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跋涉的年輪

    對於旅遊的意義,其實是在陌生的地方去感受另一個自我的開始。

    自古有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古代旅遊是個“貴族”式的舉動,能夠雲遊四海的大多是像李白這樣的詩人,大多數人一生都待在一個地方,他們沒有去往遠方的機會。

    然而二十世紀後,隨著交通和通訊的便利,旅遊被普及成了一種“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很多人都會在假期去到海灘度假。雖然越來越多的人去到了不同的地方,但是人們真的開闊眼界了嗎?

    這個答案似乎是不確定的,旅遊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人們的自戀,人們旅遊是為了“show off”或是為了顧影自憐,好像人們所感興趣的還是自己,反而對世界,對他者並沒有多大的興趣。

    其實,旅遊可以看做是認知世界的一個方式但絕非唯一,所以也沒必要存在著什麼優越感,更沒有必要去鄙視那些不喜歡旅遊的宅男宅女。

    大哲學家康德一生都未曾遠行,儘管他活到80歲,他從未到過離他出生的小鎮60英里以外的地方,他去過的最遠地方只是“距他的出生地60英里外的安斯朵夫鎮”。

    每到假期,你都會看到故宮、長城、九寨溝等景點擠滿了遊客,然而為什麼所有人一定要去這些地方呢?就因為它們很著名嗎?然而,旅遊終歸是個很個人化的舉動,每個人的性格、個人經歷、愛好不同,所向往的地方,所要追尋的意義都不同。

    一個喜歡巴薩的人,可以去巴塞羅那朝聖;一個喜歡海明威的人,可以去到巴黎找尋他寫下《流動的盛宴》的那個旅館;一個喜歡《月亮與六便士》的人,可以去大溪地找尋高更的蹤跡。

    旅遊是通往遠方的道路,而那遠方並非真的遠方,只有當你和目的地有著某種微妙的聯絡的時候,旅行才可以稱之為旅行,否則那不過只是一次聲勢浩大的刻奇。

    人們之所以嚮往旅行,恐怕也要歸因於那些寫得很美的遊記,這讓他們覺得旅行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否則怎麼會有如此多的感悟。

    最著名的當然是切·格瓦拉的《摩托日記》,1951年切·格瓦拉和朋友阿爾貝託·格拉納多兩度靠騎摩托車和在公路上攔車,在南美洲五國漫遊。這可謂是開啟了窮遊的道路,很多人嚮往著這種充滿著浪漫氣息的旅遊,期盼旅遊能夠改變他們的觀念和對世界的想法。

    然而,這些遊記之所以迷人,是由於體驗,作者不是作為一個外來者去審視這個地方,而是將自己融入到其中。在《摩托日記》中最打動人的不是那些美麗的風景,而是麻風村,你如好奇那些麻風病人是如何生活的,就像書中所寫到的:

    儘管已經相當疲憊,但我的雙眼卻拒絕入眠。眼中浮現的是兩個綠色的斑點:一個是已經被我拋在身後的世界,一個則是我所追求的所謂解放。在我飛越世間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的過程中,它們的形象始終與我這非凡的旅途同在。

    這需要你去搜尋那些有意思、甚至是不為人所知的地方,如果你只去那些著名的旅遊景點,只是拍照,恐怕並不會有多大的體悟;旅行是為你提供了一個認識世界的機會,但其中的道路需要你自己找尋。

  • 2 # 小胖魚nemo

    旅遊的本質就是開拓視野,去一個你陌生的地方體驗另外一種生活。

    我喜歡慢旅遊,自助遊,不喜歡快餐式的參團遊,不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經歷了快餐式,再到個人自由行,從一開始有人帶著遊,到以後自己出去闖蕩。這和人長大的過程很相似,所以,旅遊的本質,就是個人慢慢成長的一種過程。

    我經歷了參團遊,現在更想自由行,去一個地方,慢慢玩上幾天甚至個把月,慢慢體會異國他鄉生活的樂趣,這也許就是一種成長。

    而能支援慢旅遊模式的,房車就是最好的工具,為什麼我現在對房車感興趣,就是覺得房車能助我實現慢旅遊的最好夥伴。停靠在小城市,有自己的家,住上一段時間,再繼續遷徙,這種旅遊方式更加能體會旅行的本質--慢。

