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頤福來養老

    相信大家身邊也有老人帶孩子的情況。其實對於老人來說,這種情況的普及,一方面確實帶來了不少歡樂,但背後更多的是一種無奈,是一種不得不帶的情況,原因有二。

    一、年輕人賺錢養家,你不帶誰帶?

    在城市裡生活的年輕人生活成本太高,還揹負著買房、買車的壓力。生了孩子,每個月的紙尿褲、奶粉、衣服錢,可以說增加了非常多的費用。如果此時再給孩子請個保姆,可謂是入不敷出。不少父母可能發現,自己的工資還沒月嫂、保姆高,其中月嫂一個月的工資上萬是很普通的。

    如果家庭並不富裕,單靠男性一方的工資不足以維持這個家庭的開銷,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後就必須得繼續工作。那麼問題就來了,那這孩子來帶呢?只能是交給自己的爸爸媽媽,也就是老人了。

    二、黑心保姆這麼多,你不帶誰帶?

    相信大家都知道“杭州保姆縱火案”,這樣卑鄙無恥的保姆不能代表全部人。但也給這個行業帶來了太大的衝擊。而且經常有新聞看到黑心保姆的所作所為,經常趁著父母不在,虐待孩子。作為父母,難免會不放心。

    這時候年輕人肯定就會想到,交給父母來帶不就解決了?這個時候,退休的老人不帶,那誰來帶呢?

    無奈也得帶,那交給老人帶到底好不好?

    1、老人帶孩子比較謹慎小心,這是好的。

    與黑心保姆虐待孩子成鮮明對比的是,老人通常都生怕孩子發生個什麼意外,所以帶孩子的時候肯定非常小心。孩子的父母不用擔心孩子被拐騙,被打罵,可以安心地工作。

    2、老人帶孩子,雖然辛苦但也快樂,這是好的。

    老人退休之後容易感到孤獨,特別是喪偶的。平時有孩子帶一帶,生活會變得充實起來。每天看著孫子的一步步成長,會為老人帶來不少的快樂。雖然帶孩子,身體累,但聽到孫子的一聲爺爺奶奶,也會覺得值了。

    3、老人過分溺愛孩子,這是不好的。

    通常被老人帶大的孩子都有著調皮搗蛋的特點。這是因為老人對孩子過分溺愛造成的。在家裡,長輩沒有了該有的威嚴,對孩子百般順從。那麼孩子無論是不是在家裡,都會天不怕,地不怕,以自我為中心。

    4、老人帶孩子的方法落伍,這是不好的。

    現在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帶孩子都要講究科學,這和以前老人帶孩子的方式相去甚遠。比如老人可能會喂得過多、可能給孩子穿的過多。

    5、老人帶孩子容易傷了身體,這是不好的。

    老人本身就有腰痠背痛的情況,腰椎、頸椎都不太好。而嬰兒需要老人長時間地抱著,雙手自然不用說,對腰的負擔也很大。所以老人帶孩子,過度勞累,容易影響自身的健康。

    結論

    你以為老人都想帶孩子嗎?並不是的,老人為了帶孩子要犧牲非常多的時間,可能還要放棄自己的愛好,還為自己的身體帶來了負擔。那麼老人帶孩子好不好?偶爾帶帶沒什麼不好,但總體來說肯定不如父母自己帶。

  • 2 # 王朝提刑官

    老人帶孩子,這在中國社會現在形成了一個主流趨勢了。現在的年青人由於夫妻雙方都投身到工作中,孩子就沒有人帶,而閒在家的老人們,就自然而然的肩負起帶孩子的重任。老人帶孩子到底好不好,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結合自身經歷來談一談。我結婚3年,孩子現在2歲,由於夫妻兩都要上班,孩子就只有給他奶年帶。現在帶了一年了,感覺都不想自己的孩子了。由於隔代的原因,老人會更疼自己的孫子孫女,導致對他們過分溺愛,要什麼給什麼,孩子想怎樣就怎樣。有時候我們在身邊對孩子進行管教,奶奶還會來護,這種情況下教育的孩子都會以自己為中心,特別的自私。還有就是老年人的教育理念同現在年青人的不同,有些情況甚至是相悖的,還有些迷信的東西。所以老年人帶孩子還是有他的弊端的,這是我的見解,歡迎拍磚!

