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逆風方知風勁
-
2 # 莊蝶入夢
岳飛當然是英雄。國家危難之際,參軍報國的人都是那個時代的英雄。面對金國鐵騎,岳飛能夠收復失地,大破金國軍隊,這是勇。手握軍隊兵權,卻因為皇帝的聖旨,束手就擒,這是忠!面對下屬,能夠一起生活,讓士兵甘願隨他赴死,這是義。這種人不是英雄,誰配稱英雄!
-
3 # 歷史深度揭秘
先說觀點:是真英雄,但只能說岳飛被冤死大大提高了他的名氣,當時的韓世忠論能力本事都不次於他。岳飛打的基本上都是小規模的戰役,像韓世忠在黃天蕩與金軍大規模的指揮戰鬥,基本沒有。岳飛總的來說害怕金軍來攻,就比如說決了黃河大堤,表面上是淹金人,可金軍離黃河還有那麼遠呢?其實他的真實目的是阻擋金軍來攻,避免直接與金軍作戰。
我不是要黑岳飛,實事求是,有錯誤的大家可以指正,我們用事實說話。在馬家渡戰役中,岳飛迎來了自己算得上可以記入史冊的一仗,但是結果呢?岳飛跑了,而且是敗逃!後來的一段時間,金軍不斷逼近南宋,但岳飛在幹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保衛建康,保衛杭州的戰役中,都沒有出現岳飛的身影,不覺得很奇怪嗎?
試問岳飛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役?史書上載入的只有馬家渡和郾城戰役,其它都是小規模戰役根本不值一提,且這倆個也並不是什麼著名的戰役,只不過後人抬高岳飛,而對戰役進行了人為的擴充。岳飛經過後來人們的不斷對其功德加持,逐漸成為了一名民族英雄,這其實完全可以,但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岳飛的不實之處,我覺得韓世忠更符合民族英雄的形象。
讓我們看看岳飛出名的《滿江紅》,據現在考證,這首詞也並非岳飛所做,“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這是這首詞裡面的句子,賀蘭山在哪?在內蒙古唉,不管南宋還是北宋的疆域從來沒有到達過那裡,岳飛寫詞會犯這個錯誤嗎?很顯然這是後人以岳飛的立場,杜撰的一首詞。而且這首詞基本上都是出現在明朝時期,在明朝之前的古籍中,包括宋朝均沒有發現此詞的出處,就像是憑空出現的一般。
岳飛只能算是一個抗金將領,民族英雄有點過頭了,畢竟沒有打過什麼打仗,算不得英雄。岳飛一直口口聲聲說要把徽,欽二宗迎回來,當時的宋朝皇帝是趙構唉,你一直要把這二位迎接回來,你什麼意思?讓趙構下去,你不是忠誠嗎?你忠於誰?二宗回來了,趙構去哪?徽宗當太上皇可以,欽宗呢?被俘虜了一次,回來就不是皇帝了?宋朝絕對會發生內鬥,岳飛想不到嗎???
還有十二道金牌的事情,皇帝下令回來,怎麼?不聽?將領不再服從皇帝,你想單幹?由著自己的性子?這就是你所謂的“忠”?雖然我們不是處在那個時代,但是我們可以指出他犯的錯誤,按照正常推理的話,岳飛完全沒有現在這麼厲害,當時的韓世忠比他強很多。
不過不管怎麼說,岳飛抗金都是事實,毋庸置疑,也是一名真英雄,但當中有水分。我們不在那個時代,沒經歷過岳飛所經歷的,沒有理由批判他,只是正常的訴說。岳飛依然是我心中的英雄!
-
4 # 空溢4365
【岳飛是真的名族英雄,這是毋庸置疑的】
由於一些小說演繹,地方流傳,有些人物事蹟得以被大家所熟知,認同。
也有小部分誇大其詞,道聽途說,空穴來風,聽著真實無比,難斷真假。哪怕古集有記載,可依然難免“人造英雄”但畢竟不多。
岳飛則是確確實實存在可考,沒有任何誇大成分的民族英雄!打小課本上“精忠報國”的事例,我們耳熟能詳,一首《滿江紅》亦壯志滿懷!
在朱仙鎮,岳飛招兵買馬,欲渡黃河,直搗黃龍,一舉收復失地,可宋高宗與秦檜卻一心求和,連發十二道金字牌班師詔,皇命難為,只好揮淚班師回朝,即後不久,秦檜以“莫須有”罪名毒殺。至此結束短暫一生。
宋史:高宗忍自棄其中原,故忍殺飛,嗚呼冤哉!嗚呼冤哉!
