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布衣學堂

    01

    今天在懂你英語打卡的時候,突然頓悟,發現自己的發音,真正的經常出錯的並不是那些,我自認為很難,不會發音的單詞,而恰恰相反,很多都是我認為很簡單,很基礎的單詞和發音。比如,th的發音,the,them,their,還有in的發音等。

    生活中我們是不是也常常這樣,因為固定思維忽略了自己每天都在發生的重複不斷的錯誤,而不自知,導致了一味地自我否認,“我不行,我的英語發音永遠都說不好。”

    假如,我們能轉換為成長型思維模式,那我們會這樣認為:如果我把這些不擅長的發音弄明白了,我就可以離標準的口語更進一步了。

    這樣,是不是更有動力了呢?

    02

    所謂的成長型思維是相對於固定思維而言的。舉幾個例子就很容易理解二者的區別在哪裡。

    對於一個不理解的問題

    固定型思維:這個問題太難了,我根本理解不了。

    成長型思維:是我忽略了哪些細節了嗎?還是分析的角度不對?再換個角度試試看,我一定能理解。

    面對困難

    固定型思維:這個對我來說太難了,還是放棄吧。

    成長型思維:還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嘗試?或者可以求助誰呢?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我一定能解決。

    關於自我能力

    固定型思維:這個不是我擅長的領域,我不具備解決這一問題的能力。

    成長型思維:這個不是我擅長的領域,但我可以試一試,當我越熟練地掌握了相關的技能,我就能做得越來越好。

    簡而言之,所謂的成長型思維就是有一個開放的心態,積極的嘗試,相信自己擁有無限可能。

    03

    成長型思維被公認為近幾十年裡最有影響的心理學研究之一。

    研究表明,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做事不易放棄,更能從過程中享受到樂趣,更容易尋求幫助,復原力更強,也就是更加堅毅。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會更在意自己從一件事中是否真正學到了東西,是否實現了自我成長,而不僅僅是在乎結果。

    04

    對於學齡前兒童,我們可以如何幫助他們打造成長型思維呢?

    首先,讓他們體會“失敗”。

    很多家長,尤其是家裡的長輩,見不得孩子失敗,準確地說,他們不願意看到孩子失敗後的洩氣和發怒,而更願意“讓他們一直都是成功者”,其實,這樣是很不利於打造孩子的成長型思維的。

    孩子積木搭不好,騎車騎不好,看書看不懂,告訴孩子,這是一個很正常的成長過程,你只是積木還搭不好,並不是你這個人就是失敗的,只要你多多練習,耐心地一塊一塊地往上搭,你就可以搭得很高很高。

    或許一開始的引導會很費時,當孩子形成了這樣的思維模式,他就會告訴自己:我再試試,我可以做好。後續的問題就會越來越輕鬆。

    其次,正確地“誇獎”孩子。

    這裡有一個關鍵,就是誇獎注重過程弱化結果,誇獎內容要細化避免“假、大、空”。

    同樣以搭積木為例。當寶寶把積木搭得比較好,比較高的時候。可以這樣說:媽媽看到你剛才搭積木的時候是一塊一塊往上放的,每一塊都放得很平。所以這樣積木就可以搭得很穩,可以一直往上搭的很高。

    這樣孩子就知道了,以後如果再搭積木的時候就會明白,是因為我這樣一塊一塊往上放才能搭得高。

    這就是孩子一個思考問題的方式,讓他更注重思考怎麼樣能做得更好。而不是隻注重結果。

    最後,常思考“還能更好嗎”?

    再以搭積木為例,比如孩子已經搭得很很高了,他覺得自己已經成功了,覺得很開心。那麼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引導孩子,是不是還可以搭得更高呢?或者可以試一試看別的造型。

    這樣做的目的是要讓孩子明白,沒有絕對的成功,我可以換一種方式把事情做得更好。

    這也是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一個關鍵。

  • 2 # 鍾彝

    感謝閱讀關注

    看了標題,你一定很好奇:成長型思維模式?這又是什麼?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徳韋克,在他的心理學著作 Mindset 當中指出,隨著年齡增長,人們逐漸建立起自己的“思維模式”,它決定一個人如何解釋現實並做出反映的內心態度,也叫思維定式。

    不同的思維模式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其中就包括“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

    講個故事,你一定一聽就懂。

    李元度本來是一個書生,根本不知道領兵作戰。曾國藩命令他領兵作戰,每打一次仗便敗一次。曾國藩很生氣,準備寫奏摺彈劾他,在他的奏摺上便有“屢戰屢敗”這樣的詞語。後來曾國藩的幕僚中有人為李元度求情,把“屢戰屢敗”改為“屢敗屢戰”,意思便變得大為不同,於是元度因此才被免罪,這就是著名的“屢敗屢戰”的故事。

    “屢戰屢敗”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模式。

    而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的想法則是“屢敗屢戰”。

    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孩子更加積極、Sunny。

    面對困難:敢於挑戰自己沒做過的事情;

    面對努力:堅信努力是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面對失敗:並不意味著我不行,我不可以,而是我還有成長的空間;

    面對挑戰:挑戰越大,發揮的潛能越大;

    面對批評:積極聽取,盡力改進自己的行為 。

    好的思維模式不是天生的,而是一個人在現實經驗中逐步選擇的結果。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呢?

