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圖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體沒有拖拉機的感受。

    嗯,沒有減震的馬車比這個還要難受的多。事實證明,懸掛減震,坐車子是很不舒服的。

    古代的車只是在一個木頭架子上裝兩個輪子,並沒有減震系統。

    而歐洲的馬車很早就有了懸掛和轉向系統。

    那麼,古代那麼多年老的大臣嗎?吃得消嗎?

    事實上,大臣們用的皇家車駕,而且為了防止老臣受震,馬車一般都用麻草或者布帛包住車輪以達到減震效果。

  • 2 # 無限輪迴

    現代的汽車減震,主要是靠減震器和橡膠輪胎。而中國古代車輛,靠什麼減震呢?主要有四種方法:

    1.車輪包皮革。這與橡膠輪胎的原理是一樣的,透過增加柔軟度來增強緩衝。

    2.木製車輛。這不是專門來減震,但有一定的減震效果。木質材料本有韌性,可以起到緩衝效果。包括車輪、車架等,結合處有微小活動空間。有的車板是類似於一個大篩子,減震效果不錯。

    3.車內軟靠。如果直接坐在車板上,路途遙遠的話,屁股就顛破了。古人一般會在車內鋪上較厚的褥子,再放個厚點兒的軟墊,好像彈簧床一樣,正常走的話很舒服。

    4.修築馳道。為了便於古代馬車出行,朝廷都會將主要交通要道,修得寬大平整,儘量減少顛簸。秦朝開始以咸陽為中心修建馳道,相當於現在的國道,以便於巡駕車輛出行。後來還建了棧道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有一項改革,叫車同軌。供馬車走的軌道,十分平整。

    基本上就是這些了,畢竟古代科學技術不發達,減震效果肯定沒有現在好。

  • 3 # 山野論史

    時不時經常在古代的文獻中看到那一承受旅途中的勞累顛簸的記載?這說明什麼?古代坐車是很累的,因為要對付顛簸,保持平衡和不可碰,全身的肌肉是保持在緊張狀態的。所以在古代坐車是個累活,沒有我們想象中那般悠閒。

    因為彈性材料的缺失,古代的車一般是沒有減震的,防止顛簸的辦法就是修專門供馬車走的馳道,另外就是身體下面多墊一點墊子。

    古代造車技術當屬奚人,奚族屬東胡鮮卑族一支,遼國建立後,奚族被契丹征服,所處的區域東移至遼西一帶,與盧龍地區接壤,大概在現在的撫寧以北。襲人造車技術是最高的,,奚族最後實在宋金聯盟破遼以後,遼將郭藥師投降北宋,此時遼國名臣回離保回到奚族部落,建立大奚國。回離保《簫幹)西征,在遵化玉田一帶被郭藥師所迫,奚族從此銷聲匿跡。

    奚車復原圖(奚王輦)

    奚車在唐宋是非常出名的,很多人未能有一輛奚車而感到自豪,襲人造車也成了一項產業,遼宋都像他們購買奚車。這應該是古代造車技術的最高水平了。但是奚車仍無減震構造,從料帶比劃裡可以看到奚車的大致樣子。該畫中的奚車,前寬後窄,車轂較長,車輪略大,車軸則較短。遼史記載契丹之車,皆資於奚。奚車也是奚族人向唐朝進貢的貢品,所以唐朝皇家用車應該也是奚車。

    古人也不是不能製造帶有減震功能的車輛,比如利用竹片的彈性,但是車是經常使用的運輸工具,要考慮夠早的堅固程度和耐久度,所以古代車輛基本不會過多考慮減震問題。慢行、家鋪墊是最常用的減少顛簸辦法。

  • 4 # 戰史解碼

    首先發發牢騷,本來真的不想回答這個問題,畢竟已經有爆文。回答也是給他人當墊腳石,但看完了三個回答,我只能很不客氣的說,全部都是在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很多人根本不瞭解實際情況,就肆意按照自己的想象在瞎寫!請恕我無禮,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是最基本的道理!為了不讓這些文章在誤人子弟,接下來我就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古代車輛是如何減震的?

