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寶媽帶娃日記
-
2 # 韓胖兒vlog
順產坐月子需要注意:
1.可以更早的進行活動
選擇順產雖然過程會很痛苦,但是分娩一結束寶媽的任務就完成了,一般分娩結束2個小時以後寶媽就可以嘗試下床走路了。需要注意的是,寶媽剛剛經歷了分娩,體力還沒有恢復,容易出現頭暈的現象,下床活動家人要在一邊陪同。
2.注意身體清潔
分娩結束,產婦體內的惡露就開始排出,大約需要4周時間可以排盡,寶媽可以透過觀察惡露排出情況判斷子宮的恢復。在惡露排出的這段時間內寶媽要注意身體的清潔,尤其是下體的衛生,可以每天用溫水擦拭,勤換內衣褲。
3.不能吹風
順產過程中,寶媽的骨頭會被胎兒撐開,產後如果不注意防風很容易出現風溼病。所以順產的寶媽一定不能吹風,受涼。
剖腹產的過程雖然比較舒服,但是產後卻要比順產受更多的罪,剖腹產的寶媽產後護理需要更加註意。
二.剖腹產的護理
1.傷口護理
傷口的護理對於剖腹的寶媽是最重要的,在分娩後1個月之內最好不要洗澡,以免打溼傷口,造成感染。
2.多休息
剖腹的媽媽比順產更需要休息,所以產後儘量少照顧寶寶,2個小時喂一次奶就行,其他的時間把孩子交給家人來帶;剛生產完的前幾天不要長時間坐著看電視,玩手機,看書,否則會傷害眼睛,也會導致腰痛;多休養並不是不能動,產後24小時以後可以適當的翻身活動,有利於血液迴圈,加速傷口恢復。
3.注意飲食
產後會留下傷口,所以不能立即進食,最好在排氣6個小時以後再吃飯。而且剖腹後的傷口距離腸胃很近,剖腹的媽媽在飲食上要特別的注意。不要吃堅硬,刺激,辛辣的食物,儘量以清淡的流食為主,讓寶媽引起脹氣的豆製品食物一定要避免。
-
3 # 小職生活記
寶媽分娩方式刨腹產和順產,一般都是能順產就儘量不選擇刨腹產,順產恢復要比刨腹產恢復快一些,不管刨腹產還是順產疼痛是不可避免的,相比之下刨腹產要比順產更要損耗元氣。順產和刨腹產坐月子護理都是差不多的
一、刨腹產手術前八個小時禁食水,術後腸道蠕動通氣後才可以吃些流食,順產不需要禁食,產後想吃什麼都可以,不需要餓肚子,都要注意產後惡露排出刨腹產後選擇半臥位或側臥位,順產有側切的坐的時候注意不要壓迫傷口。
二、刨腹產或順產後回到家裡身體比較虛弱,一定注意休息,少食多餐,多吃些補血的食物休息好後要多下來走動,這樣能幫助下肢血液迴圈,避免長期躺臥容易出現下肢血液不迴圈造成麻木引起發炎
三、傷口護理,刨腹產手術選擇下腹部切口,順產是自然分娩有些有側切有些沒有側切,刨腹產要比順產傷口長恢復比較慢刨腹產寶媽坐月子期間避免大笑,咳嗽等都會引起傷口疼痛,順產寶媽要避免便秘用力大會把側切傷口再次撕裂,傷口都要保持乾燥,時刻注意清潔
四、產後都要做產後康復,骨盆,腹直肌,避免中年後出現漏尿現象,不管是刨腹產還是順產都要注意產後多休息產後虛汗多,勤換衣服,避免著涼引起月子病
坐月子可著實是一門學問,希望每個月子寶媽都能順利度過,恢復孕期的健康身體
-
4 # 丫軒哥
對於剖腹產的媽媽來說,產後護理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注意傷口的清潔護理,還要細心觀察體內惡露的排出情況,不能為了顯身材而穿緊身衣,可以使用收腹帶,使用收腹帶可以加快產後恢復。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做些適量的運動,有助於傷口癒合。
