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617137747801

    廣濟橋,俗稱湘子橋,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建立,初為浮橋,由八十六隻巨船連結而成始名“康濟橋”。 淳熙元年間(1174年)浮橋被洪水沖垮,太守常煒重修之,並創傑閣於西岸,開始了西岸橋墩的建築,至紹熙元年(1194年)歷五十四年間,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孫叔謹等太守相繼增築,完成了十個橋墩的建造。其中又以淳熙十六年(1189年)太守丁允元建造的規模最大、功績最著而改稱西橋為“丁公橋”。 盧溝橋

    紹熙五年 (1194年),太守沈宗禹“皤石東岸”,築“蓋秀亭”,並稱東橋為‘濟川橋’,接著,太守陳宏規、林驃、林會相繼增築,至開禧二年(1206年)歷時十二年,建成橋墩十三座。東西橋建起來後,中間仍以浮舟連結之,形成了梁橋與浮橋相結合的基本格局。   宋末至元代,廣濟橋又有諸多興廢,明宣德十年(1435年),知府王源主持了規模空前的“迭石重修”,竣工後“西岸為十墩九洞,計長四十九丈五尺;東岸為十三墩十二洞,計長八十六文;中空二十七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為浮橋”,並於橋上“立亭屋百二十六間”,更名為“廣濟橋”。   正德八年(1513年),知府譚綸又增一墩,減浮船六隻,遂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   清雍正二年(1724年),知府張自謙修廣濟橋,並鑄造牲牛二隻,分置西橋第八嫩和東橋第十二墩,意在“鎮橋御水”。道光二十二年門(1842年)洪水,東墩鐵牛墜入江中。   故有民謠:“潮州湘橋好風流,十八梭船二十四洲,二十四樓臺二十四樣,二隻牲牛一隻溜”。

    公元1171年 南宋乾道七年,知州曾汪,造舟為梁,舟八十有六隻,以接江之東西岸,且峙石於中,以繩其勢,根其址,名曰“康濟橋”。   公元1174年 南宋淳熙元年,甲午夏,韓江水漲,康濟橋橋舟漂沒者半,知州常禕修之,增橋舟為一百零六隻,以其餘資,創傑閣於岸右,名之曰“仰韓閣”,以為臨之觀所。   公元1179年 南宋淳熙六年,知州朱江建“登瀛門”,左掖曰“三己亥堂”,右掖曰“南州奇觀”。增石洲二,與舊為三,築亭其上,東曰“冰壺”,西曰“玉鑑”,中曰“小蓬萊”。   公元1180年 南宋淳熙七年,通判王正公,復增一洲,距西岸數步,上跨巨木,下通船筏,至是始無衝突浮樑之虞。   公元1189年 南宋紹熙十六年,知州丁允元修浮樑,自西岸增四洲為八,亙以堅木,覆以華屋,曰“丁侯橋”。   公元1196年 南宋慶元二年,知州事漳州陳宏規,益東岸洲二,結架如丁侯橋,而增廣之,曰“濟川橋”。更挹秀曰“濟川亭”,以止過客。亭之後曰“見思庵”。   公元1198年 南宋慶元四年,知州林漂,衍濟川橋而袤之,增以四洲,雄麗過於西橋。又漳潮界上,道路磽确。捐金砌石,以便往來。   公元1203年 南宋嘉泰三年冬,濟川橋火,為亭若庵,一夕俱盡。知州趙師會,亟與通判馬承規,增崇石洲故址,屋覆其上,磚甕其下,面橋為亭,名悉仍舊。大書題扁,侍郎陳讜筆也。   公元1206年 南宋開禧二年,知州福州林會,接濟川橋之西,增築石洲五,修其舊者一,亦屋覆而磚甕之。扁曰“小蓬萊”,因朱侯命名之舊。   公元1228年 南宋紹定元年,知州龍溪孫叔謹,復接丁侯橋之東,增築二石洲。   公元1234年 南宋端平初,知州葉觀,以橋屢經溪洪風颶之餘,亭屋俱弊,命判官趙汝禹督工,悉整而新之,中扁“玉鑑”,與“小蓬萊”對。仍闢二亭,面北曰“飛躍”,為祝聖放生之所;面南曰“盍簪”,為禮賢實踐之所。   公元1233年 浮橋舊以鐵纜,紹定六年,梅寇衝突,倉卒銷纜為兵置,而易之籐,隨成輒壞。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知州林光世,造新舟二十四,鐵纜七十丈,從旁翼而貫之,遂可永久。   公元1262年 南宋景定三年颶風之厄,舟與亭屋,俄頃而盡。知州遊義肅重建,址之欹者改築,材之蠹者更新,橋成極其壯觀。邦人即濟川橋建遊侯生祠。   公元1298年 元大德二年,總管大中怡裡(蒙古人),修造橋亭,尋復為洪流所壞。   公元1306年 元大德十年,總管常元德,復碑石,洲高三丈餘,重修梁亭。   公元1326年 元泰定三年,判官買住(蒙古人),易以石版,僅成四間,創新補舊,亭屋俱備,忽一夜第一間石版自折。   公元1332年 元至順三年,又折一石版,溺死者三人。本路(元制稱潮州為潮州路)同知喑都剌哈蠻(蒙古人),惻然捐俸,鳩合眾力,重跨木樑,添創亭屋,往來者遂無戰兢之恐。   公元1344年 元至正四年,府判喬賢修橋,築亭橋上者,為楹二十有四,為閣於橋之西,名之曰“仰韓閣”。   公元1435年 明宣德十年,龍巖王源為潮州知府,主持了廣濟橋規模空前的重修。“凡墩之頹毀者,用堅

