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山情語閣

    我周圍的家長經常接到孩子的老師給自己佈置的作業,尤其是孩子讀小學的家長。

    我覺得遇到給家長佈置作業的老師是幸運的。

    孩子的教育是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得一個大工程。

    家長和老師多溝通積極配合非常重要。老師給家長佈置作業,無非就是陪伴孩子學習,帶孩子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和公益活動,等等。

    作為家長要積極配合完成作業,原因有三:

    一,家庭在孩子教育中是第一位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影響至關重要。家長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直接影響結果。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家長的成長必須要跟上。

    比如,有的老師會給家長佈置寫一篇家庭教育心得,結合自家孩子的某一個表現,反思總結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是不是正確,以及怎樣改進。

    還有的會讓家長和孩子就同一本課外書寫一篇讀後感。在共同閱讀寫作的過程中加強了家長同孩子之間的交流。

    二,孩子在家裡或者在學校裡出現習慣養成方面的問題,可能需要老師和家長一起督促才能更好的解決。

    我鄰居家的孩子就是愛動坐不住。老師在學校要求這孩子上課時前20分鐘不做小動作認真聽課就表揚獎勵,然後老師給孩子都家長佈置的作業就是,孩子每晚在家作業時,每20分鐘休息一次,20分鐘內必須專心致志,由家長監督,從而慢慢養成孩子安靜聽課,安靜思考的習慣。

    三,老師是為了孩子好才給家長佈置作業的。

    所以家長要積極配合老師完成作業,這樣也是給孩子樹立一個積極認真的榜樣。

    實際生活中也經常聽到有家長怨聲載道,認為老師是多此一舉,是刻意表現權威。

    換位思考一下,老師是閒得嗎?每天工作那麼忙,沒用的事情還有時間和精力去做嗎?

    所以,家長要體會老師的良苦用心,和老師一起教育好孩子,同時也提升自己。

  • 2 # 碧海藍天2233092

    學生完不成作業,老師不敢管,又不能管,所以只好如此了,同時也不是壞事,陪孩子,瞭解孩子,以便家校共同做好學生的工作!!

  • 3 # 胖川的幸福生活

    給家長佈置作業的老師大部份是小學的老師,小學的學生自控能力差,在家寫作業需要家長的監督,另外寫增加了家長和孩子的互動,讓家長更能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 4 # 暖時光good

    以前的老師佈置作業給孩子,我覺得有兩個原因,一是通訊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我是04年到07年上的高中,那個時候手機,電腦都很稀少,尤其在農村有很多家庭連一部電話或手機都沒有,家校的溝通很少,老師也只能佈置作業給孩子。二是以前的生活條件也沒有現在好,很多父母只能顧得上掙錢養家,哪有額外的精力來關注孩子的學習呢?

    可是現在的孩子就不一樣了,隨著通迅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家校的溝通也比以前更容易,更便捷,由“校訊通”到“微信群”,家校溝通也顯的越來越重要,在加上生活條件變好之後,有越來越多的家長更加重視小孩的教育,也更加關注孩子的成長。現在的老師佈置作業也依然是直接佈置給孩子,但是同時會把當天的作業再發一遍給家長,其目的是讓家長知道有哪些作業,以免孩子記漏或記錯,同時還可以監督孩子的作業是否完成。

    所以總有人覺得是“老師把作業佈置給家長”,這樣做加重了他們的負擔,事實上是孩子是自己的,如果連自己都不願意在孩子的學習上付出,連自己都不願意監督自己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又如何能希望老師時時刻刻都監督自己的孩子呢?畢竟老師要面向全班幾十個孩子,不可能只關注你的孩子。反而有很多重視孩子成績的家長就希望老師每天把作業發給自己,這樣可以監督孩子的作業,督促孩子的學習。

  • 5 # 榴鄉教育速遞

    社會大環境導致。

    1,以前多數家庭孩子多,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不是十分重視,社會競爭力也沒有那麼強。

