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合一股權設計
-
2 # Luis的外貿生活
組建有能力的團隊需要做的幾個核心的事情:
團隊管理層面:
1,制定好遊戲規則,尤其是薪酬提成制度,和獎懲制度,和KPI考核。
2,根據公司企業的階段,招聘合適的人,多面試多刪選人才。
3,制定好試用期考核期,這年頭合適的人是需要考核和刪選的。
4,最核心的就是利潤分配機制。
個人方面:
1,自身管理和領導能力很重要。
2,個人能力和魅力也很重要,尤其是初期吸引人才合作很重要。
3,做老闆帶團隊,誠信第一。
4,合作伙伴,包括員工,價值觀匹配很重要。
5,資金儲備問題。 現金流斷了很危險!
公司戰略層面:
1,產品供應鏈供應商是核心。
2,組織架構:各個部門設定,初期肯定是業務部,最好也有采購人員,跟單員,QC和工程,財務。
3,公司每年計劃目標。
最後,實踐出真知!
-
3 # HI木易子楊
快速建立團隊的方法,從兩部分和大家分享!
今天給40多位想要做團隊的朋友分享《快速搭建團隊》的心得和方法。還是有很多的感想分享。
說方法,真是不敢當,在大咖和前輩面前確實是班門弄斧。然而,時代真的不同了。構成組織的人的年齡結構發生變化了。這就決定了組織搭建的方式和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和大家分享兩點,第一點是為什麼大多數人無論在“大事”、“小事”上都會半途而廢?第二點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情到底有沒有方法,或者說有沒有方法論的東西,放之四海而皆準?
先說第一部分:“大家為什麼今天從全省匯聚在一起學習?”
剛走上講臺拿起話筒,我就問大家這個問題。有人說為學習,有人說為錢,有人說公司讓參加。答案不同,每個人說的都正確。基於不同的思維,對同一件客觀從在的事情,會產生不同的認知,導致形成不同的判斷,直至產生不同的執行行為。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想事做事的過程,人的思維決定了人做出不同的反應動作,最終會導致不同的結果產生。
所以,做任何事得不到結果,或者得到結果的快慢速度不同,獲取的財富數量不同。完全是不同的思維和不同思維控制的行為導致的不同結果。所以,半途而廢不是因為動作變形,而是因為期初的分析規劃就可能出了問題。做事和打仗一樣,一旦謀劃失當,結果一般是不理想的。
正因為如此,創業者99%輸在了立項及運營規劃上,輸在了思維的前段,也就是說還沒有完全做好準備。成功學蠱惑大多數人邊做邊修正,這也沒錯,關鍵是很多人只是做不思考修正。99%的人都會重複犯相同的錯誤至少3次以上。
半途而廢的另一個原因是“缺目標和毅力”。
沒有目標,就會在努力的過程中失去方向。
沒有毅力,就容易在受挫時選擇放棄。
在選擇合夥人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至少四種以上性格的人。有控制慾望的目標感強的人要有決斷的絕對權利。思維縝密有說服力的人要有絕對的否決權利,或者延緩決斷權的權利。還有在團隊中一定要有扮演老好人的人,在關鍵事情上,當控制慾強的老大和說服力強的老二意見不和時,“老好人”能融合雙方並且牽頭拿出最終的方案。當然還有掌管財務的後援合夥人。
如果依靠一個平臺去做事,至少前三者是不能缺乏的,財務可以省去。
說了老半天,就是告訴大家,想要快速做成一件事。起步至少3個合夥人,這3個合夥人的特長相補,大多數時候,創業的人總是喜歡找自己喜歡,甚至性格相似的人一起。這是大錯特錯的。
小事靠舍,大事靠謀,先舍後得,謀定而後動。就是這個道理。
凡是要做點事情,沒有交朋友的能力,建設不了團隊,總是靠單打獨鬥,不可能長久。
綜上,半途而廢,不是選錯合夥人,就是盲目執行,缺乏事前籌劃,或者是方向和平臺選錯,本質上就是創業者能力還沒有積澱到位,就是這些簡單原因。
再說第二部分:做事成功的方法論是什麼?
蘇軾在《晁錯論》裡寫過這麼一句名言: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鑿龍門,決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蓋亦有潰冒衝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當然,事至不懼,而徐為之圖,是以得至於成功。”
想做事,必須有才又有毅力。方法論簡言之就是“做人、想事、做事、帶隊伍”。這個順序不能錯位,除非有高人在背後幫你。
蘇心老師寫過一篇文章《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文章中有一句鞭辟入裡的話
“眾生皆苦,沒有人會被命運額外眷顧。如果你活得格外輕鬆順遂,一定是有人替你承擔了你該承擔的重量”。不要羨慕別人,人各有命!
