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利刃號
-
2 # 孓邡
現在戰場高炮還是很好用地,可以打直升飛機,可以打巡航導彈,可以在強幹擾下繼續作戰。也可以對付堡壘,樓房,在山地戰中壓制對手。
高炮口徑小,質量輕,射速快,彈道直。所以用途還是很多的。
-
3 # 快要胖死的S先生
高炮的還是有它的必要價值,簡單來說,世界上,擁有4代機,5代機的國家也沒有多錢,很多國家還在裝備著3代機甚至是2代機,這樣的飛機,導彈直接招呼,可能有些導彈比飛機都貴,高炮的成本低廉對一些老舊飛機攻擊的效果也非常不錯。另外就是現在在現場上活躍的A10或者是蘇25這樣的對地攻擊機,還有直升機,這些武器存在,也是高炮還有生命力的原因。而且被敵人突防成功後,高炮可以說是最後的一道防線,某些象徵性質的意義還是有的,至少它是抵抗的最後手段。
-
4 # 跑車的打工人
為什麼高炮到現在還沒被淘汰,我來說一下幾點:
第一,他是低空殺手武裝直升機機的剋星
第二,他對低空突防戰機也很有殺傷力。
第三,他對貼地飛行的巡航導彈的攔截非常有效,由於防空導彈對近距離的目標很難有效攔截,巡航導彈由於貼地飛行搜尋雷達較難發現,當然有可以發現的。現在主流的高炮在20/40mm之間,30和35是熱銷品。雖然目前的高炮射程在3000/4000m,但高炮可以打直升機,低空突襲戰機,必要時可以對地射擊。所以高炮不會消失,反而會有相當大的市場
這就是高炮不會消失的一些原因,說的不全面,還希望大家一起探討
-
5 # 愛市場
高炮有其他高科技武器無法取代的優勢,高炮可以改良設計,取消談不上。
在第三世界國家的戰線上或者是軍事上,高炮依然是主力武器,這就是需求,所以,取消不了。
在世界軍事史上,人才終究是第一的,再高科技的武器都離不開人才的合理利用。在不同的戰場環境,不同的武器,有不同的作用,這是靠人來合理調配讓每樣武器發揮它的最大作用。
-
6 # 手機使用者70964791485
隨著時代的變遷,今高炮非彼高炮,其功能也隨之變化,屬低區域防空攔截火力,群組密集陣配置,世界通用,效率高還省錢,現成的戰例,俄羅斯在敘利亞,伊朗,以色列,都很成功,小活大事情,都得有人幹。
-
7 # 軍事偵探
看到這個問題偵探想說:簡單粗暴,就好用!
高炮在20世紀50年代受防空導彈影響,一度被冷落。在防空武器中傳統高炮確實存在種種弊端,但是高炮一直堅挺在軍事舞臺,就有他的道理。第一,防空需求
戰爭防空手段中,防空導彈不是萬能的。存在很大的低空射擊死角。高炮可以有效的彌補這個缺陷。高炮群具有反應快、命中率高、多管集中發射的特點。可以迅速擊毀低空進犯的敵機。現代戰爭空襲和防空襲是是一個重要的元素,過度依賴資訊化,沒有雷達,沒有定位所有的制導武器都會成了廢鐵。高炮機械化操作,具有很高的抗干擾能力。在立體化防空手段中,高炮作為一個多元化防空協同作戰元素,有很大的作用。第二,防空成本
高炮具有很高的反導彈能力,戰爭敵我雙方防空手段不可能過度依賴,以導制導,成本太高。一枚導彈的價格,肯定比一個高炮炮彈貴了不少,甚至抵得上一個高炮群。高炮至現在有易操作,易保養,維護成本低,穩定性強,炮彈價格低廉的特點。可以說透過簡單的培訓就可以發射高炮。面對敵方低空襲擊。高炮具有以小博大,以十換一得作用。第三,高炮的延展性
傳統高炮確實面對現在資訊化作戰容易被剋制,尤其是在第五代戰鬥機的開發,以及隱形空對地導彈等。但是高炮發展也逐步的自動化,不需上手,直接遠端控制。配合雷達和反雷達裝置,高炮群完全可以在人員沒有傷亡的情況下做出有效的防空反擊。高炮的作戰能力還在不斷被挖掘,在防空能力中可能還會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總結一句話: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
8 # 安全視野
