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抬頭666
-
2 # 點睛筆
遍地是黃金,
只等有福人。
只要是愛好收藏的人,
人人手中都有老物件。
只是檔次就另當別論了。
-
3 # 醴泉浸月
昨天才從網上淘到一個和田玉板指,上面印有炎帝專用,那可是稀罕之物,據貨主說是他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印下來的,經專家簽定為炎帝隨身之物
-
4 # 風雲劍90031177
遍地是黃金,專等有福人。自古至今,無價之寶,既是天生的,也是人造的,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所謂古董,那是古人藝術與智慧的結晶,今人幹嗎不自創財富,專掏古人的腰包呢?
-
5 # 笑傲江湖一書生
就今天而言,淘到古董的機率很小了。人們常說“盛世收藏,亂世黃金”。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不光追求物質上的生活,更追求精神上的富足。於是,收藏熱遍地開花,有收藏瓷器的,有收藏陶俑的,有收藏古錢幣的,有收藏字畫的,還有收藏明清傢俱的,總之,收藏什麼的都有。
有收藏,就有造假。因為有利益在裡面。現在的造假者大多很專業,既能把畫做舊,也能把玉做舊,造假手段五花八門,層出不窮。曾經在廣州的天橋上看見一個農民工打扮的人,在賣一個上面都是泥的大碗,說是在工地剛挖出來的,別說還真有人買!等前一個人買走了,沒過多久那個農民工又拿出一個一模一樣的碗,繼續等“撿漏”的人。那個碗,除了上面的泥是真的,圖案、胎、釉一看就是“新”的。
北京的潘家園,有時能淘到點,前提是你要有一雙慧眼。就連大名鼎鼎的馬未都先生也在那撿過漏。
在各個城市的舊貨市場,能淘到一些老物件,年頭不算太久的那種。比如BP機、糧票、算盤等等,就看你喜歡啥了。
-
6 # 真閣清風堂藝術館
凡是現在說社會上已無漏可撿,無老物件可買的專家,確定的說都是偽專家,以後聽到這樣發表言論的可以不用理會了當只雞放了吧,我可以負責人的告訴大家,好東西隨處可見,所謂的漏也到處存在,不是任何人傻,古董古玩就是這麼一個玩法,有值50萬的東西但能給五萬買走的人比古董還稀少,所以有人給三萬了可以考慮出手了,要知道成交價跟實際價完全是理想很豐滿很現實很骨感。
-
7 # 於鴻雁老於
古董和老物件經常在四個地方出現,國內的拍賣公司、國內的古玩城、國外的拍賣公司、國外的舊貨市場。
雖然古董處處有,但是真假要憑自己的眼力。
一、國內的拍賣公司
國內的拍賣公司比較混亂,北京市就有大大小小上百家,大型的拍賣公司中口碑好的也就五家左右。這些拍賣公司保真度大,也就是古玩行裡說的“靠譜”。除了這幾家大公司,很少有靠譜的,古玩行裡把不規範的拍賣公司叫“垃圾拍”。
正規的拍賣公司成交價格也是最高的,一般的藏友都承受不起。大多數藏友總希望在地攤兒上淘寶撿漏。
二、古玩城
古玩城裡能看到老物件,真正的古董都是文物,文物的交易是受國家法律限制的。但是老物件也會真假難辨。
三、國外拍賣
國外拍賣市場的中國古董和老物件也是真假並存。大型的國際拍賣公司是保真的,中小型拍賣公司裡的中國文物都是近幾年的中國古玩商送去的假貨,外華人不懂都當真的拍賣,賣貨的都是華人,他們認為外國不騙人,其實都是華人上了華人的當。
四、外國的舊貨市場
在外國舊貨市場上也能看到中國的舊貨,但是無論是質量和檔次都不如國內地攤兒上的貨物,因為文化的差異,絕大多數中國舊貨都是外華人到中國旅遊時買的紀念品。 其實真假難辨正是古玩行業的魅力,買家與賣家在收藏的平臺上鬥智鬥勇,每一次交易都是智力和金錢的博弈。只要您會游泳江河湖海任你遨遊,不會水的人也會在洗臉盆裡淹死。
-
8 # 夢翔509
