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快樂的小二呆
-
2 # 笑笑小仙
詩詞之美,令人心醉!無論是唐詩還是宋詞,無一不在向我們展現古人的浪漫情懷。唯美的古詩詞,總是有那麼一處觸動人心的地方,下面就一起來慢慢品味吧!
杜牧這首古詩主要寫的詩人離開揚州時與舞女作別之作。全詩的語言精煉,揮灑自如,在字裡行間看到了詩人的依依不捨之情。其中的一句“春風十里”在現如今廣泛的被運用了,如“春風十里不如你”,意境非常的唯美!
李煜的這首《相見歡》是寫景抒情的經典之作,詞人將自己人生的失意,將自己的愁緒寄託在暮春景色之中,從這首詞的表面上來看,作者寫的傷春,但是實際上卻是抒寫自己人生的無奈之情。而這首詞中的失意並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失意,而是延伸到了人生的感慨上面。
一說起宋代詞人李清照的經典之作,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聲聲慢》這首詞,這首詞主要透過寫殘秋時候的所見以及所感,來進一步抒發自己因家國破碎,淪落天涯的寂寞悲涼之情。全首詞的風格是比較凝重的,淒涼哀怨!
這首詞是明代唐伯虎的作品,全詞的寫作是非常精妙,全詞不僅僅是在造詞方面給人一種清圓流轉的感覺,而是在字裡行間突出了一位痴戀女子的形象。全詞作者寫的是空間之痛,正是空間阻隔了女子與心上人的相見。
宋代詞人秦觀的這首詞,是非常經典。全詞描繪的是一位女子在春陰的懷抱中產生的淡淡悲傷和寂寞淒涼之情。這首詞的上片寫的是陰冷的春天早晨的景色,而下片寫的是詞人看到眼前之景,而觸發的淡淡哀愁之情。全首詞情景交融,構思巧妙,意境優美!
卓文君的《白頭吟》是一首經典的愛情詩。相傳司馬相如發跡之後,司馬相如逐漸忘記當初對卓文君許下的誓言,而是沉迷於脂粉堆裡,卓文君無奈之下寫了這首詩。全詩表達了作者對愛情的忠貞不渝,雖然在詩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對愛情的幻想,但是更多的是對人生的一種反思。一句“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惹了多少的淚水。
納蘭容若的這首詞主要寫的是作者的一種愁。這首詞的上片寫的是作者此時此刻的一種孤獨寂寞之情,而下片則是對往事的回憶,寫的是作者和妻子在一起短暫日子中的美好回憶。全詞表達了詞人對妻子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沉重的哀傷之情。
古詩詞之美,美在用字,美在意境,美在情感!
-
3 # 荊棘鳥285707625
第一:節奏美古詩詞具有音樂美,或者就音樂性,尤其是其中的節奏美。古詩詞都有押韻的需要,所以聽起來或者讀起來具有優美的獨特的節奏,讀起來十分上口。
第二:形式美唐詩不用說都是整整齊齊的,那麼宋詞,他雖然沒有唐詩一樣整齊的格式,但是對於自己的格式也是十分苛刻,不同的詞牌名對應著不同的格式,雖然不相通,但是一種詞牌名的形式是固定定,每一行都是是固定的,斷然不可隨意更改。整齊的唐詩就好像是正裝整齊的儀隊,工整而且華美,帶給人清新舒適的感覺。參差不齊的宋詞格律就好想是穿著民族服飾的多民族大家庭,各顯多姿秀美。
第三:簡練。無論是唐詩宋詞,都是十分優美簡練的。就拿小說或者散文來對比,這些東西里面有著太多的水分,而唐詩可以說是完完全全的乾貨,不摻雜一點點水分。
舉個例子“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在詞句的錘鍊上,作者充分顯示了他的文采,前三句十八個字中,全是名詞和形容詞,無一動詞,各種景物的關係以及它們各自的動態與形狀。這首詩短短二十八字卻給我們描繪出了一幅完整的畫面,作者寓情於景,景情的交融中構成一種離家漂泊之人淒涼悲苦的意境。
-
4 # 文一多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詩詞之美,美在意蘊。從先秦時期的《詩經》古風到近現代的革命勵志詩詞,無不體現著意境之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冷冷清清,悽悽慘慘切切”、“落花人獨立,微Swift雙飛”、“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栩栩如生,醉人心田,詩詞之美不僅能帶給人們精神的愉悅,還能淨化心靈,提升情操。
在“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今天,身倦心累之時,於臥榻之上品味欣賞一兩句唯美的古詩詞,如香茶,似醇酒,那份恬靜,那份愜意又豈是局外人能體會的呢!
