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可樂派大星

    北定中原,還於舊都”,這是諸葛亮平生的理想。所謂“還於舊都”,就是要幹掉曹魏,回到洛陽重建大漢江山。如此,坐鎮洛陽的魏明帝曹,自然是他最大的對手。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的死,常使人嘆息感慨。曹是個什麼樣的人物,他在當年的三國相爭中,起到了什麼作用?他被尊為魏明帝,這個“明”字,絕非毫無來由。諸葛亮六次北伐,竭盡心智,卻難遂心願,與他關係很大。  舉重若輕退孫權  與大名鼎鼎的諸葛亮、司馬懿比起來,曹睿簡直是籍籍無名。其實在那個時代,曹睿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也是司馬懿的領導,他後來被尊為魏明帝,這個“明”字,那可不是白給的。  曹睿的遺傳基因好得沒話說,他是曹丕和超級大美女甄氏的兒子。據說曹植《洛神賦》“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句子,描繪的就是甄氏。曹睿的後天教育也好得沒話說,他“數歲而有岐嶷之姿(言外表峻茂而內心聰慧)”,曹操十分喜歡他,說“我基於爾三世矣”,覺得自己的江山至少可以傳三代了,常帶他在身邊,“每朝宴會同,與侍中近臣並列帷幄”。可以說,他是在朝堂之上長大的,“好學多識,特留意於法理”。  公元226年,曹丕去世,曹睿成為魏國皇帝。這年他剛23歲,相當於現在大學畢業生的年紀,他卻已是魏國最高領導人。  曹睿一上崗,就面臨麻煩局面。在諸葛亮的運作下,因關羽結仇的吳蜀兩國,透過和親已結為盟國,對魏國形成左右夾擊之勢。趁著魏國老皇帝剛死、新皇帝年少,他們先後對中原用兵。  先動手的是吳國。孫權親領大軍北伐,圍攻江夏郡(當時吳國、魏國各有江夏郡,魏江夏郡治在今湖北安陸西北),太守文聘堅守城池。朝中大臣紛紛主張發兵援救,而23歲的曹睿顯示了他過人的洞察力:孫權的優勢在於水戰,如今棄船上岸,不過是趁人不備佔便宜;前方將士守城力戰,已形成對峙,堅城之下,他是不敢久留的。  果然,此前派去慰軍的侍御史荀禹,快走到江夏的時候,徵召各縣民兵,連同他所帶的小部隊,總共步騎1000多人,晚上在山上散開了,大家一起點燃火把,高高舉起。孫權看到漫山遍野的火把,竟然嚇得匆匆退兵。  這是曹睿第一次謀斷大事,對手是老辣的孫權,他表現得如此淡定、如此舉重若輕,天下大勢瞭然於心,令大臣們刮目相看。  很顯然,這個年輕人號準了孫權的脈:他不會帶著水軍長期在陸地作戰,折了老本可就保不住江東了。吳國佔有地利,憑藉水上防禦體系,即便曹操也拿孫權無可奈何;但如果離開了水上作戰體系,前來進攻實力雄厚、人才濟濟的中原,孫權不會有多大作為。倒是蜀國的諸葛亮,對魏國是更大的威脅。  蜀國一向不以割據一方為滿足,劉備三顧茅廬之時,諸葛亮為他提出的戰略,即是佔據荊州、益州,積蓄實力,“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如此,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這個宏大的戰略,令劉備無比振奮,“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但劉備十分堅決,他對自己的好兄弟說道:“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   後來劉備果然如願得到荊州、益州,但當諸葛亮準備對中原用兵之時,荊州已被孫權奪走,諸葛亮設計的左勾拳加右直拳,遺憾地只剩下左勾拳,儘管如此,這一拳的力道也不容小覷。  果決明斷戰諸葛  公元227年,蜀國國家富足、軍隊整肅,諸葛亮上《出師表》,決定“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目標直指東漢舊都洛陽。這是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  這次魏國、蜀國的大戰,魏國方面的主帥,即是魏明帝曹睿本人。