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相約星期二tt

    第四章 兩界收心猿

    唐三藏自太宗貞觀十三年九月十二日帶了兩個從人,離了長安,行了一兩天,來到法門寺。寺中長老與眾僧接待了,都勸三藏莫去西天。三藏說:“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我設下宏誓大願,一定要到西天,見到我佛如來,取回真經,保大唐江山永固。”眾僧大受感動,讚不絕口。次日早上,三藏在佛前焚香設願:“弟子陳玄奘,前往西天拜佛取經,肉眼凡胎,不認真佛,立願逢廟燒香,遇佛拜佛,遇塔掃塔。但願我佛慈悲,早現丈六金身,賜真經,留傳東土。”

    眾僧送出山門,三藏一路西行,走了多日,來到河州衛。這裡是大唐和西域的邊

    界,越走越荒涼。已是深秋天氣,雞叫得早。這天唐僧聽見雞叫就起身趕路,只有四更。走了幾十裡,山路越來越崎嶇,正害怕,連人帶馬都跌入陷坑,五六個小妖趕來,將人馬都捉了,去見妖王。妖王正要吃人,忽聽小妖來報:“熊山君與特處士來了。”只見一個黑大漢與一個胖大漢搖搖擺擺走來,說:“寅將軍,恭喜,恭喜,又做了好生意。”寅將軍就把二從人拿來待客,三妖喀嚓喀嚓吞食了心肝,把肉分給小妖。唐長老嚇了個半死。

    東方漸漸放亮,熊山君與特處士告辭,寅將軍與眾小妖也去睡覺,只把三藏捆在那裡。三藏正性命不保,一個老漢持杖走來,手一拂,繩索就斷了。三藏謝了救命之恩,老漢為他找來馬匹包袱,送唐僧離了虎穴,說:“那寅將軍是虎精,熊山君是熊羆精,特處士是野牛精。我是天上太白金星,知你有難,特來救你。”唐僧再謝了金星,金星化一陣清風而去。

    唐僧獨自騎馬西行,走半日不見人煙,前有猛虎,後有長蛇,左有毒蟲,右有怪獸,嚇得戰戰兢兢,馬也屎尿齊流,只好聽天由命。正在這時,忽見狼蟲虎豹四處奔逃,原來是一個大漢手持獵叉,身背弓箭,從山後走來。大漢說:“我叫劉伯欽,綽號鎮山太歲,要打幾隻山蟲食用。你從哪裡來?”唐僧說了來歷,謝過救命之恩。伯欽說:“山上野獸都怕我,你既是唐朝來的,這裡還是大唐國土,我也是大唐百姓,你到我家住一夜,明日我送你一程。”

    二人轉過山坡,忽聽風響。伯欽說:“有個山貓來了,你等等,我拿下它請你的客。”正說著,跳出一隻猛虎來。那虎見了伯欽,轉身就逃。伯欽趕上,持叉與虎搏鬥,直鬥了一個多時辰,老虎心怯,被伯欽一叉刺透心肝,立時斃命。伯欽高興地說:“這隻山貓夠長老吃幾天了。”唐僧連連誇讚:“太保真是山神。”伯欽拖著死虎,在前引路,走不多遠,來到一座山莊,讓家童開剝死虎,款待長老。伯欽的母親、媳婦出來,與唐僧相見了,問清唐僧

    來歷。老母說:“明天是你父親的忌日,請長老念卷經,超度他。”伯欽就去安排香燭紙錢。不一會兒,家童們排開桌椅,端來幾盤熱騰騰的燉虎肉,請唐僧入席。唐僧說“貧僧生下來就吃素,從來不敢葷。”老母就讓媳婦把鍋在火上燒了,洗了又刷,用山地榆葉子煎了茶,接著做了黃米飯,炒些乾菜,請唐僧吃,伯欽就用虎肉相陪。

    天晚,閤家收拾了,點燃香燭,請唐僧唸經。唐僧淨手焚香,敲著木魚,唸了幾卷經。伯欽燒了紙錢,各自安寢。當夜,全家人做了同樣的夢,伯欽的父親前來,說是唐僧的經文超度了他的亡靈,就要到中原富貴家中轉生。天明,大家互說了夢境,對唐僧感謝不盡。一家人留唐僧吃了早齋,拿出銀兩酬謝,唐僧分文不受。伯欽就帶上獵叉、弓箭,送唐僧起程。走了半天,只見前面有座高山。伯欽說:“那山就是兩界山,過了山,就不是大唐的地界了,山那邊的野獸也不服我管,你自己去吧。”唐僧正害怕,只聽有人高叫:“我師父來了,我師父來了。”把三藏又嚇了個半死。

    伯欽說:“長老別怕,這叫的想必是山下石匣中的老猿猴。”唐僧問:“什麼老猿猴?”