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詩歌裝飾了我的夢。
-
5 # 文德懷遠
中國的古詩詞創作,在春秋時代就有不少好作品,到了南北朝逐漸多了起來,直至唐宋,不僅數量多,質量也更高了。
古詩詞的美,我以為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第一,韻律美
過去詩篇講究吟誦,要朗朗上口,合轍押韻,就是其特點,比如詩經裡的“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讀起來抑揚頓挫,富有美感。
第二,意境美
我以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舉例——“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讀過之後,眼前似有一幅畫卷,讓人忍不住浮想聯翩。
第三,用詞美
其實,用詞美與意境美,是相互促進的關係,好詞配好韻,即成一幅好意境。比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很平常的現象,因為詩人的描寫,就感覺那麼美,所以能看出古人,對用詞是非常講究的,比如賈島關於推敲的小故事,就是寫詩人認真選詞的辛苦——“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在今天看來,也太誇張了。正因如此,才得以有那麼多的好作品問世。
-
6 # 行山涉水一路向北
古詩詞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和韻味,它深遠的意境、飛揚的文采,在某種程度上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標誌。
文人大都清高孤傲、卓然不群,常不屈於權貴,因此常有身世浮沉、懷才不遇的境遇,為了表達自己高潔的品格及孤獨之感,常用與此相符的意向和物品抒發情感。
柳宗元的《江雪》就是其中之一。“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僅僅二十字就將詩人的所感所想表達得淋漓盡致。千山、萬徑、江面,到處一片白茫茫,寓意詩人高潔的品質。鳥飛絕、人蹤滅、孤舟、獨釣,寂靜、空曠、孤獨,表達了詩人的孤寂之情。但就在這寒風凜冽的江面,一披蓑衣的老翁卻在悠然垂釣,表達了詩人不屈不撓的性格。
江水、月亮,是歷代文人雅士抒發情感的主題,或表達悠悠的思鄉念、淡淡的愁緒等。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寓情於景充分表達了詩人落第後的鬱悶、失落之情。“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以月落、寒霜點名時間、季節,以烏啼烘托出空曠寂寥的氣氛。起筆用詞精當、簡練,僅用七個字就將這種氛圍渲染出來,使下句撲面而來的愁緒顯的自然、流暢。暮色中的江楓、漁火使人更加愁悶無法入眠。夜半時分,傳來蘇州城外寒山寺的悠悠鐘聲,更近一層說明詩人因憂愁寂寞而夜半時分仍無睡意。這首詩意境優美、語言質樸,寥寥數語就將一落第書生,鬱悶憂愁的心情刻畫出來。
古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燦爛篇章,每一個字都蘊涵著情感的力量與強烈的感召力,是構建民族精神的元素之一,應積極傳承,使我們擁有豐盈優雅的人生。
-
7 # 情棋書畫
中國詩歌有著悠久的歷史,從兩言到三言,三言到四言五言,再到七言,詩之發展概如也。而詩歌之美美不勝收,大致可略述如下
一、詩歌的意境之美有意境必借意象造景造境,意境與意象或可互通互用。
示例:柳宗元《江雪》、馬致遠《天淨沙﹒秋思》、賈島《劍客》、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柳永《雨霖鈴》、陸游和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等。
二、詩歌的理趣之美宋詩多理趣,也可視為哲理詩。
示例:蘇軾《題西林壁》、陸游《遊山西村》、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朱熹《觀書有感》楊萬里《過鬆源晨炊漆公店》王安石《登飛來峰》等
三、詩歌的色彩之美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設色明麗,五彩斑斕。
示例: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駱賓王《詠鵝》李賀《雁門太守行》《老夫採玉歌》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等。聞一多《死水》也是吸收古詩歌色彩之美的傑作。
四、詩歌的音韻之美注意四聲八病,講究押韻、對仗、平仄是律詩的特色。應該說近體詩都在一定程度上講究音韻美。說詩歌是凝固的音樂一點都不過分。
(一)復沓、反覆:
示例:《詩經﹒王風﹒采葛》、《詩經﹒周南﹒關雎》、李清照《聲聲慢》《木蘭詩》等。
(二)平仄:從略。押韻:從略。
(三)比、興:
示例:“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五、詩歌的語言之美(一)形象美
詩眼讓詩歌更形象:動詞、修飾語、特殊詞。
