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與非或非gy

    我小時候是六十年代初,那時候的壓歲錢很少,過年時給爺爺磕一個頭能得到五角錢,父親在機關當幹部,工資才八十多元,一斤大米才一角七分五,雞蛋才三、四分錢一個,能得到五角錢壓歲錢,可真不算少了。我們姐弟五個,每人得到五角錢,家長不收,除了花錢買點兒鞭炮,剩下的自己留著。

  • 2 # 乾澀的記憶

    回憶我小時候,家裡日子過得苦,但壓歲錢父母從來沒少過,直到現在我都成家了,父母每年還會給我壓歲錢,因為我再大,在他們心裡還是孩子。

    小時候壓歲錢100元都很少見,更沒現在動不動上千塊的壓歲錢。每次吃完年夜飯,父母都會用紅紙包好壓歲錢,給的時候還說上幾句祝福的話。其實話沒記住,腦袋裡光想著有多少錢了,迫不及待想拆開,可是父母不讓,說壓歲錢,要放衣服口袋裡暖著,明早再開啟,會吉利。可是怎麼能等到那個時候,看著嶄新的幾十元錢,還能聞到紙的味道,好興奮好激動。

    我家裡條件不好,每次壓歲錢,第二天都會被父母無情的收回。我都會大哭一場,死活不肯放手,甚至在地上打過滾。父母的思想工作還是比較到位的,都說開學要錢報名,不然就不能上學了。用“騙”可能不太恰當,實際情況也是這樣。也許窮人家的孩子需要面對現實,心裡也能感受到。

    貼對聯、穿新衣、放鞭炮,熱熱鬧鬧過大年,我還會期待父母給的壓歲錢,那不錢,而是美好的回憶。

  • 3 # 大樟樹名煙名酒店

    我小的時候,家裡很窮,只有過年能吃幾歺飽飯,壓歲錢的話大人只徵象性的拉二悵新的元票給玩一玩,過幾天又收回去,有時候拉幾毛錢買編炮玩一玩,出去拜年別人給的十元二十元的紅包,大人也會收回,因為家裡面困難,這個紅包還是要還人家禮,所以我的記憶就是窮,那個時候我家兄弟姐妹多,無勞動力爭工分,所以是我們那一帶最究的,所以大人把壓歲錢收回去我們也習慣了,早就知道只有玩一下。

  • 4 # 京豐3

    我們小時候,家境在親戚裡面算是最好。父親是1942年底參加的八路軍,母親是1956年解放後參加解放軍當的護士。父親的家庭背景非常好,爺爺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畢業生,出身商人兼地主。但不幸的是英年早逝,爺爺去世一年多後奶奶也因病離世。此時我爸爸才13歲,還帶著兩個年幼的姑姑。大家族中的世態炎涼,使爸爸從小就受到了深深的傷害。原來優渥的生活環境,很快就變得貧窮破敗。家族內部的相互侵掠,使不明事故的年幼的父親不知如何是好,東一家飯,西一舀水。飢一頓飽一頓,在家裡生活實在過不下去了。通過出嫁的姐妲孃家人介紹參加了八路軍,先是在區大隊後轉入八路軍正規部隊。一直到他當連長都肩上扛著捷克式輕機槍。他是機槍射手出身,對機槍情有獨衷。從當兵到1948年受重傷,暫時退出戰鬥部隊,他一直是一個戰鬥在一線計程車兵。經歷過多次血與火的生死之戰。所以,他對生死的看法基本異於常人,而且終身保持著一種軍人的戰鬥態度,比如走路,無論他穿皮鞋還是穿膠鞋,你永遠聽不到他走路的腳步聲。他常常像幽靈般的從我們身邊穿過。而嚇我們一跳。但他基本上不問我們學習,只是叮囑我們要認真讀書,將來有大用。

