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庭爸談育兒

    每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問題家庭,這個觀點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成立的。

    為什麼呢?

    1、孩子是家庭問題的縮影

    家庭是由所有家庭成員所組成,而其中最弱的一環,往往就是孩子。因此,一旦家庭有問題,往往整個家庭的負面能量,會在孩子這一端渲洩。

    我們看到過很多家庭,父母在解釋自己為什麼對孩子總是大吼大叫,甚至是責怪打罵時,總是不忘強調一下自己的不容易,自己受了什麼氣,又有什麼樣的委屈。總是會說,自己也不願意這麼對待孩子,卻總是控制不住。

    你有委屈可以在孩子身上發洩,那麼孩子呢?找誰去發洩?

    須知,今天你給予孩子的情緒與負能量,在今天孩子具備足夠能量時,他會成倍的返還,這就是為什麼青春期很多有強烈逆反的原因。

    2、孩子的德育,遠比才育來得更加重要

    幾千年前的古人們,就說過,品德為先,司馬光這麼說“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

    這個意思已經說是非常淺顯,大白話就是,德才兼備,德一定是在才前面的。不然,培養出一個天才,卻是一個無德之人,這首先一定是父母的問題。

    因為孩子的德,首先是向父母學習和模仿得來的。有些父母說不像他們,那是因為父母沒有陪伴孩子長大,孩子就向自己最親近的人學習,可能是爺爺,可能是外婆。

    3、問題孩子往往缺乏規則與界限,這些孩子的家庭,也一定同樣缺乏規則與界限

    無規則,無以成方圓。規則才保障自由,同時也能明確什麼是自己可以做的,什麼是不能做的。

    缺乏規則意識的孩子,未來也必然會吃規則意識薄弱的大虧。別的不說,紅燈停綠燈行,這是規則。如果你非要違反而去闖紅燈,輕則受傷,重則喪命。

    所以,不要以為自己可以凌駕於規則之上,這樣的人,也必然受到規則的懲罰。

    庭爸,7歲女兒的奶爸,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家庭教育指導師,70後大叔,有愛有思考的育兒和教育達人,歡迎關注、轉發、點贊和評論,如果想要育兒乾貨,可以關注我後私信:育兒秘籍,我將送你一份很落地和實用的育兒秘籍。更多育兒和教育問題可以與我交流。讓育兒更輕鬆,讓教育更有效

  • 2 # 港口有塊礁石叫關門咀

    這個觀點與絕大多數人的人生經驗相符。不一定每個問題家庭都會出問題孩子,但每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問題家庭。

  • 3 # 熊媽碎碎念

    每個問題孩子背後肯定有個問題家庭,這個毋庸置疑,也是有科學依據的。

    孩子出生其實就如同一張白紙,家長在上面畫什麼,他就是什麼。上心理學課程時,老師拿出一個空杯子,她說,我現在往杯子裡倒橙汁,它就是橙汁,而不會變成白開水。杯子就是孩子,倒橙汁的人是家長,家長是什麼樣的人,孩子就會被教育成什麼樣的人。

    我很喜歡這句話,就是:父母是什麼樣的人,比你教育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更重要。當孩子像一張白紙來到這個世界,他們分辯不出是非對錯,只能靠模仿,如果家長本身的行為舉止就欠妥,那麼孩子也會養成壞的習慣與性格。

    問題家庭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錯誤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一個有問題的家庭可能沒有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他們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會延續這樣的觀念,當一個孩子接受到父母潛移默化時,他也會出現不良的現象。

    2.沒有規則意識

    上次看到一個影片,一個孩子在大路上把紙巾一張張扔馬路上,旁邊的清潔人員提醒他不要扔,但他卻依然我行我素,在一旁的媽媽不僅沒阻止還支援,想這種沒有規則意識的家庭怎麼可能教育出正常的孩子?

