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站在高山望日出

    就目形勢來看,糧食不可能漲價,莫說還漲幾倍,現在糧食渠道來源廣泛,多國進口糧食,自已產生一半,糧食除供給多餘,還庫存較多,只要不是國內出現特大自然災害和戰爭,糧食不會出現翻倍的漲價,糧價是穩國之本,儘管是糧賤傷農,但沒有人會為農民著想,只是要大局為重,

  • 2 # 13297271895

    國以糧為安,民以食為天。五九年期間的三年自然災害,要引以為戒。那時人口不足現在一半。當前國庫雖說庫存了一定的糧食,又能維持多長時間?糧食不是說產出來就能產出來,它還要經過一段慢長的週期才能產出。由於糧食價格偏低,造成了現在農村部分土地大量拋荒非常嚴重!加上自然病蟲災害造成減產,國際四大糧商操盤。也就難以預料哪年糧價會有爆漲的可能。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加以重視。

  • 3 # 手機使用者67639975970

    我雖然是種田的農民日子過的停緊可我也不希望糧食過份漲價因為糧食過份漲價社會不穩好日子到頭了中國的農民胸懷寬大隻要國家在適當的給遇補貼和幫助農民就知足了

  • 4 # 自由自在116270606

    當糧食翻倍漲時,國家危機來臨,中國糧食達到自給,還有剩餘,農村富了中國才算上真正富,農副產品充足,物價才能穩定,人民才能安居樂業,中國農村大有希望,農村也是再就業的基地,過剩的勞動力應該向農村要飯吃。是未發現大趨勢。

  • 5 # 遊四方73

    中國是進口大國,如果糧食漲價,富了外國,窮了本國。中國土地都被房產佔有,耕地少吃飯人多。必須從進口出發,解決吃飯問題。

  • 6 # 純正農家蜂蜜

    關於糧食價格的翻倍,是永遠不可能的事情,因為那是世界各國的國策,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糧食的價格是讓人們吃不起糧食的,包括中國同樣也是。

    有的說是願進口糧食影響了糧食價格的上漲,這種說法根本是無有依居的說法。

    中國參加世貿並時間不是很長,從建國以後一直到中國參加世貿前,中國沒有進口糧食,糧食價格也是完全在低價執行一直到現在,這就完全說明了進口糧食並不影響國內糧食價格。因為這是國家穩定社會的槓稈。

    作為農民要想過上好生活,主要得靠國家的好富民政策多向農民傾斜,和把農民的收入也納入到國家的分配政策中去,才是農民希望過上好生活的硬道理,靠糧食價格翻倍那是永遠不可能的事情。就是翻倍了農民也不可能過上好的生活。

  • 7 # 藍天白雲149086980

    客觀看問題是這樣的,市場經濟形態,任何商品出現一些小幅度波動,糧價也不例外,屬正常現象,附合市場經濟規律。如果糧食一味的依靠進口,把自己的用於養活自己的大片肥沃糧田演變成別的商業經濟,一旦發生突發事件(特大自然災害,戰爭之類),被人家斷了糧食進口,自養失控,不僅僅是糧食漲價多少倍的問題,而是人命關天之事,國之存亡之事。民以食為天,糧穩是國安民安的定海針,誰玩糧食遊戲,必將身敗名裂,成為不恥於人類的狗屎堆。

  • 8 # 阿財高畫質影視

    最近經常聽到農民朋友們這麼埋怨,為什麼現在哪種東西的價格都漲了,就是糧食相對來說一點沒變化呢?

    大家覺得困惑。

    舉個例子,10年以前,大麥的價格是0.9塊到1塊之間,而現如今呢,是1.4塊。

    但是,我們去留意一下白酒的價格就會發現,它竟然在相同的時間內,就上漲了2.5倍。

    但是明明,大麥就是釀酒的原料啊。

    所以,和別的物品的價格相比,糧食價格低賤的問題絕對是有的。

    那麼,為什麼就是糧食不漲價呢?

