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樓上風雨
-
2 # 畢秞材
我推薦我一本書,個人認為還可以!
https://m.toutiao.com/novel/book/page/v1/share/page/?book_app_name=news_article&book_id=1627387468828675
-
3 # 暗香曲臨江
最近看了一本小說,《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作者是日本小說家山田宗樹,同名電影由中島哲也指導。明明是遭眾人嫌棄的女主角,明明是極度悲慘的一生,卻讓導演以一種愉快的情緒和氛圍表演出來,讓人笑中帶淚,左心房痛苦,右心房溫暖,瞬間對導演佩服的是五體投地。直到閱讀了原著,才明白不是導演成就《松子》,是山田宗樹成就了《松子》,也間接成就了導演。
小說從松子和其侄子笙兩個視角交叉敘事,不僅結構清晰,而且懸疑感強。笙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和松子姑姑是陌生人,突然知道松子致死的訊息,開始尋訪和松子有關的人,逐漸拼湊出松子的一生。
原以為松子是個自以為是,令人討厭嫌棄的角色,是一個心裡狀態異常的女人,是一個極度依賴男人、逆來順受的女人;讀完之後,才看到是個受過良好教育、心靈手巧、聰明伶俐、做事極度認真的松子,是一個勤奮刻苦,不斷追求夢想的松子,是一個歷經苦難,依然願意重新起步的松子。剛開始覺得讓人不理解、討厭甚至厭惡,最後卻有點欽佩,有點理解,有種當美好的東西在你面前被人無情撕碎的的無助感。
松子原來是個受過良好教育,從事令人尊敬的教師職業,學生喜歡同時不乏追求者,可先後遭遇校長猥褻,被學校開除,被男人拋棄,當妓女,吸毒,被男人背叛,殺人,坐牢,被男人放棄,和自己學生同居,被黑幫追殺,又被男人拋棄,再次入獄,最後放棄人生和希望,整日醉生夢死,最後想要重新生活,卻被幾個年輕人毆打致死。松子的一生,似乎受太宰治的病弱文學影響,松子的一生是另一個版本的人間失格。
正如小說裡理髮店老闆說的,松子本來是一個極度聰明的孩子,不過總是會在自己四周築牆,感覺她在拼命逞強。也許正如判決書上寫著的松子的性格缺陷是導致殺人事件的最主要原因:任性而為、以自我為中心、容易感情用事的個性導致她誤入歧途。也許是松子覺得自小缺少愛,所以他渴望有個真的愛她的男人,急切的把自己一生的幸福託付給那個說愛她的男人,她直率、認真,有時候卻認真的可怕。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個是松子的墓誌銘其實,不必對誰說抱歉,這樣的一生是荒誕的一生,失敗的一生,卻也是不放棄希望的一生。
-
4 # 範本娜
二十四史兩年才看完,最喜歡元史,覺得通俗易懂,大約六年前,p4上看的,很喜歡。看完二十四史後,小p4就壞了。
-
5 # 江上弄舟
推薦一本《皮囊》。
有人評價說《皮囊》是有小說情節的散文集,我看則是有散文氣質的小說集。只不過小說中的人物都是作者自己的親朋好友,甚至寫自己的父母。讀起來倍感親切,好像聽一個朋友講他自己的故事。你有酒,他有故事。
《皮囊》既是書名,也是書中第一篇文章。寫得是作者的一個長輩阿太。阿太是一個已經99歲的老太太了,沒有文化,還是個神婆。但有一顆樸素、灑脫、堅韌的心。她常說的一句話是:“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母親的房子》裡,母親想要建一座房子,一座四樓的房子,因為“這附近沒有人建到四樓,我們建到了,就真的站起來了”。為了房子,她做苦工,撿菜葉,拒絕所有人的同情,哪怕明知這座房子不久後會被拆毀,只是為了“這一輩子,都有家可歸”。
《天才文展》寫得是自己的鄰居發小。文展小時候是一個聰明而又有理想和才華的人,作者非常敬慕他,和他有過非常親密的友情。但隨著歲月的發展,天才文展活的離他自己的理想越來越遠,而作者卻活成了文展理想中的人。他們的友情開始有了隔閡,遭遇了擱淺……
這些故事都是講的鄰里親朋,看書就是聽朋友嘮嗑。書名是“皮囊”,實際寫的是人心。我們身邊的每個人,不是一盞明燈,就是一面鏡子,總會照亮我們。讀過讓人沉思。
作者蔡崇達,現任《中國新聞週刊》執行主編。
-
6 # 天山雪蓮ing
主要還是上週末晚上和一個朋友聊天,開聊沒多久她就開始給我吐槽最近在工作中碰到的一些煩心事,她說最近不知道是自己的原因還是別人的原因,總是和同事發生衝突和矛盾,導致心情很焦躁。我聽她訴說完開導了她一會,其實最終有沒有真正解決她的困惑也不是很清楚。
但在跟她聊完之後,她的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我們總是和別人容易發生衝突?是我們自我管控情緒的能力有問題還是溝通方式有問題?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那自然矛盾和衝突是在所難免的。但大部分時候遇到衝突和矛盾的時候,我們都是習慣性的當場發洩自己的情緒或者指責、批評別人,從來似乎沒有從自身角度出發想過為什麼會引發這場衝突。
我在晴小姐推薦的這本《非暴力溝通》中似乎找到了答案。這本書在很多平臺都被推薦過,豆瓣打分和那本溝通領域的經典書籍《溝通的藝術》都同樣高達8.5分。
《非暴力溝通》創始人及作者馬歇爾·盧森堡博士(Dr.Marshall Rosenberg)早年生活在美國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市,充滿暴力的生活環境促使他去了解是什麼使人們互相傷害,以及什麼樣的交流方式有助於衝突和矛盾和平解決。這個願望引起他對臨床心理學的興趣。
