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可愛的嚶嚶醬
-
2 # 努力的喜媽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中國自古就有這樣的教育信仰,我一度也被這樣的理念矇蔽了雙眼。這樣的教育會不會有效果?
1、觀察這樣教育的結果真心讓人心寒,孩子的毛病不但沒有改善,還添了喜歡拿把刀子自我保護的行為。孩子錯了嗎?自我保護是一種本能,他在年紀小的時候,體力打不過大人的時候,他用他認為有效的方式“打120報警電話”、“身邊放著棍棒、刀子等厲害的武器”自我保護。如果、如果他長大了,有一天,他意識到他的力氣足夠大,他可以打得過大人——他的父母,他會不會奮起反擊?或者惱羞成怒,反戈一擊。細思極恐啊。
可見棍棒教育是“弒母”血案的元兇。
2、父母的行為就是孩子的鏡子,父母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孩子,孩子同樣會用這樣的行為回饋父母和身邊的朋友、將來自己的子女。用棍棒教育孩子,就是告訴孩子矛盾產生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拳頭。成年後,我們都知道,事物是兩面的,人與人相處一定會存在矛盾,難道因為矛盾,我們就不交朋友了?求同存異,或者在矛盾中找到解決矛盾的辦法,才能友好相處。拳頭大部分時候只能讓事態升級,由小矛盾變成大矛盾。
可見棍棒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交際能力,不能言傳身教的教會孩子怎樣解決矛盾或者怎樣在矛盾中生存。
3、如果說可以打孩子,那一定是是針對低齡的孩子。 6歲以上,孩子就會有記憶,父母教育的行為,在孩子的眼裡就可能是天大的仇恨。與很多媽媽聊天,都說起自己小時候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父母狠狠滴揍了自己,哪怕四十多歲也記憶深刻,雖然可以理解父母的行為,卻成為自己永遠抹不去的記憶。
可見棍棒教育是給下一代種下仇恨的種子。
-
3 # 正心正舉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個永恆話題。
那在教育過程中到底該不該打孩子,一般情況是不建議打孩子,但也需要因孩子而異。
「人生不過百年」。父母一生中應完成兩大使命:
一是在社會中自我實現,獲得事業上的成功;
二是教育好自已的後代,完成自我延續的重要部分。
教育孩子,從與孩子共同生活的時間,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樹立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到對孩子的言傳身教,尊重那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獨特生命個體,每一位家長都任重而道遠。
「父母」做為家庭屬性的角色,不是一種稱呼,而是一種與自己生命有關的責任。
孩子需要的是立體、全方位、多維度的成長,對孩子的教育也應該是立體、全方位、多維度的教育,如果僅僅依賴學校教育,而忽視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是一種缺憾。
家庭教育既是一個異常複雜的過程,又是一門綜合性很高的藝術。
家庭教育不僅要求家長有多方面的見識和知識,而且要求家長懂得怎樣更好地與孩子相處和溝通,調動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讓孩子在學習、交友、做人、自我修養、目標管理、人文素養等各方面獲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潛能完全發揮出來,讓孩子的心智更加成熟。
教育孩子是一項十分複雜的事情,也是一項偉大的事業。
「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普天之下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願。這種心願從小處看,可以成就一個人的驕傲與輝煌,從大處看,可以光榮耀祖,實現家族的榮耀,可以造就一個民族的自豪,甚至成為一種文明與進步的代表,象徵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盼。
那麼,關於教育孩子,有哪些可行又有效的要點和方法呢?
1像狼一樣維護、鼓勵和培養孩子本身具有的好奇心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強的動物,它們不會把任何看見的事物當成理所當然,而是傾向於親自體驗和研究,大自然的神秘和奇特永遠令狼驚異。
狼總是會有對周圍環境產生濃厚的興趣,因而它們能不斷在環境中發現食物,瞭解危險,從而在野外環境中生存下來。
孩子天生就會遺傳好奇心,那是人類的本能。
只是有的孩子好奇心偏強,有的孩子好奇心偏弱;有些孩子天生對某一類事情好奇心重,而另一些孩子天生對另外一類事情好奇心重。
好奇心重能激發孩子對事物的求知慾望,能讓孩子產生做事情的原始動力。
因此,如果希望孩子擁有超強的學習能力,一定要像狼一樣維護、鼓勵和培養孩子本身具有的天性——對於世界的好奇心,讓他仔細觀察生活,用興趣來作為他學習的動力。這樣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就能不斷對工作有新創見和新靈感。
2不要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創造一個「魚缸」環境
世界上有一種熱帶金魚,當將它們養在魚缸中的時候,只有三寸長,不管養多長時間,始終不見金魚生長。然而,將這種金魚放到水池中,經過兩個月的時間,原來三寸的金魚就可以長到一尺。
對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孩子的成長需要自由的空間。而父母的保護就像魚缸一樣,孩子在父母的魚缸中永遠難以長成大魚。要想孩子健康強壯的成長,一定要給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而不讓他們拘泥於一個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魚缸」。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知識的更新換代,大環境的變化,父母應該剋制自己的想法和衝動,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
「長江後浪推前浪」,在時空上來說,後代只有比前代做出更卓越的成就,才能夠推動社會的向前發展,父母的主要作用是在孩子的起跑線和前半生進行助推,孩子人生的後半生放手讓孩子自己產生動能去飛躍吧!
