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然然媽媽愛讀書

    關於陪伴孩子學習是個特別大的話題,說起來可能真要說上幾個小時。根據我家一年級娃兩個多月的小學生活來說,具體家長的陪可以分成3個方面。

    一,樹立孩子上小學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可能孩子在小學階段中最大的改變就是做作業和考試了,而一年級又是整個人生學習階段的基礎,這個時候可不能讓孩子有挫敗感。我的方法是不停跟她說,上小學太棒了,都可以做作業呢,而且當你懂得特別多的時候會有考試,考試是特別能證明自己學習的方法,一般人還沒有機會考試呢。透過心理暗示,我家娃越來越覺得學習是件光榮的事了,這第一步自信心就能建立起來了。

    二,在真正寫作業的時候或者考試的時候肯定會遇到困難,當他發現其實寫作業不好玩,這個時候就要改變策略了。我家就是這樣,老師的作業佈置的特別多,她真的會寫字寫的手疼。她會說休息一下再寫行不行。我說不行,再堅持一下,寫完了就可以一直休息了。我會給她看我的手指頭也有寫字磨出的繭子,她心裡就明白這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媽媽也是這麼過來的。媽媽的理解也會給她很大的力量。這種時候磨練的是意志力。

    三,學習不是單獨存在的語文和數學,而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各個方面。我們會約著去公園跳繩,我們會約著一起看電影,我們會約著一起去看演出,我們會約著一起參加活動。當父母把孩子的生活安排的多姿多彩的時候,學習那點事情自然就不會枯燥了,反而成了美味的調劑。

  • 2 # 珠寶媽287

    一年級家長怎樣陪伴孩子學習?我認為最主要的就是要有耐心,足夠的耐心。因為剛剛從幼兒園的階段轉換到小學階段,孩子需要一個時間來適應。

    這期間有可能會出現很多不好的情緒,家長需要好好的極其耐心的等待孩子順利過渡。

    其次是勞逸結合。不要一味的催著孩子讀啊,寫啊,背啊!孩子累,家長更累!在讀書這一塊,我是陪著女兒一起讀的!看看誰讀的好,給孩子適當的表揚和肯定。寫作業的時候我會陪在旁邊一起練字。她不會的問題也能及時給予幫助。背書的時候更是丟掉課本,有時表演話劇,有時表演情景對話!讓女兒有更深刻的印象。

    總之是怎麼開心就怎麼來學習!在一個愉快的氛圍下學習我覺得更能讓孩子接受。

    有時我也會故意做錯題目,或者讀錯拼音!她會很積極的來糾正我!

    大家覺得我的做法對不對呢?

  • 3 # 韋寶媽育兒手記

    大家好,我是小學老師,多年的班主任,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面對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會困惑,一年級到底要不要陪孩子學習,應該怎麼陪?我們陪伴孩子學習,主要是為了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

    一.在陪伴中培養孩子認真讀題的習慣。

    認真讀題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習慣。很多孩子拿到題,沒有看清題目要求就開始動筆寫,最終慘不忍睹。拿到題目,要引導孩子認真讀題,至少讀三遍,讀完後可以教孩子圈出題目中的關鍵詞。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審題。一年級的知識很簡單,孩子之間的差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讀題。

    二.培養孩子認真檢查的習慣。

    很多孩子做完題就覺得萬事大吉,丟在一邊不管了。一年級的孩子發育還不完全,在作業的過程中會因為看錯字,讀錯題,走神等,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因而,檢查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三.培養孩子良好的坐姿和握筆姿勢,寫出一手好字。

    有些孩子剛開始寫字的時候,家長忽略了孩子坐姿的訓練,致使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扭三歪四的,影響孩子日後的身體發育和學習效率。有些孩子握筆姿勢一開始就不正確,如果家長沒有及時發現,及時糾正的話,日後孩子寫字會很累,還會影響書寫的美觀。

    四.陪伴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及時發現孩子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輔導。

    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及時發現孩子哪些知識點沒有掌握,及時輔導。同時也可以透過觀察孩子寫作業的過程,發現孩子不會的地方是因為上課沒有聽講,還是態度不端正,再或者說是學習習慣不好。家長在陪伴中可以及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免小問題發展成大問題,影響孩子的學習。

    五.培養孩子定期整理錯題的習慣。

    從一年級來說就教孩子把作業,考試中的錯題整理在錯題本上,並備註錯誤原因。定期拿出來看看,可以幫助孩子,徹底弄懂知識點。很多家長總覺得孩子出現錯誤是馬虎,其實說到底就是知識掌握不牢。所以,透過整理錯題,可以進一步夯實基礎。

    六.培養孩子預習,複習的習慣。

    一年級知識雖然簡單,但是還是有必要讓孩子養成預習,複習的習慣。預習可以讓孩子帶著問題去聽課,不至於上課一片茫然。複習可以對當天所學知識進行復習。這樣一路走來,會學得很紮實,功夫在平時,可以避免前松後緊,到了期末一把抓。