    3.家庭殘缺

    缺陷的孩子的家庭環境通常是不完整的,要麼父母離婚,要不夫妻不和睦或存在家庭暴力等,這樣不完整的家庭環境無法養育出人格健全的孩子,他們的性格多半是有缺陷的,當沒能得到父母的愛與關注時,孩子會沒有安全感,並有自卑與恐懼心理,久而久之,導致心理出現嚴重問題。

    4.不注重教育

    很多家長只忙著賺錢,把孩子扔給家裡老人照顧,即使回到家也是不聞不問,他們認為賺錢比孩子重要多了,只有錢才能讓他們有成就感與安全感,而對於孩子的教育則放在一旁。慢慢地,當孩子在沒有溫暖的家庭下成長,長大後,他們會比一般人冷漠與自私,從而更容易走向極端。

    一個好的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已經算是成功一半了,而在一個有問題的家庭,這個孩子多半心智不會健全,長期缺乏愛與溫暖的孩子他們對社會、對身邊的人都持不友好的態度,因為在他們的生活裡,父母帶給他從來也都是這樣的。

    所以,為什麼有問題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問題家庭,種種跡象都足以說明,這樣的現象自然也就成立了。

  • 4 # 樂高物理l實戰初高中

    遺傳

    大家都知道長相,血型,體格,體質,雙眼皮,身高,胖瘦,髮質,面板,身體疾病等等會遺傳。

    還有性格,愛好,思維能力,思維方式,等等內在的特點也能遺傳。

    但是你知道嗎?性格缺陷,罪行,噁心,不良習慣等等我們不願意在下一代身上出現的東西也會遺傳!

    這種遺傳可能是DNA控制著,我們似乎沒有辦法改變(最近有研究表明,我們日常的行為也可以改變我們的基因),但更多的是平常潛移默化的影響,我把這種影響也稱為遺傳。

    因為它確實是上一代傳給下一代!

    改變自己

    作為大人真的應該在教育孩子之前,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家庭的各種毛病

    因為它們會遺傳

    如果我們這一代沒有解決,那麼我們有什麼資格要求我們的孩子去改呢!

    引用

    在英國最古老的建築物威斯敏斯特教堂旁邊,英國聖公會主教的墓碑上寫著這樣一段話:

    當我年輕自由的時候,我的想象力沒有任何局跟,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

    當我逐漸成熟明智的時候,我發現這個世界是不可能改變的,於是我將眼光放得短淺了一些,那就只改變我的國家吧!

    當我到了遲暮之年,抱著最後一絲努力的希望,我決定只改變我的家庭、我親近的人一一但是,唉!他們根本不接受改變。

    現在在我臨終之際,我才突然意識到:如果起初我只改變自己,接著我就可以依次改變我的家人。然後在他們的激發和鼓勵下,我也許就能改變我的國家。

    再接下來,誰又知道呢,也許我連整個世界都可以改變。

  • 5 # 司馬懿德

    每一個有問題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有問題的家庭,而一個有問題的家庭未必就會長生一個有問題的孩子!!這句話的理解,我認為得對照行為主義心理學畢生的話,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和一個可確定的環境,那麼我可以把孩子培養成任何你想要他成為的人,律師警察或者是小偷!!即是說孩子的成長是藉由向父母的模仿學習而來,一當孩子養成了不良的習慣,有了扭曲的價值觀,這反向證明家庭沒有做好榜樣作用,或者說家庭不能正確的引導孩子

  • 6 # 安安線上

    “每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問題家庭”,這種現象確實是普遍存在的,它客觀反映了家庭教育在兒童成長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家庭是兒童成長的第一環境,家長是兒童成長的第一位老師。從幼兒開始,家庭成員的一言一行都具有示範性,孩子會自覺不自覺地模仿家庭成員的行為舉止及處事方式,要想自己的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家長就要從小給予孩子什麼樣的影響,而且要知道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不是靠口頭說教能夠達到的。比如說,家長要想孩子在社會上做一個懂文明、講禮貌、受人誇讚的好孩子,家長及家庭成員就必須給孩子做好表率,給孩子做一個學習的好榜樣,假如孩子生長在一個夫妻不和,整天吵吵鬧鬧,滿口髒話的家庭環境下,那麼孩子在外面接觸夥伴講粗話甚至打架鬥毆的現象就不足為奇了。再比如,假如家長平時答應孩子的事因工作忙未能兌現承諾,一次兩次或許透過耐心解釋可以說服孩子,求的孩子的諒解,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失信於孩子,那必定給孩子成長造成極壞的後果,輕者會讓孩子對家長從此失去信任,重者孩子或許就會有樣學樣,導致形成不誠實的毛病。所以說孩子的成長一個好家庭就是一所好學校,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估量。