3轉換思維用溫暖讓「愛」進行流動
有一個廣為流傳的寓言故事:太陽與風打賭,比誰的力量更強大,它們決定比誰能把路人的大衣脫掉。風無論怎樣用力地吹路人,路人反而會覺得寒冷將衣服越裹越緊,就是不脫大衣,風也只能在一旁無奈的嘆息;然而太陽只是散發出它溫暖的溫度,路人就開始發熱、流汗,很自然地敞開了大衣。
這個寓言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寬容是一種強於懲戒的力量,內在的溫暖遠比外在的強制更有力量和持久,因為「愛」的湧動是由內而發的,是內在主動生髮出來的,是更有生命力的。
教育孩子同樣如此,那些一味批評自己孩子的父母,最終會發現孩子越來越聽不進他們的話。每個孩子都可能犯錯誤,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點,客觀、理智、科學地處理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在體諒孩子的同時,做好自身修養,這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溫暖的家庭塑造「愛」的能力能夠融化很多事情。
4樹立孩子對待事情的正確態度要樹立孩子對待事情的正確態度,告訴孩子所做事情的意義是什麼。
比如,對於完成家庭作業這件事來說,可以從兩方面幫助孩子樹立正確態度。
-
4 # 佳話童心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家長故作灑脫的聲音,特別是做父親的,“不聽話就得揍啊!”這一般就是說給別人聽的自身教育感悟。
這樣的家長看著自己那個怯生生不敢亂來的孩子,往往也是滿臉自豪,“看我的孩子,他就怕我,我說一他不敢二!”這種“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雖然已經減少不少,甚至有很多家長不承認自己有這種理念,但是原生家庭帶給他們成長體驗,總是會在無形之中暴露他們的內在想法。
這種“打孩子”的教育方式,無非就是為了要一個聽話的孩子,可是這種“聽話”的狀態卻會毀掉孩子的一生,毀掉他真正的自我發展能力。
“聽話”的孩子總是等待別人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自然就不會有很好的組織領導的能力;“聽話”的孩子不會在學習上提出自己的見解,所以知識只能是他們記在腦子裡,用來應付考試的一些符號,自然這些符號不能被其所用,也就不會給他帶來更好的機會;“聽話”的孩子不會打破常規,視一切為當然,所以他們不會因為沒有光明而去發明電燈,也不會像牛頓一樣被蘋果砸中而思考出地球引力......
所以,當你的孩子不聽話時,不要再著急,而是要努力去探尋你的孩子究竟是要幹什麼,去探尋你的孩子對什麼發生了興趣,他有了什麼樣的優點,並加以幫助和引導。
但是很多人之所以會用“打”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就是因為他/她不會說,不會給孩子講道理,甚至是自己不懂,也講不到點子上來,自己說著說著就會著急,氣不打一處來了就會去打孩子。記得在一所中學裡,有個老師就講:在孩子的教育上,自己也覺得很費力,從來就不敢放鬆自己,一直在學習。
是的,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孩子所處的各種環境都在變化,任何一個家長都不可能用老方法,一成不變地去教育孩子,所以孩子的教育之路上,不僅不該用“打”的教育方式,更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學習。
-
5 # 自在育兒
關於這個問題,我有一些思考,並最終得出結論:不該打孩子。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我們為什麼會想要打孩子?因為我們覺得打了會有用,正如俗話所說,棍棒底下出狀元。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打的實際功效。一般來說我們只會打小的孩子,而很少打大的孩子,你知道為什麼嗎?
