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遊五千年
-
2 # 王老先僧
做張圖,直觀看吧:
以上就是從漢朝到隋朝美名其曰禪讓的傀儡皇帝,九個皇帝裡,只有劉協和曹奐善終。更巧的是,司馬懿走得路子跟曹操相似。兩人的後代,曹丕放了劉協一命,反過來司馬炎又放了曹丕侄子一命。看樣子,做人還是得厚道一點。
由上表所得,禪讓後的傀儡皇帝死亡率高達百分之八十。魏晉南北朝這種亂世,禪讓頻發,都是兒皇帝禪讓給權臣,最後死於非命。說白了,亂世禪讓就是權臣掛羊頭賣狗肉般的篡位,皇帝被軟禁,禪讓後幾乎沒有什麼好下場。
《少帥》中,東北陸軍講武堂開學典禮,奉系大佬張作相軍法制校,一連定了十幾項規定,處罰結果都是斬。大老闆張作霖呲牙咧嘴地評價:整的跟跟殺豬似的。此評價,也可用來概括傀儡皇帝禪讓權臣。人為刀俎我為豬肉,建立唐朝的李淵禪讓李世民後,都被限制人生自由。不要說毛都沒長齊,無權無勢的小皇帝了。
談談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禪讓后皇帝死於非命的結果?活豬和死豬的區別:
所謂禪讓,無非就是像世人證明,新皇帝的合情合法合理性。假設,國家就像一家豬肉鋪子,權臣是屠戶,皇帝是一頭品種優良的種豬但也身兼老闆。老百姓消費主要是衝著帶有種豬基因的豬肉來的。
於是,鋪子=帶有種豬基因的豬肉+若干屠戶+消費者
屠戶想要完美佔有能持續發展的豬肉鋪子,必須擁有種豬,否則,只能關門大吉。換句話說,哪個屠戶擁有種豬,哪個屠戶就可以名正言順擁有豬肉鋪子。這就是權臣挾天子而令諸侯的道理。
傀儡皇帝=活著的種豬(主要作用是替屠戶招攬生意)
有道是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挾種豬而令諸侯的屠戶經過長期經營有了當老闆的念想。但老闆是種豬,屠戶如果把種豬殺了,即便當上老闆,也沒什麼用。那麼問題來了?豬肉鋪子自古有規矩,當老闆要麼是種豬的後代,要麼是種豬親自實施一番儀式把別人變成另一頭種豬。所以屠戶想要取而代之成新老闆,就必須經過現任老闆種豬的儀式。這個儀式就叫禪讓。
如果禪讓完成,變成種豬的屠戶正大光明成了新老闆,舊種豬就沒有用了。但重點是,假如任憑舊種豬活著浪蕩街頭,萬一被某些居心不良的屠戶捉到,那不就會又有一家新的豬肉鋪子跟自己競爭嗎?所以屠戶想要長久擁有可持續發展的鋪子,必須殺掉舊種豬。這就是禪讓後的皇帝死於非命的原因。
因為:種豬是一個鋪子的靈魂。
權臣透過所謂的禪讓合法建立新朝。禪讓前,傀儡皇帝是有用的,禪讓後,傀儡皇帝就是威脅。挾天子最重要的就是挾民心挾法理,歷史上每次起義都需要師出有名。法理上講,無緣無故當皇帝是篡位,無緣無故起義是造反。
禪讓=合乎法理
-
3 # 俳語雜說
從官方記載,或是司馬遷的《史記》上反覆誇讚堯舜禪讓的聖人行為,真是令人感動。說是堯晚年覺得自己的兒子丹朱“不肖”,於是四處尋找賢德的人做繼承人。 最終,他看上了一個叫舜的窮小子。據說舜是個非常苦命的孩子,很小就死了娘並深受親爹和後孃的虐待迫害。但是他堅持行孝,毫無怨言。特別是在舜發達後,還以德報怨加倍對他的後孃和異母弟弟非常好。儘管他們幾次三番謀害舜,他都神奇地脫身,然後照舊對他們很好。詳情記錄在《史記》中,也可參見童話中狠毒繼母和善良幸運的主人公的故事。