示例:賈島的僧敲月下門的“敲”字,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 ,陶潛“悠然見南山”的“見”字 翼彼新苗的“翼”,張先“雲破月來花弄影”的“弄”字 ,宋祁“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一個“孤”字,寫盡環境之孤苦,由此可達人心。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潛、細,脈脈綿綿,寫的是自然造化發生之機,最為密切。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 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二)含蓄美
“言有盡而意無窮也”,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示例:李商隱《夜雨寄北》王昌齡《採蓮曲》“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等。用典,令詩歌更含蓄。
六、心理描寫美詩歌在心理刻畫方面常常精準而該要,經典的心理描寫非常多。
示例:“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月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
-
8 # 侯爵文泉
謝謝邀請!古詩詞之美,詞句凝練,含蓄雋永,和仄押韻,對仗工整,或託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或用典隱示,或直抒胸臆,充分反映著古人超凡的哲學睿智、厚重的文學修養和喜怒哀樂憂的精神世界,對後人的學習、工作、修養、生活有著潛移默化、催人奮進、排遣抑鬱、促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要影響,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和精神財富。
如岳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表達了抗金英雄岳飛為雪洗靖康之恥、壯懷抱國的遠大志向,給人以熱血噴脈、氣吞萬里的豪邁氣概;再如李白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直白的形式先寫自己乘舟將與汪倫告別,又以踏歌聲這種隱示的方式表達汪倫送別時的情景,後兩句直抒友情,用桃花潭水的深千尺來與汪倫的送別深情作比,寫出了詩人對友人送別的感激和彼此的深情厚誼;還有唐朝詩人孟郊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前四句以兒子臨行前母親飛針引線,生動地描寫了母親的牽掛和母子別情。後兩句則借小草表達了自己對母親大愛回報的蒼白與渺小,自己遠離母親,儘管對母親充滿著深深的感激,但無論如何也報答不了她老人家的養育大恩。整首詩情景感人,情真意切,催人淚下,寫出了無數遊子的心情。古典詩詞中的美詞美句美情美意充滿了報國之志、純潔友情和至深親情等優秀文化基因,不愧為中國文學經典之作……
朋友,您也不妨列舉讀過的古代美詩,共同談談感想吧!
-
9 # 文字的二三事
形式美
古詩詞中存在著諸多修辭手法,如互文,比喻,誇張,排比,對偶等。以《木蘭詩》中的詩句為例。
“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採用的是互文的修辭手法,當窗梳理雲鬢,對著鏡子貼上黃花。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也是一組互文句,寫的是多年未歸的木蘭得勝回家,推開每一間屋子的門挨個看了個遍。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這是一組排比句,去東市買駿馬,去西市買鞍韉,去南市買轡頭,去北市買長鞭。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是對偶句,聽不到織布機織布的聲音,只聽到女子的嘆息。
韻律美押韻是韻律優美的內容之一,如唐代詩人杜甫的《絕句二首》其一: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詩中的第二,四句押ang韻。又如唐代詩人崔護的《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詩中的第一句和第二句押的是ong韻。再如北宋文學家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整首詩押的是an韻。
意境美詩詞透過對景物的描寫,往往會生出一種優美的意境,令人遐想,如唐代詩人王維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空山,秋雨,明月,清泉共同組成的畫面優美感人,以至於作者不禁發出了“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的感嘆和決心。
又如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秋日裡,天高雲談,晴朗無雲的天空一排白鶴直衝天際,直引得詩人詩情盎然,靈感源源不斷。
回覆列表
落花人獨立,微Swift雙飛。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還有一句,不是古詩詞,但是美到心碎: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