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食品質量?
(一)明示的食品質量安全:
包括食品標籤、食品說明中闡明的要求,消費者明確提出的要求。
(二)內在的食品質量內容:
包括:一是食品必須保證的食品安全,不能造成對人體的危害。二是必須履行的內容。指法律法規及強制性標準的要求。三是包括安全性、營養性、可食用性等要求。所謂的安全性,是指食品在消費者食用、儲運、銷售等過程中,保障人體健康和安全的能力。所謂的營養性,是指食品對人體所必須的各種營養物質、礦物質元素的保障能力。食品的可食用性是指食品可供消費者食用的能力。任何食品都具有其特定的可食用性。
二、食品質量安全包括哪些內容?
一是食品的汙染對人類的健康、安全帶來的威脅。
按食品汙染的性質來分,有生物性汙染、化學性汙染、放射性汙染。
二是食品工業技術發展所帶來的質量安全問題。
如食品新增劑、食品生產配劑、介質以及輻射食品、轉基因食品等。這些食品工業的新技術多數採用化工、生物以及其他的生產技術。採用這些技術生產加工出來的食品對人體有什麼影響,需要一個認識過程,不斷髮展的新技術不斷帶來新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
三是濫用食品標識。
食品標識是現代食品質量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種不同食品的特徵及功能主要是透過標識來展示的。因此,食品標識對消費者選擇食品的心理影響很大。
食品標識的濫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偽造食品標識。如偽造生產日期、冒用廠名廠址,冒用質量標誌;
(2)缺少警示說明;
(3)虛假標註食品功能或成分,用虛誇的方法展示該食品本不具有的功能或成分;
(4)缺少中文食品標識。進口食品,甚至有些中國產食品,利用外文標識,讓華人無法辨認。
三、什麼是食品汙染?
食品汙染是指食品受到“有害因素”的侵襲,致使食品的質量安全性、營養性和或感官性狀發生改變的過程。
食品汙染大致可分為:
(1)食品中存在的天然有害物;
(2)環境汙染物;
(3)濫用食品新增劑;
(4)食品加工、貯存、運輸及烹調過程中產生物質或工具、用具中的汙染物。
根據汙染物的性質,食品汙染可分為生物性汙染、化學性汙染、放射性汙染等。
食品汙染造成的危害,可以歸結為:
(1)影響食品的感官性狀;
(2)造成食品中毒;
(3)引起機體的慢性危害。
四、什麼是食品的生物性汙染?
因微生物及其毒素、寄生蟲及其蟲卵等對食品的汙染造成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為食品的生物性汙染。這裡所說的微生物及其毒素,主要是細菌及細菌毒素、真菌及真菌毒素等。
細菌對食品的汙染透過以下幾種途徑:
二是對食品加工過程中的汙染;
三是在食品貯存、運輸、銷售中對食品造成的汙染。
食品的微生物汙染指標主要有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黴菌和酵母。
黴菌和黴菌毒素汙染食品後,引起的危害主要有兩個方面:即黴菌引起的食品變質和黴菌產生的毒素引起人類的中毒。黴菌汙染食品可使食品的食用價值降低,甚至完全不能食用,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黴菌毒素引起的中毒大多透過被黴菌汙染的糧食、油料作物以及發酵食品等引起,而且黴菌中毒往往表現為明顯的地方性和季節性。
影響黴菌生長繁殖及產毒的因素是很多的,與食品關係密切的有水分、溫度、基質、通風等條件,為此,控制這些條件,可以減少黴菌和毒素對食品造成的危害。
五、什麼是食品的化學汙染?
