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思普瑞特成長中心

    孩子都有一個共同點

    有些事情

    明明知道不對

    但是還是會去做

    因為自控力不夠

    父母則是黯然神傷

    真是打也打了

    罵也罵了

    就是沒用啊

    其實孩子犯錯屢教不改

    我們需要探究背後的原因

    1

    孩子犯了錯,父母要陪他一起改

    親子關係就像跳舞,一個人變換舞步,另一個也必須相應做出改變。

    當孩子犯錯了,我們第一反應就是讓孩子怎麼糾正孩子的錯誤,沒有想著自己可以做什麼改變來改善孩子的行為。

    有位寶爸,因為兒子沉迷於手機遊戲導致成績嚴重下滑而苦惱。但其實這位寶爸也是一位資深網遊玩家,在家裡經常通宵打遊戲。很明顯,家長的行為影響了孩子,只會一味要求孩子不要打遊戲,每天卻讓兒子看到你在玩遊戲,孩子肯定會再犯這樣的錯誤,真正的做法是寶爸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放下電腦,告訴孩子游戲可以玩但是要適度,多陪伴孩子做一些戶外活動等,為了孩子,家長也要做改變。

    2

    讓孩子在錯誤中再待一會

    當孩子犯錯之後,我們不是一通打罵就了事了,這樣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有可能還會再犯,最好的方法就是給孩子試錯的機會,並且讓他承擔自己錯誤的責任。讓他感受到做錯給他帶來的不良後果。

    父母陪他在錯誤中體驗後果,然後又給孩子指明道路,幫助孩子走出錯誤,尋找解決辦法,從而從根本上做到理解錯誤,改正錯誤。

    3

    給孩子足夠的關注與交流

    有些孩子屢次犯錯,其實是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注。

    比如想媽媽陪他玩,可是媽媽一直在做自己的事,於是就把杯子弄到地上,把櫃子衣服全部拿出來等等;

    看到家人給比他小的妹妹更多的關愛,本來會吃飯睡覺穿衣的他也不會了;

    讓孩子感受到爸媽的關注,當孩子有問題詢問或者需要家長的幫助的時候,家長需要停下自己正在做的事關注孩子的需求,跟孩子交流,就算真沒有時間,也不要延遲太久或者根本就忘記了。

    多跟孩子溝通,除了立即指出孩子的錯誤,瞭解孩子犯錯的原因,為什麼會這樣做呢?你其實犯錯了心裡也不好受是嗎?你需要我怎麼幫助你?你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呢?你覺得要怎麼做呢?......多問孩子,然他感覺到你有在關注他,真的關心他,這樣的感悟會讓他更快改正的,不會再犯錯。

  • 2 # 婷媽育兒筆記

    父母都是愛孩子的,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有時候,父母的方式可能不對。比如有時候寶寶犯了錯誤,或者一言不合就給一頓打。打是不對的啊。打短期來說是有效的,能夠馬上制止孩子的不良習慣,但是長期來說,會有很多後遺症的哈,比如孩子從此害怕犯錯捱打,從而說謊,或者是不敢嘗試,或者是叛逆等等。

    (圖片來源網路)很多父母可能會說:我打他,都是因為愛他啊。是的。沒錯,多少父母一邊全身心的愛著孩子,一邊因為錯誤的言行和不恰當的教育方式給孩子傷害。在這種“經常被打”的大背景下,孩子會與父母逐漸疏遠,缺乏溝通。孩子與父母的關係,也就漸行漸遠了。

    所以,一般情況下,孩子就算是錯了,也不要動用武力來解決。可以跟孩子好好的溝通,如果孩子不知道如何做是正確的,家長有義務教會孩子。

  • 3 # 演說之路

    1,孩子在父母沒事先告訴清楚不明白其中是錯的情況不能打

    2.孩子在學大人,父母也有。應及時改正並告訴他一塊改相互監督,這更不能大打

    3.父母的情緒不能牽動孩子。

    4.不到3歲孩子不打

    我們要給孩子一個愛溫暖的家

  • 4 # 孕育島

    該不該打分為兩種情況,孩子年紀尚小,對很多事情的認知還不清楚,有時候他們犯的錯,並不出於本意。這種情況下家長最好不要打,而是用引導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小小的是非觀。所謂“不知者無罪”,何況是孩子呢?

