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357972
-
2 # 欣古永珍
如果能夠收復河西走廊和燕雲十六州,那肯定不會被吊打了,因為實現了地緣上的平衡,有地理屏障保護,還是很有可能打敗北方的遊牧政權!
為啥這樣說呢?
遊牧民族具有機動性,來去如風,可以說全民皆兵(青壯年男的),武力強盛,但是基本靠天吃飯
而農耕民族雖說靠天吃飯,但是農業種植旅遊穩定性,可以帶來足夠的糧食!
河西走廊和燕雲十六州歷來是農耕之地,也就是說是農業文明的勢力範圍,適合種植農業!
而且燕雲十六州的北方就是分割農業文明和遊牧文明的巍巍高山,地理屏障保護了東北和北方的遊牧文明入侵。
至於河西走廊如果歸於遊牧文明,那麼他們在北方的沙漠就有了橋頭堡,可以越過茫茫大漠和隔壁入侵中國,在這裡補給!另外河套平原也是遊牧民族入侵農耕文明的一個橋頭堡!
試想,擁有了部分農耕之地,遊牧文明就有了足夠的農業收益,可以不再逐水草遷徙(主要指佔領的農耕之地),而軍隊打仗的機動性優點又加上了農耕之地的補給充足,即使農耕之地的文明足夠先進,也很難阻擋遊牧文明!
人家既沒有了燕山等山脈阻擋,又有了糧食,入侵漢地,如魚得水!
國都是一個國家資源的最重要集合處
很多時候定都的位置都是國家的主要防範外部力量之處
宋代時候,主要的外敵已經從西北轉向東北方向
其實很難定都於西安,因為當時的遼朝主要是從燕山一帶入侵的,如果把國都定於西安,那豈不是南轅北轍!
當時定都於開封,也是無奈之舉,沒有了燕雲十六州,就沒有了山脈的屏障,過了華北平原,只有黃河能夠作為屏障,因此也就只能在黃河南部選擇國都了!
遊牧民族一般選擇在冬天黃河冰凍,入侵南方!
我還想說一個概念,其實中國自古以來可以算作一個二元帝國,北方的遊牧帝國,南方的農耕帝國,互相拉鋸,長城一帶就是他們的拉鋸線(12英寸等降雨線),因為這長城以北就不適合種植農業了!
-
3 # 太陽系公理
如果趙匡胤拿下了燕雲十六州,“靖康之恥”就不會發生,而且大機率會發生漢逐匈奴那樣的的事,宋朝當滅遼、滅金。
看下圖燕雲十六州的地理位置。
石敬瑭把燕雲十六州獻給遼後,從北宋到中華民國,漢人只有明朝收復過此地。燕雲十六州是中原王朝關乎生死的重地。
舉個例子,吳三桂放清軍入關的山海關就在渤海邊,清軍攻的明的首都北京,古時候就叫幽州,都在燕雲十六州裡。
燕雲十六州就是北宋的軍事軟肋。若趙匡胤拿下了燕雲十六州,則可修長城拒北方鐵騎,如明朝滅北元那樣。
但是歷史沒有給北宋機會,但給了趙匡胤機會。可他沒有珍惜。
趙匡胤兵變陳橋,黃袍加身,落下猜疑部將的毛病,來了一出杯酒釋兵權,攘外先安內,並沒有矢志不渝地打算收復燕雲十六州。
-
4 # 風住的房子
首先歷史不能重來,但可以假設,趙匡胤自陳橋兵變皇袍加身後,開啟北宋300年基業。可惜壯志未酬,在一杯弓蛇影之夜為其弟趙光義所害,未達成統一大業。如時光真能倒流,宋太祖定都西安,再收復燕雲十六州,以當時北宋周邊版圖,西南大理大越不足懼,西面吐蕃,蠻夷洪荒之地山高路遠,民風雖彪悍但與農耕時代的中原相比尚夠不上巨大威脅。那麼再看,西北為西夏王朝,北面和東北為大遼,此囯文治武功當時已達鼎盛,人口地域經濟均可以與宋王朝一較高下,為死敵,其後歷史也驗證遼及其後的金朝(為蒙所滅)皆對中原宋王朝造成致命打擊。所以,依當時周邊形勢,宋太祖在定都西安,收復燕雲十六州後,應遠交近攻,對遼安撫或和親納貢,戰略是與大理大越吐蕃簽訂友好協約,互不侵犯互不敵對。同時北面東北方向先穩住遼囯,然後集中力量對付西夏,當時西夏為契丹異族建立,囯力尚可,但與中原相比無異於雞蛋撞石頭,地域狹小無戰略縱深,人口稀少不利於持久戰,所以北宋王朝可以舉全囯之力一舉擊破之。平定西夏之後,可休養3~5年,大力武備,繼續與遼納貢和親,其間可南向用兵滅掉大理大越(今越南),以觸後顧之憂,然後繼續以懷柔之策穩住西面吐蕃,同時陳兵北上,分三路攻打遼囯。一路出大同從西往東進擊,一路攻中京大定府,第三路從青州出發走水路經現今的遼南即大連直抵東京遼陽府,徹底幹掉北遼威脅,隨後再休養5~10年,拿下西面吐蕃消滅蒙古草原之鷹,恢復我華夏榮耀,光復我漢民族威嚴,永立世界之巔!