    2,以前對於教師的教育要求也沒那麼高。

    3,抱怨“老師給家長佈置作業”的父母,都有個共同特點,就是覺得學習就該是孩子的事情。可對孩子教育期望值高的的家長不這麼想。他們把孩子學習當成全家參與的團體戰,孩子披掛,父母扛槍。在他們眼裡,學習早就不是孩子的事了,這年頭,教育就是家庭團戰,幾萬塊的輔導課,幾百萬的學區房,都是家庭參戰的軍備。

    4,老師們為了讓所教孩子不在強烈的教育競爭中太落伍,只能迫不得以也要求孩子全家上陣,給家長佈置作業,讓家長參與進來。否則一些家長會認為老師不認真,不負責。

    5,而對孩子教育意識不強的家長面對老師統一佈置的作業,一是認為影響了他們工作,再是認為影響了他們湊飯局、刷手機等消遣娛樂活動,同時又眼瞅著別人家的孩子在父母幫助下成績不斷提升,也就只能著急上火而批孩子,進而抱怨老師。

    6,給家長佈置作業是教育競爭下的產物,並非老師自找頭疼。面對人家那邊已經有爹或媽辭職全程陪讀了,咱們的孩子又該咋辦?繼續當甩手掌櫃?責罵下老師解解心頭肝火?

  • 6 # 老趙的自留地

    給家長佈置作業?我從來沒有過。學生是你的教學物件,家長又不是你的學生,給家長佈置作業純屬胡鬧,家長有一百個理由拒絕!

    但是,話又說回來。小學生的理解力和自我控制力都還不夠強,有時候需要家長幫助學生聽寫,有時候需要家長監督孩子按時完成作業,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也是為了孩子好。

    如果家長覺得老師增加了自己的負擔,那就可以不理會,讓孩子根據情況完成作業。如果家長因此而被老師埋怨或者孩子受到不公正對待,家長可以去學校反映。我敢保證,老師下次肯定就不敢了_哪個老師會冒著被批評甚至被處理的風險去為難學生和家長呢?!

  • 7 # 一抹老師

    首先說明,這句話不能真實的反映當前的教育現狀,並不是所有的老師,不給孩子佈置作業,只給家長佈置。我是一位小學老師,我一直堅持,把作業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記下來。根本不想把作業發到家長群裡,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但以上現象,確實在個別老師身上出現。

    01特殊學生,老師也給家長佈置作業。

    這些特殊學生,指的是學習不好,考試不及格,作業完不成,老師無能為力的學生。

    我班有一個學生小劉,每次語文考試,都是30多分,上課聽不懂,回家作業也不寫。我一直想找時間,給小劉單獨輔導。可是在學校,一節課接著一節課的上,上完了語文,還有數學、英語、科學接著上,我不可能在上這些考試科目的時候,把小劉拉到辦公室,單獨輔導,這些科的老師也會不願意。

    在上音樂、美術、體育課的時候,小劉又非常喜歡,我想孩子也許有這方面的天賦,也需要發現,這些課我也不能佔有。課間10分鐘,小劉還要上廁所,還要準備下節課,也找不到時間。課堂40分鐘,我要面對全體學生上課,不可能只照顧小劉一個人。

    隨著課程的越來越多,知識的不斷加深,小劉不會的內容也越來越多,和同學們的差距也越來越遠。如果不補課,小劉很難能趕上來。我不想就這樣放棄他。我就和他家長溝通,希望孩子回到家,家長能輔導孩子,把學習趕上來。

    我這樣做,既是對孩子負責,也是對家長負責,畢竟孩子是一家的希望,哪一個父母也不想放棄自己的孩子,都想和老師配合,把學習搞上去。

    02普通學生,老師是不給家長佈置作業的。

    對於學習一般化,和比較優秀的學生,我從來不給家長髮作業,這些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要家長和老師督促,就能很好的完成學習任務,老師還找那個麻煩幹什麼?

