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韓笑666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的著名思想。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其實就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用知來指導行,用行來驗證知,知行合一,不斷修正,不斷提高!

  • 2 # 偶的世界定格動畫

    那些回答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真是誤導他人。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

    所謂 “知行合一”,絕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有人認為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兒。王陽明強調的是你認識到了你要做到才行,並且在做中強化你的認知。而理論和實踐結合是一種辯證思維觀,強調的是理論的活學活用。

    王陽明所謂的“知”,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兩層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他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他極力反對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脫節及“知而不行”,他認為: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這無疑是有其深刻之處的。比如現在有很多人講佛論道一套一套的,而自己的行為、處事的態度卻與他所講的相去甚遠。別人指出他點兒毛病,他動不動就急了,這就是典型的知行不一。

    2、以知為行,知決定行

    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說,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道德規範要求的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現代的教育知行問題是非常嚴重的,當老師的教給學生知與識,但自己卻很少能踐與行,這樣的教育結果怎麼樣呢?可想而知。

  • 3 # 靜心永恆本好紅塵笑

    的確是一體的。這個真理屬性純一不變。清淨平等自然運轉存在。

    只是因為有的世俗人,迷失了這個真理屬性,在人為意識單一偏執於知,或行。

    既然有了這個妄動偏頗,那麼純一屬性自然的要講法知行合一的真理法,相應對。

    因為世界一體,有人偏頗,就一定會有人去糾偏來保持真理屬性。

    就是在說法時,也是自然清淨的。因為本無法可說,然而,既然有了偏頗,那麼就自然而說。

    這種自然存在的狀態,好像在變動,其實是沒變。

    這才符合真理屬性純一不變。

    人的天性,本清淨純靜。

    莫迷於妄動煩惱。

  • 4 # 愛就碼碼字

    知與行是一體,這是目標。知行合一,是一種追求。所以,才要講知行合一。

    正如我們現代人經常所講的,理論聯絡實際,是一個道理。理論,需要透過實踐去檢驗,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但是,實踐又需要理論來指導,沒有理論做基礎,我們的行動就失去了根基。

    而王陽明講知行合一,“知”就是內心的良知。行,就是體現在具體事情上的良知。

    如果沒有行動,就無法去驗證內心的良知是否正確。

    如果沒有內心的良知,我們的行動就會失去信念的支撐。

    所以,知行合一,是一種目標追求,知與行是一體的。但是,需要經過長期的修煉才能去靠近知行合一的目標。

    正因為我們原本做不到知一合一。因此,儘管知與行是一體的,我們還是一直強調講“知行合一”。

    我叫釋若,讀書30麻袋,現在是一名寫作教練,2018年幫助50多人簽約自媒體平臺,透過寫作賺到錢。

  • 5 # 坦蕩的生活家g

    觀點不一樣,如何合一,夫妻睡7年都有外遇了,本性叫狼,幾十年尾巴都露出來了,眼睛掙大了睡覺吧,肯定心臟病?最後在瘋人院裡,在毒食品中死去,然後不付養老金了,因為拿去抄股票了,你不死我還需要養你,你死了我不付責任了?哈哈哈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最愛的女人欺騙了你,知道後你還會愛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