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小書櫃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老舍說的: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裡,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我覺得這句話說明慈母對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就想根對花一樣重要。

    關於母愛的詩有很多,列如:

    1、《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別老母》【清】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3、《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4、《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5、《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勳。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但願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於汝。

    6、《慈母愛》【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餘。百官不執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櫃書。

    7、《墨萱圖》【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8、《誰氏子》【唐】韓愈 非痴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又云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嗚呼餘心誠豈弟,願往教誨究終始。罰一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百年三萬六千朝,夜裡分將強半日。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於今日時。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無樂聲。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張謂 負薪老翁往北州,北望鄉關生客愁。自言老翁有三子,兩人已向黃沙死。如今小兒新長成,明年聞道又徵兵。定知此別必零落,不及相隨同死生。盡將田宅借鄰伍,且復伶俜去鄉土。在生本求多子孫,及有誰知更辛苦。近傳天子尊武蔬,強兵直欲靜胡塵。安邊自合有長策,何必流離華人。

    11、《除夜作》【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12、《步虛》【唐】司空圖 阿母親教學步虛,三元長遣下蓬壺。雲韶韻俗停瑤瑟,鸞鶴飛低拂寶爐。

    13、《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唐】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孝廉因歲貢,懷橘向秦川。四座推文舉,中郎許仲宣。泛舟江上別,誰不仰神仙。

  • 2 # 歷史在此築城

    母愛這一偉大的主題,歷來都被人極力歌頌。

    母愛讓你活了下來,母愛也讓你活了下去。

    如果問世界上最偉大的是什麼?母愛就是最好的答案。

    表達母愛的方式千千萬,寫詩是最特別的一種。下面給大家分享幾首。

    母愛在生活細節:

    《遊子吟》__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愛在離別時:

    《母別子》__白居易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母愛在勤勞之中:

    《燕詩示劉叟》 __白居易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母愛在離別不捨中:

    《別老母》 __黃景仁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

    母愛在教子時:

    《步虛》__司空圖阿母親教學步虛,三元長遣下蓬壺。雲韶韻俗停瑤瑟,鸞鶴飛低拂寶爐。

    母愛伴隨一生之中:

    《送母回鄉》__李商隱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這些都是母愛。母愛無處不在。

  • 3 # 半畝禾苗

    寫母愛的詩詞很多,大家最耳熟能詳的應該是孟郊的那首《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兒行千里母擔憂,雖然現在人很少縫補衣服了,關懷是一樣的,這份母愛在每個人心裡。今天再來介紹一首小眾的詩給大家,你可能聽過,但不知道是誰寫的。

    《祝母壽詩》清.慈禧

    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

    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沒想到老佛爺還會寫詩吧,她的這句:“可憐天下父母心”也算是名言了。父母為子女都是竭盡心力的,這種美好都是代代相傳,為人子女應該也要懂得感恩。

  • 4 # 龍久於池

    有關母愛的詩,往往會觸痛人心最柔軟的地方。無論富貴貧窮,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道盡人生和人世的悲傷。

    一、養育之恩

    唐代白居易的《燕詩示劉叟》,以燕喻人:“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唐代王建寫: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年少無知的孩子總是無憂無慮,“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的背後是父母養育的辛苦。

    二、牽掛和擔憂

    元代畫梅的王冕寫“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慈母和遊子,永遠是母愛主題裡的眼淚。

    最有名的母愛詩應該是唐代孟郊的《慈母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清代黃仲則的《別老母》:“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白髮愁看淚眼枯”,寫盡了歲月的無情和母親的深情;而“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又是何等的淒涼!

    清代蔣士銓的《歲末到家》:“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不敢嘆惜人生的艱辛,以免打破慈母難得的欣喜。

    宋代與恭的《思母》:“霜殞蘆花淚溼衣,白頭無復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賣掉袈裟下午母親買米,一個看破紅塵的出家人,也舍不掉對母親的牽掛。

  • 5 # 仲琦60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愛,最深厚的愛。提起這個話題,最能觸及人的心靈深處。

    唐代孟郊《遊子吟》,說的是慈母情深。唐代白居易《燕詩劉叟》,用燕作喻,描寫養育兒女的不易。

    母親,您以九十四的高齡,離開我們快三年了,可您還經常走進我的夢裡

    雖然自己已做了爺爺,有您在時我還像個長不大的孩子。我們不會忘您的勤勞善良,我們敬重您的偉大無私!