因化學物質對食品的汙染造成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為食品的化學性汙染。目前危害最嚴重的是化學農藥、重金屬、多環芳烴類如苯並(a)芘、N-亞硝基化合物等化學汙染物,濫用食品新增劑、植物生長促進劑等也是引起食品化學汙染的重要因素。
常見的食品化學性汙染有農藥的汙染和工業有害物質的汙染。目前世界各國的化學農藥品種約1400多個,作為基本品種使用的有40種左右。按其用途可分為: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糧食熏蒸劑等;按其化學成分為:有機氯、有機磷、有機氟、有機氮、有機硫、有機砷、有機汞、氨基甲酸酯類等。
另外還有氯化苦、磷化鋅等糧食熏蒸劑。農藥除了可造成人體的急性中毒外,絕大多數會對人體產生慢性危害,並且都是透過汙染食品的形式造成。
農藥汙染食品的主要途徑有以下幾種:
一是為防治農作物病蟲害使用農藥,噴灑作物而直接汙染食用作物;
二是植物根部吸收;
三是空中隨雨水降落;
四是食物鏈富集;
五是運輸貯存中混放。
幾種常用的、容易對食品造成汙染的農藥品種有有機氯農藥、有機磷農藥、有機汞農藥、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等。
隨著現代工業技術的發展,工業有害物質及其他化學物質對食品的汙染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工業有害物質及其他化學物質主要指金屬毒物(如有甲基汞、鎘、鉛、砷、N-亞銷基化合物、多環芳族化合物)等。工業有害物質汙染食品的途徑主要有環境汙染,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和生產裝置、工具的汙染,食品運輸過程的汙染等。
六、什麼是食品的放射性汙染?
放射性汙染是透過放射性核素汙染食品來實現的。放射性物質的汙染主要是透過水及土壤汙染農作物、水產品、飼料等,經過生物圈進入食品,並且可透過食物鏈轉移。放射性核素對食品的汙染有三種途徑:
一是核試驗的降沉物的汙染;
二是核電站和核工業廢物的排放的汙染;
三是意外事故洩漏造成區域性性汙染。
篇二
1、購買食物時,注意食品包裝有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是否過保質期,食品原料、營養成分是否標明,有無QS標識,不能購買三無產品。
2、開啟食品包裝,檢查食品是否具有它應有的感官性狀。不能食用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黴變、生蟲、汙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若蛋白質類食品發粘,漬脂類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發酵的氣味或飲料有異常沉澱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無證攤販處購買盒飯或食物,減少食物中毒的隱患。
4、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後洗手,自己的餐具洗淨消毒,不用不潔容器盛裝食品,不亂扔垃圾防止蚊蠅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什麼是食品摻假、摻雜和偽造?
1、“摻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價或沒有營養價值的物品,或從食品中抽去了有營養的物質或替換進次等物質,從而降低了質量,如蜂蜜中加入轉化糖,巧克力餅乾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摻雜”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雜物,如腐竹中加入矽酸鈉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紅磚木等。
3、“偽造”是指包裝標識或產品說明與內容物不符。
摻假、摻雜、偽造的食品,一般應由工商行政部門處理。對影響營養衛生的,應由衛生行政部門依法進行處理。
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包括哪些種類?
1、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黴變、生蟲、汙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
2、含有毒、有害物質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質汙染,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
3、含有致病性寄生蟲、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過國家限定標準的;
4、未經衛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及其製品;
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等及其製品;
6、容器包裝汙穢不潔、嚴重破損或者運輸工具不潔造成汙染的;
7、摻假、摻雜、偽造、,影響營養、衛生的;
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學物質的或者將非食品當作食品的;
9、超過保質期限的;
10、為防病等特殊需要,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專門規定禁止出售的;
11、含有未經過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批准使用的新增劑的或者農藥殘留超過國家規定容許量的;
12、其他不符合食品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
如何判別偽劣食品?