    伏兔

    現有的考古結果顯示,早在周代中國就已經有了專門的馬車減震裝置——伏兔。伏兔是古代車上位於軸與輿底兩軫十字相交處鉤連車軫與車軸的部件,因其形狀如伏兔是故以此命名,伏兔又稱轐(讀bu二聲),亦稱“輹”(讀fu四聲)。在《考工記》中就有“加軫與轐”的記載。阮元的 《車製圖解》和戴震的《考工記圖》中都繪有伏兔示意圖,詳見下圖,其中左側為《考工記圖》中圖示,右側為《車製圖解》中圖示。

    迄今為止,考古學者已經在周代車跡中多次發現了伏兔的痕跡,也就是說早在周代,中國的車子上就已經有了減震系統。不過需要說明的是,不同朝代的伏兔形狀並不相同,而且伏兔如何與軸相連也存在著爭議。一般認為,伏兔是以革帶縛於軸上的,但也曾發現過其他連線情況。

    相關學者在研究後認為,伏兔的首要作用就是保護軸和輿底秒木。除此之外,伏兔的第二作用就是減震,這是古代制車在減震方面採取的一種最主要的措施。伏兔作用與現代汽車上的減震彈簧鋼板相似,車輪的震動是透過伏兔傳遞給車子的,而伏兔可以有效的吸收一部分振動能量,這樣傳遞給車子的震動就會大大降低,以此達到減震的作用。

    當兔

    當兔是在輈下,連結輈與軸的構件,象一隻深伏的兔子,由於它處於兩伏兔之間, 故稱當兔。在古代車輛上,當兔是一個用於輔助減震的構件。車輛的一部分震動由當兔負責承擔。

    有很多人跟我爭論伏兔只是連線部件,是為了固定車軸沒有減震作用!還有人把古人選用木頭作為製作車輛的材料當作古人的減震方式。

    先說第一點,我們假設伏兔只是連線部件,那麼按照圖示,當兔完全是一個沒有用的部件,兩端已經有了伏兔固定車軸,還要當兔做什麼?還有固定車軸的方式有多種,為何古人獨愛這一種?為什麼不直接把木頭上掏個洞,然後把車軸插進去?

    我根本沒有否認伏兔的固定作用,但除了固定作用,也不妨礙他有減震作用吧。大家仔細看看第三和第四幅圖,伏兔放在了車身與軸之間,軸是用皮革兜住,如果僅僅是固定軸,那麼直接將軸固定在車身上不行麼?多這麼一個東西有什麼用?之所以採用這種結構是因為多了這麼一個結構後會吸收輪子傳來的振動能量,這樣傳給車身的能量就會減少。當然這種部件減弱振動的能力有限,但有總比沒有強吧!

    再說第二點,所謂減震措施應該是古人主動採取的措施。而選用木頭是因為對古人而言木頭是最容易得到,也是最容易加工的材料,總不能用銅或者鐵吧?古人是沒辦法才選了木頭,而不是古人為了減震而選了木頭,這之間的因果關係是有區別的!伏兔和當兔可是古人主動設計的部件,這個部件既可以連線軸,又能夠減震,這兩者之間沒有矛盾吧。

  • 5 # 剛剛圖774

    古代車輛根本沒有減震裝置,減震是不可能的,所以古代才會有車馬勞頓、旅途勞頓…這些詞語。古代製作馬車的裝置主要就是木頭以及少量的鐵,都是一些缺乏彈性東西。

    如果說要減震,只能在車上多鋪上一些柔軟的東西了,但是即使鋪上了很多棉絮,坐得久了也會發硬,遠遠比不上現代的減震彈簧。

    有了馬鞍之後如果騎馬還好,如果坐馬車,那隻能是自求多福了,所以在驛道上很多客棧,這些客棧不僅僅是提供給馬匹的,更是提供給人休息的。因為即使馬還能跑,人也受不了啊。

    古代的時候,坐馬車根本沒走多遠就必須要休息了,在馬車上根本就是勞累,不像現代一樣,即使從廣州一直坐火車,直到烏魯木齊,一直不停,兩天三夜,一直在火車上都沒有任何問題,因為在火車上非常平穩,猶如在平地中一樣。即使是腳踏車,也有減震彈簧,坐著也非常舒適(共享單車除外)。

    雖然說馬車有各種劣勢,但是非常方便,在那個並不是每個人都會騎馬的年代,馬車不可缺乏!

