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畫福利社

    冬至我們最應該做的事

    當然是

    早上一碗湯圓

    豆沙芝麻、豬肉蘿蔔

    想吃什麼餡隨你挑

    午後一碗桂花酒釀小丸子

    生活愜意甜蜜蜜~

    太陽落山冷嗖嗖

    一碗羊肉湯先暖身

    熱騰騰的主“餃”終於上場啦

    有句話每年冬至我都想說

    可是苦於沒有機會

    現在我實在憋不住了

    請再給我一碗餃子!!

  • 2 # 長風浩蕩

    冬至,是個特定的地球相對於太陽的位置。不是人定的,而是人發現了這個位置規律,因此將地球處於這個位置的那天定為“冬至”。

    地球的四季變化,取決於太陽的直射位置,正常情況下,地表的同一位置,太陽越接近頭頂直射的位置,地表越熱,氣溫越高。

    因為地球自轉軸是斜的,所以圍繞太陽公轉的時候,太陽直射點會在地球表面南北移動,直射點移動到最南邊的時候,就是冬至日,那條緯線是南緯23.5°;移到最北邊的時候,就是夏至日,那條緯線就是北緯23.5°;移動到赤道的時候,就是春分或秋分。

    我們現在用的格列高利曆法,是太陽曆,一年整好對應地球公轉一圈,那麼每年,地球處於冬至日位置的時候,都是差不多的同一天,就是12月21日或22日。

    中國的“農曆”,是陰陽合曆,能同時對應太陽和月亮的週期,從初一到二十九、三十,是對應月相週期,二十四節氣,就是太陽週期。冬至那天,就是對應地球處於冬至位置的那天。

    冬至那天,是北半球看太陽斜得最厲害的一天,是白天最短的一天,太陽“最南”的一天。過了這天,太陽就要回歸了,白天會越來越長,直到夏至。太陽迴歸了,意味著春天已經蓄勢待發了,意味著新的一年就快到了。

    說到冬至幹嘛,顯然,冬至要吃餃子啊。這餃子,可是有點來歷。

    傳說餃子是醫聖張仲景發明的。說他有一年被分配到長沙做官,正逢冬天,路上看到很多饑民挨餓受凍。天氣太冷,最顯眼的就是很多人耳朵都凍壞了。張仲景心中很難受。在長沙安頓下來之後,就想了個辦法。冬至這天,用麵皮包了些怯寒的藥材,包成耳朵的形狀,起名叫“嬌耳”,拿大鍋煮熟了,分給饑民吃,一人兩隻嬌耳,一大碗湯,喝了之後遍體生暖耳朵發熱,怯怯寒氣。後來,這種食物就被稱為餃子。

    之後,人們紀念張仲景,就在冬至這天吃餃子,說,冬至吃了餃子,耳朵就不會凍掉了。

  • 3 # 命理探索者傅小生

    首先,我們要了解清楚,什麼是冬至?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

    冬至在古時,第一個重要意義那就是:在這天會舉行祭祀活動。

    關於祭祀活動,現代人覺得古人封建迷信,愚昧無知。其實不然,我認為,古人祭祀有感恩和祈求的作用。

    古人感恩什麼呢?首先是感恩天地間對人類的饋贈,比如,一個皇帝,他感恩天下太平,國泰民安,繁榮昌盛。因為人與大自然有緊密的關係,古人最早提出天人合一的理念,在老子的《道德經》中就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的意思,我認為,老子表達的是,天地對人類沒有情感,沒有仁慈的,這是因為,人類本身就是寄生與天地間而已。好比大自然(天地)是一個老頭,人類就好比是他身上的跳蚤,他今天打個噴嚏,洗個澡,對於,人類就是地震,海嘯,對於人類就是大災,那麼這個老頭,會對自己打個噴嚏,洗個澡難過,傷心嗎?所以,人類寄生於天地,必須敬畏大自然,感恩天地。

    第二個就是祈求,祈求這個老頭,每天開心快樂,儘量別折騰,這樣人類社會,風調雨順,繁榮安定。

    進入,現代社會之後,冬至這一天就是吃。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是一年內進補的最好時期。在北方很多地方,冬至這天都會吃餃子,俗稱“捏耳朵”、“安耳朵”。