    1.講名人努力奮鬥才取得成功的故事

    如果告訴孩子,數學家是天生的,他們就容易養成固定型思維模式。反之,如果強調數學家都很熱愛數學,他們是透過長期努力才取得非凡成就的,孩子就會建立成長型思維模式。適當的讚揚也有異曲—同工之效。很多家長認為,誇獎孩子聰明能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我們的研究卻顯示,片面地強調智商可能會適得其反.

    2.健康的思維模式

    除了表揚孩子勤奮,家長和老師還可以直接告訴孩子,思維模式就像一架學習機器,可以不斷完善。任何一次成績的下滑都不能代表或者決定什麼,思維模式的轉換之家影響到後期發展。

    3.客觀如實歸因

    分析各種因素,內部的外部的、可控的不可控的,都有哪些。簡單地說,積極歸因、歸因再訓練,就是——把失敗歸於他們可以改變的、不穩定的原因,比如不夠努力。這樣的歸因,有助於改變習慣性認知,讓孩子學會對失敗有更建設性的反應。

    4.正確的表揚方式

    如果孩子已經很努力了,仍然失敗,這時,不要說,“只要盡力了就好”,這是否定孩子的感受,有時也否定了我們的要求和標準;也不要繼續誇努力了,這在孩子聽起來是對他能力的侮辱。我們此時要聚焦於具體細節上的改進——改變策略,調整計劃,增加練習時間,變化方式,降低難度……

    我們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能讓孩子對失敗有個正確的認知,並且能更好的發揮自身能動性。

    孩子以後是否能變得更聰明,“成長型思維”確實很重要,這是經過多年例項認證過的。不過,還有其他方面因素都需要家長積極引導,正確反饋。只有這樣孩子才會越來越好,家長才會越來越省心。

    一起為孩子努力吧

  • 3 # 水桶和水蛇

    我孩子還小,只有兩歲,談一下我淺薄的經驗。孩子慢慢會說話了,看見好吃的,好玩的就會搶著要,你知道的,有些東西孩子是不能亂吃的,比如果凍、糖果,孩子玩得久了,看電視時間長或不想吃飯。遇到這些情況,家長阻攔孩子的同時要對孩子耐心說為什麼不能,儘管孩子現在不一定能完全聽懂。孩子不舒服,情緒不高(一般是感冒)或者說不的時候,會嗯嗯啊啊感覺犟著反抗,這時家長要引導孩子說出他的想法,感覺光犟不好好說出來對孩子性格行程不好。再一個我覺得孩子儘量不要打,除非忍不住,因為會給孩子覺得捱了打了事情就結束了,就是最多打我一頓嘛或你打都打了還要我怎麼樣嘛。但有時候家長打了孩子要給孩子說其實爸爸媽媽是愛你的,打你是爸爸媽媽不對,但你這樣……也是不對的之類,給孩子聊一聊。謝謝邀請,一點點淺談,謝謝。

  • 4 # 嬰姿勃發
    史坦福大學行為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最早期想要研究為什麼同樣資質的人,未來成就卻會差別很大。後來卡羅爾·德韋克 教授有關成長型心態的論述在歐美受到教育界很大的迴響。其中一個重要的建議就是家長不要再讚美孩子聰明瞭。

    卡羅爾·德韋克教授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給一些小學生做一個智力測試,把實驗的學生分為三組。做完第一個測試後的讚美方式如下:

    實驗組 A:這是個很好的分數,你真聰明啊!

    實驗組 B:這是個很好的分數,你一定很努力吧!

    稱讚完了後,再給學生新的題目,讓學生選擇挑一個來做。 第一個是非常困難的任務;第二個是你已經會且擅長的任務。

    實驗組 A,被稱讚了天賦的孩子,大部份都選擇了最簡單的任務,因為他們有把握可以做好,因為他們害怕失去了被稱為聰明的標籤。 實驗組 B,被稱讚其過程的孩子,大部份都選擇了看起來比較困難、但能學到東西的任務。

    實驗證明,父母或老師不同的讚美方式,明顯影響了孩子對於學習的不同心態。 成長型思維模式能使孩擁抱學習和成長,理解努力對智力成長的作用,擁有面對挫折的良好適應能力。而且這是可以被教育和培養的。

  • 5 # 首席面試專家聊育兒

    很多人覺得,成長型思維就是“努力、奮鬥“,不斷向前進。

    不是的,真正的“成長型思維”,是:我願意為了自己,變得更好。

    有什麼區別?

