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屠老莊扛把子

    關於緩解老舊小區停車難的建議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在上個世紀和本世紀前十幾年出現了幾次爆炸性的增長,特別是近幾年,機動車保有量的激增與停車位有限的矛盾已經越來越表面化,老舊小區停車難題正在持續發酵。

    一、造成老舊小區停車難原因的分析

    1、社會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而整體規劃相對滯後。

    2、是老小區大多沒有車庫,即使有的也僅僅是腳踏車庫,通行道路狹窄,而且停車位較少,導致在車輛爆炸式增加的大環境下沒有足夠的停車位。

    3、停車位規劃滯後,停車配建標準低。大部分小區建設時的規劃設計沒有充分考慮到汽車停車位的配置,也沒有從發展的角度充分規劃停車位,小區停車設施配置不足,佈局不合理,由此造成了小區停車位(場、庫)的建設跟不上城市和社會的發展。這是導致當前“停車難”最直接的原因。

    4、因各種原因,現有車位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有庫不停、有位不用;也有的被改變用途,用於開店、作倉庫、棋牌室或出租住人等。造成小區車輛停放難、出行難進一步加劇。

    5、小區任意搭建、擅自封閉公共通道佔為己有,在公共通道上亂堆亂放。透過安裝地鎖、腳踏車佔位等手段,搶奪有限的車位,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停車難。並且個人的違法成本太低,清除之後復裝地鎖等現象仍然頻發,無法得到有效改善。

    6、個別車主將車輛直接停在綠化帶上。一小部分有車的業主文明停車的意識不強,只顧圖自己的一時方便隨意亂停車甚至損毀綠地,從而減少了居民的綠化擁有量面積,有的甚至影響到居民們健身鍛鍊等的場地。雖然將綠化帶改成車位也是緩解停車難的形式之一,“向綠化要車位”成了小區居民利益和區域性車主停車訴求之間的博弈,也成了不少小區建設靚麗社群、文明城市的難堪和無奈。

    7、危及業主生命財產安全。一些車主把車停在小區的主幹道邊或小路上,致使道路通行能力和防災能力下降,嚴重影響救護、消防、搶險車輛的進出。

    8、物業管理不到位,同時物業沒有處罰權。在老舊小區,普遍存在著居民停車難、物業公司管理難的“兩難”局面。

    部分小區居民亂停放車輛,時常出現通道被堵塞和空間浪費的情況,反過來又加劇了停車難;有的業主不配合保安指揮,造成小區道路堵塞影響其他業主出行。物業管理對亂停車只能靠勸阻或張貼告示提醒,對亂停車的車主缺乏威懾力。

    物業停車管理服務措施不到位。一是小區物業管理沒有相關登記和管理臺賬,對小區內車輛的基本情況瞭解不全面,沒有合理設定交通和停車標識,對小區車輛的停放缺乏有序引導。

    9、業委會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在配合物業管理停車中沒有起到應有的協調作用。

    10、開發商對停車位配備標準不落實,對地下車庫只售不租。為求利益最大化,有的開發商地下車庫只售不租,在相對高價車位的影響下,居民大多選擇地面停車,從而小區內道路車輛停放量大大多於原始規劃量,導致停車難問題。

    11、路面停車位和地下停車位收費價格有差異,同時業主為求方便,極易形成小區停車“路面停車緊張、地下車位空閒”的局面。

    12、在本來就寸土寸金的老小區及其周邊,有些地方做了路障等,由於沒有做好可利用空間的統一規劃,且業主停車各行其是,造成了本就寸土寸金的空間,沒有發揮最大的作用,更加劇了停車難的問題。

    13、汽車每天的停放時間是有規律可循的,如白天到單位,晚上回小區。相對早到小區的汽車是有停車位的,而晚到的汽車可以停到小區周邊的馬路及人行道上,因為二十時後大馬路上一般車不多了,馬路晚間錯時停車會增加交警和執法隊員的工作量,但是能一定程度上緩解小區內停車難。而目前的現狀是不光大馬路不能停,較寬的小馬路和人行道也是無法停的,並且有些地方能停,但是會被開罰單。

