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熊多了不愁

    建築藝術和音樂都要講究韻律、節奏,和情緒。比如享譽世界的古代建築群故宮。整個建築群延中軸線就是一個完整的曲目,從天安門到午門這一段相當於音樂中的序曲,為整個建築群鋪下一個引子和基調。進入午門就到了太和殿前的廣場,這是高潮前的平靜。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是整個曲目的高潮,高潮之後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三宮,象徵高潮的漸落。結尾就是故宮的後花園,清新、舒緩,平復高潮之後的心情。

    所以建築藝術的規律和音樂是一脈相承。

  • 2 # 左貢師爺

    藝術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音樂是用耳去感受,繪畫用眼睛去看,而建築是要我們去親臨其境的感受它立體的美,在研究它的空間和佈局時往往離不開用美學去研究它。同時它可能還包括聲學,光學等渲染建築魅力的要素,所以建築,尤其是優秀的有代表的建築,就好比一座藝術群,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它。而且它還和季節有緊密的關係,不同的季節,美的點也不盡相同。

    不同的材料和設計有不同的效果,就好像音樂有的是搖滾,有的古典,有的浪漫,建築當然也一樣。

    要說“凝固”那必然是它的建設材料使然。但,就是因為凝固,它才恢宏,才才有氣勢。

  • 3 # 江淮墨客李智泉書畫

    音樂和建築最相近,因為象建築一樣,音樂把它放在比例和結構上。建築是造型藝術的一種,人們是從它的均衡,對稱,佈局等各種形式中去體驗其美。這種音樂語言及要素所構成各種具體關係組成方式,就是音樂的結構。重複是音樂技巧最重要的基本手法之一。建築設計也是如此。兩者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高低起伏的建築群有那樣和諧,協調,是因為它們富有美的"旋律"。是因為它們具有嚴謹的結構,體現了音樂美的特有法則。

  • 4 # Yogurt0220

    黑德爾美學裡面提到過:

    弗列德里希·許萊格爾曾經把建築比作凍結的音樂,實 際上這兩種藝術都要靠各種比例關係的和諧,而這些比例關 系都可以歸結到數,因此在基本特點上都是容易瞭解的。

  • 5 # 你是即將到來的日子啊

    每個人都離不開建築,建築是我們最親近的朋友。它們為我們遮風擋雨,為我們的生產、生活、工作和學習提供活動場所。狹義的建築指的是建築物和構築物,或者就是指房屋,廣義的建築還包括土木工程等。作為一門藝術,建築又與其他藝術比如音樂發生聯絡。有人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這不僅是因為聆聽音樂時的感覺和欣賞建築物時的感覺極其相似,還因為建築和音樂存在不少相通之處。

    義大利建築師和建築理論家阿爾貝蒂在論述美的本質時,談到數的美與和諧,他認為音樂的和諧是由數造成的,這些數與構成建築美的數是相同的。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們認為音樂優於建築學,因此給予建築學一個與音樂的比率同樣確切的和諧比率是建築師的追求目標。而中國建築理論家和建築師、現代中國建築的奠基人梁思成先生則認為,建築的節奏、韻律、構成形式和感受等方面都與音樂有相似之處,他曾經指出:“差不多所有的建築物,無論在水平方向上或垂直方向上,都有它的節奏和韻律。我們若是把它分析分析,就可以看到建築的節奏、韻律有時候和音樂很相像。建築作為藝術,既有不同於其他藝術的地方,也有與其他藝術相通之處。建築的節奏、韻律與音樂的節奏、韻律有相似之處,建築與音樂都是創造性的藝術、抽象性的藝術。建築的構圖與音樂的曲式構成、樂句和樂段的結合形式上存在相似性,建築的比例與音樂的節奏以及各種不同音階的高度、長度、力度的比例關係也有著內在的聯絡。建築的體驗猶如對音樂的體驗,德國偉大詩人、思想家歌德在談到建築是一種凝固的音樂時認為:“建築所引起的心情很接近音樂的效果。”從這個意義上說,音樂和建築都屬於藝術,都是透過體驗激發人們對建築和音樂的心靈感受和想象力的藝術。

    當然,建築不只是凝固的音樂,在所有的藝術中,建築是一種無處不在的藝術,也是人們最熟悉的藝術。人們可以不看繪畫作品,不聽音樂,不讀詩歌,但不可能不接觸、不使用、不觀看建築,生活離不開建築。建築需要人們去體驗,去使用,去理解,去維護。無論是在歷史上,或是在今天,各個時代、各種型別的建築藝術都以不同程度、多種方式融合了園林、繪畫、雕塑、電影、電視、音樂、文學和工藝美術等各種藝術,建築藝術已經滲入各門藝術之中,變成了一門全新的藝術。

