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玄坤文史

    建文帝和康熙皇帝削藩結局完全不同,既有一些時運的因素,也和兩位少年天子執政能力不同有直接關係。

    導致這兩次削藩之戰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這兩次削藩都是統治者年輕氣盛,不計後果的魯莽之舉。雖然保留藩王遲早會形成尾大不掉之勢,但這並不代表明初,清初的藩王問題必須要透過武力才能解決,如果統治者足夠成熟,那麼這兩場削藩導致的戰爭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靖難之役和三藩之亂的爆發,都一個相同的原因,那就少年天子剛掌握權力,都渴望能有一番作為,以此來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而這種急切的表現欲,讓他們一時之間看不清形勢,難以發現事件背後潛藏的風險,進而採取一些欠考慮的方式,來樹立個人權威,最終導致危機爆發,不得不硬著頭皮去處理危機。

    靖難之役中朱允炆失敗,不只是時運不佳,能力有限也註定他難獲勝利

    對於這兩次削藩導致的戰亂,明初藩王對中央政權的威脅,其實遠不如清初藩王對中央政權的威脅大。朱棣在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曾兩次奉命北征,打擊了北元的殘餘勢力,這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他在軍隊中的地位,但這並不代表他可以調動地方軍隊,明初藩王和地方統兵的將領是處於互相節制的狀態。

    朱棣

    藩王可以直接調動的兵馬只有朱元璋賞賜給他們的甲兵護衛,朝廷是允許藩王府中的官員在地方擔任要職的,藩王也有權力過問封地內的政務,但任免官員主要還是中央的權力,所以明初的藩王在地方雖然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這種影響力是非常有限的,財政收入也是歸中央管理。

    朱元璋駕崩後,朝廷立刻就下令,王國文武官員聽朝廷節制,但護衛仍然歸藩王排程,一年後,朱允炆接連削了五藩,他再次下令削減藩王權力,不過這個時候早就讓朱棣做好了準備,殺了張昺、謝貴控制了北平城,並奪取了周邊城市的兵權。

    朱允炆

    朱棣起兵時,雖然在北平經營了近二十年,但他內部並不穩定,根據地也就只有北平和周邊的幾個關卡,兵部也就數萬人,而朱允炆卻調動了數十萬大軍征討朱棣,朝廷本來是完全可以碾壓燕王朱棣。

    但在南軍和燕軍交戰的過程中,燕軍卻總能步步為營,不斷擴大地盤,而反觀南軍,換帥,指揮混亂等問題層出不窮,朱允炆對李景隆的迷之自信,更是讓他錯過了多次擊敗燕軍的機會,朱允炆還在戰事不利時,下令要活捉朱棣,這也增大了南軍克敵制勝的難度,朱棣在攻城受阻後,聽取了姚廣孝的建議,繞道直取京師,南軍回防不及,讓朱允炆丟掉了皇位。

    靖難之役

    朱允炆一副好牌打得稀爛,他接手大明時,藩王雖然有影響力,但還未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完全可以等待政權更加穩固後,在進行削藩,並且削藩也沒必要把藩王們逼得走投無路,又是自焚,又是流放的,這麼搞只要朱棣腦子沒病,肯定是要全力抵抗的,再說朱允炆用人,李景隆他爹李文忠倒是挺能打仗的,但是軍事才能是天賦不帶遺傳的,李景隆根本不懂軍事,朱允炆卻非常信任他,事實證明,大力是出不了奇蹟的!

    康熙皇帝雖然不成熟,但卻能靈活應變,平定三藩主要還是靠能力

    康熙皇帝削藩時,三藩的在南方的影響力可就比朱棣大多了,吳三桂從順治十六年起,在雲南開始經營,雲貴等地的官員任命,軍隊排程,財政收入是都不經過中央,三藩就是國中之國,還是異姓的,種族也不同,對清政府的威脅也比明初的藩王大,更關鍵的是清政府每年還要花一大筆錢養著三藩。

    三藩

    所以當康熙皇帝搞定鰲拜,終於親政後,一方面是自信心非常膨脹,另一方面是看到朝廷要用一半稅賦養三藩,他也實在忍不了,削藩計劃就此形成,但他顯然錯誤預判了形勢,他認為吳三桂垂垂老矣,不會反了,但吳三桂並不願意放棄如此優厚的條件,再說他手握重兵,還是有拼死一搏的機會的,三藩之亂由此而起。

    在吳三桂等人起兵之初,形勢一片大好,各地反清復明勢力紛紛響應,三藩迅速佔領了中國半壁江山,但在吳三桂攻下湖南後,大軍不在渡江,而是和清軍進入了相持狀態,這就給了康熙皇帝整頓軍隊,排程兵力的機會,同時康熙皇帝還派人對耿精忠、尚之信兩股反叛勢力進行招撫,孤立吳三桂。

    在王輔臣兵敗後,清軍士氣大受鼓舞,三藩雖然勢大,但內部卻並不統一,難以統一調動兵馬,最後耿精忠,尚之信相繼向清軍投降,三藩就剩下吳三桂,康熙十七年,吳三桂在戰事尚不明朗之時,登基稱帝,等於否定反清復明的起兵目的,起兵也不在具有正當性。

    三藩之亂

    不久後,吳三桂病逝,他麾下軍隊就此一蹶不振,相繼被清兵擊潰,康熙二十年,昆明被清軍攻陷,三藩之亂就此平定。康熙皇帝雖然也不成熟,但他面對亂局時,顯然比建文帝冷靜多了,能及時抓住時機調整戰略,也知道從內部瓦解敵人,沒有一條道走到黑,執政能力比建文帝更加優秀。

  • 2 # 信陵侃史

    雖說同樣是削藩,但其實其性質還是略有不同的,建文帝削的是皇族之藩,而康熙削的卻是降臣之藩。

    熟悉靖難之役和三藩之亂這兩段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其實這兩件事的發展歷程是不一樣的,對於燕王朱棣而言是先難後易,而對於平西王吳三桂而言卻是先難後易。

    朱棣在謀事之初,要不是有人偷偷告密,靖難之役很可能就掐死於搖籃之中,最開始整個大環境是不利於朱棣的,而反觀吳三桂就不一樣,他最初起事時,其勢力遍佈南方大部,而其“興明討虜”的口號,也得到了思念前朝的南方軍民大力支援,其大環境是有利於於吳三桂的,因而最開始的吳三桂是一路凱歌。

    而對於建文帝和康熙,建文帝面對燕王的起兵,雖積極派兵圍攻,但由於朱元璋為了保證建文帝的皇位安穩,幾乎殺完了大明的開國良將,致使建文帝面臨無將可派的局面,最後只得派出李景隆這樣的酒囊飯袋,而燕軍為戍邊軍隊,長期與北方的蒙古軍隊作戰,軍中大都是驍勇善戰的猛將,李景隆根本就不是朱棣的對手。

    康熙這邊,雖吳三桂在南方一路凱歌,但康熙這邊卻採取了正確的應對方式,擒賊先擒王,康熙對吳三桂採取堅決打擊的態度,而對另外兩個藩王卻是採取招撫的方式,先分化三藩的力量,然後專注一點,以湖南為主要的進攻物件。在這樣的方針下,康熙轉劣為優,逐漸取得了戰場主動權,而吳三桂的稱帝更是對自己的致命一擊,使自己失去了南方軍民的大力支援,徹底失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朋友懷疑已經懷孕兩個月的孩子不是他的,很冤枉,該不該打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