    母親生長的家庭更為特殊,姥爺兄弟兩人,父母早逝。姥爺是碼頭上的帳房,毎月兩佰塊現大洋。這在當時可是很高的收入。據說當時一個人的生活費一個月是兩塊錢。姥爺的弟弟是個很聰明能幹的孩子,在姥爺的精心培養下,長大成人後。生意做的很大。華北地區的煤廠大多是他開的。還成為了商會會長。這時候姥爺也四十多歲了,什麼也不幹了。就靠弟弟每年給哥哥發的一個車皮的花生,或者是布匹。他一年就吃喝不愁了。後來抗日戰爭爆發,鐵路運輸困難。母親家生活就拮据起來了。只能靠十畝地生活,再後來姥爺死了,大舅為了生活,只能去軍統保定培訓班去學習。當了兩年特務。這也是為了混口飯吃,養家餬口。這也是我媽參軍多年到79年才入黨的原因。天天加班,年年模範,謹小慎微。最終還是進入了新時代,才實現入黨的願景。這是後話。

    父母出生在這樣的畸形破落的家庭,在他們心理上所造成的精神傷害是不可避免的。在那種物質貧缺,食不果腹,生死往往一線間的年代,罪惡的貧困在他們倆人心理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解放以後,終於揚眉吐氣,兩人年輕氣盛,冒失和炫耀是華人滿足自己虛榮心,一種不可避免的喧洩。父親二十多歲就是校級軍官,母親也是軍官待遇。兩個人合起來的收入二佰多元。大家可能不知道。就是到了70年代。毛時代每一個普通人月生活費是5元錢。人均生活費如果是二十元,你可可以天天吃肉。生活會很不錯。但是,我們家的生活過得很一般,父親經常是每個月回家一次,母親是天沒亮就上班,天黑了,9點以後才回家。母親是一天三頓飯,全在醫院食堂吃。我們小時候,姥姥帶著我們三個孩子,我十歲的時候,姥姥去舅舅家了。這樣做飯的任務就是我和8歲的妹妹幹。中午,從學校回來,我活面,扞面,切面。妹妹燒水。弟弟四歲,自己一個人在家待著,不講話在一個角落玩我玩壞的玩具,一個沒有軲轆的小驢車。我們不叫他吃飯,他永遠默默的在那裡等著,給什麼吃什麼。吃完飯就睡覺了。我和妹妹又趕緊去上學。如果兩三天吃不到肉,我就晚上等著我母親回來,向她要錢買肉。我們不能總是素炒白菜,士豆絲呀。我成人獨立後,因此拒絕吃這兩種菜幾十年。母親高興了給兩角錢,不高興就是一巴掌,我委屈的回屋睡覺,但是一般第二天早上,我床頭邊還是會有兩角錢。我特別不能理解,母親為什麼要這樣,後來我有了兒子,從小學開始,我們上貴族學校,是當時學費最貴的,初中,高中儘管他不好好學習。我們在錢上從不虧欠他。上中學以後,他常常從我錢包裡拿錢,被我發現後,儘管我十分憤怒,但我不表現出來。往往問他夠不夠。常常再給他幾佰元。男孩更要手頭寬裕,否則,那來的創造力和自信心。事實證明,我做對了。現在我入兒子已經工作兩年。換了兩個單位,已經是一家網路商務廣告公司的工作骨幹。這為後話。

    我的父親母親對我們花錢,似乎有一種天生的仇恨。而他們給那些八杆子打不著的親戚朋友,甚至一生只見過一面的人卻傻乎乎的付出,而不求回報。給錢從不眨眼。似乎我們家的錢用不完,他完全不顧及子女的生活體驗。但對我們兄弟姐妹三人卻悋惜的十分刻薄。父母的臥室裡有一個與桌子相連的大食品櫃子。裡面放著桃酥,奶糖,水果和香腸。我常常在沒人的時候,溜進去偷吃。我從來沒有告訴過妺妹和弟弟。但過了幾十年後,我提起這件事的時候,妹妹和弟弟都異囗同聲的說,他倆也常幹這事。原來這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

    由於父母畸形的生活態度,使我對過中國的傳統節日和自己的生日,具有強烈的心理陰影。以至於我妻子兒子給我生日,從來不提生日的事,只是吃一頓飯。否則會勾起我內心強烈的痛苦回憶。還有一個就是放鞭炮。其實,我小時候是十分喜歡放鞭炮的,一次是在我十三歲的時候,與六歲的弟弟一起放了一次鞭炮。我們修炮樓,用鞭炸,玩得高興壞了。結果晚上吃完餃子,爸爸說,你和弟弟去放鞭炮吧。我說下午都放完了,結果父親大罵,你這敗家子兒,買鞭炮是聽個響,現在連個響也聽不到,結果便是一頓暴打。我的抗擊打能力就是我爹打出來的。我在外面打架,臉上捱了拳頭從來就不知道痛。父親的暴力傾向也影響到我的性格,我小學的同學幾乎沒有沒被我打過的。凡是認識我的朋友,我最愧疚的是我打過人家。在此我深感漸愧。

