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思塞北1
-
2 # 柘溪散人
《水滸傳》:蘆花叢中一扁舟,
俊傑俄從此地遊。
義士若能知此理,
反躬逃難可無憂。
(盧俊義反)
-
3 # 新浪陽春白雪
有古代大詩人的藏頭詩嗎?藏頭詩在什麼時代,怎麼興起的。為什麼很多人喜歡藏頭詩?
藏頭詩興於唐代,現在有文獻記載的有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離心藏頭詩《遊紫霄宮》。
水洗塵埃道未嘗
甘於名利兩相忘
心懷六洞丹霞客
口誦三清紫府章
十里採蓮歌達旦
一輪明月桂飄香
日高公子還相覓
見得山中好酒漿
其中,首句首字“水”,來自詩詩末最尾字漿之“水”部首,首句末字"嘗"字型之“甘”拆字部分,亦成為第二句句首;餘亦十天推之。大家可以看出“口”由“客來”,“十”由“章”得,“一”取“旦”下,“日”用“香”底,“見”為“覓”得。白居易此藏頭詩別出心裁,別人耳目一新,才得以傳世揚名。其它大詩人也有藏頭詩,只是沒有流傳下來罷了。可見藏頭詩在詩壇位置不是舉重若輕的,只是練練文字遊戲罷了。
藏頭詩屬於雜詩體,由於缺乏詩的意境,玩的就是規則遊戲,沒有什麼社會意義。所以用文字記載的詩很少,散見於民間,戲曲,小說中偶有所用。《水滸傳》中的軍師吳用,用一首策反藏頭詩“盧俊義反”四字,廣為傳播。結果,成了官府治罪的證據,終於把盧俊義“逼”上了梁山。
蘆花叢中一扁舟,俊傑俄從此地遊。義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難逃可無憂。
都是藏頭詩惹的禍。所以與人來往慎用藏頭詩。以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但也應注意,藏頭詩寫不好,很容易滑入遊戲與實用的應用文範疇,這也就失去了詩特有的意境之美。
下面以“藏頭詩”為詩,談談個人所見。
藏頭詩
七言詩
藏頭詩裡有文章,
巧言妙語裡面藏。
位置靈活可變化。
風花雪月情意揚。
心有玄機可入嵌,
一點心語任你想。
詩有韻腳貴流暢,
意境更加詩味長。
詩貴言志不應忘,
直掛雲帆萬里航。
-
4 # 山民s
藏頭詩起自何時,似乎不可考。見之最早的一首藏頭詩,就是白居易的《遊紫霄宮》,此外在古小說如《水滸》、《岳飛傳》裡也見到過,可見它也算得上是源遠流長了。藏頭詩的作用,一般是相關人員、江湖人士傳遞隱語或作某種暗示、預言等等,沒有什麼不可揣摩的深意。除藏頭詩外還有藏尾詩,因受平仄限制,創作難度比藏頭詩大許多。藏頭詩接近文字遊戲,創作難度不大,一些大詩人是不屑於玩此種遊戲的,白樂天的《遊紫霄宮》恐怕是絕無僅有。近來有很多網友常常要求其他網友用某某四字或八字作藏頭詩,可見有很多人喜愛這種遊戲。一種不怎麼有趣遊戲,玩得多了,就覺得沒意思,所以應者寥寥。反正本人覺得它不好玩,只應過一次,以後再沒參與了。
-
5 # 雅蕾精品
哪個朝代有藏頭詩,樓上已回答得很清楚明瞭!我就不再重複了!
說來令人捧腹,我記得年輕時曾看到過一首詩,很搞笑,那時還不知道是什麼藏頭詩,只是感覺新奇,有趣,搞怪,現把它獻給大家,以供茶後飯餘一樂!
老山一樹松,
婆娑葉葉榕。
偷閒延歲月,
人在少年中!
-
6 # 不忘初心136533244
有古代大詩人的的藏頭詩嗎?藏頭詩在什麼時代,怎麼興起的?為什麼很多人喜歡藏頭詩?