諸葛亮出兵之初,進展十分順利,他先揚言兵出斜谷,派趙雲、鄧芝為疑兵,吸引了曹真的魏軍主力,自己則率軍兵出岐山,魏國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向他投降。一時間魏國大為震動,“朝臣未知計之所出”,而曹睿仍鎮定自若:諸葛亮本來擁有山川險阻,現在主動攻打我們,等於中了我們誘敵深入之計。那三郡已成諸葛亮的包袱,讓他知進不知退,“今因此時,破亮必矣。”   於是曹睿在洛陽點起五萬步騎,前往長安鎮守。他命令曹真進攻趙雲,張郃進攻街亭的馬謖,結果馬謖大敗,諸葛亮不得不退兵,三郡迅速被魏國平定。  此後諸葛亮數度北伐,雙方互有勝負,蜀軍取得了一些戰果,但北定中原的願望卻無法實現。  公元234年,蜀國、吳國一起向魏國發動進攻,曹睿坐鎮洛陽,調兵遣將,面對諸葛亮、孫權的夾攻,絲毫不落下風。  這年二月,諸葛亮兵出斜谷,曹睿命司馬懿率軍與蜀軍對陣,他命司馬懿堅守不戰,“以挫其鋒,彼進不得志,退無與戰,久停則糧盡,虜略無所獲,則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勞,全勝之道也”。  這年諸葛亮已54歲,自感時日無多,傾力而來,求戰心切,曹睿如此謀劃,再次顯示了他過人的洞察力。諸葛亮為求一戰,用上了激將法,他頻頻派人下戰書,並給司馬懿送來“三點式”等女子服飾,諷刺他不像個爺們。這下魏軍炸了窩,都覺得奇恥大辱無法忍受,紛紛請戰。老奸巨猾的司馬懿抵不住壓力,作勢上書請戰,曹睿當即派使者前來,勒令司馬懿及部下不得出戰。雙方僵持渭水之濱,諸葛亮進退維谷。  這年五月,孫權大舉北征,派陸遜、孫韶各率萬人沿淮、沔北上,自己親率大軍圍攻合肥。其時孫權勢大,魏徵東將軍滿寵建議撤出合肥,堅守壽春,曹睿拒絕了:“先帝東置合肥,南守襄陽,西固祁山,賊來輒破於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爭也。縱權攻新城,必不能拔。敕諸將堅守,吾將自往徵之,比至,恐權走也。”   果然,曹睿親率大軍東征,距合肥還有幾百裡時,久攻不下的孫權聞訊撤軍。陸遜、孫韶也迅速撤退。  此時,司馬懿與諸葛亮仍在關中相持,大臣們都認為應該前往支援。曹睿說,孫權退走,“亮膽破,大將軍以制之,吾無憂矣”。遂前往壽春,封賞有功將領。不久,諸葛亮病逝,蜀軍退走。這一戰,司馬懿當然居功甚偉,但他老闆曹睿用人和戰略的明斷,卻也十分重要。  兩線作戰,面對爺爺的老對手孫權、諸葛亮,曹睿以其剛毅、明斷和果決,絲毫不落下風,他“行師動眾,論決大事,謀臣將相,鹹服帝之大略”。他的表現,充分印證了曹操當年的眼力。  從蜀國方面講,諸葛亮北伐失利無疑是十分遺憾的事。陳壽原是蜀華人,對諸葛亮充滿敬仰之情,論及北伐失利,陳壽從蜀國內外兩方面進行了探討。  就蜀國內部講,諸葛亮的“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他具有管仲、蕭何般的治國才能,但統軍打仗,並不是他最擅長的,蕭何推薦了韓信,而當時的蜀國卻沒有韓信這樣的將才,“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邪?”   就蜀國外部講,魏國佔據中原,軍事、經濟實力雄厚,魏明帝選賢任能,魏軍將帥人才濟濟,使諸葛亮“所與對敵,或值人傑”,“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  陳壽之論,十分客觀。  作為那個時代最為重要的人物之一,諸葛亮的死不僅深刻影響蜀國,也影響著魏國。他死之後,魏明帝大大鬆了一口氣,開始大興土木,一道詔令,讓洛陽變成了一個大工地。他動用三四萬工人,建造巨大、豪華的宮殿,美麗、別緻的園林,馬鈞所造水轉百戲更是巧奪天工……   當時的人不明白,現在的人也不明白,天下未定,魏明帝為何就如此大興土木?在戰爭期間表現得沉毅明斷的人,稍微安定一下,怎麼就如此貪圖享受?他的作為,豈不辜負了一個“明”字?