對於順產的媽媽來說,順產一般都會留下一些幫助生產而切的一些傷口。雖然自然分娩產後併發症少,相對復原速度比剖腹產來得快,但因傷口位尿道口、陰道口、肛門交匯的部位,所以在要經常給傷口清洗,保持會陰部的清潔。一定要注意防止外陰感染,會陰切口插線後裂開,傷口發生血腫等問題。
順產和剖腹產的媽媽,在身體沒有恢復好的時候,最好不要同房。在產後一定要注意補充身體所需各種營養,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多吃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要適量的做些運動,保持身心愉悅,才能讓身體更好地恢復。
1.剖腹產的傷口要勤換藥,
2.保持傷口和周圍清潔乾爽。
3.保護好手術後刀口的刀痂。
4.休息時最好採取側臥微屈體位,以減少腹壁張力。
5.可在醫生指導下,塗抹一些外用藥。
6.隨時保持疤痕處清潔,及時擦去汗液,不要用熱水燙洗。
7.拆線後,要避免劇烈運動、身體過度伸展或側屈。
8.順產傷口保持外陰清潔乾燥。
9.勤換衛生墊。
10.每天用溫水勤沖洗會陰部,切忌由後向前擦,應該由前向後。
11.如果傷口有感染跡象,區域性可採用1:5000高錳酸鉀溫水坐浴,把傷口浸泡在內,每天2次,每次10-15分鐘。
12.會陰側切後,睡覺或坐著時重心應側向傷口對側,避免惡露汙染傷口,避免傷口受壓,切口表面錯開;。
13.保持大便通暢,發生便秘難解時,不要用力屏氣,可用開塞露幫助通便。
14.平時生活方面注意如下事項:
鼓勵新媽媽在手術後多散散步。
飲食注意多吃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的食物,促進傷口恢復。
每天一定要檢視切口,並給傷口消毒。現在縫合傷口的多是羊腸線或可吸收線,萬一遇到線頭外露的情況,別用剪刀去剪,也別試著去抽,需要去醫院讓醫生來解決。
衣物要寬鬆,柔軟棉質,容易透氣。
剖腹產的傷口要勤換藥,保持傷口和周圍清潔乾爽。保護好手術後刀口的刀痂。休息時最好採取側臥微屈體位,以減少腹壁張力。可在醫生指導下,塗抹一些外用藥。隨時保持疤痕處清潔,及時擦去汗液,不要用熱水燙洗。拆線後,要避免劇烈運動、身體過度伸展或側屈。
順產傷口也是如此,保持外陰清潔乾燥。勤換衛生墊,因為傷口浸泡在溼透的衛生墊上很難癒合,而且久了細菌滋生對傷口癒合不好。
每天用溫水勤沖洗會陰部,切忌由後向前擦,應該由前向後。如果傷口有感染跡象,區域性可採用1:5000高錳酸鉀溫水坐浴,把傷口浸泡在內,每天2次,每次10-15分鐘。
會陰側切後,睡覺或坐著時重心應側向傷口對側,避免惡露汙染傷口,避免傷口受壓,切口表面錯開;。
保持大便通暢,發生便秘難解時,不要用力屏氣,可用開塞露幫助通便。
平時生活方面注意如下事項:
1.鼓勵新媽媽在手術後多散散步。散步能幫助新媽媽儘快恢復胃腸系統功能。
2.飲食注意多吃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的食物,促進傷口恢復。