謝【悟空】邀請。入伍初期我也在高炮部隊服役,當時裝備有14.5毫米雙管高射機槍、37毫米和57毫米蘇式高炮。當時的高炮是主要防空武器,每個軍配有高炮團,大軍區配有高炮師(後改旅)。我軍的高炮部隊,憑著相對落後的裝備,在解放初期反臺蔣空中滲透和美越戰爭中取得了驕人戰果。
在防空導彈普及的當代,高炮為何還有不小的生命力?個人認為,儘管防空導彈早已列裝部隊,但高炮依然是野戰防空不可或缺的力量。特別是對於低空近程的直升機、無人機和巡航導彈來說,防炮的防禦打擊力量仍然是很強的。
從裝備上來講,老式的37、57、100毫米蘇式高炮已然淘汰,替而代之的是07、09式35雙管高炮和單管高炮。雖然這些高炮口徑比原先裝備的偏小,但配備了火控雷達系統,對500-5000米範圍內的空中目標打擊力很強,且大多為裝甲車載式,穩定性和機動性均很出色。
-
9 # 數碼朋克
現代化的陸軍野戰部隊講求的是“空地協同”,大面積火力壓制、快速裝甲突擊、垂直敵後滲透、秘密火力引導……傳統大面積陣地戰已經不再可能出現,但是部隊集結地、火炮和導彈陣地還是需要科學的防空手段得以保全。而傳統的牽引式高炮也逐漸被查打一體的高效能自行高炮所取代。與野戰防空導彈相比,這種高效能野戰自行高炮的耗費比很高,能有效打擊無人機、直升機、前線攻擊機等高度較低,速度較慢的敵方飛行器。由於射速快平射打裝甲較薄的裝甲車、軍車、碉堡和步兵也是大殺器
-
10 # 鍾二
高射炮誕生之初最主要的用途是防空,打擊對方的飛機等目標,而現代的飛機速度快,飛行高度高,高射炮在面對這樣的目標時就顯的力不從心了,但是也不能完全否定他存在的意義。
高射炮對低空飛行目標還是具有很好的攻擊效果的,比如無人機,直升機等。特別是多管轉膛炮的出現,每分鐘可以發射萬發炮彈,形成防禦彈幕,敵方飛行器根本無處可躲。比如中國的1130就屬於高射炮的延伸。
此外高射炮還有一點防空導彈所無法比擬的優點就是便宜!對於一些威脅程度低的目標,能用高射炮解決那就絕不用防空導彈解決,因為一枚導彈的造價有可能抵過一個炮群。再有一點就是高射炮維護保養的成本也很低。
我想著就是高射炮之所以還要保留的原因吧。
回覆列表
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高炮至今都沒有被防空導彈趕出歷史舞臺的原因說起來也並不複雜或者高深莫測,其實就是非常簡單的一句話:因為軍隊還需要高炮。
然後疑問肯定會隨之產生:為什麼?難道導彈不夠先進?難道作為最新最高技術的體現的導彈不能包攬一切的防空任務?事實上還真的是這樣,有的情況是導彈所不能應付的。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投資與回報(即效費比)的問題。防空導彈並不是萬能的,不應該在這方面犯玉米的“導彈萬能論”錯誤。另外導彈也並不是便宜的常規炸彈之類,並不是說想用就可以隨意開火的。首先需要明確的觀念問題就這些。
隨著這些年的發展,高炮也已經不再是各位想象中或者印象中那些粗大笨重還需要支架之類的輔助裝置或者說是完全靠手控的東西了,正如導彈不斷在進化一樣,高炮在已經有的成熟牢固的基礎上也不斷髮展,能夠適合不同作戰要求。另外至於精確度問題,現代的各種自行高炮或者拖曳式高炮都已經解決了,訣竅在於雷達的應用,有的自行高炮乾脆就是雷達+火炮的搭配,再不會只能依靠目視或者不靠譜的瞄準系統了,由雷達引導的自動高射炮能夠對空中的任何能夠觸及的目標構成不可忽視的威脅。另外,在某些距離使用導彈也並不適合,比如近距離防空作戰,運用由雷達與指揮電子情報交換系統制指導的高炮群就能夠解決的事情,自然沒有必要動用防空導彈。另外,導彈的成本就算是再怎麼壓縮也都比使用普通常規彈藥的高炮要多得多,所以保留高炮是軍隊出於經濟性以及一個較為完整的對空中威脅防禦體系的打算,當然比那些鍵盤軍事家的考量要實在而且深刻得多。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現今的高炮多是射速很快的全自動小口徑高速高射炮,那些笨重又不合時宜的大口徑高炮基本已經都快被淘汰得絕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