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通界
-
2 # 程式設計師小葛
在2019年8月9日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雲服務Quattroporte張平安表示,華為將推出地圖服務,而華為的地圖服務(Map Kit)將只在中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為海外應用的開發者提供服務。
而華為的地圖服務Map Kit是一款支援40多種語言,將提供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地圖服務軟體。將會開放6大類25種API介面,可以實現自定義地圖和新增標記、實時路況和路線規劃、精準定位和AR導航與標記。
Map Kit預計將於2019年10月後陸續向開發者開放。
在這段發言中,我們可以提取幾個關鍵詞:“只在中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為海外應用的開發者提供服務”、“多語言”、“150多個國家”。這些關鍵詞集中起來就可以發現,Map Kit的推出是為了打造鴻蒙系統的生態並且突破谷歌的封鎖。
華為退出地圖,是反抗、崛起,也是無奈
由於谷歌的對於華為的生態封鎖,導致華為在海外無法在使用谷歌旗下的安卓生態環境,這也就意味著,Google、Chrome,Gmail,Google Map,YouTube等等谷歌的旗下的應用將無法在華為的手機上進行安裝。
而這些應用都是外海使用者最經常使用的APP,如果華為不支援這樣的生態,將由可能流失幾乎所有的海外市場。
我們可以透過一組資料來看看
在2019年2月時,華為和榮耀還在美國的手機銷量排行榜中位列第五和第八,到了六月,華為的所有品牌已經在美國銷聲匿跡了。如果這個禁令繼續持續,那麼華為的歐洲市場也可能會慢慢的消耗光。
因此,建立華為自己的生態勢在必行,而作為Google生態中使用率最高的地圖自然就需要第一時間上市。於是華為才推出了Map Kit,而且,我相信Map Kit的背後應該不乏中國企業的幫助,也因此,Map Kit只在海外開放使用。
Map Kit的推出,是華為為了彌補自己生態上的缺陷而採取的措施,如果沒有谷歌的禁令,華為應該是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的。可以說,這是一種面向全球市場的戰略,也是一種無奈。
我想,接下來華為應該還會打造自己的影片服務,畢竟YouTube還是很大的使用者群的,一單華為的生態圓滿,我想安卓系統將會被挑戰。當然,這個過程肯定是艱難的,我們非常期待看到一個強大的華為。
-
3 # 來自夜神月的愛
華為智慧物聯網,車聯網不需要地圖?這年頭幹啥不需要地圖?谷歌全球制裁華為的第一步就是關閉谷歌地圖和谷歌pay!
-
4 # 空中劈叉達人
華為在2019釋出會中提出了華為地圖技術,華為地圖標準度可以達到釐米級,並且有AR技術輔助,簡直不要太高階,如果釋出,我一定會用
-
5 # Geek視界
繼“鴻蒙”作業系統之後,華為釋出了自家的地圖軟體Map Kit,華為地圖服務支援150個國家地區和40中語言,而且提供了精確導航服務,實現車道級定位和釐米級定位。
華為地圖的“四大特性”1)精準定位
根據華為的說法,華為地圖可以實現釐米級定位和車道級定位,而平時我們使用的高德、百度地圖等,只能實現10米左右的定位精度。華為地圖是如何實現的呢?得益於高精度地圖和AI,去年華為曾經使用mate 10,接入車載攝像頭,結合手機的NPU進行影象分析和計算,從而控制車輛實現了自動駕駛。因此,華為地圖的釐米級定位和車道級定位可能是在特定場合下,綜合運用多種技術計算的結果。
2)AR導航和計算
華為在釋出Map Kit的同時,釋出了Cyberverse地圖技術,可以理解為一個基於3D高精度地圖,空間計算能力的融合功能。需要強大的硬體支援和雲端大資料能力,基於Cyberverse的全場景空間計算,是手機實現釐米級定位,實現AR導航的關鍵技術,具有AI自主學習能力,使用頻率越高,識別精度也隨之提升。
Cyberverse地圖技術,不僅透過AI技術提升了定位精度,還包括了識物百科、識人辨人、識字翻譯等,在景區、博物館、機場、高鐵站等公共場所,為遊客提供導覽服務。
3)實時路況
實時路況是目前導航地圖的標配功能,透過路面的地感線圈、影片監控、浮動GPS等獲取實時路況資訊,這些資料可以透過專業的資料公司獲取,比如世紀高通、掌成科技等。
4)自定義地圖
華為的Map Kit還未釋出,根據我的理解,應該是更換地圖的風格,比如白天和黑夜兩種風格,是地圖的基礎配置。
華為為什麼推出地圖?華為為什麼會進入非常燒錢的地圖行業呢,而且華為對流量似乎不太感興趣,只對硬體感興趣,我覺得有兩點原因。
