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塵埃未落定

    關羽(162—220年),字雲長,本字長生,幷州河東解縣(今山西省運城市)人,漢族。據《三國演義》描寫關羽身長九尺,《三國志》中無記載。東漢末年劉備麾下著名將領,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

    早年跟隨劉備顛沛流離,輾轉各地,和劉備、張飛情同兄弟,因而雖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關羽仍然藉機離開曹操,去追隨劉備。赤壁之戰後,關羽助劉備、周瑜攻打曹仁所駐守的南郡,而後劉備勢力逐漸壯大,關羽則長期鎮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在與曹仁之間的軍事摩擦中逐漸佔據上風,隨後水陸並進,圍攻襄陽、樊城,並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軍,將前來救援的于禁打的全軍覆沒。關羽威震華夏,使得曹操一度產生遷都以避關羽鋒銳的想法。

    但隨後東吳孫權派遣呂蒙、陸遜襲擊了關羽的後方,關羽又在與徐晃的交戰中失利,最終進退失據,兵敗被殺。

    關羽武聖稱謂的由來:關羽的真正神化是在關羽死後形成的。關羽死後曹操加封關羽為荊王,直到晉代更成為勇將的名詞,並且更加深了關羽的地位。後來從北宋又繼續加封到清代,成為了與文聖孔子齊名的武聖。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民間尊其為“關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

    關羽被神話,在於他的忠義,於亂世能夠堅守信義。趙雲武功也是一等一的,但顯然趙雲經歷簡單些,尤其沒有桃源三結義的老資格。

    有時,老資格也是上位的資本。

  • 2 # 珊珊歡樂姐

    關羽被後人稱為“武聖”,而趙雲不能稱之為“武聖”,下面我具體分析一下:

    關羽是三國時期劉備手下一員名將。他性格剛毅,能忍刮骨之痛;武功卓越,萬人之中取大將首級如囊中取物;為人講求忠信二字,身陷曹營,不為曹操恩威誘惑,日思夜念劉玄德,最後終成其願。可惜一代名將也有自己的弱點,終被東吳呂蒙白衣渡江襲荊州,鑄成一曲讓人扼腕嘆息的悲歌。

    關羽,字雲長,河東解縣(今山西永濟)人。他自幼喜好打鬥結交,不甚喜愛學習,長就魁偉的身材,長鬚飄飄,人稱美髯公。東漢末年,戰亂紛紛,關羽逃亡到涿郡。適逢劉備在家鄉招兵買馬,關羽和張飛作了劉備的侍衛三人結拜為兄弟,發誓“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 建安五年,曹操東征劉備,劉備兵敗投奔袁紹。關羽為保護劉備的妻室,被曹操擒獲。曹操知關羽是一員虎將,又十分講求忠信,所以很想使關羽歸順自己。曹操封關羽為偏將軍,嚴令營中將領不得對關羽及劉備的妻室有所犯.以厚禮招待。關羽是個忠義剛烈之士,當曹操派張遼試探關羽是否願意降曹時,關羽說:“我非常瞭解曹公待我很好,但我受劉將軍的厚恩,發誓生死與共。我不能背叛他。我今後是不會留在這裡的,但我要立功以報答曹公,然後再走。”張遼把關羽的話轉報給曹操後,曹操非常讚賞關羽的忠義。公元200年,曹操同袁紹在白馬展開大戰。曹操派張遼和關羽為先鋒去攻打袁紹大將顏良。關羽身為先鋒,衝殺在前,望見顏良兵車上的旗幟車蓋策馬上前,手起刀落,將顏良人頭斬下,解了白馬之圍。曹操大喜,表奏關羽為漢壽亭侯。關羽探聽到劉備尚在袁紹軍中,於是即刻回去收拾行李車馬,將曹操所賜印物封存起來。留下書信告辭,到袁紹軍中投奔劉備去了。一路上,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歷盡千難萬險,最後終於見到了劉備。