  • 3 # Carrie萌育兒研習社

    老人帶孩子好不好?這事兒還真不能簡單地做判斷。

    說“好”,立馬會有很多父母現身說法,列舉出隔代教育的種種問題,比如下面這樣的對話:

    我:寶寶飲食習慣不好,媽媽平時不要給他零食吃嘛寶媽:哎呀,我知道,但是孩子都是奶奶帶,我不給,奶奶要給啊!我:那讓孩子自己吃,儘量不要喂嘛。寶媽:哎呀,沒用,孩子都是奶奶帶,跟奶奶說不聽,奶奶就是要跟在娃後面追著喂。哎!

    但如果說讓老人帶孩子“不好”,同樣也有很多爸爸媽媽說:

    那怎麼辦?爸爸媽媽要上班啊,爺爺奶奶帶著,總比沒人管好吧?請保姆?經濟問題先不說,爺爺奶奶總比保姆更親近孩子吧?

    每個家庭情況不一樣,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個人情況也不一樣。

    在我這些年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見過:

    自己帶孩子,帶得淡定自如全職媽媽;也見過手忙腳亂,每天都忍不住發脾氣的全職媽媽;見過育兒觀念和方法過時的爺爺奶奶;也見過為了帶好孫子孫女,每週去聽育兒講座,有機會就去和老師溝通的爺爺奶奶;我在後臺也經常收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留言、評論、提問。

    所以,從大面上,統計資料上來看,隔代教育出現的問題或許真的比父母自己帶孩子更多;但具體到每個家庭,具體到現在來看這個答案的、一個一個的普通家長呢?

    我們是懷著一顆希望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希望自己的家庭教育能夠變得更好的心,來這裡尋找方法的。我們可以暫時不去爭論“爺爺奶奶們帶孩子好不好”這個大的社會問題,我們可以先具體的分析一下:“自己家裡,爺爺奶奶帶孩子的利弊”。(即便我們爸媽自己帶,也有利有弊不是?)

    發揮隔代教育優勢的同時,也注意克服種種負面影響,讓自己的孩子現有的家庭教育狀況得以改進。

    爺爺奶奶帶孩子,最容易引起家庭矛盾的問題,不外乎這三點:過度溺愛,諸事代勞觀念保守,保護過度沒有規則,討好孩子

    如果這樣教育孩子,對孩子當然不太好。但捫心自問,年輕的父母自己帶孩子,不也有可能犯這樣的錯誤嗎?只是,老人家在這幾個方面更難控制自己吧。

    這其實很值得理解。

    爺爺奶奶們到了這個年齡,是從重要的社會角色中慢慢退出的時候了,他們發現自己說了算的地方越來越少了,很難獲得認同感。而年輕的父母,事業生活都在上升期,你還有更多的途徑獲得認同感。

    所以,面對全家人都很重視、很喜愛的小孩子,年輕的父母還能夠控制自己在孩子面前爭寵的心理,但是老人,就很容易失去控制。

    再說,當一個人年紀大了,自己也會變成小孩,希望獲得關注,但老人家又沒法坦然地面對自己這種希望得到關注的需要,只好把自己像個小孩的需求,投射到真的小孩子身上:對孩子無限度的溺愛,一切以孩子的快樂為標準,從不指責孩子……其實,對孩子的溺愛,是老人對自己好的一種表現。

    老人對孩子的態度,其實也反應了老人心裡最真實的需求,我們看到了這些需求,會不會對老人也多了一些溫和的理解?

