稱釋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道指的是東周時期黃老道神仙家依據《道德經》(即《老子》)《南華經》(即《莊子》)而長期演變創立的宗教,是中國本土宗教。儒、釋、道各有各的長處,各有各的侷限,只有相互補益,才能解決我們的人生問題,解決世界問題。

    在儒、佛、道三教合一觀念的流衍或變遷中,王陽明援佛、道入儒,創制心學,其影響及於整個晚明思想界。儘管陽明集子中也不乏闢佛之言,而其根本則由王門後學陶望齡一語道破天機,即“陽抑而陰扶也。使陽明不借言闢佛,則儒生輩斷斷無佛種矣。今之學佛者,皆因良知二字誘之也”。陽明學術得益於佛、道二氏之處頗多,尤其與禪宗的關係更深。他的心學,即由禪宗“即心即佛”發展而來,而禪宗關於“定”與“慧”的關係問題,更為王陽明“寂”與“照”的關係所取代。

    二是他的心學,繼承和發揚了儒家的真正思想。

    文天祥曾經的衣帶裡有這樣一段話: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其中,孔子倡導的仁和孟子所說的義,正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而心學倡導的致良知,正是讓人們拂拭矇蔽在心靈的慾望灰塵,顯露出心的本色,那就是仁義和良知。如何“致良知”?“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上級,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之謂格。”

    三是他的心學,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比如說他提出的知行合一、心即理等思想,把儒家錯綜複雜的思想化繁為簡,讓人一目瞭然,曾國藩、孫中山包括稻盛和夫等用他來成就功業,日本用他明治維新來成為強國;對普通人來說,懂得內求,懂得行由不得,反求諸己,已欲達而先達人,知道強大內心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不過於追求外在的金錢、名利和地位,這就是最大的啟發和收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姓張的小女孩,叫什麼名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