    七.培養孩子課外閱讀的習慣。

    很多孩子到了一年級還沒有開始課外閱讀,那家長就更是需要陪伴,幫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對於那些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的孩子來說,家長的陪伴可以幫助他們順利過渡到自主閱讀。

    最後我想說,一年級陪伴孩子學習,說到底就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低年級習慣培養好了,往後孩子在學習的路上會越跑越快。

  • 4 # EMMMMM

    孩子上了一年級之後 很多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了,那麼有很多家長都是第一次去教育孩子去引領孩子,很多時候不知所措,那麼本主就給大家提幾點意見。

    一.重視孩子的學習和習慣

    一年級的孩子還太小,容易被外界的一些事物所迷惑,所以這個時候家長的引導就十分重要。當你對待他的學習這件事情上態度嚴肅端正,不容有一絲鬆懈和馬虎的時候 他就會久而久之的形成如同條簡反射一樣的思想,無論如何學習是首先應該做的事情。

    所以首先 和自己的孩子約定好 每天什麼時候學習 學什麼內容 學到什麼樣的結果算是完成學習。

    二.不要逼迫孩子學會引導孩子

    在學習這件事上,不要給孩子營造一種困難的氣氛,當他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用一種溫柔的態度去引導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應該有怎樣的作為。這是一種品質 一種態度,不僅僅體現現在學習上,更是體現在以後的人生中

    三.不要所有事情都替他做好

    作為家長,要清楚什麼是自己該做的什麼是自己不應該做的。你需要做的是在第一天告訴他應該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而不是天天在孩子後面逼著他學習。類似削鉛筆收拾書包包書皮這些東西,教會他做之後就不要再上手了,孩子對外界的一切都充滿著好奇,此時此刻你再去幫他做好一切,不就是在磨滅他的好奇心嗎。

    四.關注他的情緒

    孩子的自信和內心的強大來自於他的家庭,每一個自信開朗樂觀的孩子的家庭都是和睦善良的。所以你要成為孩子的朋友,和他背後可以依靠的人,不是用自己所謂的長輩身份而對他進行壓迫進行教導。當你們之間的關係變得輕鬆自在的時候,你想知道他在學校的表現或者是遇到的一些事情的時候你都會輕而易舉的知道,因為這個時候孩子對你的信任不是因為你是他的父母而信任,而是對你這個人實實在在的信任。千萬不要總是一種我是你父母你就應該對我怎麼怎麼樣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因為作為父母,你難道不應該帶給他更多的幸福和快樂嗎?

    五.對待孩子要有信任和有耐心

    很多家長下意識地認為孩子還小能懂什麼,這恰恰就是你跟孩子溝通的最大誤區。無論孩子處在什麼樣的一個年齡,你都要平等的去對待他。這樣你才能走進的孩子的世界,瞭解他的想法和感受,從而避免他成長過程中的彎路。其次,當你的孩子跟你講述一些事情的時候,你覺得他犯了錯誤甚至是十分嚴重性的錯誤時,不要一下變臉一下生氣動輒打罵之類,你可以在這個時候丟擲一個問題,譬如你覺得你做的是否正確呢?相比你強制性的讓他認為自己做錯的時候他自己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錯誤才是對他最大的幫助。

    最後想說是,這一切一切的事情都基於你對孩子的付出和陪伴。

  • 5 # 微笑的朝陽84

    一年級家長陪伴孩子學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陪孩子重在培養孩子的習慣。例如:學習習慣,衛生習慣,行為舉止的習慣等。

    2.陪伴不是代勞。陪著寫作業,不是全過程陪伴,更不是你講一題讓孩子做一題,家長一不講,孩子就發愣,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是萬萬不可的。

    3.一年級家長的陪伴要有一個有扶到放的過程。無論是學習方面,還是衛生方面都要有過程,例如閱讀:剛開始拼音沒有學完,字也認識的很少,需要家長陪讀,等到孩子的拼音學完就可以給孩子買拼音讀物,讓他自己去讀,讀完記得讓孩子給你講一遍。既考察了孩子看的效果,也培養了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有一種成就感——原來是家長給他講故事,現在是他給家長講故事,多驕傲啊!