  • 2 # xmjiang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有關於《三國演義》的評價:“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什麼意思暱,就是小說中所描述的諸葛亮和實際歷史上的諸葛亮還是有區別的。不能抹殺諸葛亮對三國蜀漢的貢獻,但也絕不是什麼事情都料事如神。如果真是任何事情都料事如神,蜀漢會完成統一的。然而歷史不是這樣的,小說家最低的底線也是不能篡改歷史的大趨勢,因為歷史上三國之後是晉朝統一了天下,所以小說家總要找一些貌似合理的理由來強調蜀漢之所以沒有統一天下的原因。諸葛在小說中被塑造成神一樣的人物,為了能夠自圓其說,也需要找一些理由使小說的結局不和歷史大趨勢違背。但是無論怎麼找理由,還是有一些bug不能自圓其說:諸葛都已經料事如神了,難道那些出現的意外情況(如失街亭)就沒有預料到嗎,那又怎麼叫料事如神暱?

  • 3 # 我是大先森

    諸葛亮我們都知道他的能力,可以說是在三國時期他算得上是第一謀士,當時人稱諸葛亮為“臥龍”,在當有有句話叫“臥龍鳳皺”得其一者可得天下,可見諸葛亮的智慧多強。劉備也是三顧茅廬才請得諸葛亮出山

    諸葛亮輔佐劉備時也為其立下汗馬功勞,劉備創立蜀國諸葛亮可以說功勞佔一大部分,諸葛亮也有很多計謀到現在也初人傳唱,比如空城訂嚇退司馬懿,在東吳舌戰群儒,氣死周瑜,還有草船借箭等

    在建興6年(228年)諸葛亮開始第一次北伐同年冬開始第二次北伐,他先後共五次北伐,但取得成果不大,由於北伐消耗的國力 巨大,當時蜀國國庫本來就不富裕,這也是北伐失敗的大原因,諸葛亮也在第五次北伐病逝

  • 4 # Tooozin888

    事實上北伐諸葛亮大勝兩場,但每次退軍都只有一個原因,糧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糧草問題制定了諸葛亮北伐坎坷。

  • 5 # 歷史如酒

    諸葛亮,這個在三國演義中被神化了的人,他的身上有著太多的傳奇,他似乎無所不能,軍事、政治、治國、各個方面都極其精通。雖然三國演義對他的描寫,有些誇張,真正歷史上的諸葛亮,沒有三國演義上面說的那麼邪乎,但是,不能否認的是,諸葛亮的確是一個非常出色的謀士,是一個難得的人才。

    可是,這樣的一個曠世奇才,在劉備去世,接管蜀國大權後,諸葛亮多次北伐卻都一無所獲,最終病逝於北伐途中。這不禁讓人好奇,被刻畫成料事如神,無所不知的諸葛亮為什麼連續六次北伐都無功而返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諸葛亮北伐的失敗哪?