有,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世間有寶,只是缺少識寶的慧眼。黃金遍地走,必得有緣人。這件是我最近在古玩市場淘的,請大家鑑評。
-
9 # 貫雲閣古美術
淘寶要看眼力,沒有多年經驗積累就想淘寶是不現實的。耿寶昌先生說過:三年學藝,十年練眼。講的是不光要長期學習,理論和實踐也要相結合。
如果沒有知識基礎,又想花不多的錢買到真貨甚至精品,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尤其是在當今這個時代。
奉勸打算搞收藏的朋友,
第一,踏實下來好好學習理論知識。
第二,注重實踐,先從小物件開始入手慢慢積累經驗。
第三,戒貪。不懂的堅決不買。
第四,結交真正的行家,不結交騙子。
-
10 # 平安是福1930333
在民間還有很多老物件,就是挖掘不出來,老百姓有好東西不知到那裡去賣,一出去就是受騙,所以對藏品也就失去信心,所以很多珍品都不能面世,這是一個值得收藏界探討的一個課題。
-
11 # 古董小哥
老古董一直都在,只是換了主人而已,別羨慕早些年入手藏品的藏家,那時候也是拼著省吃儉用慢慢聚集的。古董一個時間段有一個時間段的價值,一個區域有一個區域的價值。蒐羅這東西,愛好興趣最重要,碰著靠譜的喜歡的,狠心砸價拿。也許,我們這個時段的煩惱,又是後來人所一樣的煩惱。
回覆列表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那種隨便能淘到古董,隨手可拿走老物件的年代,可說是一去不返。隨著逐利人群的擁入,那些邊遠山角,崇山峻嶺,都被一撥又一撥的收藏愛好者們搜刮一空。更甚者,駕車數百公里去廣西,雲南,貴州,那些深山老林都被一一梳理。所以現在還想淘到什麼古董,老物件,那是不可能的!
我現是個老者,一個國企退休人員。在我的記憶中,真正的收藏熱應是8O年代末期。偶而從書本中發現了收藏之價值和樂趣,但絕大多數老百姓及沒有涉足收藏的知識者,都沒有這個概念。我們單位在8O年代初期,為了搞出硫酸銅,將2噸古錢幣(銅幣,銅錢),用行車抓起倒入熔爐,作廢銅處理啦!你說他們沒知識?廠長是堂堂的北大畢業生。其它高,中層領導,大學畢業人員不少於5O人!不知者無罪,因80年初及之前,根本沒有古玩,文物之意識。
8O年代後期開始,人們逐漸對古董,老物件開始產生興趣,並開始收藏。我記得,那時的53版二套大黑拾,由當時的5OO元一1OO0元/張,到9O年代便漲到3OOO元/張,並逐年漲過不停。當時的53版其它版別,如一元,二元,三元,五元及角幣,分幣,其價格相當低,有些熟人,朋友類,基本上是面值等價可收。但很遺憾,那時的工資相當低,參加工作三年拿學徒工資,18元/月,到90年代都是幾十元/月。“巧婦難做無米之炊”,沒錢去收藏,那隻能停留於夢中!
“要想撿到寶,必須起得早”,這是老人們的一句口頭禪。由於利益的驅使,興趣的愛好,我們堅持每到週日,必去鄉下收淘古玩。即使每天少吃一歺飯,也要省出幾元錢來。我們的銀幣,不論哪一款,基本上是按5元一1O元/枚收購,銅幣銅錢是用每市斤高於市場廢銅一到二倍所收(那時廢銅是5元/市斤),其它瓷器類那更是便宜,幾毛幾元順手拿走。由於缺乏知識,再者資金不足,有很多好東西,真傢伙沒辦法收。這是我們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現在到哪裡淘到古董及老物件?隨著資訊的全方位覆蓋,人民的腰包也鼓啦,廣大人們對古玩的認識更是全民皆知。現在你想淘到古董及老物件,除非你按時價,去找那些稍有年紀的老藏民去買。再者去當地農貿市場擺個攤子,去“守株待兔”,這個很有效果,但要時間和耐力。另一個去古玩市場按時價去碰運氣。其它,你想淘到古玩,我認為是沒有任何可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