3.每天一定要檢視切口,並給傷口消毒。現在縫合傷口的多是羊腸線或可吸收線,萬一遇到線頭外露的情況,別用剪刀去剪,也別試著去抽,需要去醫院讓醫生來解決。
3.衣物要寬鬆,柔軟棉質,容易透氣。
1、注意休息,注意活動
(1)不管是什麼方式,生完寶寶肯定是消耗了很大的體力。新媽媽要注意多休息,在照顧孩子的方面,如果家人能代勞的話,最好是多讓家人抱自己,少抱孩子,除了餵奶的時候。免得造成頸椎病、腰背痠痛等症狀。
(2)休息的同時也要注意適當活動,坐月子可不是隻躺在床上就行,適當的下床活動更有利於身體的恢復。
2、飲食方面要清淡,營養要均衡
不要大魚大肉的只吃這些補身體,要注意飲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可以多喝點兒小米粥。
3、注意個人衛生
(1)不管是哪種生產方式,一定要注意產後的衛生,不要怕麻煩,有條件的話最好是在刀口好了之後洗洗澡,注意別感冒就行。
(2)寶寶在吃母乳之前最好是清潔一下乳房。
(3)洗頭的話一定要把頭髮及時吹乾。
4、玩手機的時間不要過長
坐月子的時候寶寶睡眠時間長,除了吃就是睡,很少有玩兒的時間。在月子期間孕媽媽肯定會有些無聊,除了玩手機看電視也沒有什麼事情,不過千萬不要長時間來盯著手機很容易視覺疲勞。
【2個不同點:】
1、剖腹產的媽媽注意刀口,順產媽媽注意側切刀口
(1)剖腹產的媽媽是在肚子上開一個刀口,生完寶寶之後會粘一條帖或者是縫上。對於這個刀口,新媽媽一定要護理好,不要沾水,不要去撓,等著粘的一條貼自然掉落。
(2)順產的媽媽很容易因為胎兒大,造成側切,要按照醫生的建議每天清洗一下刀口,避免感染。
2、產後的睡姿
(1)抱不著媽媽的刀口在肚子上,在抱孩子或者下地的時候會牽扯到刀口比較疼。睡覺的時候可以採取微屈的側臥體位,能夠減輕牽扯疼痛。
(2)順產的媽媽就比較自在一點,什麼體位都可以,只要注意保持衛生就行。
-
5 # 調皮的哥萌萌的弟
本人二胎媽媽,兩個都是剖腹產,第二次比第一次疼多了,恢復時間差不多,一個星期後就不怎麼疼了。當時導尿管拔了就多下床走動,吃了蘿蔔黑魚湯,有助於排氣和長傷口,前七天一定要飲食清談,多用一些活血化瘀藥材泡腳。寶寶多吸,有助於子宮收縮。當然,傷口癒合速度和是否會留疤,要看自己的面板情況了。
-
6 # 小辰育兒
一般順產傷口會小,而剖宮產相比之下傷口就更好大了,但是不管哪種方式都有留下傷口,醫院都會安排消炎,下面來看看順產與剖宮產的不同:
一、順產傷口疼痛程度不一樣
順產對寶寶好處多,只要媽媽自身條件允許,堅強的媽媽願意忍受十級陣痛換來寶寶的健康。但是對產婦來說在分娩時,盆底肌肉會有一定的拉傷,胎兒較大、會陰緊張的話,還會出現會陰撕裂。有時候為了避免會陰嚴重撕裂,助產士會做側切並進行傷口縫合,這會導致產後傷口疼痛。傷口經過縫合肯定需要時間來癒合,會陰傷口的疼痛感至少1周時間才能緩解至消失。在傷口癒合期,會陰處的護理工作一定要做好,要不然很容易感染髮炎化膿,疼痛加倍同時恢復時間勢必延長,一兩個月都不為過。順產基本三護理:
清洗消毒傷口