-
5 # 司馬通鑑
結果可能還是失敗,失敗了繼續簽訂合約;如果成功,宋朝300年的歷史可能被改寫的更短,用北宋繁華和整個大宋壽命換燕雲十六州,你換不換。
宋太祖趙匡胤開國以大梁為東京開封府,以洛陽為西京河南府。在平定南方的地方割據勢力之後,宋太祖趙匡胤便想遷都長安,因為開封府的地理位置很尷尬,中原腹地,地勢平坦,一馬平川,防守艱難,而遷都長安,山河形勝,地理條件十分優越,自古帝王之都,但宋太祖的提議遭到了其弟趙光義和群臣的反對,最終作罷。
沒有遷都長安,給北宋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後人一度認為北宋虛弱,慫包。放著燕雲十六州沒能收復,周邊更是被遼和西夏霸凌,一副很沒出息的樣子,最終造成後來的靖康之恥。
北宋真的沒有努力過嗎?
不是,宋太祖駕崩後,其弟宋太宗兩次攻遼,企圖收復燕雲十六州,但都遭到失敗,從此對遼採取守勢。
到了宋太宗兒子宋真宗時,在北宋名臣寇準的建議下,御駕親征,有機會收復故土,遼國請求議和,宋真宗感念“往昔全盛,以和戎為利”,另外一邊遼國不斷進犯,宋朝實力有限,不想拼掉好不容易得來的江山,採取止損策略,宋真宗最終選擇議和,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
如果當初宋太祖趙匡胤執意定都長安,以北宋實力,後代趙氏子孫有可能早日收復燕雲十六州,那麼對北宋而言,邊境的壓力始終存在,北宋的地理區域範圍是擴大了,但北宋內部能不能扛得住是個問題。要考慮兩點。
其一,歷經五代十國之後的趙家子孫,特別害怕重蹈武將的前車之鑑,守邊疆,必須重武,萬一又來一個黃袍披身,大宋能有後來300年的歷史嗎?
其二,北宋若非和平年代,能有如此繁華的經濟,能有宋詞的不朽文學嗎?
所以北宋的戰和不戰,有很大的歷史侷限性,站在1000多年後的今天來看,北宋沒收復燕雲十六州,換來宋朝300年曆史,儘管後來一直騷擾不斷,還是很划算的買賣。
-
6 # 庭州行者
趙匡胤為何會將都城定到開封,而不是長安呢?實際上,筆者本人在很久以前讀宋史之時,也產生過這個疑問。根據宋史裡頭的記載,趙匡胤在其執政末期,是有將都城從開封遷到長安的打算的。但當時的晉王,兼開封府尹趙匡義,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堅決反對這個提議。因為當時的趙光義在朝中的勢力已經相當大,所以不少大臣也支援他,因此此事最終不了了之。
按照這個記載,趙光義完全是出於私心。因為他自己擔任開封府尹,在開封的根基已經很深,一旦遷都,則他所有的經營,都將付諸東流。為了自己的權力,趙光義硬生生打斷了這個計劃。長安地處關中,東有潼關天險作為屏障,如果北宋遷都長安,便不用懼怕遼國的入侵。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筆者的想法,便如同上文所列。直到讀了《新唐書》之後。
透過讀新唐書可以發現,在唐玄宗時期,長安實際上已經達到了飽和狀態——即,由於關中平原相對狹小,其農業發展受到限制,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口越來越膨脹,其狹小的區域,和有限的農業資源,已經無法養活迅速增長的人口。所以,新唐書中常常會出現李隆基到洛陽去居住的記載,這邊是為了緩解長安的壓力。
中國古代,在安史之亂之前,中國經濟重心的轉移,主要是由西向東轉移,而不是由北向南。東方的華北平原,地域廣闊,地形平坦,且處於黃河流域的下游,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適宜經濟發展。同時,隨著南方成為中國糧食的主要產地,漕運成為南糧北調的重要手段,而華北平原,無疑是漕運非常便利的。因此,在諸多方面,北宋時期的汴梁已經遠勝於長安。
換言之,北宋時期,長安由於其地理位置的限制,已經不再適合作為一國的都城。尤其是宋朝大開科舉,官僚機構膨脹,這更是長安難以招架的。