  • 6 # 玩兒轉高科技

    減震器的出現也就是100多年,所以古代,不管是戰車,還是官車,還是商車,還是民車,都是是不存在減震器的。那麼古時候有沒有柏油公路,雖然有很多平坦的路,但是顛簸的距離還是很多的,那麼古代人到底是用什麼來減震的呢?下面我們來說說。

    首先來說說古代的王親貴族。他們一般就是用毛皮,布帛來包裹住車軲轆,而且他們的車軲轆一般會比較大,這樣從緩解顛簸到吸收顛簸,就讓車從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平穩,然後他們的車伕一般都要求慢慢的行進,所以只要不是有敵寇追殺,基本上是很平穩的,不然要掉腦袋的。

    其次來說說老百姓。老百姓,都是地位比較低的,如果他們坐車,無非就是牛車,然後木軲轆要麼是裸露的,要麼就是釘鐵皮,這樣的車沒有什麼舒適可言,主要的作用也是農用。

    最後來說說商賈。他們雖然有錢,但是地位很低,限制很多,所以說他們坐的車也和老百姓的差不多,他們可能注重的也是車的商用作用啦。

  • 7 # 魚兒讀書會擺尾

    中國最早的車是夏代,2004年在河南堰師二里頭遺址宮殿區南側大路的早期路土之問發現的兩道大體平行的夏代車轍痕,證實了夏代就有相對成熟應用的車。而史書記載早在黃帝時代就有車,《後漢書》記載:“上古聖人,見轉蓬始知為輪。輪行可載,因物知生,復為之輿。輿輪相乘,流運罔極,任重致遠,天下獲其利。”所謂的聖人是指黃帝,因為“輿服始於黃帝”,黃帝姓軒轅,“軒轅”二字都與車有關係。另外,《易》載“黃帝作車”,《孫臏兵法》雲“禹作舟車”,《墨子》、《荀子》、《呂氏春秋》雲“奚仲作車”等。

    古代馬車缺少減震裝備,坐在上面會非常顛簸。而且一開始,車也並不是用來坐乘的,而是站乘。先秦時代,車既是貴族出行的工具,也是車戰的用具,所以又名戎車,自然就不是坐乘,而是站乘了。

    但是,隨著時代發展,車輛的乘用性也隨之發展,上層貴族間也將車用為坐乘出行的工具,車輛的減震便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一種用於減震的初步手段也被應用於車輛的製造中,這就是“伏兔”“當兔”。

    伏兔,是古代車上位於軸與輿底兩軫十字相交處鉤連車軫與車軸的部件,起到一定的緩衝減震作用。因其形如伏兔故名。伏兔又稱輳。《考工記》中有“加軫與輳”的記載,鄭司農注云:“幞……謂伏兔也。”清代阮元在《車製圖解》中說明:“輿下鉤軸者為轐,幞謂之輹,輹謂之伏兔。轐在輿底而銜於軸上。其居軸上之高與輈圍徑同,至其兩旁則作半規形,與軸相合,而更有兩長足,少鍥其軸而夾鉤之,使軸不轉,鉤軸後又有革以固之,輿底有轐則不致與軸脫離矣。”

    當兔是位於輈下軸上連結輈與軸的構件,也象一隻深伏的兔子,因其處於兩伏兔之間,故稱當兔。當兔是在減震方面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減少來自車輪的震動。

    而史料中最常見的減震則是“蒲輪”,用蒲草包裹車輪減少震動,古時常用於封禪或迎接賢士,以示禮敬。

    《漢書·武帝紀》:“遣使者安車蒲輪,束帛加壁,徵魯申公。”唐代顏師古注曰:“以蒲裹輪,取其安也。”

    趙翼《陔餘叢考》稱古代“凡徵召賢士,多用安車蒲輪。”

    安車蒲輪又稱為“安車軟輪”,《後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本紀》:“冬十月壬子,幸辟雍,初行養老禮。詔曰:‘光武皇帝建三朝之禮,而未及臨饗。眇眇小子,屬當聖業。閒暮春吉辰,初行大射;令月元日,復踐辟雍。尊事三老,兄事五更,安車軟輪,供綏執授。’ ” 唐代李賢注引宋均曰:“軟輪,以蒲裹輪。”

    所以,後世多用“蒲輪”代稱天子徵召賢士,《谷山筆麈》雲“蒲輪且至,執斗魁而不妨揮麈,惟先生饒為之。”