但是,司馬遷寫這些事的時候,他離堯和舜的時代已過去兩千多年了。特別是經過了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和秦末西楚霸王的大火一燒,留下可供參考的資料極其有限。後來,人們從古墓裡挖出一套竹簡,是春秋時代魏國的史書,被稱為《竹書紀年》,上面的記載顛覆了許多原來孔子版或者司馬遷版的上古歷史。 比如說堯舜的禪讓故事,真是啪啪打臉。《竹書紀年》中的記載是,“昔堯德衰,為舜所囚。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說白了,就是舜囚禁了堯,又流放了堯子丹朱,取得了政權。這才是後世照模照樣整的美其名曰禪讓的真相。
由此,我們就不難理解歷史上禪讓了皇位的傀儡皇帝會有何種結局。結局最好的要數漢獻帝劉協和後周恭帝柴宗訓。
先說漢獻帝劉協。公元220年,漢獻帝劉協把皇位禪讓給了曹操的兒子曹丕,是謂魏文帝。本是一片和諧的禪讓大典前卻發生了不和諧的一幕。當時,曹丕派人去皇宮索要玉璽時,皇后曹節直接把玉璽擲到廊下,情緒激動說道:“天不祚爾!”換今天的話就是說,老天不會保佑你。也虧了貞烈的曹皇后,曹魏還是講了些情面。漢獻帝退位以後被封山陽公,享受方圓百里可祭祀漢朝太廟,使用漢朝儀仗,不朝見曹魏天子,不必上表稱臣等等優厚待遇。劉協最後活過了曹丕,終年54歲。魏明帝曹叡以漢天子禮儀把他葬於禪陵,諡號“孝獻”。並且,山陽國從公元220年始到309年亡,歷經了四代山陽公,共計89年。
命運好輪迴,過了短短四十幾年。公元265年,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就如法炮製,得到了魏元帝曹奐的皇位,是謂晉武帝。可能是有前面曹魏的榜樣,曹奐禪讓後被封陳留王,待遇也類似於漢獻帝劉協,食邑萬戶,宮室安排在鄴城,可使用天子旌旗,備五時副車,行魏國正朔,郊祀天地禮樂制度仍仿效魏國初期的制度,上書不稱臣,受詔不拜等。曹奐也活到了五十八歲。但是,他的後人沒有再在官方的紀錄出現。可能他離世時正值八王之亂,很多記錄遺失了。東晉一直保留有曹姓陳留王這個爵位,南朝宋有陳留王曹虔嗣的記錄,但已無法確定是否為曹奐的後人,或是曹家旁系入繼。
再說後周恭帝柴宗訓,周世宗柴榮之子。公元960年,柴宗訓被迫禪位給趙匡胤。退位後,柴宗訓被封為鄭王,遷往房州。 並且,趙匡胤在“太祖誓碑”中規定必須善待柴家,疑似賜給他們丹書鐵券,但是柴宗訓及其後人生存狀況怎樣呢?事實上,柴家有好幾人都死得不明不白。柴宗訓去世時年僅二十歲,他的兒子柴永崎被降封為鄭國公,從此代代世襲。但是到了北宋第四任皇帝仁宗時期,柴宗訓的嫡系就斷了。此外,柴宗訓的三個弟弟,柴熙讓、柴熙謹、柴熙誨。在趙匡胤稱帝之後,較大的柴熙讓不知所終,還在襁褓中的柴熙謹和柴熙誨據記載被大將潘美收養,但也語言不詳。到了南宋高宗時,趙構又找到柴家後人柴叔夏,讓他擔任從八品的右承奉郎,襲封崇義公,地位就更低了。當然,到了小說《水滸傳》中,柴家的後人更是落草為寇了。所以說,趙宋的情意還是有限的。
不過比起被毒死的漢平帝等人,以上說的結局還算是好的。但是,估計這些活著的也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畢竟,都清楚這禪讓中的意義,不論禪讓一方是否心甘情願,被禪讓一方都不能心安理得,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於是乎,這逍遙王也不一定真逍遙。
-
4 # 戰情解碼