    潮州廣濟橋(10張)磐以補之,石樑中斷者,用梗楠樟梓之固巨者以更之,中流狂瀾觸齧,不能為梁者,仍設以浮舫,縶以鐵纜,無陷溺之憂。橋之上乃立亭屋百二十六間,屋之下,梁之上,鏝以厚板,板上側臥二層甓,用灰彌縫之,以蔽風雨寒暑,以防回祿之虞。”(明姚友直《廣濟橋記》)橋上亭屋間還建起12座高摟,以壯遊觀。江心一段,仍用24艘船聯成浮橋。橋成之後,極為富麗堂皇,其規模之宏偉,形制之代表性,都達到了廣濟橋歷史上的高峰。橋成,更名“廣濟橋”。   公元1470年 明成化六年,知府謝光,重修廣濟橋亭屋,賣蒙山、寶定二廢庵田產,入寧波寺為修橋費。   公元1497年 明弘治十年,同知車份,重修石洲三而梁之,建亭屋二十間。   公元1510年 明正德五年,知府鄭良佐,去亭屋,易梁以石,工未就,以憂去,知府談倫,續修如制。   公元1530年 明嘉靖九年,知府邱其仁,立橋東西二亭,以息過客,而橋南北,皆甕以灰石欄。殺浮樑四之一,歲僉橋夫四十四名,渡夫十名司守,每名納銀五錢,儲於帑,為補置費。“十八梭船廿四洲”之格局從此形成。自創設以來,共歷時359年。   公元1546年 明嘉靖二十五年,浮樑壞,知府郭春震重修。又明萬曆間,廣東巡按蔡夢悅,造廣濟橋石樑,民德之,立蔡公祠之左。   公元1650年 清順治七年,鄭成功圍潮州城,久攻不下,廣濟橋毀於兵火。總兵蔡元修復。   公元1653年 清順治十年,潮鎮郝尚久,反清歸明,清將耿繼茂率滿漢兵十萬圍潮州城,廣濟橋復遭兵毀,蔡元又修復之。   公元1671年 清康熙十年,提學道遲煊,知府宋徵璧修橋。康熙十二年,八月,颶雨毀屋,廣濟橋圮。康熙十六年,八月廿四夜,西岸橋下吼聲如牛,石墩忽倒其一,知府林杭學修橋。   公元1685年 清康熙二十四年,總督吳興祚,捐萬金,重修廣濟橋。   公元1724年 清雍正二年,知府張自謙,倡縉紳士庶,修石墩一。鑄鉎牛二,列東西岸,以鎮水患。   公元1728年 清雍正六年,知府胡恂,修橋墩一。   公元1842年 清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大水,東岸石墩圮者六,損者二,壞者一。西岸石墩圮者三。木石橋樑,損失殆盡。鉎牛失其一。   公元1843年 清道光二十三年,知府覺羅諭官紳捐款修橋,成西岸三墩,復造浮樑船四十二,合原設浮樑十八,直接東岸。   公元1847年 清道光二十七年,嘉應鹽商邱慎猷捐千金,募閩人,成東岸墩一。於是知府吳均捐廉,續修石墩三。其餘五墩:布商朱莆瑞等捐修一墩。米商林資福等捐修一墩。嘉應、平遠、鎮平諸鹽商捐修一墩。