    14、部分路段有錯時停車車位,但仍不能滿足現實的需要。

    15、管理不足,並且缺少有效的科技手段。

    合理有效的利用好社會資源,解決停車難問題是一個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課題。

    二、緩解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1、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這是緩解過多人口向大、中城市集聚,解決城市病的有效途徑。

    2、公共交通要提速。注重公共腳踏車、普通公交、BRT、地鐵等公共交通的合理發展與規劃,改變人們的出行結構,加大公共交通分擔率是根本辦法。

    3、重視住宅小區停車管理規劃。政府規劃對小區的停車設施建設必須著眼全域性,在制定規劃中要超前謀劃,科學制定住宅小區停車位配建規劃數量標準。由於住宅建成後一般有近70年的使用期,因此必須對未來車輛的發展數量有所預計,應當在設計規劃中留出適當的發展空間,防患於未然。雖然很多城市已提高了新建小區的停車配建指標,但這個標準也要與時俱進。

    4、調整綠化、延展道路緩解小區停車難。將小區內每幢樓房前後及道路邊的大部分草坪、灌木叢,改建成常綠樹下的停車位,綠化立體化,其實小區內的綠化總量不減反增。在每年剪枝中控制樹高,使其向周邊生長,從而形成綠化傘,既提高了綠化率,又美化了環境,高喬木比草地和灌木便於養護和管理,同時也解決草地和小灌木不容易養護的問題。

    綠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釋放氧氣依靠綠葉光合作用,喬木相對於草地小灌木吸碳吐氧量高,喬木綠葉總面積是其樹冠投影面積的10倍,綠化三維量是草坪和灌木的數倍,其吸附塵埃和降噪比貼近地面的小灌木更有效。

    有條件的小區在保持綠化總量不變前提下,可以對宅間道及宅間綠化重新設計,鋪成部分草坪磚用於停車;透過調整綠化形態,增加小區停車位,探索綠色停車。並且妥善處理停車用地和綠化用地之間的關係。而且改造成本相對立體和地下車庫建設較低。

    5、對車庫(車位)挪作他用的行為開展專項整治,恢復停車設施功能。

    6、組織物業服務企業學習先進的小區車輛秩序管理技術、方法,提高管理水平。透過制定完善的車輛進出管理機制、停車登記制度、車位管理制度等,有序引導居民車輛停放。同時規範提升停車管理水平:一是加強宣傳引導;二是加強巡邏管理;三是加強親情服務等。

    7、按照物業管理相關規定,個人、單位均不得佔有公共資源。組織統一行動拆除私裝地鎖。清理小區內環境衛生,對小區內任意搭建、擅自封閉道路或開門開窗、擠佔消防及公共通道的行為政府要嚴加取抵。特別是針對一些被私自圈佔成菜地的邊角地、綠地,即便是無法改造成停車位也應該強力拆除,把公共資源歸還於大家。

    8、建立健全法制體系,完善停車管理政策法規。總結固化新的停車管理實踐經驗和制度安排,吸納先進經驗,堅持政府主導、統籌規劃、有償使用、依法嚴管、產業化發展、市場化運作、資訊化支撐、多元化共治,以靜態交通法規體系的完善促進動態交通治理的改善,引導公眾綠色出行,提升整體交通治理能力。使對停車管理有法可依;加強停車管理,依法規範行業健康發展;賦予物業等治理的權利,必要時納入個人徵信體系,有效遏制亂停、亂佔等不良行為。

    9、小區內必須留有消防車、救護車、搬場車等的行駛通道,消除安全隱患。

    10、成立居民自治委員會與居委會、業委會形成合力共同處理治理居民區內事務,在解決小區內家用車停放、小區治安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

    11、嚴格對新建小區停車位配備標準等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管理。

    12、制定停車位租、售價格的指導性意見(可以與所在小區房價掛鉤)。對停車位只售不租小區的開發商,給予誡勉談話,必要時由相關部門給予相應的處罰,或對其今後的開發、銷售等採取限制性措施。