    因為,它不能漲價。

    古往今來,不管我們處於哪個朝代,在社會的發展的哪個階段,糧食都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是人民的必需品。

    所以,如果糧食價格抬高,那傷害的也只能是人民。

    而且,糧食的價格會極大影響別的物價變動。

    那些生活水平比較差的家庭中,糧食可是他們的最大支出。

    所以,一旦漲高糧價,那麼,最後會受到最大影響的,一定不會是那些富有的人,而正是比較少資本的農民。

    要想使得農業進步,就必須適當地進行規模化種植。

    只有這樣,才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如果糧食價格升高,大家覺得賺的還不少,就不會有人家願意將土地轉給別人去進行大規模的經營。

    而現如今呢?正是因為糧食價格下降,有些人覺得收益不好,就會把自己的地轉給那些想要的人。

    而那些人透過大規模的種植,透過利用現如今的高新技術,就可以大大地減小成本,做出一番成績。

    還有一點,城市裡的房地產業也存在著嚴重的庫存堆積,因為,城市裡人口有限。

    農民們去到城市以後,雖然可能不會全都買房子,但有一部分人去買是肯定的。

    以前的時候,農民們也是會在農閒的時候去城裡打工的,但是就不是那麼穩定。

    現如今,農民們將土地轉走進入城市後,會大大增加城市中的勞動力數量,幫助那些生產的企業更好地發展。

    但其實這一點有利有弊,因為如果安置就業的問題沒有處理好,就會給國家帶來很大的負擔。

  • 9 # 谷小餓

    糧食如何翻倍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了解產品如何定價。在市場經濟中價格是隨著供需關係去改變的,這個是基礎。再一個就是同樣的產品之間也存在價格高低的區別,這中間存在品質、銷售渠道、品牌等因素,就糧食而言我們可以以五常大米與普通大米之間的不同價格做比較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一、種植區域對比

    五常大米受產區獨特的地理、氣候等因素影響,幹物質積累多,直鏈澱粉含量適中,支鏈澱粉含量較高。由於水稻成熟期產區晝夜溫差大,大米中可速溶的雙鏈糖積累較多,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五常大米顆粒飽滿,質地堅硬,色澤清白透明;飯粒油亮,香味濃郁。

    它是種植在東北五常市,非常適合種植出優質大米的區域,這相對其他地域的大米是不能夠比較的。那五常市位於東北,說明東北是很適合的種植大米的地區,為啥五常大米現在比其他東北大米貴,這就是我們下面要分析的品質對比。

    二、品質對比

    第一粒浸種的種子下地,戰爭就已經打響了。180多天時間裡,五常種植基地的農民們必須嚴格按照程式種植。浸種、耕耘、催芽、種植、插秧、管理、灌溉、收割、晾曬、加工,環環相扣,每一步都必須做到完美,才能變為人們餐桌上的美味。在包材上決不能馬虎。用食品級包材裝米,封蓋之前,抽走全部氧氣。確保從收割、包裝到你手上,一開啟就是最鮮的好糧,每一口都是最鮮美的口感。

    種植五常大米的農耕者,是要對五常大米這個品牌的品質負責的,在種子下地的那一刻就咬按照他們制定的流程和標準去種植,一直到他的包裝環節是有標準的。這就是他們能夠賣的比其他大米貴的重要原因。

    三、品牌對比

    相對於其他東北大米,五常大米品牌打造也是下功夫,他們相當於大米行業的標杆,標準的制定者,我們透過它獲得的榮譽就能夠知道品牌是如何建立了。

    1996年,五常大米獲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國際食品質量之星”和“國際名牌食品”稱號。2001年1月,五常大米被美國綠色營養協會認證為達標產品。2002年,五常大米被確定為黨的十六大會議專用大米。 2006年,五常大米獲得“中國名牌”榮譽稱號。 2011年,五常大米在中國國際糧油博覽會上獲金獎,五常市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授予“中國優質稻米之鄉”稱號。 2013年,“五常”產地證明商標(鷹標)被評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2003年05月1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五常大米”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2013年1月,“五常大米”證明商標被評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綜上所述,糧食如何實現溢或者說農產品如何實現溢價,最重要的是做到比其他產品更高品質,建立產業的標準化,流程化,建立品牌,以品牌去倒逼農業標準化的進步發展。還要注意品質把控。

