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貓員外

    這是儒家思想順應資產階級萌芽進化的預兆。

    之前我在其他回答裡就說過,中國不可能走上君主立憲的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背景下,一旦皇帝撕下神秘面紗,就不會有人能容忍頭上有一個特權階級。

  • 2 # 朵朵佬爺

    朝代的更替是痛苦的,災難性的,老百姓要折磨幾十或上百年,而朝代更替是由家天下決定的。家天下的滅亡是接班人的風險決定的,只要出一兩個糟糕的皇帝,家天下就保不住了。遠的不說,就是明朝吧,出了幾個奇葩皇帝,一個被俘,一個幾十年不上朝,一個天天玩,一個專做木匠。你看,一個國家出這麼多不務正業的皇帝,這份家當還保的住嗎?

  • 3 # 白雲之語摺紙大全

    黃宗羲,明清紹興餘姚縣人。康熙18年著書《明夷待訪錄》,該書嚴厲批評君主專權制度,認為家天下是國家的禍害,力倡民主思想,是當時非常了不起的思想家。

    從夏朝開始,中國進入了家天下。老子打下來的江山,百年後傳給兒子,兒子又傳給兒子,如此一代一代的傳下去直到末代君主被滅亡,新的朝代建立又以同樣的方式來傳承皇位。

    家天下最大的弊端就是總有一天會面臨著被滅亡的事實。為什麼幾千年下來歷朝歷代的王朝都會在這種怪圈裡重蹈覆轍呢?主要原因是開國皇帝往往都是開創了新局面,鼓勵發展農業,努力發展經濟,讓在戰亂中出來的老百姓儘快休養生息安定下來。新的王朝都能夠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把前朝的政治弊端加以改革,但大致還是延續前朝的政治體系。開國皇帝后就會出現守成之君,俗話說打天下易守天下難。王朝中期的守成之君一般不會昏庸到哪裡去,他們只要守著父輩給他們留下的政治體系過日子,只要不做出出格的舉動,社會一般能夠保持安定,也就是所謂的天下太平,王朝的前期、中期就能夠平穩的過度。

    但是後世之君往往秉承著“老祖宗的家法不可隨意改動”這樣的愚昧思想來維繫王朝,認為老祖宗定下的法律不能輕易改動,不能輕易放棄。“蕭規曹隨”的故事就說明了這個問題。但蕭規曹隨真的做對了嗎?事實上弊大於利。蕭規曹隨的策略只能適用於短時間,對社會安定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老百姓的需求,舊的政治策略和法律已經不能適應這個社會的發展了。後世之君應該不斷的去尋找有利於社會發展需求的政治體系,修改不合時宜的法律,但一般後世之君很少這樣做,認為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永遠都是最好的,能不改就不改,改也是小打小鬧,由此國家的政治變得非常的僵硬。

    家天下的皇位在傳承的過程中總會出現一個昏庸無能的皇帝。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主要是因為這些末代君主不思朝政只顧自己享樂,他們沒有開國皇帝的雄才大略,也沒有守成之君的英明神武。好日子過多了人們就開始不思進取,末代皇帝們也是這樣的,絲毫沒有意識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危機,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

    面對這樣的皇帝有誰能制止的了?答案是沒有的,即使他們昏庸但權利還是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裡。家天下皇帝的權大於法也是國家的一大毒害,皇帝變得自私自利唯我獨尊的局面,甚至濫殺無辜的的荒誕舉措,而絲毫不受法律約束。

    皇帝無能,官府腐敗,老百姓受壓迫,這個王朝離改朝換代就不遠了。而改朝換代中最苦的永遠是老百姓,因為改朝換代的過程就是戰亂,戰亂一般都要維持幾年或者十幾年,戰亂中受苦受難的永遠都是老百姓。哪怕改朝換代成功,老百姓又要面臨下一個的改朝換代的可能性。這就是家天下的最大弊端,而君主立憲制卻能避免這種局面,可惜歷朝歷代都沒能明白這個道理,導致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迴圈局面。

  • 4 # 巫女阿滿

    這個問題要從王陽明的心學說起。

    王陽明的理論雖然並沒有直接挑戰政治權威,更不可能說出“君主為天下大害”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但是心學找到了一條極為安全的道路,它將判斷是非的標準歸於個體的心,提出“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這樣的話,是非的決定權就由朝廷轉換到每一個人。

    這一套思想被它的後學發揚光大,到明末時已非常風行,可以說這是當時文化思想大變動的時期。這是黃宗羲能夠提出“君主為天下害”的背景。

    在他看來三代之上有法,三代以後是非法之法,這在根本上就否定了天子的合理性,在這樣的推論下,天子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惡”。

    黃宗羲不只有“君主為天下害”這樣尖銳的話,甚至還得出了“無君”的論斷,“向使無君,人各得自私,人各得自利也。”

