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6
回覆列表
  • 1 # 老向沐浴國風哦

    因為“信而好古”,實在是太喜歡而且相信古人留下來的經典了。

    原句如下: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論語·述而》

    孔子說:“闡述而不創作,相信而喜愛古人(的著作),我私下裡把自己比作老彭”。

    老彭是誰已經不重要了,也是個好古之人。重點是前兩句。

    與孔子相關的經典倒是挺多的,儒門十三經瞭解一下。

    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從這些可以看出,孔子似乎更喜歡整理、編修古代的經典,而不是自己創作,果真是“述而不作”啊!

    孔子動手最多的恐怕就是《春秋》了,而且“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詞”!完全是自己動手。

    在這本書中獨創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可謂高階黑的始祖。“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也就是說,基本史實已經有人記錄了。但是孔子採用了新的藝術手法重新遣詞造句,裡面的字句簡練,卻幾乎每一句都包含褒貶,委婉表達了作者對歷史事件的態度。

    這便是春秋筆法,經典的句子如:鄭伯克段於鄢。六個字,可資訊量很大。

    一、稱“鄭伯”而不稱鄭莊公(公比伯等級高),“譏失教也”——就是要諷刺鄭莊公沒有做到身為哥哥的責任,反而故意縱容自己的弟弟,故降稱“鄭伯”;

    二、稱“段”而不稱弟,是因為弟弟居然想搶哥哥的王位,沒做到身為弟弟的責任,故不稱弟;三、兄弟之間的家事卻搞得像兩國君主交戰一樣,故稱“克”。

    之所以對《春秋》說這麼多,只是想說孔子並不是沒有創作的能力,只是太“好古”而已!

    信而好古

    前人留下來這麼經典的東西,當然得好好珍惜啊。於是孔子選擇整理、編修讓它更好地遺傳後世。

    孔子為什麼不自己著書立說呢?那是因為實在是太喜歡古人的東西了,情願一輩子闡述它。

    這就好像是一些實在是太經典的電影、電視劇,其實好好珍藏、好好崇拜就好了,沒必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翻拍,因為那座山已經非常難超越了。

    當然了,也有可能是孔子創作不出同樣經典的作品,於是選擇述而不作。如果不能創作跟它一樣甚至比它更好的作品,還不如努力將它發揚光大呢!

    也有可能是個人志向的原因,由於那是個禮崩樂壞的時代,新的思潮不斷湧現,過去的有些好的東西也被淹沒。像孔子這種好古之人應該是更想去維護古時的好東西,而不是去創作。比如他一生想要維護的周禮。

    以上便是我對孔子“述而不作”的一下看法,如有不同見解,還請多多指教!

  • 2 # 陳廣逵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述而不作,傳述已有的文化典籍卻不創作新的東西。 述,傳述,闡述。作,創作。   

    孔子之所以述而不作,是因為篤信古代文化。在孔子看來,古代文化已經足備了,“述”就可以了。孔子首先是一個學者,他輯《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的確都是編輯整理古代文化典籍,然而他的“述”也是一項複雜的勞動,“叢集聖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雖述,其功則倍於作矣。”(《四書集註》)文化傳承,歷史沿革,孔子的“述”是繼承和發展,孔子學說正是集前人思想智慧之大成,是對歷史發展的經驗的總結。 其實,絕對的述而不作是不可能的,編輯整理工作勢必帶有編輯整理者的思想傾向,展示編輯整理者的水平。

    孔子是承前啟後的學者,他的學術成就,是從鑽研古代文化遺產開始的,強調繼承,反對憑空編造。他說:“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述而》第28章)。

    孔子對《周易》進行了深入研究。他把《易》學由卜筮引向哲理。他引用《周易》恆卦九三爻辭“不恆其德,或承之羞”,說明沒有恆心的害處,並認為這樣的人還是“不佔而已矣”(《子路》第22章),辯證而理性的運用卦爻辭。儒家從哲理角度解釋《周易》的“十翼”,源於孔子的思想。它解釋乾卦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象辭》)它解釋陰陽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周易·繫辭上》) 五經中有兩部是歷史書,一是上古文獻彙編《尚書》,一是孔子所在時代的《春秋》。

    孔子對《尚書》進行了整理,又依據魯國史書編纂了《春秋》,對魯隱公元年至魯哀公十四年曆史資料進行解釋和點評,把歷史作為資政工具,併為教學提供教材,為當政者提供參考。《春秋》可以說是孔子心血的結晶之作,他一直都在整理完善補充,直到他逝世前。他按周禮和仁的標準,讚揚和肯定符合禮的人物言行,批評貶損違背禮和仁的人物事件,給當代人和後人樹立了效法的榜樣和警示的範例。

    實際上,孔子是有選擇的“述”。在整理古代文獻典籍過程中揉進了自己的心血,也揉進了自己的思想,他把“中庸”“仁政”“禮”“忠恕”“正名分”等政治倫理思想,寄託在史書之中,運用史書來宣揚政治主張。

