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馬振廷1
-
2 # 陸仁己
有些概念是基本概念,本身是一種感覺、感受,沒有定義,是用來給其他衍生概念下定義用的。比如爽、紅色等概念,必須親自去體會才能知道究竟是什麼意思,“道”就是這樣一個基本概念。
-
3 # 本然堂講席
樓主好!老子在《道德經》裡反覆回答過,注意參學,不難理解!下面以經文大意為基礎,閒聊幾句,供參考。
【1,“道“的屬性】
首章裡,老子明確講了“道”有兩個屬性,即認識“道”的兩個方法:(1)無,是“道“的真性,沒形象,不可及,不可思議,遠離思維,也就不能言說。(2)有,是“道”的假性,有形象,有變化,可及、可思、可言。從全經邏輯看,每句話都在解釋“道、無、有“三字的關係,所以凡讀不懂經文的,問題都出在這裡。
自古迄今,所有的誤讀亂解都集中在對“有”的迷惑上,因不懂啥是“有”,也就永遠在猜想經義,不能入門。一般把“有”解讀為“存在”,但“存在“又是什麼,就無人講的清,眾說紛紜,越講越糊塗。此時需要藉助佛家理念,才能準確定義,即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能及的叫“有”,因為人(全部生物都如此)與世界的關係,是以六根為前提條件的,所以,“有”指六根所對的一切。老子在經文裡反覆暗示,“有”在矛盾中,永遠變化,沒有固定,不能永恆,所以只是“道”的影子,為虛幻,不是真的。換言之,只要是人的六根所及都叫“常道“,都不是真的“道”,因為“道”必須是永恆的、不變的、長久的。這是“道”不能被言說的第一個根源,只因言說是“眼、口、心”所及,都在“有”中,還是假的。
【2,“道“與屬性的關係】
“道”雖無形,卻能透過“無和有”顯現真實性、絕對性、制衡性和唯一性。這一點被老子說成“道生無,無生有”。又因為“道和無”都沒形象,在六根之外,所以只能透過觀察“有”,推知三者的關係。老子常分析“萬物的矛盾形態”,來證明這一點,如萬物的生死兩極態,“生”是萬物趨向“有”,“死”是萬物趨向“無”,但“生”也是從無入有,“死”也是從有入無,可見“有和無”又是相生關係。因為“有”是短暫的,“無”是永恆的,所以“無能生出有”,但“有”不能生出“無”。同理,“有”不能生出“道”,即六根所及的一切都不是真的“道體”,而是“道”的影子,因為“短暫的“不能表現“永恆的“,是“有“的矛盾性天然造成的------這是“道”不能被言說的第二個根源。
【3,無和有的關係】
這是解讀經文最易迷惑之處,看懂上面的意思,就知老子說的“無和有”不是平行的矛盾關係,而是上下的主次關係,是“無”決定“有”。可見,“道與無”才是平行關係,二者都決定“有”。也因此,全經中有“道”字的地方,換成“無”,句義都不變。但雖如此,“道和無”與“有”卻同時存在,永不分離,不因為有主次關係而分出時空的先後所在。也就是說,“道和無”永遠不能脫離“有”而獨在。“無”是道的真身,“有”是道的假身,真是假的根源,在藏著;假是真的外表,在顯著。“無和有“的這種明暗關係,很像樹的樣子,地上可見叫“有”,地下不可見叫“無”;地上的永遠在變化,地下的永遠不變,共同構成一棵樹(道)。所以,不能用六根所及的有形物(言語、思維、形象等)表現整體的“道”,只因“有”是道的區域性------這就是“道”不能被言說的第三個原因。
【4,“有“的特點】
老子在經文中明示了“有”的十個特點,即(1)矛盾性,永遠在兩極中運動。(2)變化性,永遠不靜止。(3)趨極性,永遠向兩極發展。(4)短暫性,永遠不長久,都有始終。(5)時空性,永遠能被認知在虛空中。(6)缺憾性,永遠不完美。(7)中壽性,永遠在中態最長久。(8)迴圈性,變化永遠是轉化。(9)可知性,永遠能被覺知。(10)不滅性,永遠存在。
老子還暗示了“有”的三個弱點,即(1)受制性,永遠被“道和空”所決定。(2)虛假性,永遠不能顯真。(3)欺騙性,永遠欺騙著人(包括其他一切生物)的六根。