    這些觀念貫穿《明夷待訪錄》一書中,是政治思想史上的不朽著作。

  • 5 # 錦翼

    皇帝是最大的私心者。

    有道是一將功成萬骨枯,這還只是一個將軍,如果一個帝王,他的千古不朽功業也建立更多屍骨之上的。

    黃宗羲認為一個人荼毒天下,離散萬姓子女,只為了皇帝一個人的產業,最後竟然號稱是天下為公。

    這難道不是天下最大的笑話嗎。

    試看漢高祖、唐高祖、明太祖、努爾哈赤皇太極哪一個不是踩著人的屍骨爬上來的,而且為了自己的私心,編造各種謊言,什麼自己的媽媽和一條龍交配生下來自己,什麼自己走到路上看見一條蛇嗎,然後砍死了他……

    這還只是開國皇帝,他們的繼任者為了自己的私慾,不惜殘害手足,荼毒兄弟,子女更是不管不顧,只要能爬上這個位置,什麼卑鄙的事情都可以做出來。

    然而這個人一旦登上高位,他們一轉眼馬上就是仁慈的嘴臉,就這樣的教化天下,能做出什麼榜樣。

    皇帝為了自己的私慾,弄三宮六院,把男人變成不男不女的太監,讓大臣跪在自己的面前,無論是多麼斯文的人,脫光了就打屁股。

    中華五千年,人性不斷退化,就是皇帝造成的。

    所以黃宗羲才會憤怒地喊出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

    不僅如此,黃宗羲提出設立“學校”參政議政,其實就是議會了。

    可惜黃宗羲的言論在那個時代,只能是曇花一現,沒能引起他人的注意。

    中國在鞭子的王朝裡又經過了幾百年,才在堅船利炮下,才在無數先賢們拋頭顱灑熱血下推翻了皇帝,才慢慢走上了現代化。

  • 6 # 專門懟死吧千萬

    皇帝都是獨裁者難道不是天下之害嗎?

    皇帝極天下之利於一家 獨享萬民之供養 驅遲百官為鷹犬 利誘文人為爪牙 以萬物為其家禽

    天下財貨視其私產 為私利 可割土賣民 為己位殺愛國志士 為保全苟且跪地賣國者比比皆是

    此等禽獸 不為天下之惡耶

    共覽古今 始皇自為天地之主 劉邦以一家而天下 漢武為私仇陷七軍將士於死地 天可汗比前朝爭高句麗 趙匡胤安大將獻百姓任其魚肉 趙構殺岳飛 英宗害於謙 此等之事比比在目

    皇帝天下之害也 獨裁邪教天下之敵是也

  • 7 # 迷樓

    我聽過王汎森先生在復旦大學的講座《三代以下何以有亂無治》,裡面對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做了詳細的論述,認為他是近代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比法國的盧梭還先進。

    為什麼呢?

    黃宗羲的名著《明夷待訪錄》,寫於明朝末期,這裡的“明夷”跟明朝沒有關係,它是《周易》中的卦辭,是“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於行三日不食”的意思,是指有智慧的人處在患難地位。

    《明夷待訪錄》有21篇文章,篇篇驚人耳目。如在《原君》裡,他提出“君主為天下之大害”,在《原臣》裡提出,臣是要“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他主張君主開明立憲,強調平等因素,社會各界對執政者有監督權力。

    他在《原法》中,批判封建國家之法,乃“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還在《學校》一章中想用學校的社會功能,起到議政參政的作用,他的目的是想把學校辦成類似議會那樣的機構。

    黃宗羲的思想現在看來,還有很多地方不落後,他也是近代本土原生的最早啟蒙思想家。黃宗羲的遺產值得我們好好研究、認真汲取。

  • 8 # 北行南客知行錄

    有明一代,恰恰相反,天下之大害恰是所謂清流朋黨。黃宗羲的言論是文官集團與皇權博弈之中的輿論鬥爭,仍是需要兩面看。不能簡單視皇權為封建糟粕,而忽略朋黨勢力實是帝國土地兼併最大的既得利益主體。

  • 9 # 酸酸乳酸

    明後期,中國有了資本主義萌芽。黃宗羲的思想是類似於盧梭的一種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想,反封建,否定君權,響應了資本主義發展所需的自由市場訴求

  • 10 # 一個簡單的愚人

    所以清粉不用再抹黑明朝了,敢發表這樣思想還有哪個朝代???如果不是幾千年儒家統治讓所有人不知道該怎麼做了,早就明末讓皇帝下臺,或者讓出大部分權力成立民主政體了。制度多重要???以前德意志王國一直被法國吊打就是因為他們不是全民參政,法國那時候早已實行全民參政了,德軍再厲害也沒用。拿破崙臨死寫下一段話,假如我是德意志人,帶領是德意志王國軍隊那麼整個歐洲都是我的了。後來德意志實行議會制20年,德國開始了一戰,德軍威力顯現出來,一戰1對4世界最強,還打贏了一個,重創2個。。。後來希特勒上臺德軍戰鬥力更是驚人,若不是軍人希特勒一個業餘軍事家把將軍們權力剝奪到沒多少,坐鎮柏林對前線亂指揮,那麼二戰德軍能贏全世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20句簡短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