對於小的孩子來說,比如他不想做作業,你打他,他覺得很痛。
這時候,他就會權衡,在不做作業和打之間,被打比較難受,於是,他就會因為怕被打而乖乖做作業。
這在我們大人看來,就是“打”出作用了。
然而,打真的促進他的學習了嗎?不一定,他只是為了怕被打而應付,根本沒有從內心裡去好好做作業。
隨著他的長大,學業逐漸繁重,這時候,他又開始權衡,突然覺得,做作業和被打之間,做作業比較難受,於是他跟你說,媽媽,我不就是不想做作業,你打我吧。
這時候,就是父母最愁的階段了,因為孩子已經打也打不聽了,你該拿他怎麼辦?
綜上,打孩子不是教育良策,因為你不可能打他一輩子,總有一天,你會“打不動”,他也會打不聽。高明的父母從來不是透過打罵的手段來逼孩子就範。
他們會想法設法激發孩子內心的源動力,讓他們自覺地好好學習,好好做事,好好做人。
-
6 # 可愛的嚶嚶醬
雖然老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現在也有很多“狼爸”、“狼媽”,但是我不是很贊成用“打”來解決孩子的問題。
我一直覺得孩子教育不好,那是自己的問題,只能說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教育方法。孩子的性格都是在父母、家庭、身邊環境的影響下形成的,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難管教?我覺得父母應該先反思一下。
孩子是自己的,打孩子的同時自己也心疼啊。而且打不能解決問題,就算是孩子屈服了,“屈打成招”了,或許他心裡記恨你呢?你又不知道。所以,打,解決的只是表面問題。
像我小時候,經常被我媽打,拿家裡的床刷。就是因為不聽話不寫作業。導致我後來都對床刷有陰影了。小孩子不聽話不寫作業是不對,但是家長用打來解決問題也不對。而且這次你用打解決了,難保下次不會接著用打來解決孩子。
我認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方法。也不要覺得自己什麼都是對的,當孩子明確表示出不願意的時候,也要反思一下自己。像是我家小孩,現在也不大,才不到四歲,這段時間我在教他認字,因為擔心他看掛圖效果不喜歡,所以我專門去下載了一個幼兒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因為軟體是秉承“寓教於樂”的教學方法,這樣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不會覺得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現在我家孩子也不會反感學漢字,反而會主動問我xxx是什麼字。
所以我覺得,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找對方法。平時可以多和其他家長交流,或者在網上和一些有經驗的媽媽交流。
-
7 # 努力的喜媽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中國自古就有這樣的教育信仰,我一度也被這樣的理念矇蔽了雙眼。這樣的教育會不會有效果?
1、觀察這樣教育的結果真心讓人心寒,孩子的毛病不但沒有改善,還添了喜歡拿把刀子自我保護的行為。孩子錯了嗎?自我保護是一種本能,他在年紀小的時候,體力打不過大人的時候,他用他認為有效的方式“打120報警電話”、“身邊放著棍棒、刀子等厲害的武器”自我保護。如果、如果他長大了,有一天,他意識到他的力氣足夠大,他可以打得過大人——他的父母,他會不會奮起反擊?或者惱羞成怒,反戈一擊。細思極恐啊。
可見棍棒教育是“弒母”血案的元兇。
2、父母的行為就是孩子的鏡子,父母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孩子,孩子同樣會用這樣的行為回饋父母和身邊的朋友、將來自己的子女。用棍棒教育孩子,就是告訴孩子矛盾產生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拳頭。成年後,我們都知道,事物是兩面的,人與人相處一定會存在矛盾,難道因為矛盾,我們就不交朋友了?求同存異,或者在矛盾中找到解決矛盾的辦法,才能友好相處。拳頭大部分時候只能讓事態升級,由小矛盾變成大矛盾。
可見棍棒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交際能力,不能言傳身教的教會孩子怎樣解決矛盾或者怎樣在矛盾中生存。
3、如果說可以打孩子,那一定是是針對低齡的孩子。 6歲以上,孩子就會有記憶,父母教育的行為,在孩子的眼裡就可能是天大的仇恨。與很多媽媽聊天,都說起自己小時候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父母狠狠滴揍了自己,哪怕四十多歲也記憶深刻,雖然可以理解父母的行為,卻成為自己永遠抹不去的記憶。
可見棍棒教育是給下一代種下仇恨的種子。
-
8 # 正心正舉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個永恆話題。
那在教育過程中到底該不該打孩子,一般情況是不建議打孩子,但也需要因孩子而異。
「人生不過百年」。父母一生中應完成兩大使命:
一是在社會中自我實現,獲得事業上的成功;
二是教育好自已的後代,完成自我延續的重要部分。
教育孩子,從與孩子共同生活的時間,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樹立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到對孩子的言傳身教,尊重那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獨特生命個體,每一位家長都任重而道遠。
「父母」做為家庭屬性的角色,不是一種稱呼,而是一種與自己生命有關的責任。
孩子需要的是立體、全方位、多維度的成長,對孩子的教育也應該是立體、全方位、多維度的教育,如果僅僅依賴學校教育,而忽視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是一種缺憾。
家庭教育既是一個異常複雜的過程,又是一門綜合性很高的藝術。
家庭教育不僅要求家長有多方面的見識和知識,而且要求家長懂得怎樣更好地與孩子相處和溝通,調動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讓孩子在學習、交友、做人、自我修養、目標管理、人文素養等各方面獲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潛能完全發揮出來,讓孩子的心智更加成熟。
教育孩子是一項十分複雜的事情,也是一項偉大的事業。
「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普天之下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願。這種心願從小處看,可以成就一個人的驕傲與輝煌,從大處看,可以光榮耀祖,實現家族的榮耀,可以造就一個民族的自豪,甚至成為一種文明與進步的代表,象徵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盼。
那麼,關於教育孩子,有哪些可行又有效的要點和方法呢?
