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豐
-
2 # 陳大舍
古埃及文明留給後世最大遺產,是在於為人類提供了一段長達三千年的盛衰週期律。古埃及諸王朝的命運昭示著後世其它文明的命運。大治大亂、分分合合,尊王攘夷、驅除韃虜、輝煌璀璨、繁華如夢,直到最後被一個卑賤的外來文化所滅亡,但凡日後羅馬、波斯、華夏、印度的戲碼,古埃及早已以先知先覺的相似性預先搬演了一遍。
古埃及的衰亡是在新王國時期埋下的種子,那時候的埃及是世界上最為繁華富強的國度,堪稱上古時期的天朝上邦。新王國(第十八至二十王朝)前期法老出自在軍事上引進複合弓和戰車,在經濟上開發了努比亞的金礦,佔據著上下兩埃及的廣袤疆域,開始了不斷的征服擴張。第十八王朝之圖特摩斯一世、哈特謝普蘇特、圖特摩斯三世可謂武功烈烈,為埃及帝國開疆闢土,再次將埃及引領上了大國崛起之路。
但隨著戰爭財富的不斷湧入,有權獲得戰爭紅利的阿蒙神祭司逐漸成為最富有的階層,神廟往往坐擁良田無數、役奴婢數十萬,以至於法老埃赫那吞遂開創的阿吞神信仰(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一神教信仰)以對抗阿蒙神的祭司階層。埃赫那吞驅民夫數萬營新都、築新廟、祭新神、用並任人唯親,導致埃及百姓疲於轉輸,民不聊生。埃赫那吞歸天后,其子圖坦卡蒙繼位,祭司階層在圖坦卡蒙剛剛成年不久便弒君殺後,並擁立宰相阿伊。而埃及帝國的臣民,無非法老、祭司兩大既得利益集團的炮灰。每次政治鬥爭都會導致上萬人死於非命。
至第十九王朝,拉美西斯大帝天降偉人,史稱為埃及帝國最為顯赫的法老,而其一生功在千秋,罪滿天下也猶如後世中國的漢武帝、隋煬帝、清高宗——
與西臺帝國爭奪東地中海,慘敗於卡疊什而對內粉飾,謊稱大捷;
之後營新都於下埃及東部,以為再次征討西臺帝國的大後方;
在明白自己有生之年(他活了那麼久)無法征服西臺帝國之後,復自欺欺人,自封戰神並大搞個人崇拜,併為自己修建神殿,也就是赫赫有名的阿布辛拜勒神廟。
大凡文明最成熟時,率多此類“雄主”。而“雄主”之文治武功於治下臣民所受盤剝皆成正比。至拉美西斯大帝晚年,上下埃及早已府庫空虛、民生多艱。待其歸天之時,更是帝國斜陽,繁華落盡。至第二十王朝時昔日統御四海的天朝上國已經淪為周邊國家眼中的笑料。
此後,利比亞人、努比亞人先後入主埃及。再往後亞述、波斯襲來,帝都傾覆、喋血千里,埃及化為鬼國,而無拳無勇的普通埃及人則只能淪為“被侮辱與損害的”順民。任勞任怨的扮演著“沉默的大多數”這一悲慘的角色。等到亞歷山大大帝打走了波斯,埃及人便尊他為法老;亞歷山大大帝歸天后,其戰友、重臣托勒密據埃及自立為帝,開創了托勒密朝,傳承了數百年並於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埃及豔后)一代終亡於羅馬。
此後,雖然埃及人不承認自己已經亡國,並繼續尊羅馬元首為法老,但事實上埃及已經淪為羅馬元首私人領地,埃及之民不過為羅馬元首的部曲。至四世紀,羅馬獨尊基督教,廢埃及祭司、毀神廟,五千年的輝煌文明遭到空前浩劫,而埃及平民卻紛紛放棄古老的傳統,改宗基督教。三百年後,阿拉伯統帥阿魯姆率軍入境,埃及的基督徒復喜迎王師,爭相皈依新的信仰。
而真正的埃及至此早已亡國滅種。
拉美西斯二世復原
日漫《天是紅河岸》中拉美西斯二世
《蒼銀的碎片》中拉美西斯二世。
“吾名為奧茲曼迪亞斯!王中之王!萬能的眾神啊,但觀吾之偉業——然後絕望俯首吧!”
