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人女子中選出>
清代的後宮,上至皇后,下到宮女,都由八旗女子中挑選。選秀活動每3年一次,由戶部主持,選中後可備皇后妃嬪之選,或者賜婚近支宗室。清代對選秀有著嚴格規定:凡旗人出身、年滿14至16歲的女子都必須參加選秀。沒參加過的,一律不準結婚。據清宮檔案記載,到清末光緒年間,參加選秀的旗女,最小的是11歲,大的可達20歲。
對於選秀標準,清統治者公開的有兩條,一是品德,一是門第。清代冊封皇后、妃、嬪的冊文中常常見到的是寬仁、孝慈、“誕育名門”等等。其中,門第又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光緒帝的皇后隆裕雖相貌奇醜,但她是慈禧皇太后的侄女。此外,被光緒帝視為紅顏知己的珍妃入選時,她的父親是侍郎長敘,祖父是曾任總督的裕泰。
<一入深宮到白頭>
選秀不但標準嚴格,過程也很漫長。選秀之初堪稱海選,皇上、太后、皇后以及若干女眷都可以當評委。在一眾秀女中,被看中的,直接留牌,進入複賽。沒被看中的,直接撂牌,淘汰出局。這樣的篩選,有很多輪。一般進行到最後,只能留下幾個人。在這期間,秀女們還要接受內科、外科等各項體檢。
據史學家介紹,秀女入宮後一般封為答應,然後逐步晉升。清朝後宮有皇后(1名)、皇貴妃(1名)、貴妃(2名)、妃(4名)、嬪(6名)、貴人、常在、答應、宮女9個等級。其中,貴人以下身份地位比較低,人數不限,大多充當了妃嬪的使女。在等級如此森嚴的清朝後宮,宮女尚有退役出宮之日。而對於被皇上選中的秀女來說,卻只能是一入深宮到白頭。
<旗人女子中選出>
清代的後宮,上至皇后,下到宮女,都由八旗女子中挑選。選秀活動每3年一次,由戶部主持,選中後可備皇后妃嬪之選,或者賜婚近支宗室。清代對選秀有著嚴格規定:凡旗人出身、年滿14至16歲的女子都必須參加選秀。沒參加過的,一律不準結婚。據清宮檔案記載,到清末光緒年間,參加選秀的旗女,最小的是11歲,大的可達20歲。
對於選秀標準,清統治者公開的有兩條,一是品德,一是門第。清代冊封皇后、妃、嬪的冊文中常常見到的是寬仁、孝慈、“誕育名門”等等。其中,門第又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光緒帝的皇后隆裕雖相貌奇醜,但她是慈禧皇太后的侄女。此外,被光緒帝視為紅顏知己的珍妃入選時,她的父親是侍郎長敘,祖父是曾任總督的裕泰。
<一入深宮到白頭>
選秀不但標準嚴格,過程也很漫長。選秀之初堪稱海選,皇上、太后、皇后以及若干女眷都可以當評委。在一眾秀女中,被看中的,直接留牌,進入複賽。沒被看中的,直接撂牌,淘汰出局。這樣的篩選,有很多輪。一般進行到最後,只能留下幾個人。在這期間,秀女們還要接受內科、外科等各項體檢。
據史學家介紹,秀女入宮後一般封為答應,然後逐步晉升。清朝後宮有皇后(1名)、皇貴妃(1名)、貴妃(2名)、妃(4名)、嬪(6名)、貴人、常在、答應、宮女9個等級。其中,貴人以下身份地位比較低,人數不限,大多充當了妃嬪的使女。在等級如此森嚴的清朝後宮,宮女尚有退役出宮之日。而對於被皇上選中的秀女來說,卻只能是一入深宮到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