1像狼一樣維護、鼓勵和培養孩子本身具有的好奇心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強的動物,它們不會把任何看見的事物當成理所當然,而是傾向於親自體驗和研究,大自然的神秘和奇特永遠令狼驚異。
狼總是會有對周圍環境產生濃厚的興趣,因而它們能不斷在環境中發現食物,瞭解危險,從而在野外環境中生存下來。
孩子天生就會遺傳好奇心,那是人類的本能。
只是有的孩子好奇心偏強,有的孩子好奇心偏弱;有些孩子天生對某一類事情好奇心重,而另一些孩子天生對另外一類事情好奇心重。
好奇心重能激發孩子對事物的求知慾望,能讓孩子產生做事情的原始動力。
因此,如果希望孩子擁有超強的學習能力,一定要像狼一樣維護、鼓勵和培養孩子本身具有的天性——對於世界的好奇心,讓他仔細觀察生活,用興趣來作為他學習的動力。這樣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就能不斷對工作有新創見和新靈感。
2不要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創造一個「魚缸」環境
世界上有一種熱帶金魚,當將它們養在魚缸中的時候,只有三寸長,不管養多長時間,始終不見金魚生長。然而,將這種金魚放到水池中,經過兩個月的時間,原來三寸的金魚就可以長到一尺。
對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孩子的成長需要自由的空間。而父母的保護就像魚缸一樣,孩子在父母的魚缸中永遠難以長成大魚。要想孩子健康強壯的成長,一定要給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而不讓他們拘泥於一個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魚缸」。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知識的更新換代,大環境的變化,父母應該剋制自己的想法和衝動,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
「長江後浪推前浪」,在時空上來說,後代只有比前代做出更卓越的成就,才能夠推動社會的向前發展,父母的主要作用是在孩子的起跑線和前半生進行助推,孩子人生的後半生放手讓孩子自己產生動能去飛躍吧!
3轉換思維用溫暖讓「愛」進行流動
有一個廣為流傳的寓言故事:太陽與風打賭,比誰的力量更強大,它們決定比誰能把路人的大衣脫掉。風無論怎樣用力地吹路人,路人反而會覺得寒冷將衣服越裹越緊,就是不脫大衣,風也只能在一旁無奈的嘆息;然而太陽只是散發出它溫暖的溫度,路人就開始發熱、流汗,很自然地敞開了大衣。
這個寓言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寬容是一種強於懲戒的力量,內在的溫暖遠比外在的強制更有力量和持久,因為「愛」的湧動是由內而發的,是內在主動生髮出來的,是更有生命力的。
教育孩子同樣如此,那些一味批評自己孩子的父母,最終會發現孩子越來越聽不進他們的話。每個孩子都可能犯錯誤,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點,客觀、理智、科學地處理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在體諒孩子的同時,做好自身修養,這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溫暖的家庭塑造「愛」的能力能夠融化很多事情。
4樹立孩子對待事情的正確態度要樹立孩子對待事情的正確態度,告訴孩子所做事情的意義是什麼。
比如,對於完成家庭作業這件事來說,可以從兩方面幫助孩子樹立正確態度。
-
9 # 佳話童心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家長故作灑脫的聲音,特別是做父親的,“不聽話就得揍啊!”這一般就是說給別人聽的自身教育感悟。
這樣的家長看著自己那個怯生生不敢亂來的孩子,往往也是滿臉自豪,“看我的孩子,他就怕我,我說一他不敢二!”這種“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雖然已經減少不少,甚至有很多家長不承認自己有這種理念,但是原生家庭帶給他們成長體驗,總是會在無形之中暴露他們的內在想法。
這種“打孩子”的教育方式,無非就是為了要一個聽話的孩子,可是這種“聽話”的狀態卻會毀掉孩子的一生,毀掉他真正的自我發展能力。
“聽話”的孩子總是等待別人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自然就不會有很好的組織領導的能力;“聽話”的孩子不會在學習上提出自己的見解,所以知識只能是他們記在腦子裡,用來應付考試的一些符號,自然這些符號不能被其所用,也就不會給他帶來更好的機會;“聽話”的孩子不會打破常規,視一切為當然,所以他們不會因為沒有光明而去發明電燈,也不會像牛頓一樣被蘋果砸中而思考出地球引力......