《非暴力溝通》這本書中認為,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透過專注於自己和他人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一心致力於滿足彼此生命健康成長的需要,以減少退縮、申辯、對抗、爭執、猜疑、排斥等造成隔閡的反應,精心並專注於培育彼此的尊重與愛,這樣透過建立雙方的感情聯絡並促進相互理解,矛盾就有可能以非暴力的方式得以解決,從而使人們情意相通,樂於互助,和諧相處。
七堇年曾經說過一句話,語言這東西,在表達愛意的時候如此無力;在表達傷害的時候,卻又如此鋒利。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得體合適的語言表達是多麼的重要。不恰當言語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傷害,這種傷害往往更多是心理上,比較難修復。所以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提倡我們要透過非暴力溝通的方式去化解和修復與他人之間的衝突。
語言暴力在這個時代真的是到處可見,所以掌握非暴力溝通對每個人來說十分重要。但其實非暴力溝通的精髓總結起來就8個字,
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①首先留意發生的事情(觀察)
②接著表達感受(感受)
④具體的請求(請求)
《非暴力溝通》旨在透過喚起人們對彼此內心的情感感受和需求,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上與人聯絡,而不是說透過外在的命令或者言語上的暴力屈從而做出行動。
盧森堡博士希望人們的改變和行動是出於對生命的愛,因為人們一旦相信我們看重彼此的感情並能兼顧雙方的需要,人們就更容易接受對方的觀點,從而就可以避免衝突的發生。
不知道是因為快速發展的時代讓人們變的焦慮和不安還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內心的一些真實需求,在被裹挾著往前奔跑的過程中,我們似乎真的變的越來越沒耐心,越來越容易與周圍的人發生各種衝突,我們生氣,我們憤怒,我們甚至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隨意評判他人。盧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溝通中說到,憤怒是因為有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在與人發生衝突或者生氣的時候,應該打消習慣性指責他人的心理,把問題的焦點放在自己身上,嘗試著去傾聽自己以及對方的內心感受和需要,找到雙方情緒產生的背後動機,然後去想辦法滿足各自的需求。
如果說我們在每次面對衝突時,都不再試圖分析自己或者他人有什麼毛病,也不在衝突引發的那一刻去習慣性指責別人,而是用心去了解彼此的需要,那麼我想我們的內心就會逐漸變得平和。
當一個人內心變得平和時,自然能更加平和的面對身邊人事以及這個世界。《非暴力溝通》這本書想要告訴我們的就如封面上那句話,當我們褪去隱蔽的精神力量,愛將自然流露。生活也將會重新獲得熱情和色彩。
所以不論你是在親密關係,家庭生活,學校生活還是職場工作甚至在商務談判中遇到困惑,你都可以從中尋找到答案。誠實地表達自己,不批評、不指責,做一個內心溫柔的人。希望這本書能給予你一些啟發,讓我們能更好的與人溝通,與自己相處。歡迎分享更多的好書。
-
7 # 素小還
最近在讀曹文軒的《草房子》,感覺很不錯,值得推薦!
草房子這本書,適合高年級的孩子以及成人閱讀,不僅侷限於單個的字詞句,而是體現在更高的潛詞造句以及情感的表達,也就是每一段描述性的文字都是為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以及行為性質做鋪墊,營造氛圍的,所以我覺得更適合有一定的閱讀積累的孩子來讀。
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就是,作者對文中所寫到的每個人物都做了細緻深入的刻畫,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在當時他們所處的時代和年紀,都是非常鮮明的。真可以用刻骨銘心來形容。
而正是作者這般明白又有深度的描寫,幾乎把每個人物震撼人心的日常命運悲劇和心靈悲劇都上升至一種哲思的境界。
作者試圖選取一段純真的歲月和單純的年代來記敘一段往事,但是儘管是極盡寧靜、純美的環境,也難掩那一方天地下的所衍生的悲憫情懷。
雖然看著看著輕鬆幽默詼諧,但是讀盡之後你會覺得有種無處安放的悲傷感。
最後一點就是,感人至深。
也正是因為情節和人物命運的引人入勝,才一再的讀到章節的末尾,都會讓我情不自禁的淚流滿面,其實我已經很久沒有被書中的描繪所感動了,平時也只是深有同感,但並不像這本書似的直達人心底,有關宿命的、悲劇的、死亡的主題,不說我們每一場都經歷過,但總能在記憶裡找到一些相似的印記。
那些曾經觸動過我們的瞬間,那些感動過我們的時光,還有那些生命中來來去去的人和事。
總之,我是真正的被這本書吸引和感動了的,值得推薦!