    當然,如果孩子是有意為之,並且出現以下三種行為的話,家長就需要考慮一下使用“打”的方式了。很多“熊孩子”,就是在“熊家長”的一味縱容下成長起來的,孩子犯了嚴重的錯誤,家長如果置之不理,日後肯定會受他人指摘。

    孩子做出這三種行為,不能輕易饒恕

    1、推諉無擔當

    孩子在沒接受到教育之前,都會以自我為中心,這是人的天性。但隨著年紀的增大,他們也應該逐漸去學會這個世界和社會的法則,要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責任。如果一個孩子在犯錯後只會推諉,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問題,那麼以後也不值得人信賴,家長該懲罰時就要懲罰。

    2、摔打東西

    大人生氣時會摔打東西,大多是因為內心空虛、無處發洩,所以才透過這種“征服欲”來尋找平衡,孩子也是一樣。如果孩子實在太小沒什麼,但若是到了懂事的年紀,還採用這種方式洩憤,家長可不能坐視不理。

    如果小時候無法控制暴躁情緒,需要透過這種“破壞性”的行為來自我安慰,長大後就很可能傷己及人。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先跟孩子講道理,實在無果,就該給出一些實質性的懲罰了。

    3、對危險的事物充滿好奇心

    好奇心重,是孩子最大的特徵之一,這原本是好事。可孩子若是不懂得區分好壞,即使家長千叮嚀萬囑咐,也要親自去體驗一下危險的事物,那家長一定不能手軟。

    如果一次犯錯,家長沒有擺出強硬的態度,孩子自然不會放在心上,若是再度做出危險行為導致嚴重後果,世界上可買不到“後悔藥”

    打孩子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1、2歲以下和6歲以上的孩子,能不打就不打

    2歲以下的孩子,心智和世界觀都沒有發育完全,即使家長動手打了孩子,也不會讓他吸取“教訓”,這種無用反倒傷害孩子身體的行為,不值得提倡。而6歲以上的孩子,自尊心基本建立起來了,家長的“暴力”舉動,只會換來他們的怨懟和同樣暴力的回饋。

    2、打孩子的時候不要情緒化

    其實家長在面對孩子犯錯時,有時的承受能力也不強,心中的怒火壓抑不下去,巴掌自然就招呼上去了。而且打完孩子之後,有八成以上的父母,都會為此感到後悔,並覺得愧對孩子。

    因此,在遇到孩子犯錯時,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冷靜下來,判斷孩子的錯誤應不應該被打,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情緒化,而給孩子帶來莫須有的壓力和心理陰影。

    3、如果可以,儘量用間接方式懲罰孩子

    只要錯誤不是太大,沒到非打不可的地步,家長最好都不要採取暴力行為,除了身體上的傷害之外,對孩子心理上的損害,也是不容忽視的。從小在暴力中長大的孩子,大多也都學會了“以暴制暴”,這對於身心發展自然是很不利的。

    比如孩子犯了錯,原本可以玩手機或是看電視的時間,就要被縮短,這是他需要承受的後果。長此以往,孩子會明白,犯錯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自然也會主動減少犯錯的頻率。在孩子心中建立起這種“規矩”,是很好的調節和預防方式。

    綜上所述,只要孩子的錯誤不算太大,也沒有觸及到心理防線,家長就不能打孩子。不過,遇到該打的情況,家長也不要因為心疼而放任,孩子的成長需要正確的引導。

  • 5 # 一念之間934

    家長的心理應該有條紅線,就像社會,當你語言教育無法滿足,那隻能動手,看看作為世界國之主都如此,你的選擇。。。?!