    諸葛亮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不是單單一個方面所導致的,總的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蜀國太過貧瘠,雖然疆域很大,但是大都是山川,不適合耕種,糧食也不是很富裕。諸葛亮的大軍在前線多次因為糧草週轉不過來而被迫退兵,糧草之所以週轉困難,一是因為蜀國地勢險要,糧草運輸極為不便,再就是蜀國本來糧食就沒有那麼富足,還要供應十餘萬大軍的軍餉,更是捉襟見肘了。

    二、蜀國內部各方勢力混亂,不能做到同心同德。蜀國內部有很多股勢力組成,他們代表著不同集團,大致有這三部分的勢力,劉備、諸葛亮佔據蜀國時帶來的班底,(也可以叫荊州集團),當初劉璋家族進蜀地的時候帶來的人(也可以稱東洲集團),最後就是益州本地計程車族大家(益州集團)。

    這三股勢力組成了劉備的蜀國,劉備還在的時候,勉強可以將各方矛盾壓下去,諸葛亮管理蜀國後,也要費盡心思來保持蜀國內部的穩定。對外北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了轉移國內的注意力,將矛盾從國內轉到國外。但是內部的矛盾始終存在,就算是諸葛亮也必須要保持劉備的荊州集團站在蜀國內部的最高管理層上,而為蜀國貢獻最大力量的本土益州集團,卻要處於三方勢力的最底層,他們自然很有怨言,在對外作戰上,各方勢力不能同心同德,自然會失敗。

    三、劉備把蜀國好不容易攢起來的家底給敗光了。在劉備最輝煌的時候,佔據荊州、益州、漢中等幾大地盤,不論是領土、國力、軍隊、都成為三方勢力中最強大的一方,但是夷陵之戰一敗,蜀國可以說的上是元氣大傷,數萬大軍就這樣被消滅掉,在夷陵之戰損失的軍隊要佔到蜀國軍隊的一半多,劉備率領近十萬大軍征討東吳,最終幾乎全軍覆沒。

    這也導致了諸葛亮後期北伐的時候,兵力大大弱於魏國,而諸葛亮北伐的軍隊可以說是蜀國最後的家底了,諸葛亮也是輕易不敢冒險,在跟魏國交戰的時候,也是處處小心保守,自然難以成功,長期與魏國對峙,糧草補給又跟不上,最終只能以失敗告終。

    有這以上三點主要原因,北伐的失敗也就在所難免了,諸葛亮無論有著怎樣的才華,那都是無濟於事,事實上諸葛亮最大的才能也不是帶兵打仗,而是治理國家,論神機妙算,帶兵作戰,戰無不勝的話,諸葛亮還是太過勉強,他也不是這樣一個專門的軍事天才,(要說神機妙算,最厲害的當屬賈詡了)。

    最終,諸葛亮的北伐失敗了,在他失敗後沒多久,蜀國也滅亡了,這隻能說是天意如此,誰又能想到三國爭霸多年,最終天下卻落到司馬家手裡哪!

  • 6 # 悟色的悟空

    這就是挖坑不收快點會把自己埋了。歷史明明是魏國收拾殘局,小說至少要大概靠譜吧, 後期再神勇無敵 那怎麼編。

  • 7 # 曲終有戲

    諸葛亮的智慧顯然是最頂級,這樣一個人的北伐決定必定不是腦熱,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思考。當諸葛亮從劉備手中接下阿斗的時候,其實就是等於諸葛亮接下了劉備的爛攤子,當諸葛亮接下這攤爛攤子以後,面對的有兩個問題,一個是人才的缺乏,還有一個是正統地位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被人們淡化,在這種壓力下諸葛亮想在自己有生之年還有將可用之時一口氣完成統一,才有出師表後的一系列北伐措施,一次急功近利的戰爭不佔天時地利失敗是早都註定的,具體表現在第一能征善戰的張飛,關羽一批老將去死後,趙雲也到了晚年,手下的年輕將軍雖然能打但是對諸葛的個人崇拜已經控制了他們在戰爭中的創造力。第二就是諸葛亮,本人過於謹慎寧願一步步打過去也不遠聽魏延的計策,諸葛亮,本人其實是一個政治天才,他並不是一個軍事天才。大家從隆中對可以看得出諸葛亮對政治格局的看法但是打仗方面過於謹慎。第三,兩國經濟實力的懸殊當時的魏國在三國時期是控制面積最大,經濟實力最強,而且人才輩出。總結:失敗原因 經濟實力不對稱,人才缺少 準備不足,本人作戰能力有限。