    但是現在南方地區,冬至這天要吃羊肉喝羊肉湯的習俗。

    冬至的第三個意義就是決定節氣的劃分。

    因為二十四節氣,第一個就是冬至,冬至這天,在古時相當於是過年的,所以,這個日子特別重要。

    在其它應用領域,比如說,古人紀年紀月的表現方式就是天干地支。在十二地支中,子為地支的開始,也就是大自然開始的月份,因為有:冬至一陽生,之說。

    天開於子,地劈與醜,人生於寅,對於我們華人的正月就是從寅開始。

    現在回答,第二個問題,古人不是把每年的12月22定位冬至的。

    冬至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23日。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冬至前後,地球位於近日點附近,執行的速度稍快,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陽直射南半球的時間比直射北半球的時間約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因為古人講: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 4 # 歷史寶藏

    北方的冬天已到,馬上就是冬至了。

    在古代,冬至可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

    因為這一天,正午的太陽在北半球留下的影子最長,也就是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也代表著理論上的北半球最冷一天。

    過了這天之後,白天漸長,正午日影也漸短,直到夏至,日影最短,白晝最長。這就是春夏秋冬的神奇輪迴。

    古人將冬至這個點作為一年之輪迴點,因此特別重視。冬至在古代又有“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的稱號。民間也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慶祝往來,一如年節。”

    人類自遠古時期便畏懼寒冷和黑暗,嚮往光明。而到了這一天,白晝最短。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過了這一天,便是陽氣回升之日,以後便會白天越來越長,怎麼不令人充滿歡喜和嚮往。因此在古人心中,冬至是大吉之日。

    但是冬至這一天,雖然白晝最短,卻不是最冷的日子。我們都知道,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辰是下午兩點左右,而不是十二點,因為十二點過後,依然是熱量吸收大於散發,因此溫度還在上升,直到下午兩點左右達到臨界點。這個推遲大概就是2小時/24小時。

    年際溫度變化是相通的道理,按照2/24的比例,全年氣溫就是在冬至之後的一個月左右達到最低點。

    古人很聰明,二十四節氣,冬至之後,是小寒、大寒,一個節氣十五天,大寒所在的節氣,正是一年中氣溫最低的時候,最為寒冷,故稱大寒。

    至於冬至為什麼是一年中的12月21——23日,這是西方曆法傳入中國之後,冬至這一傳統農曆節氣,對應的陽曆日子。古人只曉得冬至這一時節,不知道12月22這一說法的。
  • 5 # 東方欲曉147309420

    你太有文化了中、國古時候冬至節為新的一年開始經過幾個皇帝的生日推演到現在的中國使用了幾千年而陽曆使用才二千年冬至太陽在南迴歸線中國那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

  • 6 # san散點

    冬至,我們這邊是吃餃子,這樣不會凍手凍腳。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的我們經歷的白天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就是二十四節氣裡的小寒和大寒,也就是說,最冷的天才剛開始。“冬九九”流傳較廣,一九二九不出手是以冬至日為起點,每九天為一個九,每年九個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季節。所以,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

  • 7 # 沅汰

    首先,古人並沒有人為地規定冬至必須是每年的12月22日。二十四節氣是古人經過長時期勞動生產實踐而認識到季節更替、氣侯變化的規律,然後根據這個規律把一週歲(年)平分為二十四個節氣。

    古人把黃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東的方向分為星紀、玄枵、諏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太陽執行經過黃道一週就是完整的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就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不同位置而定的。當太陽執行到十二次中的“星紀”中央的時候就是冬至。

    冬至又稱長至,因為這一天日極南,在古代也叫“冬節”,被古人認為是最重要的節日。而古代在冬至這一天最重要的就是祭天。《周禮》“祀昊天上帝於圜丘”,還有“冬至日祀五方帝及日月星辰於郊壇”。除了祭祀之外,“冬至日天子率三公九卿迎歲”。冬至這一天的朝賀享祀都像過元旦一樣。

    宋代風俗“冬至大如年”,把冬至和新年一樣對待。冬至要舉行大朝會,賀冬,人人服飾華麗,嶽祠城隍廟香火旺盛。三日之內店鋪都關門回家過節,並且冬至這一天要吃餛飩。餛飩講究各種餡料,和現在吃餃子一樣。吳地風俗“肥冬瘦年”,比過年更重視。