    伯欽說:“聽老輩人說,王莽篡漢時,天降此山,壓著一個神猴。此山原叫五行山,大唐徵西,改名兩界山。長老別怕,咱們去看看。”唐僧硬著頭皮跟伯欽來到山下,果見露著一個猴頭,伸著兩手亂招,說:“師父,你怎麼才來?快救我出來,我保你上西天去。”唐僧問:“你是誰?為什麼壓在山下?我怎麼救你?”悟空說:“我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孫大聖,被佛祖壓在這裡。觀音上東土找取經人,讓我皈依佛法,保取經人到西天。所以我日夜盼望你

    到來,跟你當個徒弟。這山上有如來的一張帖子,你只要揭下帖子,我自會出來。”

    唐僧跟伯欽來到山頭,果見一張帖子,上寫“唵、嘛、呢、叭、咪、吽”六個金字。唐僧對天祝禱:“我與神猴有師徒之分,就能揭下此帖,若無,就揭不下。”伸手一揭,輕輕就揭下來,說:“帖子揭下來了,你出來吧。”

    猴王說:“你離遠些,我就出來。”唐僧等往回走了六七里,又聽猴王說:“再遠些。”

    唐僧等又往回走了好遠,只聽山崩地裂一聲響,猴王已跪在唐僧面前,拜了四拜,又謝了伯欽,就去收拾行李馬匹。唐僧見猴王像個小和尚,就問:“徒弟,你姓什麼?”猴王說:“姓孫。”“我給你起個法名吧。”“我有法名,叫孫悟空。”“我再給你起個混名,稱為行者。”從此悟空又叫孫行者。伯欽告辭回去,悟空就保著三藏西行。

    悟空扶唐僧上馬,揹著行李,拐呀拐地向前走。過了兩界山,忽有一隻猛虎咆哮著撲過來,唐僧正心驚,悟空說:“師父別怕,他是給我送衣服來的。”就放下行李,從耳朵裡取出棒來,迎上前去。老虎見他走來,嚇得伏在地上,動也不敢動。悟空上去,一棒把虎打死。

    唐僧問:“你方才打虎的鐵棒呢?”悟空說:“那鐵棒原是大禹的定海神針,又叫如意金箍棒,要大就大,要小就小,我把它變成繡花針,藏在耳朵裡了。”唐僧又問:“那虎見了你,為什麼不敢動了?”悟空說:“別說虎,就是龍見了我也害怕。我有降龍伏虎的手段,七十二般變化。到危難處,看我施展本領!”

    當晚,師徒二人在一戶人家投宿。悟空服侍唐僧洗浴,見唐僧脫下一件白布襯衫,取來穿上,唐僧就把襟衫送給悟空。第二天,二人吃了早齋,謝過主人,取路西行,一路上免不了飢餐渴飲,曉行夜宿。這天,二人正走著,忽聽一聲呼哨,闖出六個強人來,各持長槍短劍,攔住去路,喝道:“那和尚,留下馬匹包袱,饒你們性命!”唐僧嚇得魂飛魄散,跌下馬來。悟空扶起師父說:“別怕,他們給咱送盤纏來了。”就迎上去,說:“我是多年的山大王,你們是什麼毛賊?”六人說:“我們喚做眼見喜、耳聽怒、舌嘗思、鼻嗅愛、意見欲、身本憂。”悟空說:“六個小毛賊,有什麼能耐?快把銀子拿出來,與我做七份兒分了,饒你們性命!”六賊大怒,舉刀舞劍,照悟空頭上乒乒乓乓砍了幾十下,悟空笑著說:“你們累了,看我打你們一下。”就取出棒來,只一下,就把六賊打成一團肉餅,奪了他們的盤纏。

