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行遠方

    在校老師和輔導班的教學目標不一樣,教學條件不一樣,教學方法不一樣,所以可比性不大。

    在輔導教學時,對老師的專業和服務要求很嚴格,考核更嚴格,而且考核是和工資掛鉤的。

    輔導班老師兼有招生和授課雙重任務,當然招生也是有回報的,所以自己找來的學生格外照顧,所以家長會感覺輔導班的老師好。

    另外還有一部分輔導班的老師是從學校聘請過來的,這些老師多數是名師或者優秀教師。

    再加上輔導班的管理較嚴格,所以讓家人感覺輔導班的老師認真負責,態度和藹可親。

    輔導班老師更注重實踐操作,培訓後能直接上崗,在校老師傳授的是基礎知識,當然知識面也會更廣,針對崗位的操作性不強。 在學術方面,在校老師的專業性會更強。

    記得剛去輔導班當老師是,有一個月的封閉式培訓,包括授課內容,授課方法,宣傳方法,服務禮儀等,考核合格才能上崗。孩子在輔導班是保姆式教學,短期效果好,長期的話沒有。

  • 2 # 大俠145002436

    學校的教師教學水平就一定比輔導機構的高嗎?這樣的提問其實毫無價值,因為事無絕對。

    清華北大的所有大學生一定比一般985、211優秀嗎?不一定。

    奧運會冠軍一定能穩贏沒拿冠軍的選手嗎?不一定。

    馬雲講得話一定比我講的話有道理嗎?不一定。

    肯定一點的是,學校老師的教學水平整體比輔導機構的高。

  • 3 # 陶遠明

    學校的教師教學水平一定比輔導機構老師水平高嗎?

    作為大學老師,我自己組織過考試輔導,也給輔導機構講過課。對此有較深體會。這個問題,可以從多個角度回答。

    第一,求職者角度。現在大學生畢業以後,大多數先考公立學校老師,考不上才應聘輔導機構教師崗位。有不少人在輔導機構工作期間,邊幹邊準備教師編制考試。輔導機構雖然工資高一些,但是工作穩定性、保障性不如公立學校,公立學校老師除了工資之外,還有住房公積金、職業年金、醫療保險和各種福利待遇。規模小的輔導機構很難保障上述待遇。有從教意願的畢業生,按照先公立後私立順序選擇,教師素質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第二、輔導機構薪酬角度。現在國家禁止在職教師在輔導機構兼職。但是隱秘的兼職恐怕很難查出來。前幾年,我曾經給自己孩子到輔導機構找到家教。當時輔導機構定價是:在職教師課時費160元以上,輔導機構教師課時費50-100元。(中小城市前幾年行情,現在上漲了)。由此可見,在職教師水平還是很受認可的。

    第三、年齡角度。現在輔導機構的老師以中、青年為主。如果有老年教師,這個輔導機構可能是他退休以後自己開辦的。公立學校老師到了40歲,多半成為教學骨幹,生活趨向穩定,辭職去私立學校比較少。從這個角度看,公立學校老師教學經驗更豐富,水平更有保障。

    如果拋開具體因素,討論課外輔導機構與在職教師哪類更有水平,是很難有準確答案的。目前大多數輔導機構教師是專職和兼職相結合,只有規模大的機構才會有穩定的專職教師隊伍。中小規模機構是以兼職教師隊伍為主的。公立學校老師也是輔導機構教師的一部分 。

    當然,輔導機構也有自己的優勢。輔導機構的教師教學水平是經過市場檢驗的。公立學校老師中,只有水平高的老師才有機會被輔導機構聘用。在私立機構做輔導,如果表現不能讓學生滿意,會馬上被輔導機構淘汰。而公立學校老師如果教學水平不好,可能會調換崗位,可能會留用。

    因此,就這個問題總結如下:公立學校老師整體素質略好,教學經驗更豐富,但存在一些低素質教師不能淘汰。課外輔導機構老師隊伍年輕,有活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只有實力強的老師才能留下來,公立學校的老師,只有水平高的才有機會進入輔導機構做兼職 。

  • 4 # 有話我要說153519311

    這個問題,個人覺得與正規醫生開的藥為什麼比江湖郎中拿的藥效果來得慢的道理一樣。江湖郎中圖的是眼前利益,只有讓藥效立竿見影,病人才樂意掏錢,並贏得口碑,因此大量使用激素藥一定是首選。至於長期使用這樣的藥會有多大的危害和副作用,他們不管。正規醫生則不一樣,他們在用藥時往往會考慮到藥物的副作用。寧願效果適當慢一些,也不能讓病人飲鴆止渴。同樣道理,正規學校的教育教學是系統性的活動過程,往往效果來得慢,甚至一段時間看不出什麼效果。而校外培訓機構是目標明確,往往採用的是直奔主題的辦法進行教學。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其顯著特點,他們並不會著眼長遠,把設定的任務完成就了事。所以就算同一個老師,在校內和校外表現都是不一定相同的。不知是不是這個道理?