  • 3 # 一葉輕舟

    對於沒有刻意去某地旅遊又因各種原因去到各地能為美景駐足的我來說似乎很難回答這個問題,想是愉悅身心,領略各地民俗風情,增長閱歷之類的吧!覺著開心條件允許便去做也不失為一種人生灑脫,覺著沒有必要太在意追尋本質的東西,取經莫取真經,享受自然造化也許是不錯的心境體驗。

    近年也想仗劍走天涯,遊遍神話中盤古化身的三山五嶽,黃山、廬山、雁蕩山;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恆山。去到泰山一覽眾山小,撫摸那青松,神交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蒼穹,八千里風暴吹不倒,九千個雷霆也難轟。列日噴炎曬不死,嚴寒冰雪鬱鬱蔥蔥。那青松,封災受難,經磨歷劫,傷痕累累,瘀跡重重,倔強崢嶸,更顯得枝如鐵,幹如銅,蓬勃旺盛。崇高品德人稱頌,俺十八個傷病員,成為十八棵青松!想也是人生豪邁風骨逸風好英雄。

    去到大海邊對著那海天蒼穹朗讀《海燕》……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中間,高傲地飛翔;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去草原賦一首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打著節拍喃一首《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伴著羊肉香縱馬馳騁,徹底放飛自我。

    去到塞外邊疆雖不見那落霞中的旌旗飛舞,未聞戰鼓隆隆,不見昔日將軍,閉眼撫沙,一首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千古絕唱。

    去莫斯科紅場讀奧斯托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去看《天鵝湖》,去耶路撒冷領略猶太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聖城受點文化感悟。去瑞典看看廉潔的政治體系他們自己不承認又被世界承認的最典型的社會主義國家,去冰島嘗一口數千年陳年老冰……。

    太貪心了,尷尬又不失帥氣的笑容送給各位。

  • 4 # 暮鼓晨鐘112233

    旅遊的本質是——在路上。人可以在路上,心亦可以在路上,求的不過是一份心境,在意的不過是山山水水。沒有人可以永遠在路上,也沒有人可以永遠窩在家裡,足不出戶。旅行的終點不是風景,而是人生。我們看透的不是春之驕陽,夏之星空,秋之冷月,冬之飄雪,而是人生的意義。所以,旅行的意義,在路上,只有在路上不斷前行,我們才能看破迷惘,找到自我。

  • 5 # 兜Sol

    旅行為何令人上癮?- 根本是人對求知慾的延續 昨天網上看了一個崔永元參加“樊登讀書會”活動做了一段演講,令我豁然開朗。崔老師分享了關於讀書的一些故事,提到要讓讀書及相關的行為變得有樂趣。 我忽然覺得我自己依然是那麼喜歡讀書,雖然已經好久沒有真正去拿著書,一本一本那樣去讀。從小就是非常喜歡讀書的,也讀了很多,中外文學作品都有。 聽他談到現在的年輕人,包括他的女兒,學習的方法和經驗要比我們過去多很多,這樣他們的學到的知識更豐富、更全面。所以就給自己找到了一個藉口,得出的結論也就是旅行的意義所在吧。 想到自己,確實並沒有一本一本書那樣去讀,但是其實依然在不停的學習。旅行並不單單意味著訂好機票酒店、研究好去看哪個景點、吃哪個網紅飯店,而是一個系統的搜尋、檢視、收集、整理和整合各種資訊和知識的過程。 我在完成旅行的全過程中,每次去之前都會查閱大量的資料,不只是看別人怎麼去做行程去幾天,或者去哪些地方、看哪些景點,不是這樣的,我會對很多文物古蹟,比如一些建築,甚至這個國家或城市的歷史文化去了解,要看很多東西。之後我才會決定這個地方,我到底要不要去,哪裡吸引我,我去的意義是什麼,我都會這樣去想。所以每次去一個地方之前,可能我對這個國家和特定城市的歷史和人文以及一些風俗習慣的東西,已經有所瞭解,然後真正到那的時候可能會加深這種瞭解和理解。我覺得這其實就是一個讀書的過程,而且是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結合起來了。 因為偶爾我會問自己,為什麼我會對旅行上癮?其實旅行,對於我來說,就等同於延續了我從小培養的求知慾。不斷的旅行,其實就是我想不斷求知、不斷去學習的過程,只不過是換了一種更快樂的方式。 內心一直對自己好久不真正讀書感到有些愧疚。聽了崔老師的演講,很受啟發,原來我並沒有丟掉自己最初的愛好,其實一直是在潛移默化的讀書、在學習,用旅行的方式。這種學習的過程,也是令自己開心的過程。