    如果因為各種原因,需要讓爺爺奶奶幫助照顧孩子,那麼,為了老人帶孩子舒心,爸爸媽媽也放心,建議這樣做:

    第一:自己負主要責任

    父母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

    老人家在育兒這件事情上,承擔的一定是輔助的角色,在孩子小時候,需要不間斷地照顧的時候,爺爺奶奶幫助父母,參與育兒。但是,真正要對孩子的將來負責的人,一定是父母,絕不是爺爺奶奶們。

    二:絕不說老人家做得“不對”,而是分解步驟,循序漸進,教會他們正確做法。

    父母對育兒有自己的要求,所以,你需要教會老人具體怎麼做。

    普通地“教”,效果肯定不太好;我說的“教”,是把做事的過程分解成小的步驟,這樣可以降低難度,方便老人家執行,並且及時反饋。

    比如,你不希望孩子看動畫片的時間太長,那準備好影碟,跟老人和孩子都說好,一天一集,看完了就沒有,第二天媽媽再給新的,看完動畫後,接下來孩子可以玩什麼,活動都安排好。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負責計劃、安排、和孩子溝通,老人家只負責執行,操作起來就容易多了。

    三、一旦發生矛盾,年輕的父母才是溝通的主題

    老人的觀念模式和我們肯定不會完全一樣,發生矛盾是難免的。

    一旦有矛盾,我們需要主動對家庭的矛盾做溝通,而不是被動地等著家裡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理解我們。

    年輕的父母二十多,三十多歲,不論從年齡、身體狀況、受教育程度、心理承受能力各個方面來說,都是家庭中最強大的人。而且我們獲得資訊的途徑,也比老人廣闊得多,我們也有很多機會學習溝通的方法。

    隔代教育的過程中,當然會出現各種問題,但如果父母能夠負起孩子教育的主要責任,那麼,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對孩子的照顧中,偶爾的溺愛,偶爾的放縱,對孩子來說,並不會造成多麼嚴重的影響,老人家對孫輩所具有的親情和關愛,是任何育兒機構、老師、都無法比擬的,這些關愛,一定會變成孩子長大後甜蜜的回憶!

  • 4 # 親子研究中心

    其實現在很多的家庭都還是隔代教育,年輕的父母迫於職場壓力,所以把孩子交給老人進行照顧和教育。可是把孩子教給老人,難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與自己產生歧義。那麼在這種教育結構下,如何才能夠完善,做到“三贏”呢?

    1、統一思想認識

    隔代教育與父母的親職教育各有利弊。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兩代家長的共同努力。祖輩與父輩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應當多溝通,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要儘可能地在培養孩子的問題上達成一致。

    2、學習新的知識

    祖輩家長要注意接受新思想,學習新知識,儘量用現代科學知識撫養教育孩子。特別是在培養孩子的理念上,老年人一定要跟上時代步伐老年人要當好“隔代家長”,就必須不斷接觸和學習新知識、新事物。才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髮揮積極作用。

    3、不能給予溺愛

    祖輩家長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愛和溺愛的界限,要愛得適度,正確的愛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還應積極創造機會讓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觸,疏通感情,兩代人共同努力營造一個有利於家庭教育的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

    4、注重親子溝通

    年輕的父母首先要端正態度,不管多麼忙,都要抽時間與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對孩子的教育權、撫養權完全交給祖輩家長,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做法。

    5、啟發孩子孝心

    父母要啟發孩子照顧祖輩,培養孩子責任意識。家裡有老人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機會,把孩子交給老人,讓老人關心照管孩子,倒不如將老人交給孩子,讓孩子關心照顧老人。把關心和被關心顛倒了一下,關係就會變化,一旦孩子找到了一個他關心的物件,他的責任意識就會增強。