  • 5 # 四川工商學院魏老師

    教學水平很重要,但在一名教師很煩他願不願意發揮他應有的教學水平這點很重要。

    比如某老師在學校教學水平一般,但在培訓機構是教學名師,學生和家長都非常認可。我也見得多。

    培訓機構的優勢在於明碼標價,付出回報基本一致,老師比較有幹勁,不滿意隨時換一家。

    而某些學校經常管理浮誇,各位評比檢查開會等讓老師蒙圈整得心煩意亂,那這個學校老師教學水平一般很難發揮到本來的水平。

  • 6 # 語文張己千老師

    此言過於武斷,不認同。教書育人,這四個字我相信是每個剛剛踏入教師行業的人所秉承的初心。教育也不該分公立或私立,都是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為什麼世界上的事物都要分三六九等?這難道不是是人賦予的嗎?

    首先,如果教育中秉持大道為公,每個老師兢兢業業,不藏私,不斷進取創新。我想也不會有太多太多的培訓機構橫生。公立學校老師往往被稱為正規軍,私立學校老師則被稱為雜牌軍或者是泥腿子。先不談他們彼此教學能力怎樣,咱們先看個數據,2013年不完全統計,全國各級各類在編教師人數大約在1250萬左右,並且每年都在遞增,具體數值未知。資料顯示2019年全國擁有教師資格證的人數大約有1.5億-2億。每年全國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所招聘的在編教師人數一個學校也就是個位數而已,最多兩位數,一個崗位百人、千人競選。雖說大浪淘英雄,金子會發光,但是真的就沒有遺漏的明珠嗎?這些想做教師的人就不用謀求生路嗎?為什麼有不少家長會說孩子在補習班上過之後,成績提升了不少。其中道理不言自喻吧!

    其次,對於學校教師的水平我一直不懷疑。我曾經遇到過不少各科非常優秀的教師,他們對我的幫助至今我都感念。小學的語文老師,他教的學習技法,讓我受用至今,每每考試都不曾失手,也或許是運氣好吧!也或許自己領悟力比較強吧!但我確是很感激他。僧多難唸經,真的是這樣。好比小學,一個小學最少得有800——1000學生,師資配備也不過是幾十人。精力的有限致使部分學生得不到關注,個人成績下滑,從而導致班級整體水平下滑。他們會力不從心,會焦慮煩躁,也會極力彌補。我理解他們的不易,正如大海理解天空一樣。學校的學習很系統,老師對教材、知識點的把控也很到位。但是成績卻不敢保證,老師教學就像醫生治病,雖有醫生千萬,然華佗只有一人。我想每個老師說的最多的便是:學習最重要是態度。是的,哪個老師能捉住學生的內心,去開導他,這個學生必定成材,這是實踐告訴我們的真理。

    最後,教培機構中的老師,用小隱於野,大隱於市來形容他們比較恰當。有人說他們是看中高工資才賣力教學的;有人說他們只會吹牛皮,沒有真本事。不否認教培中有不少殘次品,誰又能保證其他行業沒有呢?眾所周知,補習班在學習過程中都是直奔主題,哪不會教哪。是的,真的是這樣,難道去醫院看病不是這個道理嗎?有人認為循序漸進比較穩妥;有人認為猛撲比較穩妥。在教育中多數老師都秉承一個原則,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而定。有真本事的老師不怕砸自己的招牌,而吹牛的老師卻真怕被拆穿。

    總之,教育的好壞不在老師,也恰恰在老師。孔門不是還有弟子三千,出名的也不過百人嗎?關於老師教學,適合孩子的,能夠真真實實幫助孩子的,那就是好的教學,好的老師。另外,這麼多年了,我們大部分家長還在執著於孩子的分數,卻不願抽出時間瞭解一下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孩子是不同種子,花期不同。有的種子,遇水發芽長葉開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種子,需要漫長的等待。老祖宗不是說了,厚積薄發,一鳴驚人。

  • 7 # 味精502

    首先,學校的教師都是正規培訓錄取的。

    其次,社會培訓機構准入門檻太低。

    再次,利益決定一切,監管缺位嚴重。

  • 8 # 小島語文

    最近有家長留言說,暑假補課已經補了一段時間了,我怎麼知道孩子補課的效果好不好呢?機構和老師每天都是報喜不報憂,天天曬孩子做作業100分,上課聽講舉手100分,老師每天在家長群裡解決家長的疑問和困惑,但是離開學還有一個月呢,我怎麼知道孩子在這一個月裡成績就提高了呢?我想,這個家長的顧慮其實是大部分家長的疑問,我選擇一個輔導班給孩子培優,我怎麼能快速知道孩子的進步呢?