把上面兩類特徵歸納起來就知,“有”不能反映“道”的真面目------這就是“道”不能被言說的第四個原因。
【5,“道“的絕在性】
老子在多處明示,“道”是絕對的,即沒有相對性,也就不能作為物件去相對的“言說”;“道”是唯一的,也就排除了第二的存在,因為言說屬於“第二”;“道”決定一切,一切不能決定“道”,故言語不能及“道”;“道”是無上的,故言語沒法到那個高度;“道”是“無”的,因為“無”沒形象,不能被描述,只要一表達出來,“無”就變成“有”。換言之,“道和無”在人的六根之外,這是“道”不能被言說的第五個原因。
以此類推,老子在經文中還有很多明暗教義,都在回答此問,限於篇幅,不再贅述。
-
4 # 明貞
道是什麼?宇宙意志和目的即道。萬類種性的來處初衷及歸宿即道,知道而篤行之即德。春秋而後道隱德沒而進入後天時代,權柄利益享樂成為萬類種性之至求。老子是參透了這些的,故留下一部《道德經》警世飄然而去,任人去參任人去悟。道已隱,但留向道之心。道隱那裡?在萬類種性之根基裡,人心最靈故道基最固,所以孔子教人格物致知即圓滿道性。到如今幾三千年歲月到了節點,由後天返先天消滅迷惑罪惡,控制敗壞毀滅力量,以自律自明而得解脫,歸於永恆圓滿的家及和諧的愛情,重塑人類之美好家圓。
-
5 # 陳哲升
言語道斷,一說就錯!
語言、文字是很極限的溝通渠道,只能用於比較淺層的交流,深層次的就不行。要靠悟,同層次的能心有靈犀一點通,差距大一點的層次,就如對一個沒有音樂細胞的人,彈奏精妙的音樂一樣,無法共嗚,又無法解釋。
-
6 # 為啥名字要求唯一
整部道德經也就《道經》的首句被問及的最多,究其原因,我猜還是因為浮躁,人們就看了那麼兩三章,當然也就更不可能看懂。至於為啥還敢出來扯,我想大概是吹牛逼需要吧!
嘲諷完了,我就解一解這第一句,與諸同學共習之。
《帛書》原文,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我們先學字,再解句子。
“道”,甲骨字形為“彳首亍” 或“辵首亍”,彳亍都是緩步而行,因為古人左行故,彳是去,亍是來,所以行就是來往的意思,“辵”由“彳止”組成,就是走走停停的意思,首啊就是腦袋、首領,衍生意可以是思考。同時,道還是導的本字,因此道的意思很明顯了,做名詞就是可供人用思想控制行走停止的場所,做動詞就是思考著行進和停止。
“可”是個擬聲詞,跟哥、歌同源,看過苗寨的山歌相親就很好理解其詞義,“可”就是同意,這裡不做深究。
“也”一說字源是蟲、一說字源為女性性器官,本人更傾向於後者。《說文》中說:女陰也,象形。這裡也是語氣詞,斷句用的。
“非”兩個背靠背的人,頭頂都加一以示思想相左。
“恆”本字是亙,甲骨字形是“一夕一”,上下的兩個一組成二字,二代表天地,夕是月升日落,亙有個異體字還是這麼寫,既亙,其本意就是如晝夜交替一樣亙古不變的規律。“恆”就是心中感受到的客觀規律。恆這個字我在其他帖子回過,其本身帶有較強的客觀性,但有沒有亙那麼絕對,舉個例子:萬有引力在地球範圍就是恆定有效的,放大到宇宙就會失效,這種性質就是“恆”特質,既有限不變和可用性。(通行本中的“常”是及其主觀的一個字,這裡不取)
這句話中最核心的兩個字就是“道、恆”可以說理解這兩個字就理解了這句話。
下面結合文字的學習,我們來嘗試理解一下這句話的意思。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第一個道是名詞,第二個道是動詞,第三個道也是名詞。因此有:可以修持的道啊,就不會是客觀長存的道。
意思在說,世間就沒有可供使用的,絕對客觀的亙古不變的真理,凡事在使用、傳播的思想、定理、方法或公式,一旦被表述,就必然帶有主觀性,連相對的客觀都難以做到,更不要說絕對的真理了。(這句話是對的,舉個例子:現代科學界的理論成果通常都會快速被新理論成果快速推翻或部分推翻)
由此可以想像一個情景,關尹子攔住老子說:你就此歸隱,道術便失傳了,與其浪費,不若傳我。老子回問:你想學什麼道?關尹子答:自然是可以名傳天下的不變大道。於是老子搖搖頭,笑著寫下這句開頭:“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