    關羽曾經被流矢射中,左臂被射穿,後來傷口雖已癒合,但每逢陰天下雨,骨頭經常疼。醫生說“箭有毒,毒人於骨”建議刮骨療毒。關羽便伸臂讓醫生開刀。當時他正宴請諸將一道飲酒。雖然臂血淋漓,流滿盤器,卻毫無懼色,依然割肉飲酒,談笑自如。性情之剛毅令人肅然起敬。在中國歷史上,關羽後世影響頗為深遠。統治者崇拜其忠勇神武,為國捐軀的精神;下層民眾崇尚其義氣雲天,堅貞不二之俠義。有清一代,關羽成為人神之首,與文聖孔子齊肩而為武聖,民間各行各業對其頂禮膜拜又甚於孔子。神化了的關羽同真實生活中的關羽存在一定距離,不過從關羽之被神化,可窺見後人對武德之推崇。

    關羽雖有驕傲自負的弱點,但其勇武神威、講求忠義之風骨深得後人敬佩。宋人曾三異在《同話錄》中讚美關羽說:“《九門·國瘍》,非關雲長之輩不足以當之,所謂生為人傑,死為鬼雄也。”近代之哥老會、青紅幫特別敬祀關羽,江湖上結拜把兄弟,亦必立於關帝像前頂禮膜拜,焚表立誓:“有難同當,有福同享,未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均以關羽之行為作江湖義氣之表率。關羽雖失荊州,但身敗名不裂,武聖人之美名卻越傳越廣,越傳越神。趙雲之所以沒能成為武聖,原因有二:一,年齡 "憶昔常山趙子龍,年登七十建奇功。獨誅四將來衝陣,猶似當陽救主雄"。二,性格羽屬於剛毅型,"剛毅果敢,狠而失和,材在矯正,偏失激許",這種人很有能力,做事決斷,勇猛頑強,也可以靈活應變,易驕傲自大,好爭功而不能忍。

  • 3 # 經典守望者

    關羽是東漢末年的著名將領。從歷史上來看,關羽的功績主要是在輔助劉備建立蜀漢基業的方面體現出來的。關羽在後世多次被加封尊崇,在清代更提高到了與文聖孔子相比肩的武聖人地位。主要體現的是一種品德上的褒獎,是對於關羽一生品質的讚頌。實際上強調的是武將應當以忠義為本,報效君王。

    同時我們要看到的是,在中古之前,"武"這個字很多的時候表達的是武德,並不表示個人的武力,或者是表明這個人是不是武將以區別於文官。關羽的封號變化如下

    1〕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封關羽為〖漢壽亭侯〗。

      〔2〕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漢中王劉備拜關羽為〖前將軍〗

      〔3〕蜀漢·後主劉禪景耀三年(260年),追諡關羽為〖壯繆侯〗

      〔4〕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追封關羽為〖忠惠公〗

      〔5〕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又封關羽為〖崇寧真君〗

      〔6〕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加封〖武安王〗

      〔7〕宋·徽宗宜和五年(1123年),再封〖義勇武安王〗

      〔8〕宋·孝宗建炎二年(1128年),加封〖壯繆義勇武安王〗

      〔9〕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加封〖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10〕元·文宗天曆元年(1328年),加晉封號〖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11〕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恢復原封〖壽亭侯〗

      〔12〕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賜廟口〖忠武廟〗

      〔13〕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仍稱〖漢將軍壽亭侯〗

      〔14〕明·神宗萬曆十年(1582年),封〖協天大帝〗

      〔15〕明·神宗萬曆十八年(1590年),封〖協天護國忠義帝〗

      〔16〕明·神宗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進爵位為帝,賜廟口〖英烈〗

      〔17〕明·神宗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加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

      〔18〕清·世祖順治九年(1652年),奉封〖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19〕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第一次封關公祖輩三代,曾祖為〖光昭公〗,祖為〖裕昌公〗,父為〖成忠公〗,授關公在河南洛陽的後裔為世襲五經博士。又加封關公為〖山西關夫子〗