    我相信有今生來世,下輩子還做您的兒子!

  • 6 # 音樂與詩詞

    1、母愛在中國傳統詩歌中是一個最為深情的主題目之一,關於母愛的詩,最早應該可以在《詩經》中找到源頭。

    《詩經·邶風·凱風》: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母氏聖善,我無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這首詩的背景在歷史上有不同解釋,不論如何,將它理解為是一首兒子歌頌母親並作自責未能報答母親的詩,是不會錯的。後世諸多詩作,都可以看出這首詩的影響:

    2、 古樂府《長歌行》

    遠遊使心思,遊子戀所生。

    凱風吹長棘,夭夭枝葉傾。

    黃鳥鳴相追,咬咬弄好音。

    佇立望西河,泣下沾羅纓。

    不難看出,這首遊子頌母之作,命意遣辭全出於《凱風》。

    3、唐孟郊的五言古詩《遊子吟》 :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首詩最為人們熟知,其中“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實際上也是脫胎於《凱風》“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兩句。

    4、孟浩然 《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

    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

    孝廉因歲貢,懷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舉,中郎許仲宣。

    泛舟江上別,誰不仰神仙。

    5、白居易(唐)《燕詩示劉叟》

    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卻入空巢裡,啁啾終夜悲。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6、黃景仁(清)《別老母》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7、歲暮到家 (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8、以上是以賦的手法直書母愛的詩。中國有詩歌傳統中,還有很多以比興手法歌詠母愛的詩,比如,以萱草花為母親花,萱草即是母親的象徵,很多讚頌萱草的詩,其實也是寫母愛的詩,比如唐寅詩《萱草圖》:

    北堂草樹發新枝,堂上萊衣獻壽卮。

    願祝一花添一歲,年年長慶賞花時。

    關於萱草花的詩在別的問題裡已經答過,在此不再重複列舉了。

  • 7 # 詩詞例話

    都說養兒為防老,奈何水遠山高他鄉留。

    請允許我用崔京浩的那一首《父親》做了標題。然而,父愛母愛都偉大,羔羊跪乳,烏鴉反哺,我們是不是也應該考慮考慮回報自己的雙親?莫等閒,子欲養而親不在,徒留空悲切。

    【遊子吟】

    團圓時節盼團圓,只羨鴛鴦不羨仙。神仙尚有團圓日,離家遊子思嬋娟。 藍魂未許三生願,緣何一夢赴鄉關。天若有情雲遮月,忍卻相思不纏綿!

    你是否也曾寫過那麼一篇作文《我的母親》,你又是如何在成家立業之後孝順自己的父母的?曾看過一篇文章如果你只是逢年過節才回老家和父母團聚,那麼你和父母相處的日子不超過幾個月了。父母不辭勞苦將我們撫養長大,是時候回報他們叫他們喜過餘生,安享晚年了。

    說起古代寫母愛的詩詞,再熟悉不過孟郊的《遊子吟》。而在孟郊存詩506篇中僅憑這一首就叫他名流千古了。時至今日,連未上幼兒園的孩子都在學這首詩。可以說是大眾詩,盡人皆知。這麼出名和流行不光立意好,讀起來也是通俗易懂。

    遊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讀完立即出現一幅母親給你縫補的畫面,不同的是這是詩人臨行前的一幕。“密密”,“遲遲”寫出了老母親的不捨與憂思。你出門在外誰能替我給你縫縫補補?而你又能在多久迴轉家園?尾句直接把人比作小草,你是否能夠像小草一樣憑藉自己微弱的孝心去報答像春暉普澤大地那般的母親恩情呢?

