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E起拍
-
2 # 李夢龍
第一:以身作則。
如果家長想讓孩子學會合理的安排時間,那麼家長首先就要審視自己,是否具有這樣良好的習慣。父母的言傳身教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應當先從自身做起,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模範榜樣。
第二:家長參與。
所以得習慣的培養與養成都是需要家長的陪伴與參與的,家長可以先教會孩子怎樣合理的安排時間,學會估算每個活動的大約時間,然後和孩子一同的參與活動安排的制定,並且鼓勵和引導孩子按照所制定的計劃與安排進行。
第三:螺旋上升。
對於孩子初期的時間規劃與制定,一定不要上去就制定很多,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再開始可以先制定一兩個小時的活動與安排,然後按照安排執行,之後逐步增加安排與活動的時間,並在期間給與孩子鼓勵與支援,幫助孩子養成習慣。
-
3 # 左飛Jacky
1.提高孩子的時間知覺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應該明白時間的概念,但其實不然,可能到3年級了很多孩子連時間是什麼可能都沒有很明確的認知。比如,告訴孩子看電視只能看半小時,但是有的孩子卻並不知道半小時到底是多少,並沒有半個小時的概念,於是到了半個小時媽媽要關電視的時候,孩子不願意了。雖然不排除有一部分孩子是因為耍賴謊稱沒到半小時,但是我相信大部分孩子對“半小時”的概念還是不是很明確的。
方法:
1️⃣二年級以上孩子——具體指明時間
孩子大一點的話,學校都會教如何看時間的。但是老師教是一回事,孩子接受又是另一回事。孩子都是透過生活經驗來了解時間的概念,而不是透過數學題。所以在給孩子規定時間的時候,我們不要籠統的告訴孩子:“25分鐘之後要吃飯”或者“只能下樓玩一小時”。我們要在孩子的手腕上的手錶上詳細具體的告訴孩子,比如告訴孩子:“分針指到9的時候你就要關電視了”或者“定好了鬧鈴,鬧鈴響了就要上樓了。”
用這種方法孩子才會逐漸指到什麼叫時間,對時間才能有一個直觀的感受。
2️⃣二年級以下的孩子——沙漏法
小一些的孩子其實可能連時間會逐漸流失這個概念都不會明白,更別提為什麼媽媽就算每天耳提面命要節約時間孩子卻也無動於衷了。所以我們可以買一個固定時間的沙漏,完成一些任務的時候告訴孩子:“這個沙漏裡的沙子就像時間,你沒法改變它,等它漏完了你的時間就一去不復返了。現在我們就用這個沙漏漏完的時間裡完成這個任務吧!”這樣孩子不僅能體會時間逐漸流失,還能隨時檢視時間還剩多少,更得到一個非常直觀的動態的感受。
2. 單個任務的嚴格性和每天的規律性
孩子的時間的感覺也和自己的身體連線在一起的。比如每天如果規律的吃飯和作息的話,孩子的身體也會告訴自己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所以在每天的作息上,尤其是重要的事件上,比如寫作業、看書、吃飯和看電視方面可以訂立一個較為固定的時間段和規則,這樣孩子也有一個規則可以執行,告訴自己什麼時候要做什麼。
另外,就是單個任務的時間點的嚴格性。比如9點必須關電視睡覺,可是每天孩子都能透過哭鬧和耍賴來延長時間挑戰規則的話,時間和規則對於孩子來說都形同虛設,更不用提讓孩子鍛鍊自己的條理性和時間觀念了。
-
4 # 風一樣的陳老師1.瞭解孩子學習情況
不管做什麼,首先要做的就是知己知彼,知道了孩子各科的情況,就可以根據孩子各學科學習的好與差,有針對性的安排時間來學習,差的就多花點時間,比較拔尖的,就相對應的鞏固好,這樣子大方向就確定了。
2.練習時間多一點不論孩子學習如何,練習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透過練習可以學習到一些考試技巧,也可以鍛煉出解題思維,家長要監督孩子多做練習,孩子時間安排上,也要多花時間在練習上。以練代學,提高孩子對於基礎的靈活運用。
3.注重勞逸結合孩子再充沛的精力也總有疲勞的時候,現在的孩子普遍學習壓力都比較重,家長更要注意孩子的休息時間,孩子正在發育成長的階段,要讓孩子有充足的睡眠,一方面可以保證孩子一天的飽滿精神,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可以避免因為過度勞累導致孩子身體不良發育。
-
5 # 弓長張mother1
孩子不會合理安排時間的結果,就是家長一直需要去強調孩子現在需要做什麼了,然後要幹嘛………如何讓孩子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第一,事項歸類梳理重點、次重點……以此類推,先讓孩子分清楚每件事的完成時間截點,先後順序要有。
第二,家長以身作則,做事要有條理,而不是東一下西一下,這會給孩子形成一個榜樣。
第三,讓孩子試著學安排時間,在初期家長做示範後就讓孩子試著做,熟能生巧會越來越好。
第四,讓孩子知道不合理安排時間帶來的不良結果,家長可以讓孩子按自己的意願做事和帶她有計劃的做事來對比結果,讓孩子心甘情願的改變。
第五,家長監督孩子堅持,學會還需要長期養成好習慣,所以離不開家長的督促,長期以往孩子就會養成好習慣。
孩子有一個好的習慣非常重要……
-
6 # 愛的教玉
生活中,你會發現這樣一些孩子:做事沒有頭緒、沒有時間觀念、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別人寫作業一個小時,他可能就需要好幾個小時,家長總是不斷地催促才能完成。
怎樣才能讓孩子合理安排時間呢?