  • 10 # 三農一姐

    俗話說“豬糧安天下”,生豬和糧食的生產對於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起著基礎性的保障作用,特別是糧食的充足供應,才是保障人類穩步健康延續和發展基礎的保證和依靠。糧食的正常供應才是人們生活無憂的最基礎的前提,如果人們連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的話,無需談及其他的事情了。但是近幾年糧食價格始終非常的低迷,人們種植糧食不賺錢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的共識,特別是近些年來,種子、農藥、化肥、人工、機械等等的費用,使得種植成本不斷增加,而糧食價格甚至還出現了下跌的現象,如此現狀更使得一些農民失去了種糧的積極性。雖然中國採取了農業種植補貼,但對於目前的物價飛漲,人們的生活開支日趨增長,包括孩子的教育、老人的贍養、醫療費用和人情世事費用,再加上家庭的油鹽醬醋吃喝拉撒等費用也在不斷增加,因此僅靠種地已經很難維持家庭的正常開支了,只有外出打工或者自主創業來增加家庭的收入。就目前的情況下,如何能讓糧食價格翻倍漲價呢?其實讓糧食價格翻倍漲價也是非常簡單的事情,那就是取消外國的進口糧食,這樣就能夠使得中國的糧食價格翻倍上漲,甚至成幾倍地上漲。主要原因,中國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14億人口的消費糧食的數量是非常龐大的。比如說大豆的消費量每年達到一億噸左右,然而國內的大豆的總產量在1000多萬噸,只是大豆需求量的10%左右,所以90%以上的大豆需要靠外國進口來滿足中國市場上的大豆的消費需求量。如果不進口大豆的話,中國的大豆價格將會成幾倍地上漲,也就是說目前大豆的價格,平均在1.7元左右/斤,如果不進口大豆的話,中國大豆的消費需求量有可能下降,但是消費者仍需消費,所以大豆價格會翻倍、甚至出現好幾倍持續上漲的行情,如此這般,種植大豆的農民就會多起來。再比如說進口加拿大的油菜籽較多,每年進口加拿大的農產品總量為1193萬噸,佔到了中國進口全世界農產品的9%,然而今年取消了加拿大的農產品的進口量的訂單,因此在一時間內中國的花生的價格出現了大幅度地上漲。畢竟一些加工企業沒有了從加拿大進口的原材料,必須在國內尋找能夠替代油菜籽生產食用油的農產品,因此拉昇了花生米的價格。一時間使得花生米的價格大幅度地上漲,本來花生米的價格在2.5―2.6元/斤,在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裡,花生米的價格上漲到了五元多一斤。另外,影響中國糧食價格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個別大型糧食加工企業大量進口外國的糧食!畢竟外國的糧食的價格低於中國的糧食價格,而且中國的糧食市場已經與國際市場接軌,所以中國的糧食價格與國際市場上的糧食價格是有千絲萬縷的聯絡的。也許有人質疑為什麼外國的糧食價格比較低呢?其實道理非常的簡單,就是外國穩定了糧食價格,對農業種植進行了大力的補貼。比如說中美貿易關係的摩擦升溫,使得美國的農產品出口到中國受到了限制,然而美國今年在原有對農業種植補貼的基礎上,又增加了120億美元對農民種植戶進行補貼,這相當於每畝地又多增加了500元補貼,已經遠遠地超出了種植的成本,所以外國的量價是非常低的,加上農業種植的規模化、科學化、機械化和現代化導致了種植成本降低。然而中國是一個巨大的農產品的消費大國,有14億人口的消費大市場,中國如果不進口糧食的話,僅有16.3億畝的耕地面積不能夠維持中國農民對糧食的消費需求,價格就會出現翻倍上漲,用糧食的價格來控制市場上的糧食需求量,這就是市場的價格機制規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羊湯怎麼做才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