    孔子對《詩經》的整理,是他為這個寶貴文化遺產至今能夠存世作出的巨大貢獻。《詩經》是公元前十一世紀至前六世紀的各類詩歌的總集。孔子刪繁就簡,對它進行了歸納和分類,並將其作為教材向弟子傳授。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為政》第2章)”又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陽貨》第8章)他重視《詩經》的知識功能和曉喻教化作用,讓弟子把它作為從政做人的借鑑資料。他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子路》第5章) 作為學者的孔子其貢獻主要從整理著述史料、私人講學、向統治者和世人宣傳政治倫理思想三方面體現出來的。 文化勢必有傳承,歷史勢必有沿革。孔子的“述”是繼承和發展,在“述”的過程中完善了他的學說。孔子的學說集前人思想智慧之大成,是對歷史發展的經驗的總結。    

    人們在概括孔子功績時,對他的稱道主要集中在教育上和思想上,而忽略了他“述”的功績。作為史學家,孔子對後世的卓越貢獻不亞於後世的一些著名史官,甚至可以與司馬遷相媲美。試想,司馬遷是國家專職史官,有相應的資料來源渠道,而且可以透過“行政”手段獲取一些想得到的資料,孔子沒有“行政”上的支援,所有資料全靠“個人行為”收集,包括他刪重就簡整理《詩經》,也要從四面八方的不同角度找來。

    孔子的思想學說其實是集古代先賢智慧之大乘,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透過孔子的“述”成為今天人類社會共有的思想及文化財富。

  • 3 # 張宏傑

    雖然被稱為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家,孔子一生卻沒有寫過任何一本書,甚至留下任何一篇文章。

    至於《論語》,那是孔子去世很多年後的產物,準確地說,是他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們的回憶錄。孔子本人,根本不可能知道這樣一本書的存在。

    所以細究起來,孔子並沒有為後世寫過一個字。

    這未免太不像一個思想家了:我們不和留下浩瀚經典的佛陀比,只比道家的開創者老子和莊子,至少都留下一部能系統闡釋其思想的《老子》和《莊子》。

    這看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是因為孔子文筆不佳或者懶於動筆嗎?不是。孔子本人對此早有過解釋。

    這是孔子有意識的作法。他明確宣稱自已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也就是說,他“只是傳授已有的知識而不妄自進行創作,欽佩並且堅信古代傳下來的真理”。

    “已有的知識”和“古代傳下來的真理”是什麼呢?概而言之,就是西周的文化傳統。

    西周之時,並沒有“儒家”這個詞。為什麼呢?因為儒家所主張的,在那個時代其實就是西周社會活生生的現實,是習以為常的具體生活。到了春秋戰國,西周禮樂文化已經“禮崩樂壞”,西周的生活方式已經開始被拋棄,才出現了以孔子為代表的力圖恢復“禮樂”文化,以圖 “興滅繼絕”的儒家。孔子認為,儒家已經有了系統化的經典,不需要他勞神再去寫作。他需要做的,就是整理和傳授而已。

    因此儒家其實沒有“學說”,它的學說,就是全面復古,一切回到西周,恢復西周的一切,並不需要任何創新。

  • 4 # 智慧改變命運

    科技科普促使人們養成理性思考和理性處理事務的習慣——凱騰聚知。

    分享一下個人作青年職業輔導,以及對«論語»的理解。

    按照孔子學後所述孔子認為:

    1.孔子所處時代周王朝作為賓服四夷的中央上幫的影響力已經勢微,禮儀儀軌到了禮樂崩壞的地步。

    2.孔子的指向-----克己復禮。

    3.孔子編修 «詩»,«書»,«禮»,«易»,«春秋»時已經人到中年,時間和精力已經不允許他心有旁鶩。

    4.孔子重言傳身教。

    他的教育思想留給學生們去書寫。

  • 5 # 當年青山

    原因有二。

    其一:孔子雖開宗立派了“儒”。但他並非一名簡簡單單,教書相禮為生的儒。而是一名思想家,教育家。他開班授課,並沒想過後來會有桃李滿園的徒子徒孫們敬他為“祖師爺”。自然也不是為了留芳萬年,而像現在的一些二三流的所謂學者,還沒觸及所寫文化內容的筋骨,僅為了撈錢和出名,就寫一些給外行看的書。當然孔子不僅多識多聞,而且還孜孜不倦,痴迷學習的:《論語》中孔夫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作為教育家,他的最大願望,就是自己的弟子能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而不是死記硬背《五經》的書呆子; 而作為思想家,他並非機械性地翻譯古時的禮法,而是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例如解釋“三年之喪,守孝三年”的古禮時,他認為,嬰兒至少頭三年需要父母照顧,把屎把尿,才能茁壯健康長大。所以作為有道德的人,守孝三年是很基本的道德規範。用“仁”說“禮”。讓“禮”有了人情味。後來歷代的儒者,都貫徹學習孔夫子的這種“以述代作”的精神,《十三經注疏》就是在用這種精神的滋養下完成的。 其二: 孔子的時代,整個周朝,都沒有私人寫書著書的風氣。只有官方著書。孔子自然也沒有這方面的意識。而到了他過世後的戰國時期,才開始逐漸流行著書。例如《論語》就是戰國初期,孔子的再傳弟子(弟子的弟子)和戰國中期,更後來的儒者所寫。

