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雨田四正666
-
2 # 周遊三十國
你這個尼康D850是假冒偽劣產品,我用尼康D90,感光度加到3200拍夜景也沒有噪點,你可能因為曝光時間太長了,元件發熱產生的噪點。
-
3 # 春風吻花香
拍星空沒必要使用這麼高的感光度,感光度越高,噪點就越多。其實,使用普通的100就適合,最高不要超過800。可以加長曝光時間,效果不錯。
-
4 # 弓長如花
噪點除了和iso有關外,還和曝光時間長短有關。如果你鏡頭光圈不夠大,焦段不夠廣,導致曝光時間過長,也會導致噪點過多。另外星空後期,降噪是必須要做的標準操作。
-
5 # 漁唱起三更
看前面這些回答簡直是胡說八道。尼康d850本身就是高畫素機,高感本身就差,iso開到3200又加上是晚上光線不足,肯定噪點會多。要想避免噪點,第一,可以用大光圈鏡頭,比如適馬14f1.8或者20f1.4,尼康20f1.8也行,大光圈外加上廣角,曝光時間有保證,才能儘量減少噪點。第二,對天空和地景分開拍,分別多拍幾張,後期疊加降噪。第三,用赤道儀,也是地景和天空分開拍,再後期合成。有了赤道儀,就可以讓相機跟著你天空轉,抵消地球的自轉,用低iso長曝光拍攝星空。如果嫌噪點還是多,可以多拍幾張後期疊加降噪。
一般拍星空都用高感好、寬容度高的機子,比如d750、d610、d780、z6等,尼康d850也可以,寬容度高,但是高感相對肯定差,噪點是難免的。
這張照片是用適馬14f1.8拍的,銀河相對較細。
拍星空的鏡頭要用大光圈鏡頭,最好是廣角,當然有了赤道儀,鏡頭的限制就小了。很多大拿用50定、85定拍,鏡頭焦段越長,拍的銀河細節越豐富,但是後期工作就越繁瑣;鏡頭越廣拍的銀河就越細越小,但是視角廣闊,後期工作就越簡單。
上面這張是用尼康20f1.8拍的,銀河明顯粗了許多。
-
6 # DerekChen環球行攝
我拍的這些星空 沒有感光度低於6400的,哪怕用的是14 1.8
甚至銀心特寫用到了16000
傑夫法則瞭解一下
-
7 # 微笑君646
拍星空為什麼要ISO3200? 這是因為要保證曝光時間就是15秒到30秒,這是一定的,所以要求光圈越大越好,這樣感光度就可以適當小一點 ,這是一個矛盾。所以,光圈也一定的情況下,要滿足曝光ISO就3200,因為3200相機幾乎不太影響畫質。所以,理論上光圈如果能做的足夠大,你可以把ISO設成100。但目前人類還做不了足夠大光圈的鏡頭。
-
8 # 清清320522
尼康850是高畫素的機器,在iso較高的情況下拍片肯定會噪點多的,不光是噪點,還有沒完全感光的畫素點!!所以
-
9 # 九度角
你開機內高ISO降噪沒 我是尼康D810A 這幾張都是ISO6400 曝光30秒
單張拍攝
-
10 # 花生視野
首先,機器選擇沒有任何問題。
其次,星空拍攝其實沒有固定引數,和實際的天空環境有很大關係。
第一,大光圈廣角鏡頭是必要的。14-24mmf2.8,14mmf1.8之類的都可以。
第二,500法則,但因為高畫素機器,法則必須降低,向北可以用400法則,拍赤道銀河可以用200或300。快門時間要小於等於(法則數 除 焦距),否則會出現拖影。
第三,在前面幾步做好之後,根據拍攝出來的亮度,改變ISO數值。f2.8 一般1600左右 就差不多夠用。
最後,星空拍攝有噪點是正常的,raw後期軟體降噪也是風光攝影師的必修課。
再往後就自己感悟吧。
-
11 # 劍舞影像
第一次拍星空用的是尼康D850感光度3200為什麼噪點這麼多?
我來和大家交流一下這個問題。
其實在夜間拍攝,或多或少都有噪點產生的。
尼康D850應當在3200的感光度拍攝是沒啥問題的,你拍攝的產生了許多的噪點,可能與其它的設定或是鏡頭有關。
1、你應當用恆定大光圈拍攝,並且用這個鏡頭的最大光圈拍攝。
2、你的曝光時間過於長了,長時間的曝光也會產生一些噪點的。
3、鏡頭的品質,個別鏡頭的成像品質並不理想。
4、周邊光汙染,也是影響畫面成像的原因之一。
舉例說:機身D850,鏡頭14-24/2.8,你如果拍攝銀河,應當這樣設定:
感光度設定在5000-6000都是可以的,鏡頭光圈設定在2.8.曝光時長設定在20秒左右,拍攝的畫面應當還是比較細膩的。
以上是銀河的拍攝舉例。如果拍攝星軌,建議用堆疊吧。
回覆列表
拍星空肯定有噪點,而且要使用高感光度,至於是否使用3200,這個要根據當時具體情況定,隨時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