    區別就在於,不是所有的“努力、奮鬥”,都是為了給自己一個交代,更多的“努力、奮鬥”,其實為了給別人一個交代。

    為什麼?因為大部分的人從小被父母推搡、拖拽,生怕自己被這個社會所“淘汰”,他們被迫“努力、奮鬥”,達到了高考的標準、達到了名校的標準,達到了職業的標準,達到了各種”考試“的標準,最終成為了一個別人眼中的”成功者“。

    可真正的成長型思維,是自驅自推,是不斷為自己設立各種“人生標準”,主動自發的鍛鍊和打造自己,不為達到他人要求,不為達到外界標準,只為在人生各個階段,真正成為“最好的自己”,最終給自己一個“交代”。

    所以,如何培養和鍛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模式?

    “成長型思維”,聽起來多麼嚴肅、遙遠和高大上啊!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成長型思維,根本用不著“鍛鍊”、“打造”、“培養”那麼專業和複雜,家長們只需要做一件事就夠了:別打擊孩子,可勁的鼓勵!

    我經常聽到有朋友說:我們家孩子得了繪畫二等獎,特別得瑟,我跟她說,你可不能驕傲啊,你比xx小朋友還差一截呢!

    ......,類似的父母言論簡直太常見了。就是能很清晰的感覺到:父母們都特別害怕孩子“驕傲”,擔心孩子“翹尾巴”,生怕孩子得瑟的上了天。

    當你一旦因為擔心孩子“驕傲、翹尾巴”而壓抑孩子的“得意”時,孩子就不可能從你那裡得到“成長型思維”。

    作為一個同樣有孩子的媽媽來講,我的做法是:當孩子炫耀勞動成果時,我從來不會“潑涼水”,從來不會提醒他xx方面還做得不夠。我只會肯定他的成果,讓他盡情品嚐成功的喜悅和成功之後被人誇獎羨慕帶來的“爽”感,讓他盡情體驗在他那個年齡段中,只屬於他自己的“高光時刻”和“人生巔峰”。

    長久以往,與同齡人相比,我的孩子具有非常明顯的“成長型思維”。

    首先,不要從小就教孩子“剋制”情緒。

    孩子的生理特點決定了孩子不該剋制情緒。不動聲色,心態平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些根本不是一個“孩子”所具備的特點,這是成年人應該做到的。我們不能要求一個孩子的心理標準達到了成年人的水平,這對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我們一定要尊重孩子在成長中不同階段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孩子的特點是什麼?溢於言表,喜形於色啊!孩子就要像一個真正的孩子,天真,純粹,高興了就笑,不高興就撅嘴。如果一個孩子,已經能夠做到有成績時還不動聲色,保持心態平穩,我反而要追問:孩子究竟經歷了什麼,才會變成這樣?

    情緒剋制誰來教?孩子自己的經歷會去教。家長在事業成功時的狀態,言傳身教時會教。

    其次,讓孩子為了追求自我肯定而去努力。

    一個人的優點和長處只有經常被表揚和肯定,才有可能沉澱下來,最終成為一項特長。

    這不正是我們培養孩子的目的嗎?我們不就希望孩子學有所長,形成優勢嗎?當我們肯定了孩子的勞動成果時,其實等於在肯定孩子的思考,肯定孩子的專注,肯定孩子的付出,肯定孩子的成績。這些所有肯定會令孩子越來越喜歡“炫耀”,越來越喜歡追逐創造的“成功”,越來越喜歡去琢磨怎麼才能“成功”,下一次應該修正什麼改進什麼才能更“成功”,無形當中,孩子的某項技能就會變得越來越強;在未來有可能成為孩子傍身的生存技能,甚至可能成為該領域的專家,這不正是我們作為父母所想要的嗎?

    最後,無條件支援和肯定孩子的成績。

    一定要明白,當前肯定孩子的“成績”,是孩子成年後追求“個人價值感”的鋪墊和基礎。當孩子有了某種“成功”的體驗,正沉浸在高興和膨脹中,家長們“兜頭一盆涼水”,而且每次都要“潑涼水”,你們想一想,長此以往是什麼後果?孩子還會願意去主動追求“成功”嗎?不會的。因為人一定是體驗感非常好,才會促使人們下一次繼續這樣做,他會不斷去回味那個“很爽”的成功體驗,從而形成主動上進的內驅力。而家長不停的“潑涼水”,為避免孩子“驕傲”的行為,實際上破壞了孩子內在主動追求成功和複製成功的內在驅動力,這個才是最致命的。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破壞了他們的內驅力,他們成年後就不會為了“實現自我價值”去主動付出,甚至會成為”只為生存“的被動付出。

    為了達到外在標準而去做的“努力和奮鬥”,不叫成長型思維,那叫“討好型思維”;

    為了達到內心標準而去實施的“努力、奮鬥”,讓自己越來越好,取悅自己而非他人,才是真正的“成長型思維”。

    我是Anne,一個懂點青少年教育的人才發展專家。我是“自己孩子”這個產品的開發者(媽媽),也是“別人家孩子”產品的批次檢驗者(人才發展),我用現實檢驗教育,也用教育實踐現實。關注我,關注另一個視角下的教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沒有尊重的婚姻還會幸福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