    如果我的回答,能給你幫助,

  • 8 # 雨田1978

    因為老師發現,作業佈置給學生,第二天是老師自己批改,給別人有償補課就很累了,哪有精力批作業?佈置給家長,老師就不用管了

  • 9 # 秋的韻意

    這個問題還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手工課或者與勞務相關的作業,建議家長參與是沒有門檻的。但是學習上的事情,家長文化水平也都不均衡,可以監督孩子完成作業、閱讀課本或者指定書籍。

    另外,如果屬於留守兒童,都是給老人帶的話,估計老人連小學一二年級的知識都未必能掌握。大部分家長的能力能不能掌握五六年級的知識都很有問題。中國還只是發展中國家,並且各種教育上的發展海是很不均衡,所以處於家長這個身份時,有一部分人已經在追求給孩子打造素質文化高要求的時候,仍舊還有一部分家長處於需要努力給孩子構建物質基礎階段。在教育這件事上,本來應該是家長、孩子、老師相互配合,家長可以在培育性格、習慣養成這些方面多努力,但是學習課本知識這點上,老師佔據了絕對地位。

    當然有些地區的學校也存在這樣的一個現象,就是越來越多學校佈置作業給家長,家長勢必要比之前付出更多時間輔導孩子唸書。在中國這個大環境下,雙職工家庭大部分都是母親監督,那麼越來越多的輔導意味著也需要非常多的職業女性需要變成陪讀媽媽,而父親則獨自肩負起掙錢養家的任務。

    家長有陪伴教育的義務,但是要適量,不過現在有些地方的小學一年級就每天安排兩、三個小時甚至更多是功課時間,這也不太符合常理吧,畢竟家長為了這個家庭也需要自己的活動空間。

    其實從一個小孩的角度來說我有時候挺支援這種作業的,感覺多了一個理由可以跟孩子接觸,比如說老師佈置賞菊作文的時候父母可以帶孩子去公園看菊展,可能是個度的問題吧,偶爾有這種作業增進一下親子互動是好的,讓父母參與小孩的學習。.

    家長也應該是一份職業,甚至是事業。教導自己的孩子,是每一個父母的責任。孩子除了基因的差異性,後天的習慣養成,學習方法技巧的習得跟家庭教育相關大一些。如果單純依靠老師,除非孩子天分高又懂事,否則難有競爭力。不過,既然把孩子送到老師手裡了,那麼家長所要做的就是配合老師做好小孩的教育呀,老師佈置作業也是提供一種方式促進親子教育,畢竟有些家長真的不愛管孩子,他們就希望把孩子甩給老師自己找輕鬆。如果你有特殊情況無法完成,可以跟孩子和老師好好溝通。如果不配合老師,只有兩種路,一個把孩子領回家不上學自己教育,一個就是跟老師對著幹然後孩子耽誤了,大家應該都能感覺哪種都不好。

  • 10 # 流贏

    這裡有幾個原因。

    第一,二三十年前,每個班級都有學習小組。四人一組或者是兩人一組。先進生幫助後進生。還有一對一,一對紅。在好學生的講解幫助下,以及監督下。差生能夠儘快的,更多的,更好的完成作業。而現在因為城市化的原因及外來人口的動盪不安的情況。以及交通安全隱患。社會比較複雜的原因。每個孩子都是在自己家裡寫作業。自律差,基礎差的學生很難獨立完成。

    第二。有些老師給家長佈置作業,是讓家長了解參與作業。目的是讓家長給孩子購買某種學習軟體或者是課外教材。他如果光給孩子佈置的話,孩子本身沒有購買力,沒有決定權,沒有判斷力。說白了經濟支配權在於父母,而不在於孩子。

    第三。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現在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父母比較嬌慣孩子。孩子們從小抗壓能力受挫能力比較弱。老師呢又覺得說輕了不管用,說重了孩子會有逆反心理。而且也不敢體罰學生,因為孩子心靈比較脆弱。如果對孩子太嚴厲的話,可能有些家長也不同意。對於不做作業,較難管理的學生,老師也很頭疼。把作業佈置給家長。由家長起到對學生的管理和監督作用。很大程度上也減輕了教師的負擔。

    所以這就是讓家長一起做作業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版紅樓夢的演員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