    冬至這一天除了賀節之外還有進履襪的風俗,表示“長履景福”。除了吃餛飩,還要吃赤豆粥。傳說是上古共工氏不才子七人死於冬至日,所以要吃赤豆粥禳災。清代吃冬至團,用糯米粉做皮,裡邊的餡或肉或豆沙或豇豆、菔絲等等。這種冬至團既可以拿來做祭品,也可以作為過節的饋贈禮物。

    現在過冬至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吃餃子。

  • 8 # 陳一222

    從古到今中華民族,過冬至是大事兒,各朝各代具有不同過法。

    漢代期間稱冬至為"冬節”,官府舉行“賀冬”儀式,社會上行“拜冬"之禮。

    明太祖朱元璋規定,一年只放三天假,分別是:元旦、皇帝生日還有冬至。冬至日的意義可一見斑。

    到清朝,過冬至這一天皇帝要舉行隆重祭天儀式,祭天后設宴款待群臣。

    冬至這天我們這地方家家都吃餃子,這幾天超市餃子暢銷。我喜歡自己做,我們家愛吃薺菜、韭菜、白菜、四季豆角,芹菜的還有紅色蘿蔔餡,不同餡有不同寓意。芹菜餡表示勤財源源不斷財富。韭菜餡表示長長久久會有久財的財富。白菜餡表示百財百樣財富。野菜餡表示會有意處之財……

    冬至這天老人會去老家上墳燒紙祭拜祖先,或者在家做一個小供桌,擺上水果、酒、餃子,然後燒紙跪拜。

    冬至是冬季的開始,也是數九始。天寒地凍人們要注意飲食,注意保暖護陽禦寒,快樂過冬。

    古人只知冬至這一時節,不知陽曆之說。冬至時間有小差別,一般在21日至23日之間。巧的是20I7、2018、2019年均是陽曆12月22。

  • 9 # 頭條浙江

    冬至那天最重要的是幹什麼?你要問現在的人,可能一般第一反應是吃餃子。但對於古人來說,冬至可是很隆重的節日,會有祭天、祭神、祭祖等活動。

    在周朝的時候,冬至還是非常重要的國家祀典,《周禮.春官》寫明:“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不過到漢代開始,才成為比較通行的節日,習俗也變得豐富起來。《後漢書》裡記載了東漢時期過冬至的情況:“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原來那個時候冬至都是國家法定節假日了,不用工作好好休息養身體,在家思考自省。(實名羨慕呀)

    而魏晉以後,冬至就是僅次於“元旦”的節日了,當天,皇帝要接受各國與周邊民族的使臣、以及文武百官的上表祝賀,到明清時期,那流程、儀式就更加複雜了,皇帝的著裝有專門的講究,還要去北京南郊的天壇祭天,祈求上天保佑國家安定富強,特別隆重。

    一到冬至,民間也是到處洋溢著節日熱鬧的氣氛,清朝官府還會在冬至期間允許開放賭場供民聚自由出入,人們買新衣服、備辦飲食、串親訪友,我感覺和咱們現在新年似的。

    現在冬至沒有那麼有儀式感了,不過和家人在一起吃頓熱乎乎的餃子也是挺溫馨的,你說呢?

  • 10 # 子夏故壇

    首先冬至代表陰氣達到極盛,天道閉藏,最應該做的就是不要有大的活動,以免動搖陽根,損耗陽氣,而是宜閉關靜守,培養元陽之正氣,所謂“吾善養吾之浩然正氣”。周公就曾說過,冬日之閉藏不密,則春天之生髮乏力。《易·復卦·象辭》曰:“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這裡的“至日”就是指冬至日。冬至日最好閉關而不外出,呆在家吃餃子是最好的。

    糾正一下本問題後半句,古人並沒有把冬至定為12月22日。首先中國古代行農曆,還沒有現在通行的公曆,所謂的12月22日是指公曆。再者,所謂冬至,就是指陰氣達到極盛,是白晝最短而黑夜最長的一天,也就是太陽高度角最低的一天。中國古人透過測日影來確定冬至日,當正午時刻,日影達到最長的那一天就是冬至日。用現代理論講,中國冬至日就是太陽直射南迴歸線時,冬至點就是太陽直射南迴歸線的那一剎那,時間可以精確到秒以下。最後,由於冬至日準是在公曆的12月22日左右,前後最多不會超過一天,但卻不一定就是在12月22日,也可能是在12月21日,也可能是在12月23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記說勇士將考辛斯下放到發展聯盟,還不讓打比賽,勇士的這種做法是不是一種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