“禪讓”的這種說法最早出現在《尚書·堯典》等古籍之中,說的是堯、舜、禹“禪讓”帝位的故事。上古時代的禪讓那是真的擇賢而立,而後世皇位的禪讓卻只是權臣的一塊遮羞布而已。
在古代,身為人臣卻行篡位之舉是很受世人詬病的,而且這對名聲也不好。為了讓自己某得皇位看起來更好看一些,許多權臣都假借了禪讓的名義。至於傀儡皇帝的下場那可就不好說了。
漢獻帝劉協以及曹奐在禪讓後都得以善終,但有的皇帝卻沒有那麼幸運,比如北周末帝宇文闡在禪讓後就被楊堅所殺,而楊堅的子孫也多有禪讓後被殺的情況。
為何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呢?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這件事歸根結底就是權利的爭奪,如果傀儡皇帝不會影響權臣的地位,那麼留下傀儡皇帝也未嘗不可,這樣還能留下寬厚的美譽。劉協和曹奐在禪讓之時已經當了好多年傀儡,朝政大權已經盡被曹家和司馬家掌握,所以即便留下他們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而楊堅和李淵就不同了,他們控制朝政的時間很短。如果留下傀儡皇帝,難免會有仍忠於皇帝的人會再次扶持原來的皇帝,這樣就會有很大的隱患,因此除掉傀儡皇帝也就順理成章了。
除了上面說的一點外,我覺得這事還與篡位權臣的性情有一些關係。稍微仁厚點的權臣可能就會善待傀儡皇帝,畢竟有時候這也只是一念之間的事。
文 by 歷史文齋
-
5 # 靜夜思160519196
春秋戰國的時候,被臣子趕下臺的君主有很多,但是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晉國國君就被韓君給殺了。燕王寵信子之,聽信謊言,上演讓國鬧劇,最後他掛了。歷史上最好命的還是三國的那幾個皇帝,讓位的,投降的都活得很好。到了南北朝就不行了,這段時間和以後的歲月裡,王朝更迭,末代皇帝一個比一個死的慘。這裡面有一個奇葩,退位以後復辟三次都沒屌事,他就是愛新覺羅.溥儀。
-
6 # 談古論金
簡單的回答是:有的能,有的不能。
公元220年十月,漢獻帝劉協宣佈退位並將皇位禪讓給曹丕。曹丕稱魏帝后,封劉協為山陽公,
邑一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車服郊祀天地,宗廟、祖、臘皆如漢制,都山陽之濁鹿城。曹魏青龍二年(234)三月,劉協逝世,享年54歲。諡號為孝獻皇帝。此時曹魏的皇帝已經是曹丕的兒子魏明帝曹叡,劉協活過了他禪讓的物件曹丕。
至於山陽公國,劉協的四世孫劉秋襲封為第四代山陽公之後的20年左右,永嘉三年(309)被胡人殺害,山陽公國滅亡。
公元266年冬十二月丙寅,魏帝曹奐禪位於晉王司馬炎,司馬炎降封曹奐為陳留王,邑萬戶。己巳,又授予陳留王使用天子旌旗,備五時副車,行曹魏正朔,郊祀天地禮樂制度皆如魏舊,上書不稱臣,受詔不拜的待遇。西晉太安元年(302),曹奐逝世,享年58歲,諡號為元皇帝,此時西晉的皇帝已經是晉武帝的兒子惠帝司馬衷,曹奐也活過了禪讓的物件司馬炎。
永嘉之亂時,陳留王國隨晉朝統治者衣冠南渡,公元326年冬十月,晉成帝司馬衍封魏武帝玄孫曹勵為陳留王,以紹魏。之後陳留王國(雖然算是僑置的王國)歷經東晉、劉宋,直到南齊才被廢除。
以上的例子,基本符合題主提到的做個逍遙王的狀態。
殺禪位的前朝皇帝,從宋武帝劉裕開始。
元熙二年(420)六月,晉恭帝司馬德文禪位於劉裕,司馬德文被降封為零陵王,同年九月,劉裕派人殺死司馬德文,司馬德文時年36歲。