      〔20〕清·世宗雍正四年(1726年),授關公在山西解州後裔〖世襲五經博士〗

      〔21〕清·世宗雍正十年(1732年),授湖北當陽關公後裔〖世襲五經博士〗

      〔22〕清·高宗乾隆十年(1745年),禮部欽奉聖旨避關羽諱

      〔23〕清·高宗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禮部欽奉旨易諡〖壯繆〗為〖神勇〗

      〔24〕清·高宗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加封〖忠義神武靈佑關聖大帝〗

      〔25〕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又易諡〖神勇侯〗為〖忠義候〗

      〔26〕清·仁宗嘉慶十九年(1814年),加封〖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關聖大帝〗

      〔27〕清·宣宗道光八年(1828年),加封〖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

      〔28〕清·文宗咸豐四年(1854年),加封〖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關聖大帝〗

      〔29〕清·文宗咸豐五年(1855年),加封關公三代祖輩為王,曾祖〖光昭王〗,祖〖裕昌王〗,父〖威忠王〗,又加封關公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顯威護國保民精誠綏靖關聖大帝〗

      〔30〕清·穆宗同治九年(1870年),加封〖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顯威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關聖大帝〗

      〔31〕清·德宗光緒五年(1879年),加封〖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顯威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由關羽的封號不斷增加,地位不斷上升。可以說國家是要在武將領域要樹立起一個光輝的榜樣,以供後人學習。強調武將應該以忠為本,義薄雲天。而趙雲也是劉備建立蜀漢過程當中重要的將領,然而,史書上對於其個人品行的記錄不是非常的詳細而明確,因此也受到了後人的忽略。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關羽和趙雲都是忠誠勇猛的武將,值得我們後人尊敬。

  • 4 # 崧哥說歷史

    為什麼關羽被後人稱為“武聖”,這個問題我想搞清楚了為什麼與武聖齊名的“文聖”是孔子以後,就更好解釋了。

    孔子所處的春秋戰國時期正是思想界“百家爭鳴”的時期,儒、法、道等各種思想流派在各個國家當中都很有市場,但是我認為其中最有作用的是法家,法家代表管仲助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而商鞅在秦國實施變法奠定了秦國一統天下的基礎,從而結束了中國數百年的分裂。而儒家的代表孔子曾經師從道家老子向他請教禮的問題。可是為什麼文聖不是法家的也不是道家的而偏偏是儒家的孔子呢?

    因為儒家講的是大一統、君臣父子關係如何處,“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三綱理論規範了社會所有人的處事關係,非常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統治,所以就有了漢武帝時期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他各個思想流派都被打壓!以至於後面的讀書人都學習的是儒家六藝。孔子就成了所有讀書人的老師,所以就有了“至聖先師孔子”的說法,那“文聖”不是孔子還能是誰?

    透過孔子成為文聖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府行為是關鍵,因為儒家學術更有利於封建統治階級的統治,所以才被大力推廣,從而成就了孔子“文聖”之名。

    下面來回答為什麼關羽被後人稱為“武聖”?

    一、關羽道德品質的推廣有利於封建統治階級的統治

    “武聖”關羽,他身上最顯著的品德就是忠義,而這一品質的大力推廣顯然也是有助於統治階級的統治的。所以才有了各朝各代的皇帝拼命加封關羽,最後的頭銜是“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顯威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二、關羽道德品質高度切合儒家文化

    關羽的道德品質不光有忠義,還有“仁、智、信”,不削佔黃忠戰馬的便宜是為仁,水淹七軍是為智,華容道放曹操是為信,還有太多的事例就不一一列舉,總之在關羽身上完美的滿足了儒家“三綱五常”的“五常”,所以天下的讀書人怎麼能不大肆吹捧他呢?

    古代的輿論本來就掌握在統治階級和讀書人手中,既然兩方面都覺得拔高關羽為“武聖”符合自己的利益,那麼還有能反對的力量嗎?

    思想可以影響一個國家甚至整個世界的大善之人才是聖人,孔子和關羽取得了統治階級和讀書人的大力支援,他們顯然是做到了聖人的標準,而趙雲雖然厲害,但他的影響顯然遠遠不夠,所以“武聖”是關羽而不是趙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貌和才智哪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