岳飛是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著名的抗金名將,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遍佈安陽湯陰、杭州、朱仙鎮、靖江、宜豐等地的岳飛廟人民常常祭拜。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鐵無辜鑄佞臣
-
5 # 中上行
抗金英雄是真實的。但也處在一個困惑中國上千年的歷史矛盾中。軍權與君權的矛盾。軍隊不能不用。但又不能不防。如養虎驅狼。
-
6 # 大海的眼睛3723187353
岳飛廟裡的塑像,宋高宗設計的精神雛形,宋孝宗刷了銅粉,岳珂刷了銀粉,朱元璋刷了銀粉,周木做了木雕,李隆做了鐵雕,清朝皇帝刷了金粉,孫中山又刷金粉,民國之後又刷金粉,文化大革命刷了石灰漿,年代久遠,厚薄不勻,材質不同,有的地方開始掉色丶掉殼丶掉小片,露出了裡面的,說金的有,說銀的有,說銅的有,說鐵的有……最早的塑像是用鋼筋丶木棍丶泥巴丶稻草丶繩索丶鐵絲丶又扎又綁丶又糊又刮丶又補又削丶又畫又描,點香,燒紙錢,點香油燈,掛紅布,獻水果丶糕點丶茶水丶米飯,很多的尼姑丶和尚,沐浴更衣,敲木魚,唱歌跳舞,念嶽王經,大鵬轉世經,開光法會,和尚三拜,尼姑九叩,揭了紅布,萬人敬香燒紙,萬人叩拜,功德箱裡隨心所喜,慈眉善目,心中祝告發大財,口頭只言保子興,然後,出了廟,咬牙切齒,舉鞭打跪像,吐糞在臉,撒尿在胸,摸秦王氏的乳房……又復入廟中,跪在嶽神前,心意虔誠,雙膝跪地,半目閉,半目睜,心湖澎湃,畢恭畢敬,祝告一番“已報仇丶保發財丶保升官丶保子興……”,又出廟外,臨別,又踢跪像,大罵鑄鐵議和,大讚泥塑主戰……
-
7 # 無跡一塵
當前,人民群眾對岳飛的瞭解基本上是文學形象,來源於小說、民間傳說和野史。但從中華民族飽經滄桑,歷盡曲辱的歷史脈絡來理解,岳飛是貨真價實的為抵禦外族侵略而戰的漢民族英雄。雖然民間流傳的故事誇大了其在歷史中的地位,與真實歷史有異,但並不影響岳飛作為中興四將之一,在抗擊外夷金人的戰爭中取得的戰果,併為漢人政權的南宋王朝能守住半壁河山而作出的努力。
回覆列表
岳飛是真實存在的
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1][2][3]、書法家、詩人,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岳飛從二十歲起,曾先後四次從軍。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至紹興十一年(1141年)止,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金軍攻打江南時,獨樹一幟,力主抗金,收復建康。紹興四年(1134年),收復襄陽六郡。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紹興十年(1140年),完顏宗弼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夾擊金軍。岳家軍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誣陷入獄。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雲、部將張憲一同遇害。宋孝宗時,平反昭雪,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
岳飛是南宋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結了“聯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以收復失地;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金軍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以示對岳家軍的由衷敬佩。
岳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代表詞作《滿江紅·寫懷》[4],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後人輯有文集傳世。
岳飛故事
一、岳母刺字 岳飛小時候家裡非常窮,母親用樹枝在沙地上教他寫字,還鼓勵他好好兒鍛鍊身體。岳飛勤奮好學,不但知識淵博,還練就了一身好武藝,成為文武雙全的人才。 當時,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親鼓勵兒子報效國家,並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孝順的岳飛不敢忘記母親的教誨,那四個字成為岳飛終生遵奉的信條。每次作戰時,岳飛都會想起“精忠報國”四個大字,由於他勇猛善戰,取得了很多戰役的勝利,立了不少功勞,名聲也傳遍了大江南北。 岳飛還建立起一支紀律嚴明、作戰英勇的抗金軍隊——“岳家軍”。“岳家軍”計程車兵都嚴格遵守紀律,寧可自己忍受飢餓,也不敢打擾人民;晚上,如果借住在民家或商店,他們天一亮就起來,為主人打掃衛生,清洗餐具後才離去。“岳家軍”計程車氣讓金軍聞風喪膽。金兵統帥長嘆道:“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在一次岳家軍與金軍的戰役中,當岳家軍追到距金兵大本營只有四十五里,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收復江山時,皇帝趙構怕岳飛打敗金兵後,接回原先的皇帝,而自己的王位就保不了,因此和姦臣秦檜連發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飛退兵。