升明三年(479),劉裕的後代宋順帝劉準禪位於蕭道成,同年五月,被殺于丹陽宮,終年13歲。
中興二年(502),蕭道成的後代齊和帝蕭寶融禪讓給蕭衍,後被封為巴陵王,不久,被蕭衍派人殺害,時年15歲。
太平二年(557),梁敬帝蕭方智禪位於陳霸先,後被封為江陰王。次年,陳霸先派人將蕭方智殺害,終年16歲。
這是南朝。
武定八年(550)五月,東魏孝靜帝元善見禪位於高洋,東魏滅亡。北齊封元善見為中山王,邑一萬戶。禪位後次年被高洋以毒酒毒死,終年28歲。
魏恭帝三年(556),宇文護威逼魏恭帝元廓禪位給宇文覺,西魏滅亡。 宇文覺稱帝后,封元廓為宋公,不久,宇文護將其殺害,終年21歲。
大定元年(581),北周靜帝宇文闡禪位於楊堅,北周滅亡。宇文闡被楊堅降封為介國公。不久,楊堅派人害死宇文闡,終年9歲。
這是北朝。
義寧二年(618),隋恭帝楊侑禪位於李淵,被降封為酅國公,次年,楊侑病死(一說遇害),終年15歲。
天佑四年(907),唐哀帝李柷禪位於朱溫,朱溫封唐哀帝為濟陰王,遷居曹州,第二年朱溫又派人將其殺死。
這是隋唐。
顯德七年(960),後周恭帝柴宗訓禪位於趙匡胤,趙匡胤降封柴宗訓為鄭王,遷往房州,開寶六年(973)逝世,終年20歲。
這是宋。
此外,五代十國吳國君主楊溥禪位給徐知誥的次年去世,也有被謀殺的嫌疑。
後漢隱帝劉承祐被郭威軍殺死,禪讓並不是在他和郭威之前完成,不統計在內。
除了後周恭帝柴宗訓沒有證據顯示、隋恭帝楊侑和南吳睿皇帝楊溥疑似被謀殺,其他傀儡皇帝禪讓皇位給控制他的人後都被殺死,這是劉裕開的一個惡例。
當然,從劉裕的角度分析,他的出身和定位決定了他和曹魏和晉朝的開國君主的不同,就他個人的選擇最最佳化看也有其內在邏輯,雖然既不道德(哪怕是篡位者的道德),也不漂亮。
回覆列表
禪位後,有的皇帝會被新皇帝封為某某王,有的則封為某某公。表面上,新皇帝給予前皇帝許多特權,比如上書不稱臣,受詔不拜等等。
然而,他們卻很不自由,因為時刻有人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過得提心跳膽的,幸福感肯定很差。
其實對於禪位皇帝,我想他們是不奢望自由,不奢望逍遙快活的。他們中很多人只求能夠活下去,就要謝天謝地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是禪位後自然老死的皇帝真沒幾個,真正算是屈指可數。
從漢獻帝起七百年左右時間不斷有皇帝禪位,後周恭皇帝應該算是最後一個禪位於權臣的皇帝,之後因為君主專制強化,就沒有篡位的事了。
在眾多禪位的皇帝中,漢獻帝劉協、陳留王曹奐,算是活得最好的,至少自然老死。而後周恭帝相對其他來說,稍微好點。至於其他的呢,怎一個慘字了得。
要怪就怪劉裕,他起了個不好的頭。劉裕在接過東晉最後一位皇帝司馬德文的皇位後,殺了司馬德文。 從此,篡位者們有樣學樣,在篡位後必殺前皇帝。因此,很多皇帝在臨死前向天祈禱“願生生世世不生帝王家”。但願他們如願吧。
在劉裕後,其實蕭道成也起了個非常不好的頭,他奪位後對劉裕子孫是趕盡殺絕,毫不手軟。不過,蕭道成子孫也嚐到了此種惡果。
蕭道成侄子蕭鸞篡位後,又對蕭道成的子孫大肆屠殺。然後,蕭衍奪取皇位後又對蕭鸞的子孫斬草除根,真是報應不爽。
總之,皇帝禪位後不是我們想象中那般逍遙快活,他們不是被軟禁就是被殺,沒有其它更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