  • 8 # 首創新視界

    因為戰略錯誤,導致北伐失敗,最終蜀國走向滅亡

    《三國志》中,諸葛亮料事如神真算不上,其政治才能卻是很厲害,治理國家是一把好手,說是科技人才也行,畢竟還是發明了很多實用的。

    但諸葛亮軍事才能真的一般。

    大家所熟悉的《隆中對》,看似完美的戰略,其實有很大的漏洞。而蜀漢的滅亡跟他《隆中對》的戰略有密不可分。

    荊州和益州看上去很近,但是兩地溝通十分困難。這樣最直接的問題就是兵力太分散,沒辦法集中火力。這樣在作戰的時候,兵力看上去很多,實則能指揮到的甚少。

    荊州丟失,關羽死亡,這個訊息是幾個月後劉備才知道的。

    街亭一戰中,

    1、諸葛亮用馬謖,用人不當;

    2、沒有及時援救戰術錯誤,戰術錯誤;

    馬謖的死亡可以說是諸葛亮一手造成的。

    後期的幾次戰役中

    諸葛亮軍事上的戰略錯誤,太注重進攻手段。而沒有靈活的去改變策略。

    開始就錯誤,大勢已去,失敗其實早已註定。

  • 9 # 學習可愛小小生一枚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料事如神,通宵天文地理,無所不知,七星壇借東風和利用七星燈做法延壽更是將諸葛亮推上了神壇。如此厲害的角色在北伐戰爭後期縷縷失敗,又是為何?

    首先我們需要看到是,諸葛亮是一個怎樣的人。諸葛亮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參謀人員,而不是一個優秀的優秀的統帥。陳壽的《隆中對》可以看出他雖然是一個一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隱士,但是對天下大勢和時態發展了熟於胸。能對時局做出如此清晰明瞭判斷是需要有效情報的支援。在三國時期沒有電話,沒有網路,對於當時的隱士諸葛亮而言,他的主要交通方式也充其量靠馬,所以通常情況下是訊息閉塞,對時局的訊息掌控也是難上加難。在劉備三顧茅廬之時諸葛亮能夠以《隆中對》對劉備的整個事業做出合理而有效的規劃,這就說明諸葛亮的情報準確,而且情報獲取能力厲害得可怕。

    其次,諸葛亮北伐是在劉備中道崩殂以後開始的。劉備是大漢皇室中山靖王之後,以匡扶漢室為己任,在當時有相當大的號召力,因為劉備是漢室正統。劉備死後由劉禪接過大權,這是扶不起的阿斗,整日花天酒地,沒有了主心骨的漢室就是一盤散沙。在諸葛亮北伐期間還有大臣彈劾他,差點後院失火。

    再次諸葛亮北伐後期人才匱乏。在劉備時期,有關張趙馬黃五虎上將作為軍隊的統兵大將,作戰是一路凱歌高奏,使得劉備實力迅速壯大,打下了一片江山。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尤其是缺乏了有統兵之才的大將後。諸葛亮北伐期間五虎上將中就只剩下了年邁的趙雲,年事已高,也難力挽狂瀾。像姜維和魏延這些將領的綜合能力遠沒有劉備時期大將能力強。

    最後就是蜀國的國內已無力支撐戰爭機器的繼續執行。魏蜀吳三國中蜀國的地盤是最小的,也是最弱的,經過了數次北伐戰爭,消耗了大量的財力、人力、物力,導致蜀國國力衰弱。在《三國志》中記載了魏蜀吳三國滅亡時的人口數分別是443.28萬,94萬,230萬,可見蜀國的實力是最弱的。

    所以諸葛亮有再大的本事也無力迴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情侶分手很難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