7 # 企業驅動
首先要弄清楚道字的本質,我們常說的道理二字中,道是天道,理是地理(古人云堪輿之類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學問),天道是什麼,天道是指大自然(也包含人類社會),執行的規律,即天地執行的規律,舉個例子,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即是大自然四季的規律,也是生存在大自然中的人類應該遵循的規律,符合這種律,就是符合天道。
好的,弄清楚道的本質後,道可不可以傳播和傳承?答案自然是可以的,可以口述,也可以文字記錄,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人類如何認識宇宙,自然規律的經典太多了,從根源上是從伏羲八卦開始的,然後是黃帝內經,然後是周易,老子等等,這些經典文獻都是老祖宗給我們流傳下來的珍貴的寶藏,其本質都是告訴我們天地執行的道理,人在天地間應該怎樣活著才能趨利避害,還是用四季律舉例,冬至,萬物歸藏,這個時候你就要順應自然規律,懂得儲蓄能量,雖不能像動物一樣冬眠,但也要順應天時早睡晚起,養精蓄銳,千萬別瞎折騰(比如迎著刺骨的寒風進行晨練,比如性生活過於頻繁,對於大部分人適用,有些人天生是蒼柏,你看看自己是不是),以上所說的就是易經向我們傳承的道理,就和太陽一定是從東方升起一樣簡單,百姓日用而不知,是可以口述,文字記錄自己著書立說的,只不過當代人真正掌握這門規律的人少之又少,而且一旦你真正通達的了,就會惜字如金,因為想道出真道,真是太難了,有時空的束縛,都在變化,正所謂道可道,非常道,真正道不是不可以說,而是當代人大部分都是貧於奔命的凡夫俗子,本身就不知"道",何談說道,更談不上傳承了。
-
8 # 使用者6811105413811
老子先人:在易經中的教悔是讓我們能用現在人的思維方式體悟到經文的哲理性與悟性看待事物、與宇宙、自然萬物之間的距離認識和用不同的角度出發去接觸各種事物的發展與存在的客觀性和變化、是告訴我們對各種事情與問題用心去悟出道理來,只這一個悟、以將您提升到另一個層次面上去用更高視角、方法看待一切和萬物、宇宙、自然的發展趨勢。拙見。
-
9 # 真牛46
老子的""道""不是不可言說,而是可言說但不能深入具體言說。老子所說的""道""有兩層意思,一個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物""。另一個是這""物""所具有的性質即""物""的演化規律性。老子認為在無極的虛空中存在著自然萬物。而這自然萬物是具有""周行而不殆""即運動變化的性質。言說到此為止。
如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地問,演化出太極自然萬物的基本單元究竟是什麼?這基本單元所具有的更具體的性質又是什麼?那基本單元為什麼就存在了?老子只能睿智地回答""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
古希臘的哲學家們把構成物質的基本單元歸結氣、水、火、土。中國古代的文人們把太極自然萬物中的基本單元歸結為金、木、水、火、土。這些認識,不免流於浮淺。就連原子和分子,那都不是最基本的。
時至今日,經過了幾千年的科學研究與探討,物理學界也沒有完全弄清楚,組成自然萬物的基本單元究竟是什麼?當前物理學界所認為的62種基本粒子是不是最基本的也未能定論。而歸結為具有11個維度的一根震動的弦的理論也還有待考察與驗證。就連對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多年探討與研究,而導致出了多種量子論假說。對比類假說在當代物理學界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認知。所以老子沒有對這個""物""以及""物""的性質進行深入具體地""言說""是正確的。不是不想言說,而是不能和無法言說。