潮橋海運鹽戶共修一墩。郡紳設局勸捐共修一墩。並與饒平楊鍾等,次第捐辦木樑,統歸邱慎猷經理。吳均去任,知府劉潯捐金足之。以二十九年五月橋成。   公元1871年 清同治十年,大水,東岸橋墩復圮其一,總兵方耀率紳耆捐修。墩成,欲易木以石,以墩高水深而止。   公元1929年 民國十八年,曾取消浮橋,改用懸索吊橋,但通車一次即廢。   隨著歷史變遷,至解放初,廣濟橋的橋墩已減少為二十座,十九孔,全橋長:517.95米,計東岸橋墩十二座加橋臺一座,十二孔,長283.4米,西岸橋墩八座七孔,長173.3米,橋寬5米,中間97.3米,仍以十八木船連線。   1958年 人民政府大修廣濟橋,原有梭船撤去,建成雙柱式(高椿承臺)橋墩二座,架以鋼樑,鋪設路面,接通東西二橋。原有舊石墩,全部整治後留用,在舊石樑上,加鋪鋼筋路面。路面原為寬五公尺,擴闊而為七公尺,兩旁加設行人道,道外有花格欄杆及燈柱。至是全東西橋為一,汽車由橋上透過,直達閩浙各地,行旅稱便。   1977年 又一次進行擴建,原7米的橋面作為行車道,橋兩側各加寬2米作人行道。   1988年3月 鑑於廣濟橋具有極大的歷史、藝術及科學價值,因而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9年11月 潮州市政府在廣濟橋下游一公里處建成現代化的韓江大橋,從而結束了廣濟橋作為交通紐帶的歷史使命,併為其全面修復提供了先決條件   1990年 國家文物局在潮州主持召開了“潮州廣濟橋修復論證會”,揭開了修復古橋之序幕。   2001年7月 潮州市政府向省文化廳和國家文物局上報《潮州廣濟橋維修方案》。同年12月,獲文物局正式批覆。 饒宗頤

    [2]  2002年4月 潮州市政府決定成立“潮州市維修廣濟橋委員會”,以統籌修橋事宜,並聘請全國文物古建專家和海內外德高望重的潮籍鄉親為顧問。羅哲文、楊玉柱、吳慶洲以及李嘉誠、饒宗頤、陳偉南諸先生欣然接受聘請。   2003年10月 廣濟橋維修工程正式動工。工程以修舊如舊為準則,以重現明代風貌為設計依據,功能定位為旅遊觀光步行橋,共分二期實施:一期為加固橋墩、修復橋面及十八梭船;二期修復橋上之亭臺樓閣。經數年努力,工程於2007年6月告成。   2007年9月20日 全面維修後的廣濟橋正式對遊客開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奇葩說》許吉如為什麼感覺沒有觀眾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