-
8 # 西陸華胥
《身份的焦慮》分享給大家。
如果焦慮是一種病,我們都病得不輕。哈哈~
我們每個人都有對自己身份的焦慮:
在他人眼裡,我是怎樣一個人?在自己內心,我是一個怎樣的人?我是個成功者,還是失敗者?我是功成名就,還是默默無聞?我是好人,還是壞人?
但是,我們可曾靜下心來認真審視這種“身份的焦慮”呢?
阿蘭·德波頓做到了。他在《身份的焦慮》中,引領我們直面內心焦慮,探究身份的焦慮之來龍去脈,透過援引大量思想家、作家和藝術家的觀點,抽絲剝繭地剖析身份的焦慮的根源,並從哲學、藝術、政治、宗教等各個角度探索舒緩和釋放這種焦慮的途徑。
這本書可不是硬核的學術著作,沒有高深莫測的術語,沒有不明覺厲的概念,而是用通俗有趣的語言,解讀了“身份”的前世今生,我們為什麼會為“身份”而焦慮,以及我們到底怎樣才能克服這種身份的焦慮。
概括起來,作者認為,焦慮起因就是:
1)渴求身份
2)勢利傾向
3)過度期望
4)精英崇拜
5)制約因素
作者看來,歸根結底,身份的焦慮,其實質是對愛的渴望。
我覺得更直白的表達就是:我焦慮,我存在,我在世界中心呼喚愛。
對於身份的焦慮,解決方法有以下幾種:
1)哲學(理性循世)
2)藝術(繪畫尊重)
3)政治(身份理想)
4)宗教(眾生皆苦)
5)波西米亞(心靈態度)
就是說,成功是,成功的方式不止一種。
閱讀提示,讀這本書時,德波頓的淵博知識一定會讓你印象深刻,典故信手拈來,點評風趣幽默,讓你在會心一笑和點頭稱讚中深刻理解“身份”究竟為何物;
還有,閱讀過程中,你會漸漸發現,許多約定俗成的看法、根深蒂固的認知、深信不疑的理念,在你的內心開始動搖,轟然解體。
-
9 # 風吹著鼻涕走
halo,我是風吹著鼻涕。
這是我讀過的一本好書,也是我讀過的一本“壞書”。不想做什麼內容推薦,因為它像吃了一把泥土,只能往下嚥的泥土。
《活著》--餘華。
使然這是個太過於沉重的詞-活著,“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太過於平凡的詞都有著過於它本身的深度。而我忌憚的是終究把這些種種歸結成“不過如此”,比失去更失去,即使你做到了更多的溫柔和包容,也抵不上時間所沖刷來的一角。
就像這些文字詮釋不來的背後,蒼白的如你喘息,我如此囚牢不喜,苟惑獨獨。
“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富貴和富貴
回覆列表
小說《局外人》感覺超好,願與諸君分享。
小說《局外人》篇幅不大,僅有五六萬字,卻成為了法國20世紀一部極有分量、舉足輕重的文學作品。
作者阿爾貝•加繆,譯者柳嗚九。
柳嗚九先生的譯本流暢易讀,“序”寫得非常精彩,線索清晰,絲絲入扣。可幫助你閱讀和理解。柳先生說:飽讀世界文學名著,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課。
小說以自述的形式描述了主人公默爾索短暫一生的經歷,默爾索對生活中的一切都漫不經心,他沒有在母親的葬禮上哭泣,從母親的葬禮上回來又與女友一起玩樂,他毫無目的地幫助並無好感的鄰居處理感情糾紛參與群毆,隨後殺死了一個與他沒有任何仇怨的人,法官鑑於他的上述表現判處他死刑。在審判過程中,默爾索始終無動於衷,他並不為自己辯解,至死都是事件的“局外人”。
加繆筆下的默爾索,在被監禁和審判的過程中開始變化,變得“視死如歸”了。他在想,人20歲死和70歲死沒有什麼差別嘛,反正都是一輩子。他的“真實心態”,充滿了張力,其情緒和情感的表達都達到了極致。
《局外人》中,最著力的揭示點之一,就是現代司法羅織罪狀的邪惡性質。
加繆薄薄的這本小說,在文學史上佔有非常重要與輝煌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