唐代文學是中國古代文學發展的高峰時期,整個文壇呈現了“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的局面。各種風格流派異彩紛呈,初,盛,中,晚各期,都是名家輩出,群星燦爛。唐詩一開始走進社會,貼近現實。唐詩遠承先秦,近繼六朝。……詩到宋代達到了鼎盛時期,成為了宋代文學成就的標誌。多用俗語,反映了都市中下層人民的生活和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的苦悶。詞到蘇軾,有了更大的藝術創造性,它進一步衝破了晚唐五代以來的舊框框,擴大了詞的題材,開拓了詞的意境,多出新意,意境優美,人稱“詩中有畫”,有很高的審美價值。以詞寫情說理,弔古傷今,不拘聲律,自由奔放。因而受到了人們的喜歡。
錄藏頭詩如下:鄭莊好客。容我尊前先墮幘。落筆生風。籍籍聲名不負公。高山白早。瑩骨冰膚那解老。從此南徐。良夜清風月滿湖。
-
7 # 生活領域小感受
藏頭詩,又名"藏頭格",是雜體詩中的一種。它有三種形式,最常見的是第三種,每句的第一個字連起來讀,可以傳達某種特有的思想。藏頭詩興起於哪個朝代,這就無從考究了。《水滸傳》裡有藏頭詩,李白,白居易的詩裡都有"藏頭格"。明朝的大學問家徐渭就寫了一首"平湖秋月"的藏頭詩:
平湖一色萬頃秋,
湖光渺渺水長流。
秋月圓圓世間少,
月好四時最宜秋。
下面這是唐伯虎寫的"我愛秋香":
我畫藍江水悠悠,
愛晚亭上楓葉愁。
秋月溶溶照佛寺,
香菸嫋嫋繞經樓。
古代的藏頭詩還有很多,在此也就不一一介紹了,我本人也非常喜歡藏頭詩。因它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簡單便捷,打破了舊體詩的格律束縛。內容主要是反映新生活,新思想,能表現出心靈所想和感受,所以受到現代人的追捧。
-
8 # 暖心2020
藏頭詩在什麼年代興起的,這個我真不知道,但我喜歡藏頭詩,有時候也試著寫寫,但卻寫不好,像這首古人的藏頭詩《千萬孤獨》——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這是柳宗元的《江雪》,千山不見一隻飛鳥,萬徑沒有一個人影,只有一葉孤舟伴著他在江雪中垂釣,看似寂到入骨,但孤獨中卻有那種身處世外的寧靜與悠閒,是不是寫盡了古今千萬孤獨呢?
下面這首《千萬孤獨》是未來的古人——暖心的習作——
千年痴夢一場空,
萬古相思與誰同,
孤影淒涼人不問,
獨望天涯念無窮。
-
9 # 我期待40606520
謝邀:在這樣的空間回答如此深奧的問題,真是如大海撈針。一:古代大詩人的藏頭詩不僅有,而且舉不勝舉;二:藏頭詩在什麼時代興起,時至當代無法考證;三:為什麼很多人喜歡藏頭詩?讀者認為:華夏幾千年的文明史,開啟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藏頭詩,又名"藏頭格"。《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約305篇;還有明朝大學問家徐謂(字文長);有蘇軾的《減字木蘭花》;李調元的《化緣道人》等等,只有簡略回答,不能一併回覆,不妥處,懇老師指教,祝老師新天愉快!
-
10 # 容百川700
藏頭詩何時興起孤陋寡聞的我真不知道!著名詩人的藏頭詩也想不起來!只是在小說裡看到過。藏頭詩我的理解是作者對某些事物故不予明示,而又提醒著什麼的一種暗示!
回覆列表
我情君難知,愛是傷神矢。麗花一枝驕秀,芳芳無限風光。君且不曉我心痴,義篤為汝瘦。如能脅下生翅,何不蝶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