    13、制定地上、地下車位出租價格的指導性意見,並加強相應的管理,引導人們充分、有效利用停車位,以緩解地上停車擁堵、地下停車位大量剩餘的現狀。

    14、彈性控制道路停車,劃道路停車泊位。對無任何條件設定或增加停放車輛的老舊住宅小區,且周邊有市政道路的,可根據周邊道路建設通行條件,深挖路內與路外停車空間資源,科學施劃停車泊位。一是施劃路內臨時停車泊位:根據道路通行條件,在不妨礙車輛、行人通行的情況下,允許周邊居民在一定時段內順向臨時停放(如工作日晚上7:00——第2天清晨7:00,週六、週日全天),透過停車入位規範道路停車秩序。二是增設路外停車泊位:交警支隊會同住建、城市管理等部門現場辦公,在現有路沿石以上停車泊位基礎上,論證新增不限時停車位,為市民提供停車服務。

    15、打破固有思維,進一步落實錯時共享停車。提前做好資訊的登記和核對,保證進出單位、小區車輛、人員可追溯性。國家發改委等七部委聯合下發的《關於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鼓勵既有停車資源的開放共享,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加強城市停車設施管理的通知》鼓勵並引導政府機關、公共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的內部停車場對外開放。引導有條件的單位在滿足本單位停車需求的情況下,將專用停車場向社會開放,實行錯時停車。

    16、引入社會資金,開發地下及地上空間,建設立體車庫等停車場地

    以配建停車為主體、路外公共停車為輔助、路內停車為補充,新建、改擴建一批停車設施,加快推進停車產業化。從促進城市現代化發展出發,將停車產業化作為現代服務產業來培育。針對公共停車場建設成本高、投資回收率低、社會資金投入積極性不高的現狀,可以參照有關公用設施建設專案的優惠待遇標準,出臺鼓勵、扶持公共停車場建設的優惠政策,保證公共停車場投資有適度的盈利空間,從而吸引社會資金積極投資公共停車設施建設,實現“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良性迴圈。

    17、建立體停車庫。打破平面停車的傳統思惟,在適應建設立體停車庫的停車場,引進智慧立體停車庫系統,利用好有限的地面停車空間。拓展老舊小區停車空間。經過政府指導、社會形態投資等市場化形式多渠道籌資,引入社會資金,開發地下及地上空間,建設立體車庫等停車場地。透過搭建立體停車庫,充分利用有限區域,最大化擴充套件停車空間。

    18、車位斜著劃,增加停車位。45度夾角有序停車,進車退車方便,又能增加停車密度;縮短原有停車位的長度,每個車位由6米長縮短到5.5米;支幹道上加鋪綠化磚,不破壞綠化,還能停車。

    19、單向通行增加停車位。因為不會出現兩車交會,也就大大節約了道路空間,道路兩邊可以新增停車位。單行後,小區裡的交通秩序也會明顯好轉。

    20、差異化收費。是指標對不同性質的車主,收費標準不一樣。如對有房產證且是自有車輛的業主,可採用價格較低的包月形式;對有在本小區房屋租賃合同的車主,可採用價格稍高一點的包月形式;對並不是每天都有停車需求的車主可採用預儲值的方式,同時享受折扣費率;對臨停訪客,按照周邊市價或稍高一些的費率。這樣既可過濾掉非剛性需求,減少、甚至避免“殭屍車”的出現,也可保障業主的基本利益。

    21、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智慧停車,規範小區內停車秩序、加快車位迴圈、提高使用效率。所謂智慧停車,可以理解為實現停車的資訊化;實時顯示停車位空餘個數及空餘停車位的位置等相關資訊。伴隨“網際網路+”的興起及智慧城市的推廣,智慧停車也被嘗試推廣使用。智慧手段解決停車難問題是方向,科技手段的加入是大的趨勢。同時透過智慧收費系統,可實現對車輛按照不同的費率、時段等進行差異化收費,控制車輛進入小區的許可權及費用,從而實現車位的高效利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知道那些欠債過日子的人都怎麼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