第一:逐漸擺脫google全家桶限制,google停止對華為授權,不能使用google的GSM服務,對華為手機在國外的銷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而google地圖是國外使用者非常重要的基礎軟體,可以不看youtube,但是能不用手機看地圖嗎?宅男除外。
第二:打通物聯網,這個可能是華為推出地圖的主要原因,並不是獲取流量,而是為物聯網、手機硬體、晶片等提供基礎服務,打造“全場景生態”,增加使用者對身體的黏性,而這個生態中重要的一環就是地圖服務。
總之,華為推出地圖服務,可能並不是為了流量,而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讓我們相信了一件事,中國不止會搞產業化,我們也有能力搞基礎研發,實現基礎產業的獨立自主,防止在關鍵時刻被“卡脖子”。
-
6 # 繁星落石
現在地圖這個東西還只是華為畫的一張餅,最後能做成什麼樣子現在還不好說。而且地圖這個東西本身,資料是非常重要的,華為要拿到足夠豐富的資料,如果是從別的供應商買資料,充其量算是個地圖擴充元件。
而且地圖實現精確性的前提是手機要作為車載鏡頭等等互動,所謂的利用npu,說白了就是實現路面特徵提取,利用影象輔助地圖做判斷,為什麼其它地圖不做,因為費電,本身地圖就要高頻訪問網路和GPS,再加上一個攝像頭,長途旅行手機電池抗不抗得住都兩說。
-
7 # 山頭遠望
會用啊我們自己的地圖為啥不用呢。哪裡是我們的哪裡不是我們的,自己的地圖看的清清楚楚,不用外華人指手畫腳看到都噁心。
-
8 # 小強Talk
相信大家對於華為於8月9號在東莞籃球中心舉行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依然印象深刻,因為在此次大會上,華為宣佈了多項激動人心的重大產品;其中華為鴻蒙作業系統橫空出世吸引了全球的關注,全新的基於分散式的EMUI 10,華為閱讀以及對未來將產生重大影響的 Map Kit (華為地圖服務);而由於這場會議的絕對主角鴻蒙作業系統的光芒實在太多耀眼,使得華為地圖服務並沒有獲得相當的關注。
實際上,華為這次宣佈推出的 Map Kit 有相當的亮點,華為地圖服務在未來將會在各個領域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Map Kit 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服務未至,專利先行華為這次在在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宣佈的 Map Kit 不是隨便一傢什麼公司都能夠做的,實際上,要想做高精地圖產品要求企業必須有擁有相應的測繪資質和審號圖。此前,自然資源部網站公示了華為旗下北京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導航電子地圖製作的甲級資質申請。
注意,華為申請的導航電子地圖製作的甲級資質即便是從業內人士看來都是測繪領域含金量最高的資質;目前,全國只有19家公司擁有這種資質,華為將成為第20家擁有甲級測繪資質的企業。
華為各項技術優勢明顯,此時正是亮劍時刻高精地圖的最大應用場景就是車聯網,而自動駕駛汽車就是必須要搶佔的市場。就自動駕駛本身的實現而言,配置高精地圖是必不可少的一環,而華為為此早已做好了準備。
不久前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還發布了 Cyberverse 數字平臺,該平臺是AR實景地圖服務平臺,可使用手機進行釐米級定位。對此,華為首席工程師羅巍表示,Cyberverse 可用於在景點、博物館、智慧園區、機場高鐵等各種形態的空間,今年就會進行相應的測試;並且 Cyberverse 已經有了3D步行導航,可覆蓋150個國家支援40種語言,當然也能夠為汽車進行導航,還可以作為自動駕駛汽車的高精定位導航系統。
車聯網的實現還要求極高的網路傳輸效率,這一技術要求在5G時代將會被很好滿足。而在5G領域,華為具有絕對的競爭優勢,5G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現在華為正在全球範圍內搭建5G基站,相信在不久的未來5G網路將會遍佈我們身邊。
這些優勢都將幫助華為在物聯網領域取得不小的競爭優勢,在這時候推出高精地圖可謂是勢在必行。
華為的展望遠不止於地圖服務要知道,華為現在不僅是全球第二大智慧手機廠商,同時還是全球少數幾家能夠自主研發操系統和晶片的高科技公司。因為未來的車聯網需要更多的智慧晶片,也需要能夠適配更多終端裝置的作業系統,而這兩點華為全都具備,這樣的能力即便在全球範圍都屈指可數。
華為的展望非常明確,華為要利用自身已有的技術優勢組合:5G + 鴻蒙作業系統 + 晶片 + Map Kit ,最終成為車聯網領域最優秀的全方案服務提供商,為未來的萬物互聯時代繼續佔據科技制高點做準備。
-
9 # 美猴王歸來
個人不喜歡PPT的東西,什麼PPT手機、PPT汽車、自然也包括PPT的地圖。
問我地圖軟體怎麼樣,你給我那個概念就行了?幼稚!更別提什麼“你會用嗎?”