  • 6 # 詩家三昧

    大家好,我是清唱書生,我認為述而不作的原因就是天心未泯、私心未起。

    一、“述而不作”的出處

    “述而不作”一語出自《論語·述而篇第七》,是該篇的第一句: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述,是指闡釋和敘述;作,創作。“述而不作”指透過闡釋和敘述的方法,傳承和傳播古人的智慧,但是並不創作不加入自己的個人思想。就好像佛經裡面經常出現的一個詞:“如是我聞”,表明自己終於道的真實性,是在替古人傳道,而不是自己的想法。

    二、“述而不作”是當時的共同現象

    我認為孔子述而不作,是孔子這一個時代的共同現象。

    《詩》《書》《禮》《易》,都是沒有確切的作者的,都是因為述而不作的原因。

    老子也述而不作,甚至出關也不曾想留下任何文字。如果不是尹喜請老子留下文字,老子也不想留下《道德經》。

    所以,這個時代的聖人們,都是述而不作的。這個時代的人之所以述而不作,原因在於這些聖人們天心未泯、私心未起。

    三、“述而不作”是因為天心未泯、私心未起

    1.天心未泯

    歸功於天地和先人的天心,沒有泯滅。古人還認為,天道是恆常的、有規則的、穩定的、可信賴的,人事之禮本於天地:“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實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氣,用其五行”。古人以天地比德,以天地之屬性比喻君子胸懷品性,君子修身,以天地為範則,其意亦在胸懷、品格、行止、形象之博大恆久。由天行有常出發,古人強調君子之行事應有條不紊,持之有恆,不因人易、不違常道,有禮有法有度有節。

    2.私心未起

    其次這是沒有智慧財產權的時代,也沒人有這個智慧財產權的意識。至於說:立功、立德、立言,也是在孔子和老子之後的人的想法,私心起來了。

  • 7 # 楊朱學派

    ‘述’與‘作’有何不同?

    今日我們謂之:孔子修訂《詩經》、《尚書》、《周禮》、《樂經》,作《春秋》和《易經》之傳。【《周禮》早已毀於焚書坑儒。現存《周禮》雖然也是先秦典籍。但在先秦時代,名曰《周官》】

    以現代漢語之解。《春秋》和《周易》之傳,卻是孔子所作。

    但在孔子看來。《周易》是先有伏羲做的八卦卦畫和文王的六十四卦及卦爻辭。自己只是追求繼承先賢遺志而已。故曰:信而好古,述而不作。

  • 8 # 逆襲的諸行無常

    “述而不作”,朱熹的註釋是“述,傳舊而已,作,則創始也。”述就是傳述的意思。作則是創作的意思。

    這句話出自《論語.述而篇》所記載的孔子語錄,原文是: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其中提到的“老彭”究竟指誰,學術界說法不一。朱熹的註釋是“老彭,商賢大夫,見大戴禮,蓋信古而傳述者也。”,他採用《大戴禮記》的說法,認為老彭是殷商時代一位喜歡傳述古事的“賢大夫”。有人認為此處老彭是指彭祖,彭祖先秦道家先驅之一,名籛字鏗,又稱彭鏗,生於四川彭山,封于徐州彭城,子孫以國為氏到了西漢,相傳“長年八百,綿壽永世”,劉向《列仙傳》把彭祖列入仙界,後逐漸成為神話中的人物。也有人認為“老彭”指的是兩個人,分別是老子和彭祖兩個人。

    對於孔子為什麼說自已是“述而不作”,歷來學者爭論比較多,意見也不統一。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認為孔子一生致力於復周禮,推行傳承先王之道,“述而不作”可以說是對先王之道最大的尊重。同時孔子也是透過自謙表達了不敢與聖人相提並論的意思。

    還有一種看法認為之所以孔子會說自己“述而不作”,是由於在孔子看來“道”並不是由某個人創造出來了,而是始終存在於天地之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所以不僅孔子,所有哲人都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在對“道”進行解釋或轉述,都只能做到“述而不作”。這種看法更接近道家對“道”的理解,而不是儒家的理解。

    孔子“述而不作”的原則,也是後世詬病儒學的主要內容之一,認為這正體現了其過於保守的一面,對於思想的創新和發展產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這也從另外一側面反映出孔子在當時屬於以恢復周禮為治國理念的保守派,與推行改革的法家是有顯著差別的。也正是由於其保守的政治理念已無法適應當時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需要,故無法獲得各位諸侯的認可,最終只能退而求其次,將重點放在教書育人,沒想到的是正是其“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在教育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盡態極妍和息息相同的注音帶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