偽劣食品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們在日常購物時卻難以識別。《偽劣食品防範“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記的方式引導消費者強化食品安全自我防範,以期使偽劣食品因缺乏市場而退出市場。防範“七字法”:即防“豔、白、反、長、散、低、小”。
一防“豔”。對顏色過分豔麗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蠟果一樣又大又紅又亮、鹹菜梗亮黃誘人、瓶裝的蕨菜鮮綠不褪色等,要留個心眼,是不是在新增色素上有問題?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會有漂白劑、增白劑、麵粉處理劑等化學品的危害。
三防“長”。儘量少吃保質期過長的食品,3℃貯藏的包裝熟肉禽類產品採用巴氏殺菌的,保質期一般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長的食物,如果食用過多可能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業的產品,這類企業的食品平均抽樣合格率最低,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這些企業出現。
六防“低”。“低”是指在價格上明顯低於一般價格水平的食品,價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貓膩”。
七防“散”。散就是散裝食品,有些集貿市場銷售的散裝豆製品、散裝熟食、醬菜等可能來自地下加工廠。
哪些原因可導致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發生?
1、冷藏方法不正確,如將煮熟的食品長時間存放於室溫下冷卻,把大塊食物貯存於冰櫃中,或冷藏溫度不夠。
2、從烹調到食用的間隔時間太長,使細菌有足夠的繁殖時間。
3、烹調或加熱方法不正確,加熱不徹底,食物中心溫度低於70℃。
4、由病原攜帶者或感染者加工食品。
5、使用受汙染的生食品或原輔料。
6、生熟食品交叉汙染。
7、在室溫條件下解凍食物。
8、廚房裝置、餐具清洗、消毒方法不正確。
10、加工製備後的食物受汙染。
預防食源性疾病的十項建議
1、不買不食腐敗變質、汙穢不潔及其它含有害物質的食品;
2、不食用來歷不明的食品;不購買無廠名廠址和保質期等標識不全的食品;
3、不光顧無證無照的流動攤檔和衛生條件不佳的飲食店;不隨意購買、食用街頭小攤販出售的劣質食品、飲料。這些劣質食品、飲料往往衛生質量不合格,食用會危害健康。
4、不食用在室溫條件下放置超過2小時的熟食和剩餘食品;
5、不隨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種類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素,缺乏經驗的人很難辨別清楚,只有不隨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確保安全。
6、生吃瓜果要洗淨。瓜果蔬菜在生長過程中不僅會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蟲卵,還有殘留的農藥、殺蟲劑等,如果不清洗乾淨,不僅可能染上疾病,還可能造成農藥中毒。
7、不飲用不潔淨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來水;水是否乾淨,僅憑肉眼很難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開水最安全
8、直接食用的瓜果應用潔淨的水徹底清洗並儘可能去皮;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食物腐爛變質,就會味道變酸、變苦;散發出異味兒,這是因為細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這些食物會造成食物中毒。
9、進食前或便後應將雙手洗淨;養成吃東西以前洗手的習慣。人的雙手每天干這幹那,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會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吃東西以前認真用肥皂洗淨雙手,才能減少“病從口入”的可能。
10、在進食的過程中如發現感官性狀異常,應立即停止進食。
篇三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公共衛生問題”。食品安全也是一門專門探討在食品加工、儲存、銷售等過程中確保食品衛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隱患,防範食物中毒的一個跨學科領域。
近期,國家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三部門釋出《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將於2019年4月1日起施行。這一規定的實施,將會更全面、有效的監管食品安全,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我們要不斷學習宣傳食品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和意識,讓不健康食品遠離我們的生活,家長更要承擔起監護的責任。
三無食品
無廠名廠址、無出廠合格證、無保質期的食品。
三無食品種類很多,一般集中在學校周圍,比如一些不合格膨化食品,烤魚片,牛肉乾等,醃製和油炸的食品,果凍,含糖精的飲料,巧克力,泡麵,罐頭,泡泡糖等,這些劣質"三無"兒童小食品來自一些無照經營、衛生條件極差的小作坊,普遍過量使用香精、糖精、味精、色素,而這些化學成分對人體肝、腎等臟器危害極大,大量食用容易致癌,孩子們要遠離這些色彩鮮豔、口味香甜的健康殺手。
垃圾食品
是指被認為不健康或者僅含少量營養物質的
一、什麼是食品質量?