  • 6 # 米木木i

    建築藝術與音樂藝術,是藝術的兩個極端,一個最具體實在,一個抽象飄渺。建築是絕對靜止的,認知用眼睛就可以感受,但又必須不斷的運動才能獲得完整的景象,音樂則是完全流動的,人只用耳朵就可以感受到,但又必須安靜的領悟它才能獲得完整印象。但是兩者又有共同之處,兩者都具有極強的時代性,都體現出時空交錯的藝術特點。

  • 7 # Mrsun先森O

    首先,音樂是隨性的,自由的,在大自然界以及外太空,任何有節奏的有韻律的聲音,他都是音樂,當然無規律的也不是不可能成為,因為物種之間的欣賞方式不同,人類處於最頂端,所以他的審美更高。

    而建築呢,它是靜態的,它是由人為的設計和創意透過不同的表達方式砌築起來的。主觀思想是人,由人控制節奏,控制韻律,就好比現在的各種歌劇,音樂會等形式的音樂風,是人為的創造出來,供大家釋放,發洩,慰籍心靈的。

    音樂和建築不等同,因為音樂就像一門語言,它產生於萬物生長之初,而且音樂在不同種類之間有不同的表達意義。

    建築是我們人為建造的,由人的思想和創意產生,有創造性,但它是冷的,沒有活力。所以應該稱它人為的凝固音樂藝術。

  • 8 # 筆翰人生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這句話是德國大文豪歌德說的。

    人類早期搭棚倔洞是為了棲身,經過數萬年的發展與進步,使建築形象具有文化和審美的價值。建築藝術是造形藝術,它雖然是視覺藝術,但是音樂同建築有很多相似之處,因為音樂和建築的創造都放在比例和結構上。音樂是聽覺藝術,而類似於建築材料的音樂語言及其要素也必須按照一定的邏輯方式合理的組成,形成多樣化的統一,才能讓人從中體驗到音樂的美感。建築藝術既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它同音樂一樣具有民族性、地域性、階級性、時代性等等。那些高低起伏的建築群就是因為它們有美的“旋律”,象壯麗宏偉的交響樂。

    建築藝術和音樂都是同過人的思想傳遞有價值的美,具有賞心富有感染力,以淘冶震撼人的心靈。

  • 9 # 玉鄉小田

    任何一種藝術都有自己的特性和表現方式,音樂藝術是音符構成的聽覺意象,來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與社會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建築藝術是按照美的規律。運用建築藝術獨特的藝術語言。使建築形象具有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具有象徵性和形式美,能夠體現出民族和時代感。音樂藝術和建築藝術是人類社會長期活動的產物。在千百年的發展過程中,二者皆相互借鑑,相互影響又彼此區別,各具特色。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從藝術形式的角度看音樂藝術和建築藝術的共性。抱著都遵循一定的形式法則美。形式法則美是人類在創造美的形式,美的過程中對美的形式規律的總結經驗和抽象概括。主要是:對稱均衡,單純齊一,調和對比,比例,節奏韻律和多樣的統一。音樂藝術和建築藝術的和諧都來自於一定數量的比例關係。並遵循一定的形式法則美,在建築藝術中更為明顯,構成一個建築的要素有很多,比如牆面,地面,屋頂,柱子,門窗等等。這種裡面含有大小,顏色,質感等等。要想把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就會運用到一些黃金分割率。這就是建築藝術。我們經常會在一首音樂作品中聽到一首歌詞,反覆出現,而旋律也總在反覆。這種就是形成音樂藝術對稱,在音樂藝術中,任何一部音樂作品都是以聲音為最基本的表現形式,但是音樂藝術絕不是簡單的聲音隨意組合,而是經過藝術作者一定的手段,一定的形式美的法則組合在一起,否則任何一種噪音都可以被稱為音樂藝術。

  • 10 # 釋乙木

    18世紀作家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著名的浮士德作家。他是當時德國傑出的文學和美學批評家。像莎士比亞一樣,他的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並且仍然具有相關性。

    歌德說,“我稱建築結構為冷凍音樂”。這不是第一次進行比較。在英格蘭的哥特式大教堂的圖案中,鉸接的雕刻石頭在音樂的建築中重複出現。對位原理節奏(contrapuntal principles)。另一個比較建築設計和音樂的短語。在音樂和設計中有一種點和對立的模式,這在美學上是令人愉悅的,就像聽音樂一樣。

    歌德的宣告很可能反映了歌德時代的主導風格,它是一種建築風格,優雅,流暢的輪廓,似乎可以鞏固所有無形的東西。巴洛克風格清晰地體現在建築,繪畫,雕塑,戲劇,音樂,文學,傢俱等方面。

    建築設計中的巴洛克式運動與“17世紀漫長”期間的音樂作品相吻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08年的二手Accord八代,多少錢值得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