    我不喜歡過春節,也不喜歡春節的人聲鼎沸的氣氛。因為春節給我帶來的傷害,使我終身難以擺脫,我只喜歡與老婆在一起,或駕車長途高速賓士,或者在一個僻靜的四星級酒店裡靜靜的感受孤獨的寂寞的閒適生活。不用祝福,我們會努力工作,不用說吉祥話,我們知道怎樣幸福的生活。剔除一切虛偽的客套,我們就想過本真的日子。

    這輩子童年,少年的時候,父母沒有給過我們壓歲錢,親戚給我的壓歲錢一看就知道不是給我的。就是給我的,按我們家的習慣也是上交父母。因為,父母得還禮用。

    我的童年,少年很乾淨。從來就沒有收到過壓歲錢。而我成年以後的生活,又繼承了父母的傳統,淨給別人壓歲錢了。我現在唯一能夠收到的禮物,就是我那可愛的兒子。常常給我一點小驚喜。而他也從來沒有忘記我的生日。當然,還有我太太。儘管我心理上對過生曰,過春節有障礙,但是和他們在一起,我還是很溫馨和幸福的。太太和兒子非常瞭解我曾經受過的傷害。所以,過春節或者是我生日,只注重內容,不言形式。感謝他們對我的關心和愛。現在,我真正的感到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我很慶幸自己有一個好妻子,好兒子。有一個和美的家庭。我還會努力工作,直到我幹不動為止。我憎恨貧窮和痛苦。感謝所有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今生我們註定要同行。

  • 5 # 教育孩子小方法

    我是教你如何追女生,談下小時候的壓歲錢,你是怎麼被父母騙走的的看法,不足之處,大家多批評指正。

    1.小時候的壓歲錢沒有很多,二塊、二十塊,最多的就兩百塊;

    2.也不存在騙走的情況,因為家裡情況困難,心甘情願的就把壓歲錢給父母了;

    3.年齡大了,親戚也就不再給壓歲錢了,懷念小時候的時光;

    4.小時候的壓歲錢情景,完全就是戲精附體啊,嘴裡說著不要了,口袋張開的確是很誠實。

    祝大家愛情順利~

  • 6 # 長江放歌8

    那時候,大家日子過得都很窮,親戚也不會給很多壓歲錢,一般一二塊錢,幾毛錢,必定過完了年,大家還要過日子,所以我收到的壓歲錢一搬數額不大,錢也不多,父母沒有特殊情況,也不會特意收繳我的壓歲錢。

    給壓歲錢的親戚就那幾個人,伯爹,伯婆,外婆,外公,爸爸,媽媽,壓歲錢收到後,主要用於買鞭炮,那時候,鞭炮產品很多,沖天炮,閃光炮,拉炮,達炮,各種各樣的煙花,買完這些玩意,壓歲錢就花得所剩無幾了。

    有時候過年,還有一種玩具,現在過年看不到了,那種玩具叫“滴動”,“滴動”是一個象聲詞,也是這個玩具發出的聲音,‘’滴動,滴動拿錢來送‘’,玩具是一種玻璃製品,很薄很薄,用嘴吹著玩,稍稍用點勁,就吹破了,我過年也會買這種玩具。

    還有幾個小夥伴約到一起聚餐,買一隻熟鴨子,參加聚餐的小朋友從家裡偷偷帶點菜彙集在一起,再買一點橘子,蘋果,汽水等,小夥伴的年飯開餐了,大家AA制,用壓歲錢的地方很多呀,爸爸媽媽根本就沒有機會“下黑手”。

    那時候的生活艱辛而快樂,吃一個蘋果可以樂幾天,吃一個糖塊高興幾小時,也就是那個時候,我有了一個‘’奇思妙想‘’,因為我們幾個小朋友吃年飯的錢,集中在一個大一點的孩子手裡。

    大孩子把錢存放在一個形似“小電影”的塑膠盒裡,‘’小電影‘’的背景圖片是“紅色娘子軍”,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有一個這樣的小電影,每天拿到手上,那才牛逼,世界很奇妙,夢想照進了實現。

  • 7 # 張姨188

    哈哈哈,想起小時候過年,爺爺奶奶,還有外婆,本家給的壓歲錢,(一毛,二毛,五毛),老孃都說,來讓我給你保管,等開學交學費。多麼的不情願!但是沒辦法,只有交了!

