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4
回覆列表
  • 1 # 熱點歷史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創始人,思想家,教育家,當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

    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年),被魯哀公封為“尼父”。

    元始元年(公元元年),被漢平帝封為“褒成宣尼公”。

    東漢永元四年(92年),被漢和帝封為“褒尊侯”。

    北魏太和十六年(492年),被孝文帝封為“文聖尼父”。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被北周靜帝封為“鄒國公”。

    隋朝開皇元年(581年),被隋文帝封為“先師尼父”。

    唐朝武德七年(624年),被唐高祖封為“先師”。

    唐朝貞觀二年(628年),被唐太宗封為“先聖”。

    唐朝貞觀十一年(637年),被唐太宗封為“宣父”。

    唐朝乾封元年(666年),被唐高宗封為“太師”。

    武周天綬元年(690年),被武則天封為“隆道公”。

    唐朝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被唐玄宗封為“文宣王”。

    宋朝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被宋真宗封為“玄聖文宣王”。

    宋朝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被宋真宗封為“至聖文宣王”。

    西夏人慶三年(1146年),被西夏仁宗封為“文宣帝”。

    元朝大德十一年(1307年),被元成宗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

    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被明世宗封為“至聖先師”。

    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被清世祖封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

    清朝順治十四年(1657年),被清世祖封為“至聖先師”。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被國民政府封為“大成至聖先師”。

  • 2 # JiaLingXianYin

    孔子被後人稱為:孔聖人、至聖、素王、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文聖尼父、文宣王、大成至聖文宣王、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大成至聖先師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 3 # 乾坤北北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農曆八月廿七~農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漢族,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先祖為宋國(今河南商丘市夏邑縣)貴族。中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遠的影響。全中國各地都有孔廟祭祀孔子,當代作家華軒居士在多篇作品中頌揚孔丘。

  • 4 # 二里程

    孔聖人、至聖、素王、至聖先師、萬世師表、褒成宣尼公、文聖尼父、鄒國公、先師尼父、

    太師、隆道公、文宣王、衍聖公、文宣帝、大成至聖文宣王、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大成至聖先師

    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素王、至聖先師、萬世師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諡號:

    西漢元始元年(公元元年),漢平帝劉衎追封孔子為“褒成宣尼公”.

    北魏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孝文帝元宏稱孔子為“文聖尼父”.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靜帝宇文衍追封孔子為“鄒國公”.

    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文帝楊堅稱孔子為“先師尼父”.

    唐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宗李治贈孔子為“太師”.

    武周天綬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封孔子為“隆道公”.

    唐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玄宗李隆基封孔子為“文宣王”.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改文宣王為“衍聖公”.

    西夏仁宗三年(公元1146年)三月,西夏仁宗頒佈詔令:尊孔子為“文宣帝”.

    元朝大德十一年(1307年)成宗加銜“大成至聖文宣王”.

    明朝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尊“至聖先師”.

    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世祖尊“大成至聖文宣先師”.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國民政府尊“大成至聖先師”.

  • 5 # 生活可以變得很有趣

    孔子被後世尊稱:“孔夫子”、“文聖”、“聖人”等等

    從漢代開始,漢平帝封孔子為“褒成宣尼公”,以後歷代都有封號.如“文聖尼父”、“先師尼父”、“太師”、“隆道公”、“文宣王”、“玄聖文宣王”、“至文宣王”、“大成至聖文宣王”、“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大成至聖先師”等等.

  • 6 # 豹眼看歷史

    我認為後人對孔子最有意思的稱謂就是孔老二。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作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兩千多年來,一直被尊稱為“聖人。”

    但歷史進入新紀元,一種新思想成為了徹底顛覆傳統理念、被視為最崇高的信仰,那就是“為人民服務。”

    許多人在悲嘆,當今社會物慾橫流,人們已經靜不下心來,寫不出《道德經》、《易經》、《論語》那樣高度的著作。

    不是這樣,著作已經早就誕生,只是物慾橫流充斥著社會,人們不能靜下心來,認真閱讀,去潛修身行。這就是《為人民服務》,《不忘初心》。

    到目前為止,不忘初心去為人民服務,這是人類智慧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老子的《道德經》崇尚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主張無為而治;

    孔子崇尚克己復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主張維護固有的社會秩序;

    所有這些都很偉大,都有其社會主導意義。但相比“為人民服務”,是不是差的很遠。

    許多人很崇拜《道德經》、《論語》,但能做到清心寡慾,仁義道德嗎?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尚且做不到,何來的不忘初心為人民服務哪?

    如果修行的話,”為人民服務“是不是更高的層次,更高的境界哪?

    社會並不缺乏更好的思想,更好的信仰,缺少的是去感悟、去遵照修行。

    今天崇尚人生價值,這沒有錯。但人生的價值體現就只有金錢一個標杆嗎?“

    現在談論為人民服務,似乎是很奢侈的事。但這離我們很遠嗎?

    幾百幾千年後,那時的人們回過頭來,再看看這段歷史,會不會也像今天去看《道德經》、《論語》一樣哪?

    幾億人同時在崇尚一個信仰,都在遵照修行,與一個人在主張,一小眾人在修行,能相提並論嗎?

    滿口仁義道德,實際男盜女娼,與說一套做一套有何區別?

    歪嘴和尚念歪了經,與寫經的人、與經本身有關嗎?

    兩千多年來,人類依然做不到清心寡慾,做不到仁德愛人,是老子、孔子的錯誤嗎?

    矯枉必須過正。理論上是錯誤的,但施行中是最有效的。急抽風是不能請慢郎中的。

    或許徹底打倒孔老二有點過,打倒孔家店過激了些,但為人民服務沒有錯吧 。

    許多人還生活在被人民服務的記憶中,念念不忘那個美好的時光。

    上了公交,就理直氣壯地叫別人讓座,好像是天經地義。

    可曾想到,享受被人民服務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為人民服務呢?

    誰又敢說,勞動、奉獻最終不能成為人類的第一需要哪?

    孔子很偉大,但不是神。

    再偉大的人,也會走下神壇。

    對待歷史,必須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這才是唯一正確的實事求是的歷史觀,否定一切,全盤接受,都是錯誤的。

    孔子變成了孔老二,沒有實事求是,沒有一分為二。

    孔子的思想、教育理念有許多需要繼承、發展的精髓;但也有許不合時宜的糟粕,比如厚古薄今。

    孔子為啥厚古薄今,是他看到世風日下,期望回到那個或許並不存在的、幻想中的理想狀態中去。

    就像今天,在抱怨社會不公平,人心不古一樣。

    社會永遠在向前走,不管人類是不是願意,地球都會帶著她一起前行。

    孔子從聖人變成了孔老二,這個落差有點大。

    他既不是聖人也不是老二。

    他就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他就是實現了其人生價值的一個人。

    所謂的聖人,那是統治者愚民的需要;把孔子看作是孔老二也是一種需要。

    “中庸之道”那只是一種理想的狀態,真實的狀態往往不是左就是右。

    提倡實事求是,但多大程度上能做到呢?

    且行且努力,且行且珍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的生活是苟且還是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