    說起寫母親的詩真是不多,可以用搜索引擎去查查,大多不怎麼出名,至少我先前是不知道。而讀了清代黃景仁的《別老母》 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清代·黃景仁《別老母》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撩起帷帳,拜別老母,我要去河梁打工謀生了,母親已白髮,淚眼哭幹,不忍相看。

    風雪之夜,不能盡孝膝前,卻只能淚掩柴門悽慘離去,不禁發聲長嘆,養兒何用?不如沒有我,母親也不用如此為難。

    真情實感埋於字間,不用浮華的描述最能體現。打工也好,求學也罷,我都不願看那離別的瞬間,每每離家都不忍回看,怕見了母親的淚眼我心不安。

    不說了,餘生不多見,能多盡孝心就別等明天。

  • 8 # 小城飛花

    《別老母》

    黃景仁(清)

    搴帷拜母河梁去,

    白髮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

    此時有子不如無。

    祝天下所有的母親:

    平安幸福!快樂吉祥!

  • 9 # 歷史詩人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母愛的偉大是庸無質疑的,相信大部分人在被問到世間最偉大的愛是什麼,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母愛”。甚至,人們在愛情和母愛面前做選擇時,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母愛。特別是古代人。至於頭腦靈活的現代人,恐怕有一小部分人會動搖了。“妻子和老婆同時掉入水裡,你會先救哪一個?”,這是一個世界難題。不過,唐朝最苦的詩人,卻在人生失敗後,寫下了一首道盡天下母親的偉大的詩。

    母愛是不求回報的,同時,也是我們作為人子,一生都無法回報完的。生前,沒有端過一杯水;死後,燒下整個錢塘的繁華,又有什麼意義呢?一個人,在最苦的時候,往往會想起母親。唐朝最苦的詩人,孟郊也不例外。幼年,我們都背誦過他的《遊子吟》,然而,孟郊也不是生來就是“大孝子”,他和我們普通人一樣,對母親的愛都是後知後覺的。

    46歲考中進士,50歲才混了一個小官,溧陽縣尉。這個官職只是八品,相當於現在的縣公安局局長。甚至可以這麼說,孟郊失敗的人生(仕途),全靠壽命長,苦苦支撐著。唐朝的平均壽命為27歲。其實,孟郊的個人成就還是可以的,他和賈島同屬於“苦吟詩人”,世稱“郊寒島瘦”,他本人也有“詩囚”一稱。

    唐朝最苦的詩人,人生失敗後寫下一首詩,道盡了天下母親的偉大。孟郊寫《遊子吟》,也是在結束漂泊生涯之後,接老母親與自己同住的時候,才一揮而就的。俗話說,“子欲養而親不待”。做為人母,壽命真的很重要!這也是貧寒人家的悲痛吧。《遊子吟》,全詩如下:

    這首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一個讓人心酸又心疼的場景:“慈祥的母親在燈下,為即將遠行的孩子縫補衣裳。”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類似的經歷。後兩句,則是被我們傳頌最多的詩句。其實,求學也好,工作也罷,每個人都在背井離鄉。孔子說,“父母在,不遠遊”,但他的下一句卻是,“遊必有方”。為了生存,大部分人只得“外地打工”。筆者也寫詩,寫這首詩的時間,也是在“人生失敗”後。

    孟郊前半生,一直在求學,母親也沒享過他的福,反而經常為他擔驚受怕,更別說責怪了。孟母沒有岳飛母親,那麼“恨鐵不成鋼”,她的針線,都為孟郊縫補衣物了,岳母則是在兒子身上刻字,“精忠報國”。面對母親的安慰和尊尊教誨,孟郊也是很愧對的。蘇軾看了這首詩之後,對其大加讚賞,“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載酒園詩話又編》,甚至將這首詩評為“全唐第一”,可見孟郊的“愧對”有多真摯了。

    唐朝最苦的詩人,人生失敗後寫下一首詩,道盡了天下母親的偉大。讀完這首詩,希望全天下的男人,在遇到“妻子和母親同時掉入水裡,你會先救誰”這樣的話題,可以毫不猶豫地選擇妻子,因為這是一種證明,也是對母親培育之恩的肯定,“我不想母親,因我的決定而懊悔餘生”,即便有天,她們真的老了,你也能幸福地生存下去,這才是母愛的偉大。另外,救你母親的,應該是你的父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年級下冊語文容易出錯的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