  • 6 # 旅行者Jason

    我的理解是:旅遊是把自己的時間恰到好處的出去走走散散心!而旅行,是在路上體驗不一樣的平時而做出的決定,很多人說旅行我沒有那麼多時間,沒有那麼多金錢,但是往往事與願違,煩惱的人,出去旅行可以解除生活的短路,其實有很多東西,我們出去了,跟金錢和時間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只有自己追求的慾望的心從來沒有熄滅,這就是旅行!

  • 7 # 周大小姐1445244

    很開心能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覺得旅遊的本質是放飛自我,在一個城市壓抑久了,工作壓力,生活壓力,渴望逃離這個熟悉的城市。旅遊是最好的選擇,愉悅身心的同時可以增長見識,開闊眼界,看過了萬千世界,就不會為瑣碎的事煩惱,在一個陌生的城市,你可以幹自己一直不敢幹的事,你會很肆意,不怕在路上碰到熟人,怕他們看見你傻嘻嘻的一面。身和心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 8 # 生如秋葉去如夏花

    旅遊本質上就是件商品,同樣書也是商品,大米也商品,所以能成為商品,就是有人需要它,沒有想像的那麼高大上,個人認為沒有大米那麼重要,我想國家也是這麼認為。

    旅遊是商品,商品就有好有壞,就像書也有黃賭毒類的壞書,這類書只能是帶來負能量,這類書存在就是說明它有市場。旅遊方面的負能量產品也是大把,死亡之旅 尋春之旅,當然我們國家管控很嚴,這些嚴重負能量東西是上不了檯面的,但不排除有些豪華私人定製產品存在負能量,舉個例有個海天聖宴的負面報道就挺多。

    旅遊不僅是商品,而且是商品中的奢侈品,就像過去只能有錢人或貴族才能消費的起,歐洲人13世紀就開始興起旅遊熱,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後期有發現美洲的哥倫布,說白了這些人與海盜或小偷沒有大的不同,19世紀發現敦煌的那個外華人名字沒記住,不就盜竊了大量的中國文物,河南的殷商古墓等等太多了,就不一一陳述了。

    旅客做為一個消費者,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獲得良好的體驗,就是一次成功的旅行,當然由此改變人生,過上更美好生活,或著打個冷顫寫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樣的千古名篇,也是很有可能發生的。

    至於旅遊產品的提供者,旅行社 景區 酒店等等,不要光想著賺錢,要以人為本,有打造百年千年老店的精神,不要將旅客當一次性消費品,用過就扔,這樣絕不會長夂。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旅遊行業大有可為,很不客氣的告訴你們:我很看好。

  • 9 # 夏陽晢煜

    旅行的本質意義是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同時也能鍛鍊身體,舒展心情,畢竟旅遊還是需要一些體力的,當然也要看是哪種型別的旅遊。

    最美的風景在路上。於我來說,旅行讓我收穫的不僅僅是一張張照片,還有旅途過程中與同伴的交流,與自然山水、名勝古蹟的親密接觸。

    為了拍攝日出,也曾四點半爬山找尋最佳攝影點,為了俯瞰大地,也曾登山跋涉,體驗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無數張照片見證了我一次次的旅行,這些都成為了我寶貴的財富。

  • 10 # 蘭兒神州行

    旅行的本質意義就是開闊自己眼界,增長知識俗話說:讀萬卷書、行千里路,旅行就是一本活教才,讓我們瞭解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同時也能鍛鍊自己身體。

    最美的風景在路上,旅行讓我收穫了很多,讓我有機會與自然山水、名勝古蹟、山川河流親密接觸。

    旅行的意義並不是告訴別人我來過這裡,而是一種改變。旅行會讓人目光變的更長遠,世界是一本書,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看到的總會是同一頁的內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的人特別擅長挑撥離間,做一些損人不利己的事情,這樣的人是什麼心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