    唐僧見悟空打死人,十分不快,嘟囔道:“這些毛賊,就是送官,也不夠死罪。出家人‘走路怕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你怎麼沒一點慈悲之心,無故打死人命?”悟空說:“我不打死他們,他們要打死你哩!”唐僧說:“我們出家人,寧死也不行兇。就是死,也只死我一個,你卻打死他們六個。若告到官,就是你老子當官,也說不過去。你這樣行兇,去不了西天,做不了和尚。”

    悟空何時受過這種氣?見唐僧只管絮絮叨叨,忍不住火氣,說:“既然你說我做不了和尚,我就回去。”唐僧也不理他,他說聲:“老孫走了!”呼的一聲,早已無影無蹤。唐僧垂淚說:“也是我命裡不該有徒弟。”只好一手牽馬,一手拄錫杖,獨自西行。正走著,見路邊有個老婆婆,手捧一件錦衣,一頂花帽,問:“你是哪裡來的長老?為什麼哭哭啼啼?”

    唐僧說了來歷和悟空棄他而去的經過。老婆婆說:“我只有一個兒子,做了三天和尚就死了,這衣服帽子都是他的,就送給你,讓你徒弟穿戴吧。”唐僧說:“他已走了,我上哪兒找他?”老婆婆說:“他定是上我家去了。我有一篇真言,叫定心真言,又叫緊箍咒兒,你記熟了。我把他叫回來,你把衣帽讓他穿戴了,就唸咒,他再也不敢行兇了。”三藏低頭禮拜,那婆婆化一道金光就不見了,情知是菩薩顯聖,忙撮土為香,望空禮拜,坐在路邊,把咒語

    記熟了。

    悟空一個筋斗來到東洋大海,覺得口渴,就來到水晶宮,敖廣迎出來,見了禮。敖廣說:“聽說大聖難滿,沒來得及恭賀。想來大聖是重整仙山。”悟空說:“我雖有這個念頭,卻又做了和尚,保唐僧去取經。”敖廣說:“此事更可祝賀。怎麼大聖又回來了?”悟空說:“別提了,那老和尚不知好歹,我打死幾個劫路賊,他就嘟囔個沒完。你想,我老孫什麼時候受過氣?就扔下他,欲回本山,先來拜訪一下老鄰居。”敖廣敬了茶,悟空喝了幾口,見牆上掛著一幅《圯橋進履》圖,問:“這上面是什麼故事?”敖廣說:“當時大聖正忙著鬧

    天宮,所以不知此事。這是秦末時,張良避亂,見橋上坐一老人,老人把鞋掉到橋下,讓張良給他拾鞋穿鞋,一連三次。這老人就是黃石公,見張良尊老敬賢,就傳他三卷兵書,讓他輔助漢王。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興了漢室。功成後,棄官不做,跟著赤松子修道,成了仙。大聖,你若不保唐僧,不盡勤勞,到底是個妖仙,難成正果。”悟空沉吟半晌,說:“言之有理,老孫還去保那和尚取經。”

    轉眼間悟空就來到唐僧面前,說:“師父怎麼坐在這裡?”唐僧說:“你去哪裡了?讓我不敢走動。”悟空說:“我找東海龍王討了盅茶吃。”唐僧不信,悟空就說了他的筋斗雲一翻就是十萬八千里。唐僧說:“你有本事,多遠都可討茶吃,我沒本事,只好忍飢挨餓了。”

    悟空穿上錦衣,戴上花帽,唐僧就唸起緊箍咒來。悟空只叫“頭疼”,倒在地上直打滾,亂扯緊箍兒。唐僧怕他扯斷了,就住口不念。悟空頭不疼了,就取出棒來,往外撬箍兒。唐僧又唸咒,悟空又頭疼,唐僧一住口,馬上就好了。悟空恍然大悟,舉棒要打唐僧。唐僧慌忙唸咒,疼得悟空扔了棒,把個腦袋勒成了凹腰葫蘆。悟空說:“別唸了,我知道了。”唐僧說:“你怎敢打我?”悟空說:“我不敢。這法兒是誰教你的?”唐僧說:“是一個老婆婆。”悟空說:“不用說了,肯定是南海觀音,我找她算賬去。”唐僧說:“這咒是她教我的,她也會念。”悟空只好死心塌地,收拾馬匹行李,挑上擔兒,保唐僧西行。