側切一般需要一至兩週時間癒合,在癒合期產婦需要每天消毒,可以像在產房一樣,用加溫的0.2%的碘伏溶液沖洗外陰,洗淨血跡,以達到殺菌作用,避免繼發感染。勤換棉墊產婦分娩過後,身體會排惡露持續近-一個月,為了避免感染,媽咪除了選擇產婦專用衛生棉外,還需要勤換棉墊,不要節省,避免讓側切的傷口浸泡在溼透的衛生棉上難以癒合。及時就醫如果傷口已經持續紅腫或刺痛,甚至出現膿狀分泌物,可能是傷口癒合不佳。產婦要留意傷口的癒合情況,及時發現這些狀況,儘早就醫。醫生可能會使用抗生素藥物,否則等到傷口出現感染後,反而讓傷口癒合更麻煩。二、剖腹產切口疼痛因為不符合順產條件,有些產婦只能選擇剖腹產。相對於自然分娩,剖腹產在生產時相對輕鬆,但產後的疼痛卻一點也不輕,睡覺疼、下地疼、抱孩子更疼,傷口護理不當發炎的話會更痛苦更麻煩。
剖宮產三大基礎:
勤換藥
剖腹產媽媽的傷口需要勤換藥,並保持傷口及其周圍的乾燥和清潔,及時除去汗液,以免汗液刺激帶來疼痛。在出院後也要保護好傷口,不要過早撕脫傷疤。微屈側臥睡姿平躺的睡姿會讓傷口處於緊繃狀態,疼痛難耐,所以剖腹產媽媽可以採用微屈的側臥體位,這樣能減輕腹壁張力牽拉帶來的疼痛。藥物緩解傷口癒合會結痂癢痛,產婦癢痛嚴重的話,可以在醫生的指引下服用不影響哺乳的藥物減輕疼痛或瘙癢。並且在拆線後,也要避免過度使用腹壓,避免身體的過度伸展。在生產過程中,不管是順產還是剖宮產基本護理一定要做好,否則對以後後的身體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回覆列表
產後最主要的一件事即為“休息”,在這段時間內,產婦周圍的親戚,如孃家的母親與姐妹、夫家的親戚、當然還有丈夫等,都應同心協力的來照顧產婦。
產婦要有舒適的環境,夏天太過炎熱需開空調,讓室溫維持在25-28度之間,但卻要注意不可以吹到風,而且產婦要穿長褲、長袖衣,並穿襪子。
至於喂母奶時,可以側躺在床上,將嬰兒放於身側讓他吸好,產婦可以斜靠,並在嬰兒及產婦的背面各放一個大枕頭支撐,這樣產婦不會太累,但要注意不要堵住嬰兒的鼻子,以免窒息。 產婦應儘量少看電視及手機,如果一定要看,則每15分鐘必須讓眼睛休息10分鐘。最好能多聽聽輕柔的音樂,一方面讓眼睛休息,一方面可調整情緒,消除神經緊張。
產婦的飲食要注意以下原則:1.食物要鬆軟、可口,易消化、吸收。2.少量多餐,多用些湯類食物,利於哺乳。3.要幹稀搭配、葷素相宜。4.不宜食生、冷、硬的食物;5.不宜快速進補,以免得不償失。
坐月子期間,產婦需要大量營養補充孕期和分娩的消耗,促進身體的恢復,哺育嬰兒。產後飲食不宜大補。和動物的生育一樣,人類在妊娠期間已經為日後生產作好了準備。滋補過量的產婦易患肥胖症,從而引發多種疾病。產婦肥胖還可以造成乳汁中脂肪含量增多,最終導致嬰兒的肥胖或腹瀉。 蔬菜、水果不可少。對於蔬菜和水果,傳統的觀念認為,二者“水氣大”,吃了會傷身體,殊不知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不僅可以補充肉、蛋類所缺乏的維生素C和纖維素,還可以促進食慾,幫助消化及排便,防止產後便秘的發生。
其實,坐月子除了對產婦身體的照顧外,最重要的還是產婦的心情,一定要讓產婦保持一個輕鬆,愉悅的心情,對產婦,對孩子都會好。願天下所有的媽媽都做個好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