  • 7 # 夏日風1693959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一張白紙,家庭是第一所學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師。健康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Sunny,睿智,有問題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敏感,脆弱,沒有安全感。當然,父母,家庭中肯定不會有意識去教孩子一些不好的東西,父母的為人處世,待人接物潛移默化影響孩子,薰陶孩子。父母眼裡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事,在孩子心裡都是驚天動地的大事,甚至於父母的一些小情緒都會被孩子看在眼,記在心。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父母,家庭是孩子的全部,家庭中的一些存在的小問題,孩子是解決不了,也消化不了的,慢慢積累成一些負面情緒表現在自己身上。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及時勾通,及時疏導,時間長了,積少成多,成為人們眼裡的“問題孩子”。“問題孩子”不是一件事,兩件事天形成的,也不是一兩天解決得了的。父母要儘可能多的培伴孩子,關注孩子。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健康成長。

  • 8 # 老徐吐槽技術

    大家都知道孩子出生就如同一張白紙,他們除了有本能的反應(哭,喝奶)、剩下的都是在模仿,而這個模仿物件就是離他最近的人,也就是父母。

    所以父母是什麼樣的模子孩子就會是什麼樣(這是初期,也可能孩子以後接受了高等教育,也會把一些壞習慣改變),但是至少前期肯定是這樣的,

    所以個人認為這個觀點是完全正確的,一次在地鐵上碰見一個帶孩子的,孩子佔座位不說,還老是踢人,你坐在旁邊還不能說什麼,畢竟是小孩子

    然而他父母卻選擇無視,跟沒看見一樣,這樣家長培養出的孩子能好到哪去,肯定自私,無德。家長雖然不能教孩子才華,但是德是肯定能教出來的,

    德比才重要多了,所以什麼樣的家長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個人很贊同這個觀點。

  • 9 # 親子關係講師露宏

    家庭教育是孩子出生後第一個接觸的環境,家庭成員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有最直接的影響。有句話說,“這個孩子是我們從小看著他長大的”,但是實際上,是“孩子從小看著我們長大的”,因為父母的行為舉止都在給孩子一個榜樣和示範。

    父母自身言傳身教的影響:孩子一出生就是一張白紙,他們身上被“寫”上什麼內容,一定是和周圍的反饋,父母的一言一行有關係。比如孩子總是喜歡大聲說話,如果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是大喊大叫的告訴他:“你必須小聲點,有禮貌的說話,我們才會認真聽“,可以想象一下孩子會從中學會如何好好說話嗎?

    父母教育理念方式的影響:有的父母對孩子相當控制,對孩子反饋的問題過度緊張,情緒化做事。比如有一個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欺負了,回到家只敢告訴媽媽自己被幾個同學欺負了,但是並不敢說對方的名字,她媽媽想解決問題但是沒有辦法。其實孩子不願意說並不是覺得被欺負沒關係,而是她害怕媽媽因此會衝到學校找同學算賬,因為以前媽媽總事這麼做事,這讓她事後覺得很沒面子,並且她還擔心以後和其他同學的關係會越來越差。這樣的高權威的父母,做事沒有考慮孩子的立場,導致最後孩子被淪為被”欺負“的物件,也是父母”教育“風格下的結果。

    以上兩個角度可以看出,同樣的事如果在不同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定會呈現不一樣的應對方式,由此可見家庭問題才是解決孩子問題的根本。

  • 10 # 甘棠文史

    “每一個問題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問題家庭”,確實如此,這反映的就是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幾乎可以看到每一個問題孩子的家庭都是存在一些問題的,像《同桌的你》裡面路星河,他的性格養成和家庭是分不開的。因為他老爸有錢,但是忙於事業,幾乎不關注孩子,於是慢慢的就造就了叛逆的性格。

    不說電視劇裡的人了,就拿現實中的人物來說,絕大多數人的叛逆者家庭一定存在問題,要麼是疏於管教,對孩子不關心。要麼就是太過嚴厲,過分壓抑孩子最後爆發。這些都是由於家庭的影響,最終養成了許多“問題”。

    兒童的發展過程從出生到成年,這段時間來說所接觸的環境對性格養成有很大影響,其中特別是家庭原型的影響最為主要。其中有社會調查顯示大部分“問題孩子”背後的家庭基本存在問題。每一個家庭都不容易,而每個孩子的成長也是頗為坎坷,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孩子就被無形的影響了,到你發覺的時候為時已晚。

    所以孩子的成長不能忽視家庭,儘可能的就是創造利於孩子成長的環境,至於一些問題也可以嘗試著從背後的家庭來解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客廳陽臺牆面貼磚有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