  • 6 # 八卦格練好字32182052

    純碎打罵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教育孩子要以理服人,從孩子身上找優點,引導孩子向正確的學習習慣和良好的生活方式發展

  • 7 # 尚舍書院李延唐

    這個問題現在很容易引起大的爭論。

    事實上,小孩要不要打併不是一個問題,關鍵在於打的目的是什麼,打也是為了教育。

    因此,這個所謂的打,便是教育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說,這種打是有一定限度的之內的,達到讓小孩長記性達到教育的目的就行了,並不是說要暴力往死裡打。

    這個問題之所以引起爭論,在於我們這一代的教育理念和我們的前代人的教育理念是有差異的

    古人留下一句話,棍棒底下出孝子。也就是古人認為對小孩的教育,打罵是常有的方式,是教育的一部分。特別是小孩在未能完全辨別事理的情況下,透過這種比較原始的教育模式,容易讓小孩長記性,達到比較好的教育效果。

    我們目前這種教育方式,更多的是受西方教育理念的影響。但是,實際上我們的整個社會環境和理念都還脫離不了傳統的影響。因此,不能一說打小孩就是暴力就是虐待,實際上如果是出於愛護小孩,簡單的打罵教育,其實也是可以接受的。

    第三,不管打不打,最終的目的,要讓小孩明白事理,懂得分辨是非,這個才是教育的根本。

    教育的目的是要讓小孩明白是非曲直,懂得做人做事的基本的原理,讓小孩從小就養成良好的品性。

    因此不管打不打不能以打為目的,打只是一種手段,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孩子養成良好的品行道德和行為習慣。

    第四,教育孩子不能光靠打,家長的以身作則和良好的家風非常重要。

    教育小孩並不能光靠打,打也是有階段性的,只有在小孩比較不懂事那階段,可以用打的辦法。等他漲到一定程度能夠明白事理用打的方法是不行的,要透過說服教育的方式讓小孩去明白自己應當怎麼做。

    同時,在一個小孩成長過程中並不能光靠打,其實家長的以身作則,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塑造良好的家風,對小孩的一生來講是十分重要的。

    幾乎每一個成功的人士背後都有一個良好的家庭和家風。

    最後,這個問題實際上並不需要在邏輯層面上討論,最關鍵的是要針對自己小孩性格特點和成長階段。

    有的小孩天生就比較乖巧懂事,那當然並不需要打。有的小孩天生就比較調皮搗蛋,那麼適當透過嚴厲一點的教育方式也是必要的。

  • 8 # 小飛英語

    推薦一種更溫和的方式,懲罰椅。

    打孩子很容易讓孩子在表面上屈從家長,但內心並不一定,也可能會讓孩子更加叛逆。

    1. 可以在家裡的角落放置一把小椅子

    2. 孩子犯了錯誤,不用打他,溫柔而堅定的告訴他哪裡錯了,然後讓他做到懲罰椅上

    3.具體坐幾分鐘,大人可以來設定,比如5分鐘,坐懲罰椅期間孩子不能離開椅子,手裡不能拿玩具等

    4. 中途如果孩子離開,家長要把他抱回來,重新開始計時

    這個方法我身邊的朋友試過幾次,還是挺有效果的,但比較適合小一些的孩子。

    大的孩子更需要用委婉的方式來交流,孩子的自尊心是很重要的,其實不要埋怨孩子,孩子的一切都是大人對孩子的縱容。

  • 9 # 峨眉武夫子

    打和不打,要視情況而論。一定要分析孩子出問題的原因,擬清教育方法再實施,不能用打和不打,簡單處理。教育不當,失得其反!

  • 10 # 滴水老師

    需要看具體情況,原則上不打為好,但有時候適當的拍打能夠折射出孩子的缺點,讓孩子知道痛在何處,打也是一種有效的行為方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平時給孩子包餃子吃嗎?孩子愛吃什麼樣的餡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