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星語天地
-
2 # 落上之虹
到了這個時期,家人和醫生都愛莫能助,只有患者自己獨自承受。其實作為患者一早都該明白這一天總會來,思想要一早做好,積極與病魔作戰。痛得哇哇大叫也只能算是患者的一種渲洩,家人也要理解和體諒。
-
3 # 古稀珍惜
面對病痛折磨的哇哇大叫的老人,真的叫家人鬧心又心疼。一般癌症晚期很痛,像肝癌,骨癌,這樣的病人晚期保守治療,可以用止痛藥,止痛針,鎮靜劑,衛生部門對癌症晚期病人照顧,可以有醫院醫生出證明到上級衛生部門批覆,發杜冷丁供應證,憑證到醫院開杜冷丁,是保證晚期癌症病人用藥的,也是對癌症病人生命最後時刻的人道主義關懷。我退休前在縣醫院藥房上班,都是這麼搞的。
-
4 # 巴里坤
面對病痛折磨,已無法醫治,生命晚期的自己的老人,聽到他們痛得哇哇大叫,心裡如刀割,但又無力為力。說實話我寧可老人平靜無痛苦的死去,也不願意見到這樣的情景。我強烈希望我們國家可以實行“安樂死”。這樣老人在最後的那些時間不用忍受那麼多的痛苦,其實,這樣的時候,他們多活一天,實際是多給他們增加一份痛苦折磨,多給他們增加一份受罪。多活的那幾天,實際上毫無意義。“安樂死”對那些絕症晚期,飽受痛苦,而又無法醫治的人是一種解脫,是一種人道。
人這一輩子,活在世上,有多少身不由己的事,多少委屈無助的事,人活著已經很不易,很艱難,死的時候,真心希望自己的親人,自己的老人少受一點罪。
-
5 # 老谷聊天
現在國家正在推進“醫養結合",而“安寧療護"就是醫養結合的內容之一。
所謂“安寧療護”,一開始的名稱是“臨終關懷”。後來感覺這個名詞太過冰冷,因而改了名。
那什麼是“安寧療護”呢?就像您說的這種情況,已經沒有了治療的意義,人的生命即將走向終點。
我們要做的已不是治療和搶救,而是儘可能的減少患者的痛苦,讓其有尊嚴的、少痛苦的走完自己的人生路。
“安寧療護“與“安樂死”是有明顯區別的。“安樂死”是幫助患者實現死亡,而"安寧療護"只是減少患者死亡前的疼痛,並不是人為地加速其死亡。
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完美的人生,而無痛苦、有尊嚴的離開人世,也是完美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多麼希望人人都能活得精彩、走的安祥啊!
-
6 # 看本質通萬事
唉,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以前聽老梁故事匯講過,老梁說如果是他自己遇到這樣的問題,他會提前交代好,不要就他,就讓他安樂死,因為那個時候生不如死,特別痛苦,還不如早點解脫,孩子們孝順花那麼多錢讓老人多活幾天,但是這幾天是無比痛苦的。
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老梁這樣像,首先內心道德會過意不去,輿論也會說各種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果我是老人,我會像老梁那樣,選擇有尊嚴的解脫,而不是多活那生不如死的幾天。
-
7 # 我愛珍珠奶茶裡的珍珠
這個,我深有體會。我外婆就是胰腺癌走的。晚期,尤其癌細胞擴散的那段時間,整個人被折磨的走形了。我在外地工作,我媽我舅舅們都回家照顧外婆,怕外婆心裡有壓力,就瞞著老人家,說是胃炎。我記得,在外婆臨走之前,我和外婆最後一次影片的時候,她整個眼神是渙散的,特像新生的嬰兒那種眼神。不知道在看哪裡,眼裡都是空洞洞的那種。很痛苦。癌症的疼,是鈍性疼。我媽說,每天,我外婆疼的就求我舅舅他們,說想死了,活著遭罪啊。那個時候,託人從醫院弄的杜冷丁已經沒有效果了,家裡就四處託人打聽,弄的中藥,熬成濃汁塗抹疼痛的地方。然後我媽舅媽舅舅輪流給外婆按摩。也許是心裡安慰,也許是快到走的時候了,最後的那幾天,盡然沒有那麼疼了。哎,去火葬場的時候,臨終告別時,我外婆嘴角流血了,鼻子也出血了,醫生說,是內臟全部壞了。外婆肚子脹的很大。我媽說,最後外婆嘴巴里的味道很難聞。就是因為,內臟全部壞事。癌症,就是活活把人折磨死,把人耗死的。我也不是醫學專業,自己也沒有那麼偉大,希望國家早點能找到攻克癌症的辦法,哪怕找到減輕癌症患者的痛苦也行。讓癌症患者最後走的時候不要那麼痛苦。在此,也想說一句,油炸,醃製的東西真的少吃。該注意。還是注意點。希望癌症遠離所有的人。活著,真好。
-
8 # SmileyWalker
這件事,床上的和床下的,完全是兩個世界,床下的千萬千萬別替床上的妄作主張,人不能決定如何來到世上,決定如何離開世上是其最後的權利,大家應該尊重。
床下的,只說床下的事兒吧,別道德綁架他人生命。
-
9 # 山水之間0052
儘量與醫生商量用止疼藥,以減輕病人痛苦,建議國家可立法實行安樂死,病人要求醫生跟家屬協商,如果沒辦法或者沒有治療價值又十分痛苦,病人難以忍受,就考慮病人感受,與醫生商量安樂死。
-
10 # 此處快樂共享
不治已病,治未病。人不要等被病痛折磨了再去治,在沒病之前提高自己的免疫力,人有自己的一套免疫系統,能識別細菌與病毒。經常運動均衡營養,就能提高免疫力。就是我說的不治已病,治未病。
回覆列表
這也是非常糾結的一個問題。
如果去治,也沒有什麼好的效果,化療還將人折磨的不成人形,最終是人財兩空,生命最多延長一點,但是最後也是沒有質量的生命。
與其這樣不如採取保守方法,客觀冷靜對待疾病,儘可能好好照顧病人,實現其心願。
也但願大家平時好好的照顧身體,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