    既然有的家庭是這樣的教育環境,要充分利用隔代撫養與父母撫育的各自優勢,兩代人經常探討孩子的培養方法,為孩子創造一個和諧開放的家庭環境。

  • 5 # 老聲暢談

    現在很多年輕家長,將超前教育,技能學習擺在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頭等位置,其實,比起孩子根本消化不了的技能,人格教育才是最重要的。這一方面,隔代教育有著非常多的優勢。

    老人帶過的孩子更有創造力

    俄羅斯科學院心理學研究人員發現:老人帶過的孩子,創造力比其他孩子高40%。

    其原因是三世同堂的生活中,孩子可以看到更多可能性,爸爸媽媽這樣想,爺爺奶奶那樣想,時間長了,孩子對待事物的看法更加全面,思路就越來越開闊。

    老人帶過的孩子社交能力更強

    老人在一個地方生活久了,那裡有他的親戚、老鄰居以及他們的子孫們。孩子每天跟著爺爺奶奶紮在人堆裡與周圍的親友交流互動,與差不多大的小孩子們天天玩耍,對孩子社會情感及社交能力有極大益處。

    老人帶的孩子更有耐心

    舉一個真實的案例,某個寶媽的寶寶非常任性,要什麼東西都要馬上得到不然就大哭大鬧。寶媽上班煩心事本來就多,孩子一鬧煩上加煩,一兇他,寶寶就更變本加厲。

    寶寶奶奶來了後,寶寶一要什麼,奶奶馬上放下手裡的事迅速抱起他去拿。奇蹟發生了,現在寶寶想要什麼東西,說完就在那等著奶奶拿,有一次等了10分鐘都沒有發脾氣,還叮囑奶奶慢一點,別滑倒。

    老人可以幫助孩子塑造人格

    孩子從小的人格成長,身邊的大人是唯一的導師,很多情況下,年輕父母尚未擁有成型的人格,在很多事情的處理、情緒控制上都稍顯稚氣,隔代老人已經形成了固定的三觀,作風正直純樸,能給予孩子正能量的人格影響。

    老人可以給家庭提供心理支援

    現在的育兒市場亂象嚴重,各類育兒書籍和資訊鋪天蓋地,令新手父母不知所措,老人的存在無疑為年輕父母提供了許多心理支援。

    老人帶孩子可以融洽家庭氛圍

    婆媳矛盾向來困擾很多人,根源在於婆媳之間瞭解甚少,帶孩子可以讓彼此真正相處,俗話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雙方的感情可以因為對孩子的盡心而更融洽。

    學一學:

    老人怎麼科學的和孩子玩耍

    老人家陪孩子,可以很輕鬆、很科學。下面給大家介紹幾個對老人對孩子都好的活動。

    拼拼圖,玩紙牌

    想要培養一個聰明的小寶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要時常帶寶寶玩一些益智類的遊戲。

    這類遊戲最好的一點就是經常需要運用簡單的數學原理——加減乘除。這對寶Bora說是一項很好的大腦活動。此類的遊戲對老人來說也是非常有益的,因為可以透過計算來保持大腦活躍。

    廚房一起來做飯

    老人們都喜歡烹飪或烘焙,當老人們在廚房忙前忙後的時候,不妨讓孩子們做個小幫手,看看廚房裡孩子們有哪些新穎的想法。

    ①給寶寶各種各樣的蔬菜,讓他們比較蔬菜之間的相似與不同,豐富寶寶多樣的認知。

    ②在包餃子、蒸饅頭、烘焙麵包時,給寶寶一塊小團面,讓他們跟著一起揉,促進觸感能力的發育。

    小演員扮老奶奶

    讓小傢伙們穿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衣服,搭配上覆古的帽子、手鐲等飾品,盛裝打扮,變身小爺爺、小奶奶。

    當寶寶裝扮的時候,老人們可以給他們講述自己長大後的故事以及年輕時的冒險經歷。即可以傳承優秀的家風,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和講故事的能力。

    這麼多好玩的活動,

    你學會了嗎?

    老人帶孩好處多多,

    記得發給需要的人看看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二十歲的時候都在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