很多人一出生的起點就是99%的人死亡的終點都趕不上的。特別是那些官宦商賈的子弟,我們普通人就不要再奢望了。
所以,成功的方法論就是“做人、想事、做事、帶隊伍、賺比你錢多的人的錢”。
普通人最容易成功的方法,從古至今只有一條路“做團隊”。只要人多,就會有勢力,就會得到資源,改變命運。
這世間,最值錢的,絕對不是錢,而是時間,或者是生命。
人們生病了怕死,會傾家蕩產醫治渴望重生。但健康的人卻每天揮霍時間。
每個人的職業生涯都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但我也不建議經常改變,但針對人生的不同階段,一定要有自己的追求,哪怕只是為了金錢而努力。底線就是不要揮霍時間。
最後,我想和今天一起學習的42位朋友分享——想你所想,既不傷人,就無需顧忌別人。你如果是太陽,根本無需藉助任何人的光......
目標不是用來喊的,讓我們去實現它!成就自己,從最小的目標開始!
不要被環境和他人影響你的目標,把目標當成信仰,你就無敵了!
談錢一點都不俗,但眼裡別光看錢!
-
4 # 謙啟管理評論
實不少優秀的人都會認為一個團隊並不是必要的,只需要這些領導者把任務分配下去,讓底下成員按照你所安排的任務去進行執行就好了。然而,團隊並不是要所有人的力量聚合,而是讓他們產生化學反應,讓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產生。
我們為什麼需要一個團隊呢,因為很多工作任務一個人是完成不了,或者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的,所以需要找人過來幫忙。但是如果只是把一群人聚到一起讓他們向你彙報工作,這並不是團隊。
作為一個有效的團隊,不僅要跟團隊的領導者溝通,最重要的是團隊成員之間也需要互相協作。這也就是一個團隊和一個群體的最大區別,團隊的成員之間要有協同效應,讓團隊創造價值,讓團隊成員之間產生化學反應。最近比較流行的就是各種公司開始搞的團隊建設活動。但是,一定要明確團隊要做什麼,團隊的任務究竟是什麼,團隊的目標究竟在哪裡。
那麼,有一個“豬隊友”的問題就會脫穎而出。因為當領導確定一個團隊的成員之後,必然會選擇一個人成為骨幹成員。而一個骨幹成員與團隊其他輔助人員最大的區別就是是否擁有在專業領域的權變能力。所謂的權變能力也就是這些骨幹是否能夠根據當時所處的非專業因素對整個工作進行一個改變,簡單一點講就是“因地制宜”。
在韋恩伯格的《成為技術性領導者》一書中有提及過,骨幹和領導者由於經驗、教育背景、閱歷等等的不同,會與輔助工作者產生思維上的不同。當這種思維上的不同被放大時,那些無法與骨幹或者領導者在一個思維條線上的人就會被統稱為“豬隊友”。舉個例子,比如一個領導下放的任務是閱讀一本書,而下屬的回答卻是詢問每天應該讀幾頁,這兩個問題明顯就是不在一個思維邏輯上所產生的差異。然而如果進行有效的溝通,讓骨幹們認識或者瞭解這些所謂的“豬隊友”的思維方式,那麼這些輔助成員就應該發揮他們的職責,也就是執行。
事實上很多團隊都有類似的問題。每天喊著一些看起來比較能夠達成共識的目標,諸如:一起賺錢,一起打磨自身。聽起來好像很不錯,但是,卻缺少了一個重要的內容,也就是——達成共識。這兩類人根本沒有在同一個頻道進行溝通,那些由領導者或者骨幹所想出來的他們認為好的目標是他們自己的目標,所以即便天天月月年年去宣傳,去落實這些目標,也達不到想要的效果。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大家表面上很配合,但落到行動上就變得不是非常積極,讓領導感覺不少人是推一下動一下。
團隊的關係不單單是員工與員工之間的關係,更是員工與企業的關係。企業只有讓員工在滿足基本收入要求以外的工作意義,感受到他們是公司真正有價值的資產,企業才會產生出人員上的競爭力。
回覆列表
組建團隊,關鍵是看團隊中的人怎麼樣,是否是適合創業的人。如果他骨子裡就不具備創業素質,再契合的崗位,也是徒勞。那創業者團隊該具備什麼特徵呢?
創業精神。你的團隊成員必須是極度熱愛自己做的事情,他們才能自我激發主動性,才不至於在創業遇到瓶頸或者挫折時,第一反應是逃避。
共同的價值感與認同感。這一點我一直認為是最重要的,“萬通六君子”雖然最後分道揚鑣,但最終並沒有兄弟反目。共同的信念與人生準則,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記住,你的團隊、你的合夥人隊伍,不是要永遠在一起的,能友好的退出,善莫大焉。
能力和性格互補。你的團隊成員最好能透過他自己的人脈或者資源來彌補你的短板,你擅長做市場,他熱衷於公司內部治理。同時,不同的性格,也能保證合夥人團隊在做決策時更合理。
開放的合作心態。團隊成員之間,要明白自己任何時候該做什麼,該怎麼跟其他成員配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彼此,遇到問題積極解決,而不是互相推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