(1)有規律的生活和作息時間。家長要以身作則,將時間觀念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按時吃飯、按時工作、按時休息。
(2)培養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一旦對一件事情感興趣,他會全身心投入、積極主動去做,還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3)時間秒化。這個適用於低齡兒童,就是把孩子浪費的時間用秒來計算,讓孩子意識到浪費了這麼多時間,讓他知道時間的重要性。
(4)在規定時間內只做一件事。家長可以利用鐘錶或沙漏來計時。堅持一段時間,專注力形成了,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列表格。有的孩子做事效率太低,整天看他忙忙碌碌,就是沒效率。家長可以給孩子列表格:做了幾件事、每件事的開始和結束時間。這樣他做了幾件事、用了多長時間就一目瞭然了。
一個沒有時間觀念的人,是很難成事的,這個問題從小了方面說是時間管理問題,大了方面說就是修養和素質的問題了。所以說,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從小養成一個有時間觀念的人。
-
7 # 火土道人
不請自來。
培養孩子管理時間的能力,不能一蹴而就,可以分步實施。
孩子小時候,也可以幫他制定計劃,讓他按照計劃落實。在制定計劃的時候,儘可能考慮孩子的天性流出,娛樂休息的時間。
這孩子,大一些的時候,小學三四年級,你就可以,引導孩子,來制定計劃了。首先要讓他明白自己有多少工作需要做,多長時間內必須完成,除工作外,自己還有哪些需求?每樣工作大概需要多少時間?在幫他弄清這些之後,讓他自己列出行動計劃,然後就提醒,監督幫助他,按計劃落實。
孩子再大些的時候,比如說,到五六年級甚至更大,在上述基礎上,要讓他分清任務的輕重緩急,安排好順序。
如果前兩部做的好的話,實際上五六年級時間管理習慣已經基本養成,你簡單提醒一下,就大功告成了。
當然這裡邊還得注意,計劃一旦指制定,不要輕易改動,開始的時候可能得有些調整,後面要執行的越來越嚴格。
一定要提醒孩子,養成現實,完成任務的習慣。這是培養孩子,時間管理能力的關鍵。
-
8 # 王惠文陪你聊育兒
如何合理安排孩子的時間和自己的時間?
合理安排孩子的時間並不等於孩子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這個道理和管孩子不等於教孩子是一樣的。管孩子是讓我們孩子能夠聽從我們父母的話,那麼教孩子實際上是讓我們孩子能夠學會聽從自己的話。所以合理安排孩子的時間並不是我們父母學習的一個目的,只能說是我們的一個手段,或者說是一箇中轉站,但絕對不可能成為我們的一個最終目的。
雖然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家長更和諧、更包容,和孩子一起制定時間管理表,讓孩子每天都能夠有計劃、有安排的度過。但是其實無論我們怎麼樣的耐心啟發和引導討論,以及和孩子共同制定這個所謂的合理的時間表,其實都不可避免的是我們孩子會服從於成人的經驗和權威性,那麼對他們的成長和幫助,實際上這個做法也是有利有弊的。所以說我們在做一個合理的時間表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為了讓孩子現有的生活,現在的生活更加有效,更加井然有序。更能夠幫助他完成他眼前的事情。但是在孩子零到八歲這個人生的啟蒙階段,我們家長更要有一種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這個理念始終要貫穿在我們的所有的事情當中。
所以我們教給孩子的就不能停留在跟孩子合理的安排一個時間表,這個階段,我們的目的是在於讓孩子自己能夠有意識,並且有方法給自己制定出一個合理的時間表。這也是蒙特梭利博士所倡導的,他提倡說孩子的教育呢要重視和開發他內在的潛能和力量。那麼合理安排孩子的時間學習時間管理,我們家長進行得越早越好,那麼孩子接受起來也會更加的自然。年齡越大,他學習管理時間的這個成本就會越大,那之前付出的代價相對來說也會越大。所以我們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把孩子的時間概念早早地提上日程。