所以,當你的孩子不聽話時,不要再著急,而是要努力去探尋你的孩子究竟是要幹什麼,去探尋你的孩子對什麼發生了興趣,他有了什麼樣的優點,並加以幫助和引導。
但是很多人之所以會用“打”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就是因為他/她不會說,不會給孩子講道理,甚至是自己不懂,也講不到點子上來,自己說著說著就會著急,氣不打一處來了就會去打孩子。記得在一所中學裡,有個老師就講:在孩子的教育上,自己也覺得很費力,從來就不敢放鬆自己,一直在學習。
是的,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孩子所處的各種環境都在變化,任何一個家長都不可能用老方法,一成不變地去教育孩子,所以孩子的教育之路上,不僅不該用“打”的教育方式,更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學習。
-
10 # 自在育兒
關於這個問題,我有一些思考,並最終得出結論:不該打孩子。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我們為什麼會想要打孩子?因為我們覺得打了會有用,正如俗話所說,棍棒底下出狀元。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打的實際功效。一般來說我們只會打小的孩子,而很少打大的孩子,你知道為什麼嗎?
對於小的孩子來說,比如他不想做作業,你打他,他覺得很痛。
這時候,他就會權衡,在不做作業和打之間,被打比較難受,於是,他就會因為怕被打而乖乖做作業。
這在我們大人看來,就是“打”出作用了。
然而,打真的促進他的學習了嗎?不一定,他只是為了怕被打而應付,根本沒有從內心裡去好好做作業。
隨著他的長大,學業逐漸繁重,這時候,他又開始權衡,突然覺得,做作業和被打之間,做作業比較難受,於是他跟你說,媽媽,我不就是不想做作業,你打我吧。
這時候,就是父母最愁的階段了,因為孩子已經打也打不聽了,你該拿他怎麼辦?
綜上,打孩子不是教育良策,因為你不可能打他一輩子,總有一天,你會“打不動”,他也會打不聽。高明的父母從來不是透過打罵的手段來逼孩子就範。
他們會想法設法激發孩子內心的源動力,讓他們自覺地好好學習,好好做事,好好做人。
回覆列表
雖然老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現在也有很多“狼爸”、“狼媽”,但是我不是很贊成用“打”來解決孩子的問題。
我一直覺得孩子教育不好,那是自己的問題,只能說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教育方法。孩子的性格都是在父母、家庭、身邊環境的影響下形成的,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難管教?我覺得父母應該先反思一下。
孩子是自己的,打孩子的同時自己也心疼啊。而且打不能解決問題,就算是孩子屈服了,“屈打成招”了,或許他心裡記恨你呢?你又不知道。所以,打,解決的只是表面問題。
像我小時候,經常被我媽打,拿家裡的床刷。就是因為不聽話不寫作業。導致我後來都對床刷有陰影了。小孩子不聽話不寫作業是不對,但是家長用打來解決問題也不對。而且這次你用打解決了,難保下次不會接著用打來解決孩子。
我認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方法。也不要覺得自己什麼都是對的,當孩子明確表示出不願意的時候,也要反思一下自己。像是我家小孩,現在也不大,才不到四歲,這段時間我在教他認字,因為擔心他看掛圖效果不喜歡,所以我專門去下載了一個幼兒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因為軟體是秉承“寓教於樂”的教學方法,這樣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不會覺得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現在我家孩子也不會反感學漢字,反而會主動問我xxx是什麼字。
所以我覺得,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找對方法。平時可以多和其他家長交流,或者在網上和一些有經驗的媽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