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黃秀才123
-
2 # 憶海望峰
三毛寫的文章確實難入主流法眼,主要就是簡單的生活,愛情。可是讀者很多,讀者大多是普通人,沒有那麼多人性的考量,真理的追究。
就比如通俗文學第一人張恨水,文學上也被主流不認可,可是寫的才子佳人,男歡女愛的小說,讀者甚多,他一個人寫的小說閱讀量就超過以魯迅為首的左聯所有作家的作品。卻被主流評為,鴛鴦蝴蝶派,說他們歌頌資產階級生活方式,不管普通大眾的死活。
通俗作家就算被大眾認可,也過不了掌握話語權的左派聯盟。
誰都明白左派的作品確實有深刻的現實意義,不過寫的太深奧,挖掘人性,批判現實太凌厲,大眾承受不了心靈拷問。
讀哪些通俗作家的小白文,越看越爽,越看越帶勁,看那些名著開始真心看不下去,節奏緩慢,有很長的一段文字鋪墊,代入感比較差。
通俗文學有它的眾多受眾面,畢竟人都生活太苦,總需要找些激勵。
主流認可的純正文學,或隱晦難懂,或情節拖沓,或表達的思想太深遠,不容易讀懂,受眾面相對較小。
但只要能看懂,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
3 # 廖偉棠
且不論三毛是否在文學上無太大建樹(標準是什麼?),從八十年代至今,不論中港臺,都有那麼多年輕讀者喜歡她,這意味著不只是一個文學現象,甚至不只是文化現象,而是與人性深處的某種嚮往有關。
可以說,那是一種自由的騷動。當我們按部就班讀書、考試、就業的時候,有一個人逸出了這種看似人人必須的生活,她去了西班牙去了非洲,嫁了一個老外潛水員晚年與民歌之王王洛賓成為心靈摯交,甚至寫劇本替張愛玲翻案甚至自殺……這一切都是我們所不敢做的,而三毛做了,做得很漂亮,還用文字傳播久遠。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這是三毛為齊豫所寫《橄欖樹》最著名的一句歌詞,這裡面傳遞的漂泊感、神秘感都是年輕人最嚮往的,因為不能為,所以渴望。
所以也可以回到文學建樹的問題上了,三毛的文字看似輕易、雅俗共賞,實際上是最自然清醇的文學,非在生活中浸淫良久不可為之,她的功夫在詩外。現代作家能與之相比的,是新疆的李娟。她們的創作都以散文為主,散文寫出“建樹”似乎是極難的,因為小說有明確的標準、詩歌有嶄露的野心,散文講求大成若缺,一不小心就只有缺沒有成。能悟此道,在加上生活經驗的歷練,方成大家。
-
4 # 月澪花未央267
說實話,我不大同意樓主的觀點,個人感覺三毛在文學史上還是很有成就的。
我認為,好的作品不在於多麼華麗的詞藻堆積,不在於多麼深刻的思想理念,而在於貼近生活,情感真實,引起人們的心靈共鳴。
三毛,一個感情細膩的女子,她的作品正如她的人一樣,隨性、自由、真實。“如果有來生,我願做一棵樹……從不依靠,從不尋找。”多麼純淨的文字呀,不受世俗的腐蝕與侵擾。那句“每想念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可以看出三毛對美好愛情的憧憬與嚮往。也許荷西給她那自閉孤獨的心靈,增添了一絲慰藉與溫暖吧。他們的愛情之花在條件惡劣的撒哈拉沙漠上,卻愈加地光鮮和亮麗。
喜歡三毛,喜歡她的真實,喜歡她那略顯淡淡憂傷的文字。我覺得她就像一個潔白無瑕的玉一樣,一點點瑕疵和玷汙都會導致玉碎。所以正因如此,無論數學老師的侮辱,還是荷西的死亡,亦或社會的不公,都足以使細膩敏感的她無法接受,最後一條絲襪為她搭建了通往天堂的階梯,也許她的選擇是對的,在天堂裡她能感受到人間感受不到的東西。
《雨季不再來》、《夢裡花落知多少》、《撒哈拉的故事》都是她的作品,簡單,隨性,但卻那麼真實。她不懂政治,寫不出多麼高深的評論,但她動感情,能寫到人們的心理,能讓人們不自覺地對這個女子產生一絲憐憫與喜歡。我想這就是很多年輕人喜歡她的原因吧!
-
5 # 手機使用者5419676974
她的歌已很好詮釋了,不要問我從哪裡來,為什麼流浪,為了,為了夢中的橄欖樹。和平,自由,無拘無束的人生,是三毛的夢想和追求,也是很多人的。
-
6 # 壹號放映室
閒來無事,讀了三毛。那種年少時特有的模糊的情愫,被她用真摯的文字一幕幕記敘,一遍遍動人。我甚至有些疑惑,這麼年少的女孩怎會有那麼多的思緒。她執拗的可愛,叛逆得讓人難以捉摸。或許是因為她思想上的早熟帶給了她對事物變化的敏感,所以她有些過早地開始用自己的眼睛來欣賞這個世界,便也有了她最初對事物的另類認知。
不想說三毛擁有過人的天賦,才寫出那麼優美的文字;只能說她對生活的感觸要比別人來的強烈,再用平淡的文字真實又細膩地將自己的情感抒發出來。就像一個畫家,安靜地去描繪他心中的完美,而三毛只是用文字在作心中的畫罷了。 小時候的三毛顯得很怪誕,她總是像一個孤單單蜷縮的陌生人,倚在牆角,審視著眼前小小的世界。她時而迷惑,時而孤傲地俯視眾生。甚至她稚幼的心靈已經萌發了對情感的依戀和對自由的渴望。當同齡的孩子還沉迷於嬉戲玩樂的時候,三毛已然擁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她心中有的,都會用文字真切地表達出來,不管是高尚的,還是卑微的。
文字猶如一個個情感的細胞,活躍在三毛的身體裡,等待著主人賦予其新鮮的生命。 看三毛的文字,才發現生活中原來有這麼多值得記憶的事,而大多都來不及記憶就忘卻了。生命延續到今天,回首已無掛念。那已逝的年華里,真的尋不到當年心動的懷戀? 對每個人來說,心靈上時常都會萌發出一些純真的感觸,這或許就是所謂的靈性。它來的那麼真實,令人悸動。如果當時就把一切用文字記錄下來,等歲月過了,今天再翻開當年沉睡在生命裡的故事,是否會抿嘴一笑呢? 生命只要在繼續,就會不斷留下記憶,不管是喜是悲,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我們應該珍惜,因為再也回不到過去。
回覆列表
不明白題主的“建樹”到底是什麼意思,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或者什麼獎才是有建樹嗎?有長篇小說是有建樹嗎?
對一個作家來說,寫出來的東西有人喜歡讀,出的書有人買,就是成功,就是有建樹。至於她的書能不能長期流傳下去,歷史自會做出選擇的。個人認為,放在文學史上,三毛是一位準一流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