    曾經去過一些機構學習和參觀,機構的老師們毫不避諱地講,如何讓家長消除疑慮,選擇繼續報班?那就是把孩子的進步一次性給家長看到,沒有進步也要製造進步……這確實讓人驚訝。判斷一個輔導班好不好,除了口碑還有他每年幫助多少孩子解決了學習的困惑,可是當家長花了錢把孩子送到輔導班去學習,必然是想物有所值。判斷輔導班的老師教課水平好不好?家長們可以試試這些辦法。

    1、 看孩子的認可度

    雖然有些輔導班有名師口碑和效應,但是還是要看孩子和家長的認可度。家長在試聽課的時候,應該也判斷不出老師講的到底好不好?試聽課的授課方式和日常授課方式也不同,試聽課看重的是課堂氣氛和互動,表面上老師和學生都能全神貫注投入到學習中,實際上每節課的重點很模糊。家長不能被這種假象所迷惑,所以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補習之後,還是多和孩子聊聊,對老師的認可度。

    有的老師可能比較嚴厲,注重教學結果,那麼對孩子來說,這種課堂教學就很枯燥,尤其是一些提高班和衝刺考學班。孩子只要心裡有對老師的抗拒,那麼在學習上肯定就不會太主動和積極。如果孩子對老師的認可度很高,不管老師講得好不好,孩子都能主動去互動去學習,這就需要家長調整心理策略了。通常這種情況,是為了改善孩子的學習興趣,也是上輔導班的收穫,這樣成績反而是不重要的考評了。

    2、 拿真題去檢測輔導結果

    對於高年級的孩子,上輔導班的目的就很純粹,就是為了提高成績,找到快速有效的學習方法。那麼怎樣考評老師的講課水平呢?讓孩子多刷卷子,看看每一次刷卷子有沒有提高。尤其是一些超前學習的輔導班,刷真題,做卷子是有效檢測輔導效果的辦法。當然,這其中也有一點偶然性,比如孩子是基礎不好,硬要送到提高班來,那就更跟不上老師的節奏了,不會做題並不代表老師教的不好。

    不過還有一種情況,為了讓家長相信孩子是有補課效果的。通常會有結業性的測試,而這些測試成績水分都非常大,有的輔導班還會讓學生提前做一遍卷子。當輔導班裡大部分學生都考出了優於剛進輔導班時的成績標準,就需要家長多一個留心了。這樣的表面形補習意義不大,最多能增加孩子在學習上的自信。但是從另一個方面可以反映出,輔導班的教育理念不真誠。

    3、 多和老師溝通孩子的學習近況

    很多家長認為把孩子送進了輔導班,花了錢,一定就要有一個培優效果。期間也不問孩子的學習情況,等結業後拿到老師的評語卻又不滿意培優效果。所以,想要知道輔導老師的教學水平,一定要平時多和老師溝通。有的輔導班為了提高溝通效率,每個家長群裡有專門的帶班老師負責溝通孩子的學習情況。家長也可以和帶班老師反映孩子在學習中的不足,希望得到哪些改進和提高。只有雙方把訴求都講清楚講明白,才不會有虛假的成績表現。而老師也能夠比較清楚孩子的學習問題。

    在孩子成長和學習的過程中,家長除了要當好孩子的老師、朋友,還有學習管理員。考學的壓力,把家長逼得都要使出渾身解數,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還要找一個性價比很高的輔導班,找到輔導班,還要看老師講課的能力。

  • 9 # 退休教師楊黎明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發展的需要,在校老師和輔導班教師的教學互補是相輔相成的。我是一名從事教育工作的老教師,當年年青有為一心撲在教育上,早上提前到校輔導學生早讀檢查學生背默課文詞語等。放學留下差生輔導作業,補課。儘管我對學生管理嚴格,教學認真,但深受學生、家長歡迎。當年我的教學是小迴圈從四年級代到六年級。並行班分班是各三十人,隨著年級升高六年級時我班能達五十人以上。為什麼?一是我教學嚴格,因材施教,優生吃得飽,差生吃得了。二是輔助教學:為差生補課(勉費)。正是因為我的服出贏得了社會對我尊敬。可現在教育,那有為學生勉費補課一說,更何況學生減負了,補課是加重學生負擔。而家長又想讓孩子成績好,因為有了這個土壤,所以輔導機構應運而生。輔導機構彌補了教育機構教育的不足,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因而,在校教育和輔導機構是相輔相成的。

  • 10 # 遵從本心簡單生活

    竊以為,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甚至難有參考答案。如果從某個具體地域來看,直接以從事教育教學為職業的人群中,是體制內集中了更多高水平的人才?還是體制外集中了更多高水平的人才?這同該地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制度文化,消費人群需求與分佈,當地的直接教育行政部門執政理念等都密切相關。但,有一個總的趨勢,大概可以用一句話概述:“殺身成仁”只會是個案,“趨利避害”才更接近本性。在目前的大市場環境下,探討“如何搭建滿足當下社會需要的,體制內外有機結合的”教育體系或許只是比“非此即彼”的討論更有實際意義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正確看待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