-
3 # 阿奇100
古埃及,遺文無明。其他文明古國同樣殘文無明,中國除外。不明,就意味著不知如何毀滅的,任何論斷都是後人臆斷,都是胡人瞎撕扯衣服——胡扯。問題的條件不存在,無法回答。
當今西方社會,明無文而有語,同樣稱不上文明而自稱civilization,也是妄談文明二字。
———
-
4 # 解惑去疑
埃及文明,的消失實際上有兩種觀點,一種是自然因素造成的,一種是受到侵略而逐漸消失的。首先說第一種,大家都知道古埃及的生存,根本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尼羅河一年一度的洪水氾濫,給河谷周邊的土地帶來肥沃的土壤,農民進行辛勤的耕作來養育了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從而產生了古埃及文明。後來在冰川期來自冰島的冰山到達了這片比較溫熱的海水進行融化,導致了海水降溫,水分的蒸發降低,改變了大氣流動路徑,致使這地方的降水大量的減少,證據就是這時期法克魯姆湖的淤泥沒有了。降雨的減少導致了一年一度的洪水不再氾濫,沒降水和肥沃的土壤,這地方提供的食物就會大大的減少,從而導致了這個文明的逐漸的消亡。其二就是被外界的侵略學說,公元前525年起源於西亞的波斯向北非擴張征服了,古埃及王國滅亡,隨後成了亞力山大一個省,後來亞歷山大帝國分裂埃及地區獨立,後又被羅馬征服成古羅馬的一個省。到了公元前公元七世紀30年代阿拉伯人崛起從羅馬帝國手中奪取了埃及,從此便生活在穆斯林的統治下。到了公元13世紀阿拉伯帝國的滅亡,隨後又崛起了奧斯曼土耳其,再次征服了埃及,致使埃及民族滅亡,人口逐漸變成了阿拉伯人,這樣一來古埃及文明就逐漸的沒有了消失了。
-
5 # 微史論
好像是屋大衛滅的。
這就跟埃及豔后有關。到埃及後期,是埃及豔后統治埃及的,後來羅馬帝國凱撒來攻打埃及,結果豔后算是施展了美人計,就把凱撒捕獲了,不到沒有使羅馬帝國滅了埃及,反倒成了保護埃及的強大後盾。未完待續…
-
6 # 執斧談史說事
古埃及文明的滅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經歷了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托勒密王朝和羅馬帝國的統治後,古埃及文明已經逐漸衰弱但是這時候還沒有滅絕,然而隨著阿拉伯人的到來古埃及文明終於還是徹底消失了。
首先古埃及文明是不是人類最早的文明還是有爭議的這裡就不另說了,不過古埃及文明歷史悠久應該是沒有什麼疑問的,有人認為古埃及文明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在希臘人建立的托勒密王朝之前還存在31個王朝,這之前古埃及雖然受到過亞述帝國和波斯帝國的統治但文明基本沒有多大改變。埃及金字塔
後來希臘人亞歷山大滅亡了波斯帝國順帶也征服了古埃及,亞歷山大帝國崩潰後在希臘人建立的托勒密王朝統治下,古埃及文明就逐漸開始希臘化的步伐了,但是這時候的國王依然自稱法老努力融合古埃及和希臘兩大文明,而這一時期最為我們所知的大概就是著名的埃及豔后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了。亞歷山大東征
之後就如大家熟知的那樣屋大維殺死了埃及豔后和她的情夫安東尼滅亡了埃及,而羅馬共和國也變成了羅馬帝國,埃及在羅馬帝國打統治下逐漸開始了羅馬化和基督教化,但是這一時期古埃及的文明元素依然保留了不少,然而這一切都隨著阿拉伯人到到來而徹底滅絕了。凱撒和埃及豔后
阿拉伯帝國崛起後阿拉伯人很快征服了埃及並同化了埃及人,因此現在埃及絕大部分的人口都是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了,古埃及的文明元素可以說是蕩然無存,只留下金字塔等少數文明古蹟發展旅遊繼續惠及埃及人,此外據說信奉東正教的埃及少數民族科普特人還保留了較多的古埃及人血統,但是古埃及文明的傳承可以說是徹底的斷絕了!