可以預見,一旦宋朝遷都長安,其對於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東方之影響力便會減弱,其軍事力量也會向西北傾斜。如此一來,北方和東北的防禦力量便會減弱,契丹會更容易突破邊境防線;另一方面,則會造成資源的極度匱乏,為了從南方調糧食,需要動用龐大的勞動力來修築工程,進一步造成民變。膨脹的官僚機構和官僚,則會在長按地區大肆兼併土地(宋朝不抑制土地兼併),使得本來土地資源就相對不足的關中平原,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更為尖銳,農民起義也會更加頻繁。
一句話,如果宋朝遷都長安,其無疑會滅亡的更加迅速。
-
7 # 九龍王龍九
趙匡胤確實想過,也試圖過遷都長安。但有四大理由使遷都計劃不可能實現。
第一,天下未定,當時無論是南方和北方都存在著比較強大的割據勢力,尤其是北漢政權。北漢都城在晉陽(今山西太原)。領土有十二州,領土包括今天的山西省中部和北部。其都城晉陽自古為帝王龍興之地或割據政權反抗中央政權所在,傳為“龍脈”,而晉陽城地形險要,城高池深,易守難攻,當地百姓習於戎馬,個性兇悍,北周時代就多次討伐,雖有勝蹟,但無法根除!而且北漢依附於契丹人建立的遼朝,其領地距離關中平原的長安較近。一旦連線遼軍入侵攻擊長安。宋軍的反應集結的時間是不夠的。隋唐時,李淵就是在晉陽起兵,奪長安,滅隋稱帝的,前車之鑑就在眼前,若以長安為都,軍事威脅太大。
第二,長安城經歷唐末戰亂,早已破敗不堪,而且唐巢之亂時,長安附近的水利設施都遭到了破壞。這導致了唐末以來,關中地區的水資源明顯減少。而且由於氣候變化,長安附近的涇、渭、霸等水流量變小,龍首、清明等人工渠道相繼乾涸。居民生活主要依靠井水,但由於水質變化,對農業生產幾乎沒有助益。史書記載“井水焦鹹,凡闕膳羞烹飪,皆失其味,求其甘者,略無一二”。隨著水資源的缺乏。耕地質量亦大幅度下降,而糧產不足。而糧食缺乏又導致人口銳減,人口銳減又使本已失修的水利設施更加荒廢,產生惡性迴圈。五代時期的關中地區的生態環境已趨於惡化。森林急劇消失,天然植被大量減少,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肥力下降,曾經蒼鬱富饒的中關平原逐漸向黃土高坡演變。後漢乾祐元年(公元948),趙思綰奪取長安時,“及開城,惟餘萬人而已。也就是說曾經人口百萬的長安城在當時僅有1萬多人了。另注:趙匡胤是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稱帝的。關中平原的情況已經無法為長安城作為國都提供物質基礎了,這一點與開封有鮮明的對比,得益於漕運,開封成為了當時最繁華城市之一,尤其是能滿足大量官僚和駐軍的糧食供應。
第三,趙宋建立的時候,天下因為戰亂不休,元氣大傷,趙宋朝庭財政吃緊,趙匡胤稱帝后一切從簡,就連宮室裡的窗簾都是用很廉價的青布做成,平日裡的衣服都和一般的小吏一樣,宮女太監也只有僅僅的300餘名就這樣趙匡胤也覺得浪費便又遣散出宮50餘人。七夕節時,趙匡胤的賜禮連太后與皇后也只有幾吊錢其餘的什麼都沒有。遷都長安耗費驚人,不是初生的趙宋所能承擔的。
第四,趙宋內部最大的問題即手握重兵的節度使們還沒有完全解決,很多人誤以為趙匡胤一次“杯酒釋兵權”的宴會就搞定了這個問題,實際上那有這麼容易!!!“杯酒釋兵權”解決的是中央軍團(禁軍)的兵權問題,在中原地區地方上還有很多擁兵自重的節度使存在,趙匡胤是透過採取“收其精兵,削奪其權,制其錢穀”的三大政策,巧妙的從這些人手中逐步收回兵權的,這是一個複雜而漫長的過程。趙匡胤必須坐鎮中原,才能鎮得住這些捍將,一旦遷都西北,中原虛空,好不容易安定的中原就又會不太平!
我們就假設一下趙匡胤強行遷都長安會發生什麼吧,為營建長安城,吃緊的北宋財政,不得不加重稅負,以致民怨沸騰,而為了滿足長安的糧食供應不得不從遠方千里調糧,加強了人民的負擔,而且糧食不足成為一個定時炸彈,此時,北漢連同遼國起兵來伐,糧食不足,軍心不安。而此時留在中原的某節度使利用民心,軍心不滿,振臂一呼,再來一次,黃袍加身,北宋完蛋,天下繼續大亂!
回覆列表
恢復了傳統漢族控制區。經過唐末戰亂之後,關中已經不適合建都了。拿下燕雲十六州,說明已經打敗契丹人了,那麼跟其他中原王朝一樣,要面臨著來自草原的威脅。根據宋朝重文輕武的情況,能否守住河西走廊和燕雲十六州值得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