    曹魏明帝亦曾安車蒲輪徵召管寧,“魏明帝安車蒲輪,束帛加璧聘之,寧不受。”

  • 8 # 朝文社

    這個技術難題,聰明的中國古代工匠們,早在西周至秦漢年間時,就找到了靠譜的解決辦法。確切說,就是中國古代車輛上,兩個低調的裝置。

    其中資格比較老的一款裝置,叫做“伏兔”。

    伏兔,就是古代車輛上連線車廂底板與車軸的物件。因其形狀如兔伏,因此得名“伏兔”。通常也被叫做“屐”。以《車製圖解》的解釋,正是有這個縱向置於車軸上的裝置的,車輛在高速行進中,才能夠保持車身的穩定。《釋名》裡更形容這裝置“似人屐也”。車輛上裝上了“伏兔”,就好比人穿上鞋走路。

    而以考古的發現看,最遲在西周年間,中國的車輛就已經“穿上鞋”。北京琉璃河西周車馬坑遺址,就發現了明確的伏兔裝置。而到了春秋戰國時代,“伏兔”更是越發普及,中國各地出土的春秋戰國遺址,都多次發現了“伏兔”。它的作用也更明確:除了《考工記》等史料上描述的加固車身等作用,更重要的一個實際作用,就是減震。

    秦始皇陵一二號銅車上的“伏兔”,就生動演示了古代車輛的減震方式:車輛高速行進時,車輪的震動傳遞給了“伏兔”,然後就由伏兔大量消解後,傳遞給上方的車輿。它的原理,其實就和現代汽車上的“減震彈簧鋼板”設計類似。兩三千年前的中國古代工匠們,就已有了這樣充滿智慧的設計。

    當然,除了“伏兔”外,另一款比較年輕的減震裝置,更成了伏兔的“幫手”:當兔。

    當兔,即車輛上兩個伏兔之間的車轅。因為其形狀同樣如兔,且位於伏兔間,因此得名為“當兔”。它的出現要比伏兔晚一些,卻也同樣是在秦始皇陵的發掘考古中,有了明確的出土成果。在秦始皇陵2號銅車上,就有“當兔”連線著車身下的兩個“伏兔”。當車輛行進時,當兔的作用也十分明確——把伏兔承受的重力與震動,分擔一部分在“當兔”上。確保高速裡的車輛,可以輕鬆平穩行進。

    可以說,也正是從秦漢時代開始,隨著“伏兔”“當兔”兩個裝置的成熟,中國傳統車輛的減震裝置,也就從此確立。高速平穩的古代中國車輛,從此暢行在四通八達的國家驛路上。這樣獨具匠心的車輪減震設計,托起了古代中華文明的穩步前進。

  • 9 # 歷史三日談

    車輛減震作為現代汽車技術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幾乎被所有買車已經開車的人重視,因此人們不僅要問,古時候的人是怎麼解決減震問題的。

    當然不能,其實在減震方面,古代人還是想了不少轍積累了不少的經驗的。

    首先,秦朝時修建輻射天下的“通都大道”,這可以說是是減震技術的一次革命性提升,再好的減震措施和防禦技術,都比不少道路的改進這種方式來的直接。畢竟以古代土路為主的路況,能夠修建有一定規格要求和標準的土石路,對於減小車輛行駛時的的震動,還是來的比較直接的。

    再一個就是造大車,安置半徑比一般車輛大的多的輪轂,充分延長車輪轉動一週達到的最遠距離,也可以減小車輛行駛時的震動,由於轉速的問題,大輪轂天然比小輪轂震幅要小的多,震動也就會降下來。

    說完了裡外,該說車上了,在車上多內建些棉墊,棉花作為人類的好朋友濾震效果一向很好,如果說棉花傳入中國的時間較晚,其他的錦羅綢緞還是可派上用場的,雖然這些東西都很名貴,不是一般家庭所能見到,但出行需要用馬車拉著的人,還能在乎那三匹兩匹的錦羅綢緞嗎!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減震都是個系統工程,某一方面的提升不能說沒用,但要想法會出最大的功用,還是在於道路的修築,車輛構造本身技術的提升以及濾震材料的使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給快船一個詹姆斯·哈登,他們能否在6場內淘汰四巨頭領銜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