    師徒二人行了幾日,已到嚴冬天氣,朔風凜冽,路滑難行。這天,二人來到一座險峻的山上,唐僧問:“哪裡水響?”悟空說:“這是蛇盤山鷹愁澗,澗裡水響。”一會兒,來到澗邊,忽見水中鑽出一條龍來,撲向唐僧。悟空忙抱起唐僧,轉身就走。那龍張開巨口,把馬連鞍都吞了,又一頭鑽入水中。悟空大怒,想去鬥龍索馬,唐僧又哭哭啼啼,無人保護。這時,忽聽空中人言:“大聖,我們是觀音菩薩差來保護聖僧的。”唐僧慌忙禮拜,悟空問:

    那龍聽得叫罵,躥出水面,張牙舞爪來鬥悟空,不敵悟空棒重,逃入水中,不肯出來。悟空去見唐僧,說龍藏水底,任他叫罵,不肯出來交戰。唐僧說:“前幾天你還說你有降龍伏虎的手段,今天怎不能降他?”悟空被唐僧這一搶白,賭氣來到澗邊,使出翻江攪海的神通,把澗水攪得如同開了鍋。龍在水中受不了,只好出來,說:“你是哪裡的妖魔,如此欺負我?”悟空說:“你還我馬,就饒你性命。”龍說:“我把馬吃了,又吐不出來。”悟空說:“我就打死你,給馬抵命!”那龍再戰悟空,鬥不幾合,實在難當,就變成條水蛇,鑽入草

    棵中。悟空使棒撥草尋蛇,遍尋不著,急得他念動真言,拘來山神、土地,舉棒要打。山神說了龍的來歷,土地說只要請來南海菩薩,就可收服此龍。悟空就領山神、土地來見唐僧,說是要去南海,唐僧說:“你一去,不知幾時回來,我怎辦?”悟空正為難,半空中金頭揭諦自告奮勇去請菩薩。

    不多時,揭諦請來菩薩。悟空大叫:“你自稱大慈大悲,怎麼生法兒害我?哄老孫戴上這花帽,又教老和尚念什麼緊箍咒,咒我頭疼。”觀音罵道:“你這大膽潑猴,我好意讓取經人救你,讓你保他去西天,你卻不服管教,若不用這箍兒拘著你,你還敢誑上欺天,再闖大禍,只有如此,你才肯入我佛門。”悟空說:“這倒罷了,你為什麼又讓那孽龍吃了我師父的馬?”觀音說了那龍的來歷,吩咐揭諦:“你去澗叫:‘敖閏龍王玉龍三太子,南海菩薩在此!’他就會出來。”揭諦一叫,那龍果然出來,變成人形,向菩薩禮拜,說他久等取經人不見。菩薩說:“那不是取經人?”龍說:“他只跟我鬥,沒說一個取經字。”悟空說:“你又沒問我姓名。”龍說:“我不問了你是哪裡的潑魔?你啥時說半個唐字?”菩薩埋怨說:“你這猴頭,只會逞強。再往前去,還有人皈依。問你時,你先提取經,自會收服。”

    觀音摘了小龍項上明珠,用楊柳枝蘸上甘露,往他身上一拂,叫聲“變!”小龍就變得跟原來的馬一模一樣。菩薩辭了三藏要走,悟空扯住她說:“西天路上如此艱險,老和尚又不知好歹,我不去了。”菩薩說:“遇到危難時,我許你叫天天應,叫地地靈,十分危難時,我也會親自救你。”她又摘下三片楊柳葉兒,變成三根救命毫毛,說:“到萬般無奈時,你可隨機應變,用這毫毛救自己。”菩薩走後,悟空牽上馬來見唐僧。唐僧說:“這馬怎比以前肥壯了?你從哪兒找回來的?”悟空說:“這是那龍變的。”唐僧說:“一匹無鞍的馬怎麼

    卻見一個漁翁撐著筏子,等在岸邊。唐僧師徒乘筏過了澗,唐僧要給擺渡錢,悟空說:“不打他就便宜他了,還給他錢?”唐僧說:“他好心渡我們過澗,你怎麼反要打他?”悟空說:“他是澗中水神,迎接來遲,怎麼不該打?”師徒二人行到天晚,到一座莊院投宿。莊主太公盛情接待,說此處是西番哈密國,全莊人都信佛。他見白龍馬沒有鞍轡,就送上一副,又送了一條虎筋馬鞭。次日師徒登程,轉身不見了莊院,唐僧知是山神、土地顯靈,連忙禮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開口說話的早晚與智商有關嗎?孩子多大開口說話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