老子把""道""說到了該說到的程度。而對於不知道的那部分,老子明確承認""吾不知""。而那些編造神話故事的人,卻把太極萬物的產生歸結為是神或上帝造的,這種說法顯然就是毫無根據地胡說八道。
從宏觀上講,在無極的虛空中存在著太極的自然萬物。這太極的自然萬物究竟範圍有多廣、數量有多大?老子的回答是,""吾不知""。
而這太極的自然萬物又是由""先天地生""的微觀之""物""所構成。而這微觀之物用現在物理學界的認識來說就是構成太極萬物的基本粒子。而這基本粒子及其性質具體究竟是什麼?現在還沒有定論。老子的回答還是""吾不知""。
仿造老子做法。我給構成太極萬物的基本粒子起一個名稱叫""微極子""。無論物理科學研究到什麼程度,發現了什麼樣的""粒子"",但它都是佔據著空間經歷著時間的微小到了極點的粒子。所以簡稱"為""微極子""。這微極子是""有""而不是""無""。
這微極子究竟具體是什麼""子"",現在不知道。這微極子為什麼就存在了?現在不知道,而且人類永遠也不會知道。人類只能面對著這個無極的虛空的存在。也只能面對著在無極的虛空中由微極子演化排列組合而來的太極的自然萬物的存在。
面對宏觀與微觀的存在,人類只能說不知道。這就是不可言說的言說。這就是老子的""道""是""不可言說的言說""的奧妙之所在。在該說""不知道""的問題面前說""吾不知"",這就是老子的偉大睿智之所在。
-
10 # 手機使用者lisiyao求真
《道德經》是老子李洱的一部作品,雖然短短”五千言”卻是流傳千古的經典之作。《道德經》的高深程度,是於我們每個人的”理解程度”而有所不同的。開篇既說”道可道,非常道”也就是說”道”不是我們普通人所理解的”普通道理”它是”非常道”它也是會隨著”天時,地利,人和”而採取”相應的變化人們就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在學習,傳承和發展中,改正,完善不足的地方,以達到逐漸”完善,完美”的境界。聖賢孔子在向”老子”請教後,得出這樣的結論:”老子的思想,象”龍”一樣,見首不見尾”,這是孔子對老子的評論。《道德經》只所以受到那麼多人喜歡研究,是因為講的是”自然規律”它的”作用”是”無限大”的,雖然,每個人都以自己的理解程度,而發表己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道德經》還是那”五千言,至於怎樣用於實踐,就看個人的造化了,理解的越深,對人的益處越大,這是”不容置疑,”真理”吧。不知大家是怎樣”理論聯絡實踐”的,願與大家共同探討一下,從中找出”對人和社會發展”有用的精華,這才是我們每個人”讀書學習”的最終目的吧。(一家之言,難免偏面,望大家批評指正)[求真原創首發]2019/10/10/於北京
回覆列表
不是不可言說,是不知道。在每秒的時間裡全世界發生哪麼多事物能知道多少呢?你知道?能說清楚嗎?道帥眾賓是無法說清楚的,能說的也就是面前的一些經過事物。再者能說清楚不一定能知清楚因。因才是道的本質。不說宇宙各種事物因有多少數?就自家,自己發生的事又能知到多少呢?是什麼因,結成的果呢?不知到吧?自己的事都沒本事知到,還想知道所有的事可能嗎?不知道,怎麼能知道,說道呢?能說的都是過去了的非道也。因未到,結果的變化不確定性變化大,沒法肯定。可才是見到了果。才能確定,道,可,在呼吸之間就是過去,過去了就不是道了。看起來很納悶是吧?道是不知道,到是知道,知到了就是過道了,過道不是道。不道早已,非道也者。人們所說的都是過道,未到的能說道的就是唯心論,到了能說出來的就是唯物論。看到聽到覺到是道,等你說道之時已是過道了。所以能說的道不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