評價一樣東西好壞,和誰做的沒直接的因果關係請把設想變成真實的存在,再來議論什麼好壞,看過我文字的人都知道,本人對於今天的百度失望透頂,不過這不等於我會否定“百度地圖APP”的易用性,因為這是兩回事,期待越高,失望越大,這是我對於哪個昔年BAT之一的網際網路巨頭的評價。
想做地圖的,不管你是華為也好、聯想也罷,亦或是拼多多有可能染指“導航APP”這塊蛋糕……
我希望你先拿出來一個像樣子的產品先。
這些年,我們聽得多了說得天花亂墜的NP滿天飛,到頭來竹籃打水。
華為要做地圖?好吧,但這說明不了什麼,只是個訊息,實現之前,只不過是一個“更可能實現”的計劃而已。
即便它是鼎鼎大名的“華為”。
不僅僅是大公司,很多人也有著滿滿的創意,可是我們爭不過壟斷個人這麼說不是懷疑華為有能力擠進地圖導航這個領域,恰恰相反,我倒是希望給每個成熟的領域引入競爭,而華為就是一隻實力強勁,且有能力衝擊一切的“鯊魚”,想想一家可以讓美利堅心驚肉跳的企業,衝進某個壟斷領域,這是一件多麼“嚇人”的事情!
近些年迅速成長起來的社交APP,即便你是“抖音”這種人手一份的APP,也“衝擊”不開騰訊的“壁壘”,不讓你分享,不給你分一杯羹,你奈我何?
相信每個自駕的司機都對於“地圖導航APP”有著批評和設想吧,這就是一種創意,這些想法裡面,肯定有華為今天的方案設想,但是如果換成你想擠進這個市場,那恐怕就是難如上青天了,今天的網際網路創業,已經不是純粹的技術競爭了,燒錢、拼價格、惡意廣告捆綁充斥了昔日的崇尚分享理念的Internet。
想念曾經的話聯網上無私的網友的分享麼?今天這都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收費“文庫”和“知乎”什麼的,還美其名曰“知識付費的時代”;想靜靜地用下搜尋引擎麼,先灌進你眼簾的是成堆的廣告;想自己默默地下載點什麼麼?好吧,你沒得選擇,先交費辦個會員吧,然後還不保證你能滿速下載,另外,你知道的,你還不得不臣服於壟斷,先看我一段影片或者瀏覽器廣告……
今天的網際網路哪裡還有一分共享和自由?
回到題主的問題來,人類早就實現了巡航導彈的三維立體定位飛行,從地球的這一端飛到幾千公里之外,準確砸到你家的樓頂上。所以,今天的平面導航技術到底有多難呢?
難的是這個領域今天已經有幾個巨頭先入為主了,什麼騰訊、什麼阿里、什麼百度,人們不指望創業公司能有所作為,只是內心裡,期待著有個有能力的另一家巨頭帶來一點新意和清流罷了。
所謂好不好用,通用導航APP軟體會有多大不同?非要一個虛擬的、會拐彎的箭頭指引著你開進溝裡去嗎?
回覆列表
華為是中國高科技公司裡最有發展前景的公司。在5G通訊領域領先世界,在手機,晶片,作業系統,量子計算等領域頗有建樹;其創始人任正非先生深謀遠慮縱橫捭闔是當今世界上最具人格魅力的優秀企業家,深得世人厚愛!因此,華為品牌值得我們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