(一)明示的食品質量安全:
包括食品標籤、食品說明中闡明的要求,消費者明確提出的要求。
(二)內在的食品質量內容:
包括:一是食品必須保證的食品安全,不能造成對人體的危害。二是必須履行的內容。指法律法規及強制性標準的要求。三是包括安全性、營養性、可食用性等要求。所謂的安全性,是指食品在消費者食用、儲運、銷售等過程中,保障人體健康和安全的能力。所謂的營養性,是指食品對人體所必須的各種營養物質、礦物質元素的保障能力。食品的可食用性是指食品可供消費者食用的能力。任何食品都具有其特定的可食用性。
二、食品質量安全包括哪些內容?
一是食品的汙染對人類的健康、安全帶來的威脅。
按食品汙染的性質來分,有生物性汙染、化學性汙染、放射性汙染。
二是食品工業技術發展所帶來的質量安全問題。
如食品新增劑、食品生產配劑、介質以及輻射食品、轉基因食品等。這些食品工業的新技術多數採用化工、生物以及其他的生產技術。採用這些技術生產加工出來的食品對人體有什麼影響,需要一個認識過程,不斷髮展的新技術不斷帶來新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
三是濫用食品標識。
食品標識是現代食品質量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種不同食品的特徵及功能主要是透過標識來展示的。因此,食品標識對消費者選擇食品的心理影響很大。
食品標識的濫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偽造食品標識。如偽造生產日期、冒用廠名廠址,冒用質量標誌;
(2)缺少警示說明;
(3)虛假標註食品功能或成分,用虛誇的方法展示該食品本不具有的功能或成分;
(4)缺少中文食品標識。進口食品,甚至有些中國產食品,利用外文標識,讓華人無法辨認。
三、什麼是食品汙染?
食品汙染是指食品受到“有害因素”的侵襲,致使食品的質量安全性、營養性和或感官性狀發生改變的過程。
食品汙染大致可分為:
(1)食品中存在的天然有害物;
(2)環境汙染物;
(3)濫用食品新增劑;
(4)食品加工、貯存、運輸及烹調過程中產生物質或工具、用具中的汙染物。
根據汙染物的性質,食品汙染可分為生物性汙染、化學性汙染、放射性汙染等。
食品汙染造成的危害,可以歸結為:
(1)影響食品的感官性狀;
(2)造成食品中毒;
(3)引起機體的慢性危害。
四、什麼是食品的生物性汙染?
因微生物及其毒素、寄生蟲及其蟲卵等對食品的汙染造成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為食品的生物性汙染。這裡所說的微生物及其毒素,主要是細菌及細菌毒素、真菌及真菌毒素等。
細菌對食品的汙染透過以下幾種途徑:
二是對食品加工過程中的汙染;
三是在食品貯存、運輸、銷售中對食品造成的汙染。
食品的微生物汙染指標主要有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黴菌和酵母。
黴菌和黴菌毒素汙染食品後,引起的危害主要有兩個方面:即黴菌引起的食品變質和黴菌產生的毒素引起人類的中毒。黴菌汙染食品可使食品的食用價值降低,甚至完全不能食用,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黴菌毒素引起的中毒大多透過被黴菌汙染的糧食、油料作物以及發酵食品等引起,而且黴菌中毒往往表現為明顯的地方性和季節性。
影響黴菌生長繁殖及產毒的因素是很多的,與食品關係密切的有水分、溫度、基質、通風等條件,為此,控制這些條件,可以減少黴菌和毒素對食品造成的危害。
五、什麼是食品的化學汙染?