現在我們集中來看孩子合理的安排時間的一個具體方法,我們希望透過具體的方法來讓孩子能夠主動意識到建立時間規劃的重要性。當然我們首先來和孩子共同建立一個時間管理表,孩子年齡越小,時間管理表越簡單,那麼時間塊的預留部分就會越大。這個時間管理表我們可以把它形容成一個金字塔的形狀。金字塔最底層是孩子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我們每天日常生活當中要吃。那能睡覺啊,去學校啊,這個是要有一個時間塊的,那這是最大的一個最基礎的,我們每天都要耗費的時間最多的一個部分。那第二層我們要列出的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在這一層裡面,孩子可以剔除一些事情啊,這些事情他已經放在第一層裡了,但是他考慮後你可以選擇不做的事情。那麼在金字塔的第三層裡,是他想要在每個月挑戰做的事情。這個部分可以我們家長透過鼓勵和互動的方式來帶領孩子。比如說之前我們要做一個親子手工遊戲,那這個時間呢我們要每個星期堅持一次,每一次的遊戲時間我們大概要堅持半個小時。
那麼現在我們是不是可以把這個頻次加多一些,把頻次提高,然後我們每週做兩次手工遊戲,把這個事情我們列在我們想要挑戰的事情這一層。那麼金字塔的最上面的一層是休閒活動,為什麼這麼安排呢?因為休閒活動是我們要拿整塊的時間來做的,我們並不是把它敲散了,撒在了各個任務的中間,但是同時我們也是要必須完成我們所有必備的事情之後才可以做的事情。完成了所有必須要完成的事情,我們的孩子才能夠有放鬆的心情,去真正的達到休閒的目的,那這樣的活動才叫做休閒活動。
所以這個我們把它放在金字塔的最頂端,讓孩子也意識到做完了所有他能必須做的事情。他需要做的事情和他爭取要做的事情之後,在努力達到對自己有益的目標之後,剩餘的輕鬆愉快的玩耍的時間呢是可以由他自己來決定的,而不是說他在這方面沒有話語權,空閒時間的長短由他自己也可以掌握。如果他沒有完成該做的事情就跑去玩了,那他心裡惦記的事情也不會玩在心上,也就是說它玩耍的質量也是由他自己決定的。讓孩子來安排這個時間表,就是任何他們對休閒玩樂的一個需求。
如果他們覺得我的休閒玩樂時間需要更多,那完全可以允許他們這樣去做。但實際上,當如果他們明白他們必須要做完的那些事情和需要做的事情還沒有完成之前。就跑去玩,看看這個金字塔下面的那些事情的列舉,無論是外面的原因,還是他自身的感受,他逐漸都會明白需要承擔相應的後果。當他感覺到實在玩不起興趣的那一天起,他就開始有意識地、自主地去重新規劃自己的必須要做的事情,並且能夠主動地去完成了。那麼我們孩子都會有這樣一個自我調整的過程,我們家長也要允許孩子有一個自我發現道理這樣的這個過程,這個過程的盡頭就是孩子可以達到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的目的,只有完成了有限的任務,那麼才能擁有玩樂的自由。
這個是孩子需要自主意識到的問題。時間的管理也讓我們孩子從小學會了對事情的重要性的判斷。他未來的學習、生活規劃,他自己的精力的分配,在這些方面,孩子一定會有出色的表現。那麼孩子的時間管理的方法有了,我們家長還有一個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和孩子的界限感。之所以要提這個事情,就是因為我們家長呢嗯都屬於一個操心的命,那對孩子來說都是事無鉅細的包辦,而且更要命的是不分孩子年齡大小,從小到大一直到有的孩子已經長到三四十歲了,還會接到媽媽打電話過來說要穿衣呀、要喝水呀,要這樣啊,要那樣啊,把對孩子的關心表現成為了一種包辦孩子的感覺。
這種包辦取代了孩子的思考,更因為呢這裡面有感情的因素,所以我們還如果不去遵守的話,媽媽就會顯得更操心,那麼會讓孩子覺得誒他很不應該很有內疚感。所以很多孩子成年了,內心有這種內疚感跟匱乏感,很多源於自己的願望和父母的願望相牴觸所產生的。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家長一定要留心,我們家長一方面要儘早地開始進行時間管理,和孩子擬定時間規劃表,另外一個呢就是我們家長要懂得就不插手,讓孩子逐步地學會自己管理自己的時間。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家長最好的態度就是學會享受享受的看著看著我們孩子一天一天成長的這個過程。
回覆列表
孩子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一般要到小學三年級以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首先孩子要有時間觀念才行,所以首要任務是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其次家長要幫助孩子合理安排時間,比如引導孩子利用碎片時間來記單詞或者利用休息娛樂的時間看自己喜歡的書籍和雜誌等。
再次,待孩子有合理安排時間的意識時,家長要負責監督或提醒孩子,並以身作則,自己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