秦檜還誣告岳飛謀反,將他關入監獄,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 岳飛死時只有三十九歲。他一生謹記母親的教誨,即使在死的那一刻,也沒有忘記母親“精忠報國”四個字。 二、三拒詔書 岳飛堅決反對議和,主張抗戰到底,置個人榮辱安危於度外,對趙構、秦檜的投降活動進行堅決鬥爭。 1139年(紹興九年),岳飛在鄂州(今湖北武昌)聽說宋金和議將達成,立即上書表示反對,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並直接抨擊了“相國”秦檜出謀劃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動,使“秦檜銜之(抱恨)”。和議達成後,高宗趙構得意忘形,頒下大赦詔書,對文武大臣大加爵賞。可是,詔書下了三次,岳飛都加以拒絕,不受開府儀同三司(一品官銜)的爵賞和三千五百戶食邑的封賜。他在辭謝中,痛切地表示反對議和:“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憂而不可賀。”並再次表示收復中原的決心,“願定謀於全勝,期收地於兩河,唾手燕雲,終欲復仇而報國。”這無異於給宋高宗當頭潑了冷水,從而更使趙構、秦檜懷恨在心。 但岳飛不顧個人得失,堅持抗戰到底的立場,率領軍隊,聯絡北方義軍,卓有成效地從事抗金戰爭,籌劃收復中原、統一祖國,成為全國抗金民族戰爭中的有力支柱 三、直搗黃龍 岳家軍進入中原後,受到中原人民、忠義民兵的熱烈歡迎。 這年七月,岳飛親率一支輕騎駐守河南郾城,和金兀朮一萬五千精騎發生激戰。岳飛親率將土,向敵陣突擊,大破金軍“鐵浮圖”(侍衛親兵)和“柺子馬”(左右兩翼鉗攻的騎兵),把金兀朮打得大敗。岳飛部將楊再興,單騎闖入敵陣,想活捉金兀朮,可惜沒有找到,手殺敵人數百,身被幾十處創傷,豪勇無比。岳家軍將士具有“守死無去”的戰鬥作風,敵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軍陣容搖動。 郾城大捷後,岳飛乘勝向朱仙鎮進軍(離金軍大本營汴京僅四十五里),金兀朮率領了十萬大軍抵擋,又被岳飛打得落花流水。 岳飛這次北伐中原,一口氣收復了潁昌、蔡州、陳州、鄭州、郾城、朱仙鎮、消滅了金軍有生力量,金軍全軍軍心動搖,金兀朮連夜準備從開封撤逃。 南宋抗金斗爭有了根本的轉機,再向前跨出一步,淪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復了。岳飛興奮地對大將們說:“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破掉酒戒慶祝)”而金軍則發出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 四、十二金牌 外敵難以撼動的岳家軍,卻遭到了南宋朝廷內部投降派的摧殘。 就在這抗金戰爭取得輝煌勝利的時刻,甘心充當兒皇帝的高宗趙構,因擔心一旦中原收復,金人放回他的哥哥欽宗,他就保不住皇位,而急切地希望與金入議和。 金人安插在南宋朝廷裡竊取了宰相高位的內奸秦檢,也抓住高宗這個難言的心病大肆活動,破壞岳飛的抗戰。他們狼狽為奸,密謀制訂了全線撤軍、葬送抗金大好形勢的罪惡計劃。他們首先命令東西兩線收兵,造成岳家軍孤軍突出的不利態勢後;即以“孤軍不可久留”為名,連下十二道金牌(紅漆金字木牌),急令岳飛“措置班師”。 在要麼“班師”、要麼“喪師”的不利形勢下,岳飛明知這是權臣用事的亂命。但為了儲存抗金實力,不得不忍痛班師。岳飛憤慨地說;“十年之功,廢於一旦!所得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岳飛的抗金英勇鬥爭,至此被迫中斷。 岳家軍班師時,久久渴望王師北定中原的父老兄弟,攔道慟哭。岳飛為了保護老百姓的生命財產,故意揚言明日渡河,嚇得金兀朮連夜棄城北竄,準備北渡黃河,使岳飛得以從容地組織河南大批人民群眾南遷到襄漢一帶,才撤離中原。 五、莫須有 岳飛一回到臨安,立即陷入秦檜、張俊等人佈置的羅網。 1141年(紹興十一年),他遭誣告“謀反”,被關進了臨安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車橋附近)。監察御史親自刑審、拷打,逼供岳飛。與此同時,宋金政府之間,正加緊策劃第二次和議,雙方都視抗戰派為眼中釘,金兀朮甚至兇相畢露地寫信給秦檜:“必殺岳飛而後可和。”在內外兩股惡勢力夾擊下,岳飛正氣凜然,光明正大,忠心報國。 從他身上,秦檜一夥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證據,但岳飛卻仍於紹興十一年農曆除夕夜,被趙構“特賜死”,殺害於臨安大理寺內,年僅三十九歲。岳飛部將張憲、兒子岳雲亦被腰斬於市門。 岳飛父子及張憲死於奸臣昏君之手,激起了抗金軍隊和老百姓的強烈憤怒,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秦檜支吾其詞“其事體莫須有(也許有)”。韓世忠當場駁斥:“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民族英雄岳飛,就在“莫須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臨死前,他在供狀上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這是悲憤的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