-
7 # 雜學道人
古埃及文明同樣多災多難,在漫長的歲月裡被異族征服,被異族文化入侵,他們不像中華文明有強大的同化能力,所以在外來文明的侵略下失去了本文明的特色,最終逐步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
8 # 歷史臆想愛好者劉宇
以下是自己的猜想,因為沒有答案。
現在的埃及,不是啥好地方,周圍都是沙漠,就尼羅河那一塊彈丸之地。但是,古埃及可能不是那樣。可能古埃及還是水草豐美,周圍沒有太多沙漠。那樣才能養活一個龐大的埃及帝國。可是隨著時間推移,這塊地像是受到了詛咒,沙化越來越嚴重,導致人民不斷遷徙。隨著人口遷徙,勞動負擔越來越重,帝國也就越來越不穩固。終於,大部分人都走了,古老帝國再也無法維持,一夜之間分崩離析。留下的,分裂出部落,部落相互征伐,文明破碎了,只剩下記憶。古帝國遺留的文明,因為人口無法負擔而漸漸消失。時間一長,有記憶的那一部分人老死,就啥都沒了。只留下金字塔見證帝國曾經的輝煌。
-
9 # 歷史與戰爭
古埃及文明有一個漫長的持續時間,經歷了自:
約公元前4000年,前王朝。
公元前3150年早王朝(1-2王朝),
公元前2686古王國(3-6王朝)金字塔時期,
公元前2181第一中間期(7-11王朝),
公元前2040年中王國(11末期-14王朝),
公元前1786第二中間期(15-17王朝。來自西亞的希克索斯人建立了15王朝帶來了從複合弓到馬拉戰車等各種軍事技術)
公元前1567年新王國(18-20王朝,此期間多次與西亞崛起的鐵器軍事帝國赫梯開戰),
前1078年的後期埃及時期(21-31王朝。波斯第一次統治時期也被稱為第二十七王朝,結束於公元前402年。),
公元前332年希臘化時期也就是托勒密王朝。
古埃及文明其實自20王朝後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較為發達的文明卻沒能阻擋被各種征服的命運。文明發達的埃及人民在經歷長久的教化後雖然易於統治,但是對於外敵入侵亦成了待宰的羔羊,誰來統治人民都很順從。19王朝時期的拉美西斯二世率軍抵抗赫梯的入侵,雙方在卡迭石戰役中死傷慘重,最終在約公元前1258年締結了有史以來第一份被記載的和約。但是埃及的財富讓它成為被侵略者,起初軍隊還能抵禦這些侵略,但埃及最終失去了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外患在腐敗、盜墓賊、動亂等內部問題輔助作用下急劇惡化。南方底比斯的阿蒙神殿大祭司們聚斂了大量土地和財富,他們勢力的膨脹在第三中間期也就是後埃及時代分裂了國家。到20王朝末代法老斯蒙迪斯一世取得埃及北方的統治權。南方則繼續在底比斯阿蒙神廟的大祭司的統治下,後者僅在名義上承認斯蒙迪斯的權威。這一時期,利比亞人已經在三角洲西部地區定居,移民的首領們開始逐步取得自治權。分裂與外地入侵持續的新的更強大的敵人入侵。
公元前525年,強大的波斯帝國在岡比西斯二世率領下開始了對埃及的征服,最終在貝魯西亞之戰中抓獲了26王朝的末代法老普薩美提克三世。岡比西斯二世於是採用法老稱號將埃及劃為總督區也就是27王朝統治時期。期間埃及人反抗推翻了波斯人的統治建立了28-30王朝,而後又被波斯征服建立了31王朝,直到亞歷山大大帝攻下埃及,埃及人視他為解放者,繼業者托勒密建立了最後一個獨立的埃及王朝--托勒密王朝,但是由於希臘人也是多神教信仰,為了易於統治這時期融合本地埃及神創造出很多新神,托勒密依然稱法老,穿著傳統法老服飾,手持連枷和權杖,基本繼承了埃及的統治結構,但希臘人適用希臘法,埃及人適用埃及法,托勒密王國的時詔書由三種語言撰寫,分別是埃及聖書體、埃及草書和古希臘文。托勒密時期埃及文化非但沒有受到限制反而進一步與外來文化融合發展。
再之後托勒密王朝由於支援羅馬內戰中的安東尼派,戰敗後淪為行省。獨立的埃及王朝不在,但是其宗教文化依然持續了很長時間,直到基督教興起,原有的多神教信仰被廢止。在經歷過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崛起的清洗後其文化也就成了歷史。