    有時間也耍小心眼,藏起來二毛錢,老媽申問,誰誰誰給你錢沒?只好老實交代。眼裡含淚,連連不捨,把展新的一毛,慢慢掏出!

    說實話,小時候特想過年,過年可以穿新衣服,(雖然時粗布的),有人發壓歲錢,還能吃頓肉,一到臘月,心情就特好,一天一天的盼!

    直到臘月二十三,那心裡美的做夢都在笑!

    那時候,怎麼覺得比現在小孩子幸福呢!(心身的幸福)。一放學就趕快寫作業,早點做完,等著過年串親掙壓歲錢!

    現在孩子,雖然各方面比那時候好,但是,看不到他們將要過年的喜悅,無形的壓力,讓孩子們失去了該有的童真!

    壓歲錢,對現在孩子沒有一點吸引力。

    何時才能還孩子該有的樂趣,何時孩子們才能放養,不再圈養,何時才能給孩子們一個快樂的童年!

  • 8 # 失敗後依然能好好努力

    看到這個問題勾起我童年的回憶,作為一名90後我們那代人的壓歲錢其實挺少的,有的就幾塊多一點的可能就幾十塊錢,不像現在的孩子少則幾百多則幾千上萬,我們小時候很喜歡過年,因為有壓歲錢可以買好多好吃的,可是每次的壓歲錢媽媽都會說她幫我保管,怕我弄丟啦!媽媽還說她幫我存在幫我買衣服和玩具,然後等我想起來問她要的時候,媽媽總會告訴我錢幫我存起來啦!到現在我就沒看見過我的壓歲錢啊!

    現在想想是有點想哭,唉!我的壓歲錢啊!小時候看著那些好吃的不能買,現在長大啦,看著那些吃的卻又不想吃,所以我覺得過年還是有必要給孩子一些壓歲錢,讓他們買一下些自己喜歡吃的,畢竟每個人的童年就有一次,再此祝福大家春節快樂。

  • 9 # 老三哥號外

    我是一名90後,小時候過年親戚給壓歲錢,基本上是給50塊,小時候家裡不富裕,那時候哪裡見過這麼多錢啊,接長輩紅包的時候雙手都在瑟瑟發抖,根本都不敢拿出去花,牢牢的捏在手心裡,生怕它過一會兒就消失了。等到長輩離開之後,媽媽就會跑過來說:“剛剛叔叔給你的錢給我,我替你攢著唸書。”然後會拿出一張面額一元的紙幣出來,將我的大鈔給換走。

    小時候雖然會稍微有點不開心,但是現在的我很想再回到小時候,那時候的媽媽看起來很年輕很漂亮,頭髮也是烏黑亮麗的,牽著我的時候雙眼發光的注視著前方。

  • 10 # 遇見talkus

    小時候家裡很窮,母親是個高位殘疾人又母親離世的早,父親一個人照顧我們全家,又當爹又當媽,且父親還是個腦子不是很醒覺的人,所以很多人看不起我家,總是欺負我爸老實人,我爸很多時候又顧及我們全家吃喝,也只能任由他們欺負。

    雖然過的很勉強,父親也很累,但是父親每逢佳節都不讓我們失望,特別是過年,父親無論多辛苦都會回家陪我們,又會突然冒出很多很多錢,從我記事開始父親給我壓歲錢就從來沒有低於一百,一般都是300-500,但那個時候很懂事,特別是姐姐,一般都會第三天主動給回父親,我也就跟隨姐姐。當時會有點委屈,但事後姐姐解說就慢慢不理解了。如今父親不在了,姐姐依然照父親的習慣給我壓歲錢,但是我依然會學姐姐一樣給回她,因為我們都是出自貧苦家庭,錢對於我們來說都很重要,但是我們應靠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喬碧蘿申請復播,聲稱90後顏值主播,曬畢業證名字卻被識破!網友:打臉嗎!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