因化學物質對食品的汙染造成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為食品的化學性汙染。目前危害最嚴重的是化學農藥、重金屬、多環芳烴類如苯並(a)芘、N-亞硝基化合物等化學汙染物,濫用食品新增劑、植物生長促進劑等也是引起食品化學汙染的重要因素。
常見的食品化學性汙染有農藥的汙染和工業有害物質的汙染。目前世界各國的化學農藥品種約1400多個,作為基本品種使用的有40種左右。按其用途可分為: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糧食熏蒸劑等;按其化學成分為:有機氯、有機磷、有機氟、有機氮、有機硫、有機砷、有機汞、氨基甲酸酯類等。
另外還有氯化苦、磷化鋅等糧食熏蒸劑。農藥除了可造成人體的急性中毒外,絕大多數會對人體產生慢性危害,並且都是透過汙染食品的形式造成。
農藥汙染食品的主要途徑有以下幾種:
一是為防治農作物病蟲害使用農藥,噴灑作物而直接汙染食用作物;
二是植物根部吸收;
三是空中隨雨水降落;
四是食物鏈富集;
五是運輸貯存中混放。
幾種常用的、容易對食品造成汙染的農藥品種有有機氯農藥、有機磷農藥、有機汞農藥、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等。
隨著現代工業技術的發展,工業有害物質及其他化學物質對食品的汙染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工業有害物質及其他化學物質主要指金屬毒物(如有甲基汞、鎘、鉛、砷、N-亞銷基化合物、多環芳族化合物)等。工業有害物質汙染食品的途徑主要有環境汙染,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和生產裝置、工具的汙染,食品運輸過程的汙染等。
六、什麼是食品的放射性汙染?
放射性汙染是透過放射性核素汙染食品來實現的。放射性物質的汙染主要是透過水及土壤汙染農作物、水產品、飼料等,經過生物圈進入食品,並且可透過食物鏈轉移。放射性核素對食品的汙染有三種途徑:
一是核試驗的降沉物的汙染;
二是核電站和核工業廢物的排放的汙染;
三是意外事故洩漏造成區域性性汙染。
篇二
1、購買食物時,注意食品包裝有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是否過保質期,食品原料、營養成分是否標明,有無QS標識,不能購買三無產品。
2、開啟食品包裝,檢查食品是否具有它應有的感官性狀。不能食用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黴變、生蟲、汙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若蛋白質類食品發粘,漬脂類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發酵的氣味或飲料有異常沉澱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無證攤販處購買盒飯或食物,減少食物中毒的隱患。
4、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後洗手,自己的餐具洗淨消毒,不用不潔容器盛裝食品,不亂扔垃圾防止蚊蠅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什麼是食品摻假、摻雜和偽造?
1、“摻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價或沒有營養價值的物品,或從食品中抽去了有營養的物質或替換進次等物質,從而降低了質量,如蜂蜜中加入轉化糖,巧克力餅乾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摻雜”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雜物,如腐竹中加入矽酸鈉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紅磚木等。
3、“偽造”是指包裝標識或產品說明與內容物不符。
摻假、摻雜、偽造的食品,一般應由工商行政部門處理。對影響營養衛生的,應由衛生行政部門依法進行處理。
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包括哪些種類?
1、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黴變、生蟲、汙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
2、含有毒、有害物質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質汙染,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
3、含有致病性寄生蟲、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過國家限定標準的;
4、未經衛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及其製品;
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等及其製品;
6、容器包裝汙穢不潔、嚴重破損或者運輸工具不潔造成汙染的;
7、摻假、摻雜、偽造、,影響營養、衛生的;
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學物質的或者將非食品當作食品的;
9、超過保質期限的;
10、為防病等特殊需要,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專門規定禁止出售的;
11、含有未經過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批准使用的新增劑的或者農藥殘留超過國家規定容許量的;
12、其他不符合食品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
如何判別偽劣食品?