  • 6 # 智慧生活大咖

    大家好,我是一名老師,家有一二年級的小學生,家長每天最痛苦的就是陪孩子寫作業了。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他們也很痛苦,本來不會做的題,加上父母旁邊大吼,更懵了。那麼我們就來聊一聊怎麼陪一二年級的孩子寫作業。

    一二年級時,家長一定要對孩子多一點耐心,因為孩子不懂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寫語文作業時,家長要注意:1、書寫漢字,這時你一定要在旁邊看著孩子鞋子的筆順,如果不及時糾正,很容易成了書寫習慣;2、家庭聽寫:在聽寫完後,家長不要直接指出錯誤,給孩子一次自我檢查的機會。

    一二年級的孩子,注意力和專注力都不太好,建議用朗讀代替閱讀,朗讀時讓孩子用手指著,一個字一個字的讀,這樣也有助於積累孩子的識字量

    數學作業,關鍵是要幫助孩子理解題目意思,因為一二年級的孩子理解能力不是太好,不會抓題意,家長需要幫孩子讀題,讀完可以問孩子,我們要怎麼做?用加法還是減法?切記不要把答案直接給孩子,要給孩子考慮的時間。

    做完後,可以檢查孩子作業的完成情況,如有錯誤,先讓孩子自己檢查出來,這樣可以讓孩子養成自己檢查的習慣。

    不要追求孩子的作業每次都滿分。作業反應的是孩子對所學知識點的掌握,如果孩子有不能掌握的,可以跟老師溝通,老師會加強對知識點的教學。

    孩子一二年級時家長千萬不能偷懶,現在盯緊一些,把習慣培養好,以後就輕鬆了。

  • 7 # 33教育

    一年級的學生剛剛進入以學習為主的時期,注意力、耐心都還沒有形成,這個時候家長陪伴孩子學習,十分重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般就在這個時期。家長陪伴孩子學習一定要有耐心,不能三心二意,也不能態度火爆。如果陪孩子學習語文,一定注意孩子寫字的姿勢,寫字的筆順、筆畫是否正確,陪孩子讀書一定要讓孩子朗讀,或者你也可以領著孩子讀,培養孩子的語感。如果陪孩子學習數學,讓孩子多讀幾遍題,先讓他自己分析題意,決定演算法,若對給以鼓勵,若不對,讓孩子自己找出錯的地方,不可輕易指出。另外,孩子年齡小,不可一下子學習時間太長,可以讓他學習後休息一會兒再來,時間長了會引起孩子厭煩的感覺。

  • 8 # 燕南月

    一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凡事如果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對後期的成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父母在這個時期,可以對工作進行相應的調整,暫時把精力與時間放在一年級這個專業階段。

    二是陪伴的方式上要科學,孩子做作業時家長應該提供一個安靜的場所,不要在旁邊看手機等等,應該讓孩子首先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最後實在需要幫助再提供幫助。家長不要在旁邊成為你影響孩子學習的干擾因素,也不要成為一個隨時提供幫助的助教,對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相當不好。

    三是父母必須想方設法陪伴,最好一年級都能夠給與這個支援,實在不行第一學期非常重要,如果都有困難至少第一個月非常重要。這個有著科學的基礎。一個習慣的養成有著21法則的規律,運用好這個法則非常有效。我的孩子第一個月我們完全保證了科學有效的陪伴,第一學期基本保證,第一年相對保證。後來,孩子的學習習慣非常好,對她後來成功就讀重慶南開中學、北京大學有著很好的作用。

    四是所有家人都要助力好習慣養成,不能形成抵消。這方面爺爺奶奶的作用也很大。大家都要按照原則進行,不能父母一套,爺爺奶奶一套。

    祝福你的孩子成功讀過一年級,走好未來的學習之路。

  • 9 # 沛澤媽讀心理

    我家孩子現在讀一年級,可能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孩子上了一年級,為了孩子的學習,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也變得劍拔弩張,不像在幼兒園似的,孩子放學歸來,孩子可以隨便玩,現在有了學習的任務,孩子一開始也不適應,所以,需要家長陪伴孩子學習,逐漸讓他養成好習慣,具體來說,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督促孩子養成認真寫作業的習慣

    剛開始讀一年級的孩子,寫作業時,往往坐不住,馬馬虎虎,父母在身邊提醒,有助於孩子養成認真寫作業的習慣。

    正確書寫習慣

    有些家長可能對書寫習慣並沒有太在意,更多的時注意孩子書寫工整,對於寫漢字的筆順忽視了,一旦孩子的書寫筆順不正確,今後再改正就很麻煩。

    每天定時閱讀習慣

    一年級小學生有課外閱讀的要求,我家孩子每個學期都有八本左右的課外閱讀要讀,期末考試的時候會考,所以,平時應該讓孩子養成定時閱讀的習慣,這不僅能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而且對以後提高寫作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

    制定學習計劃

    現在的小學生與我們過去不一樣,除了學習課本知識外,還有很多課外要完成的內容,比如背誦三字經,古詩詞,中庸、大學,這些往往需要家長檢查,這麼多內容,讓孩子一下子全背誦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每天背誦多少,這樣一來孩子也不會累,我家孩子每天早晨吃過飯的10分鐘背誦三字經,現在整本三字經已經拿下了。

    總之,一年級注重學習計劃、學習方法的培養,對於整個小學,乃至初中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師“打”學生和20多年後學生找老師“報仇”,在法律上的性質有什麼不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