回覆列表
在地球歷史不斷髮展轉變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文明時期,古代埃及就是四大文明之一,這種文明是在公元前3150年便已經形成,並且由此開始了非常輝煌歷史發展,創造出古代的著名文明。尤其是在18王朝時期,古代埃及達到了鼎盛狀態,他們不僅發展有自己的象形文字系統,還有十分完善的政治體系,以及多神信仰的宗教系統,法老就是這個文明中非常重要的統治者稱呼。
如果我們詳細的對古代埃及的歷史進行了解,就會發現,這是一個生活在尼羅河周圍狹長地帶的國度,那個時候的埃及人,他們利用治理和控制尼羅河,所以才能在農業方面獲得很大的成功。尤其是那個時期的人們,還創造了許多舉世之作,比如巨型金字塔、方尖碑、神廟等等,曾經留下的這些文明,至今存在很多謎團,而且古代埃及還創造了當時世界上十分先進的醫學體系。
然而,這樣的一個高度的古代文明又是如何隕落的呢?前不久,有研究者指出,這一古代文明在還沒有滅亡之前,其實就出現了一些徵兆,或許火山爆發為這個古代文明的滅亡敲響喪鐘。研究者按照最新的一項研究結果指出,發生在數千年前的火山活動,所產生的後果或許為有著數百年曆史的埃及王朝滅亡敲響了喪鐘。
在古埃及發展到托勒密王朝的時候,這個地區極度的繁榮,有一些科學家,他們在研究的過程中,就發現這個地區的繁榮與尼羅河的洪水存在一定的聯絡,也正是因為尼羅河的水迴圈,可以給當地的農業提供水源保障。當尼羅河出現問題的時候,也會對農作物造成影響,甚至對整個社會產生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有一些研究者便指出,每當到了夏天,在當地的火山活動與非洲季風降水受到的影響是存在一定關係的。如果在乾燥的季節風時間段中,尼羅河的水就會出現減少的問題,一旦水減少,當地的農作物就會出現收成不好的情況,從而導致當地出現糧食短缺,在這種影響下,社會分裂也勢在必行,這也是為什麼托勒密王朝最終會走向崩潰的重要原因。
如果我們對火山噴發有所瞭解的話,就會發現,在這種自然現象發生的過程中,會有一些富含硫磺的氣體噴發出來,也正是這種氣體可以延伸到平流層,在與氧產生融合的過程中就會是氧化,從而形成硫酸鹽氣溶膠的顆粒,而這種因素又是對季節風等氣候模式產生影響的關鍵要素。
研究者對這些氧化後的氣溶膠進行了解之後發現,這種物質可以對照射到地球上面的太Sunny進行反射,而且反射的強度是非常大的,在發生這種反射的情況下,只有少量的能量能夠到達地球表面,而此時的地球表面自然就出現了降溫,在溫度達不到的情況下,發生的蒸發也少了,由此引發的降雨也在減少。在降雨減少的情況下,尼羅河的水自然而然也就會變少。
為了更加深入的對古埃及的滅亡受火山爆發影響這種說法進行研究,研究者還對全球火山活動的各種地質跡象記錄資訊進行了解,並且將這些資訊與尼羅河年度水的波動進行相應比較,透過如此比較可以發現,尼羅河每年的夏天,對非洲季風的強度是非常有依賴性的,不過由於出現的火山運動,或許會導致季風發生改變。在這領域研究的過程中就發現,在尼羅河平均出現火山噴發的年份中,這時候的尼羅河的水量也是比較低。
除此之外,為了弄清楚古代埃及的滅亡是不是真的與這種自然現象有關,研究者還將他們所尋找到的資料與托勒密王朝的大量記錄進行比較,而在托勒密王朝發生淪陷之前的十年中,那個時候,古代埃及的繁榮就出現了明顯的減弱趨勢,而當時尼羅河不斷髮生水災或者饑荒,甚至還出現了瘟疫等等,在遭遇通貨膨脹、腐敗等問題的情況下,這個國度的一些土地被棄置,再加上研究者從一些樣本中抽取的火山噴發資料,呈現出來的結果與當時的社會發生解體是很一致的。
研究者指出,或許也正是因為這種自然現象的發生,加上古代埃及內部引發了一系列的變化,從而加速了這個王朝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