偽劣食品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們在日常購物時卻難以識別。《偽劣食品防範“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記的方式引導消費者強化食品安全自我防範,以期使偽劣食品因缺乏市場而退出市場。防範“七字法”:即防“豔、白、反、長、散、低、小”。
一防“豔”。對顏色過分豔麗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蠟果一樣又大又紅又亮、鹹菜梗亮黃誘人、瓶裝的蕨菜鮮綠不褪色等,要留個心眼,是不是在新增色素上有問題?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會有漂白劑、增白劑、麵粉處理劑等化學品的危害。
三防“長”。儘量少吃保質期過長的食品,3℃貯藏的包裝熟肉禽類產品採用巴氏殺菌的,保質期一般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長的食物,如果食用過多可能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業的產品,這類企業的食品平均抽樣合格率最低,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這些企業出現。
六防“低”。“低”是指在價格上明顯低於一般價格水平的食品,價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貓膩”。
七防“散”。散就是散裝食品,有些集貿市場銷售的散裝豆製品、散裝熟食、醬菜等可能來自地下加工廠。
哪些原因可導致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發生?
1、冷藏方法不正確,如將煮熟的食品長時間存放於室溫下冷卻,把大塊食物貯存於冰櫃中,或冷藏溫度不夠。
2、從烹調到食用的間隔時間太長,使細菌有足夠的繁殖時間。
3、烹調或加熱方法不正確,加熱不徹底,食物中心溫度低於70℃。
4、由病原攜帶者或感染者加工食品。
5、使用受汙染的生食品或原輔料。
6、生熟食品交叉汙染。
7、在室溫條件下解凍食物。
8、廚房裝置、餐具清洗、消毒方法不正確。
10、加工製備後的食物受汙染。
預防食源性疾病的十項建議
1、不買不食腐敗變質、汙穢不潔及其它含有害物質的食品;
2、不食用來歷不明的食品;不購買無廠名廠址和保質期等標識不全的食品;
3、不光顧無證無照的流動攤檔和衛生條件不佳的飲食店;不隨意購買、食用街頭小攤販出售的劣質食品、飲料。這些劣質食品、飲料往往衛生質量不合格,食用會危害健康。
4、不食用在室溫條件下放置超過2小時的熟食和剩餘食品;
5、不隨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種類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素,缺乏經驗的人很難辨別清楚,只有不隨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確保安全。
6、生吃瓜果要洗淨。瓜果蔬菜在生長過程中不僅會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蟲卵,還有殘留的農藥、殺蟲劑等,如果不清洗乾淨,不僅可能染上疾病,還可能造成農藥中毒。
7、不飲用不潔淨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來水;水是否乾淨,僅憑肉眼很難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開水最安全
8、直接食用的瓜果應用潔淨的水徹底清洗並儘可能去皮;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食物腐爛變質,就會味道變酸、變苦;散發出異味兒,這是因為細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這些食物會造成食物中毒。
9、進食前或便後應將雙手洗淨;養成吃東西以前洗手的習慣。人的雙手每天干這幹那,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會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吃東西以前認真用肥皂洗淨雙手,才能減少“病從口入”的可能。
10、在進食的過程中如發現感官性狀異常,應立即停止進食。
篇三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公共衛生問題”。食品安全也是一門專門探討在食品加工、儲存、銷售等過程中確保食品衛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隱患,防範食物中毒的一個跨學科領域。
近期,國家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三部門釋出《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將於2019年4月1日起施行。這一規定的實施,將會更全面、有效的監管食品安全,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我們要不斷學習宣傳食品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和意識,讓不健康食品遠離我們的生活,家長更要承擔起監護的責任。
三無食品
無廠名廠址、無出廠合格證、無保質期的食品。
三無食品種類很多,一般集中在學校周圍,比如一些不合格膨化食品,烤魚片,牛肉乾等,醃製和油炸的食品,果凍,含糖精的飲料,巧克力,泡麵,罐頭,泡泡糖等,這些劣質"三無"兒童小食品來自一些無照經營、衛生條件極差的小作坊,普遍過量使用香精、糖精、味精、色素,而這些化學成分對人體肝、腎等臟器危害極大,大量食用容易致癌,孩子們要遠離這些色彩鮮豔、口味香甜的健康殺手。
垃圾食品
是指被認為不健康或者僅含少量營養物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