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懷冰先生
-
2 # 青言論史
在搞明白這個問題以前,我們首先得弄明白一個問題,就是劉邦,比嬴政只小三歲。嬴政四十九歲去世那年,劉邦也已經四十六歲了。
說清楚這個問題以後,我就得亮明我的觀點了:如果秦始皇晚死二十年,秦朝估計就沒那麼快完蛋,而且劉邦就可以休息了。
作為當時政治界毫無疑問的第一強人,如果嬴政還在,六國對於他的威名就沒法子不畏懼,那些蠢蠢欲動想要造反的,就必須得好好掂量這個始皇帝會怎麼收拾他。而以嬴政的號召力,也不會存在指揮不動部下的情況,至少南越那幾十萬部隊是絕對調動得起來的。
而且,在秦始皇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他已經流露出了要把政治制度放鬆一點的跡象,準備立公子扶蘇就是證明。可以想見,如果天給秦始皇二十年的時間,他會慢慢放開鐵腕政治的牢籠,把國家逐漸恢復起來。畢竟,漢承秦制,只是寬鬆了一些就搞得相當不錯了。
-
3 # 默糊塗
秦始皇堪稱千古第一帝,他一統六國,結束諸侯割裂局面。從春秋到戰國結束這麼長的歲月裡,恐怕有無數的君主想要結束這亂世,可惜歷史選擇不是他們而是始皇帝嬴政,嬴政的成功並非偶然,這與嬴政自身才能有關。
首先嬴政善於用人,這是一個當領導階級必備才能。征服東方六諸侯國之初,為了得到著名的謀略軍事家、當時尚在魏國作將軍的尉繚,秦始皇想盡一切辦法,包括派李斯入魏勸說,最後終於說服尉繚入秦,成為他東征六國的主要謀士之一。有人把富諳帝王權謀的南韓公子韓非的書札傳到秦國,當秦始皇看到韓非的《孤憤》、《五蠹》之書,不僅讚歎道:“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遺憾)矣!”後來,為了得到韓非一人,不惜興重兵攻打南韓,終於迫使韓王不得不遣韓非入秦。征伐楚國之戰,秦始皇為了請正稱病在家的大將軍王翦出山,曾三次前往王剪府拜訪,終於打動王翦答應作徵楚大統帥。因犯了法而被關押的縣胥吏程邈在監獄裡研究文字改革,他把李斯創制的小篆圓折改成了方折,削繁就簡,經過十年的努力,終於創造了一種新體字(即隸書)。後來有人把這些字上奏,秦始皇看了,認為這種字很實用,就赦免並起用了他,讓他在御史寺裡供職。秦始皇的身邊聚集了一大批有才能的“客卿”(秦國稱其他諸侯國在秦謀事的人為“客卿”),這些受重用的“客卿”大致算來主要有:丞相李斯(來自楚國)、中車府令趙高(來自趙國)、軍事家尉繚(來自魏國)、將軍趙佗(來自趙國)、上卿甘羅(秦將甘茂之孫,甘茂來自齊國)、將領蒙武及其兒子大將軍蒙恬、蒙毅兄弟(蒙武是秦老將軍蒙驁之子,蒙驁來自齊國)、水利專家鄭國(來自南韓)、帝王權謀理論家韓非(來自南韓)、客卿茅焦(來自齊國)、樂師高漸離(來自燕國)、博士淳于越(來自齊國)、方士徐市(來自齊國)、盧生、侯生(來自燕國)……
其次,他也善於勤政,據記載,他每天要批閱的各種奏請簡札有一百三十多斤重,這是他自己規定的數量,每天必須完成。滅掉六國,統一天下之後,他又多次東巡,為的就是巡視各地的治理情況,但有時也是為了尋找長生之藥。有的秦史研究家推斷,秦始皇的死是由於疲勞過度所致,就是今人所謂的“精力透支”、“疲勞死”。同樣他也能虛心接受建議,改正自身錯誤。
他在統一全國後,統一度量衡和文字,鑄造統一錢幣,廢分封立郡縣制編輯戶口管理,這些措施促進各民族統一交流融合,便於政治管理,為後世留下不可磨滅的功績。但其注重酷刑治國,廣徵勞力建長城導致民不聊生,因此有孟姜女哭長城一說,焚書坑儒,獨裁專政導致百姓敢怒不敢言,這一切為秦國衰敗埋下隱患。
倘若始皇帝多活二十年,只是讓百姓更加遭罪二十年,延長秦國的續命而已,因為百姓怒氣終究要有發洩。如果他改正這種政治手段,那麼秦國估計會更加強盛,因為他的政治才華足以讓他成為一代明君。
-
4 # 阿慶還是阿慶
首先我們得知道秦二世胡亥的暴政緣何激起了陳勝吳廣的起義。秦始皇卒,二世在趙高的忽悠下徵召罪犯給秦始皇修築陵墓,然後各地徵召民夫修建阿房宮,以及戍邊等。但是徵召人口實在太多了,已經佔到當時總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上,讓各地對於秦朝統治的積怨增加到最大化。
他還在用人上犯下了嚴重的錯誤。殺害蒙括等忠臣名將,殺害自己的兄弟姐妹等多達二十人,尤其是殺害了素有賢名的太子扶蘇,之後更大肆排斥擁護扶蘇的大臣,還聽信趙高之言害死了李斯,使得將士離心,朝臣無意。一切最後都由趙高把控了。
而秦始皇在統一戰爭時期及統一之後,雖然也有一些比較殘暴的做法,比如焚書坑儒,徵召民夫修築長城等。但是應該還是比較注意團結六國舊的君主的。他統一全國過程中血腥殘暴,在統一全國後,人盡為其虜。但是有一點秦始皇做的很好,那就是打破貴族階層的統治,從平民中選拔有軍功的來擔任軍官,選拔有法學思想的人跟著縣吏學習司法。給很多平民百姓以機會,六華人紛紛前往秦國貢獻自己的智慧。統一之後更是疏通河道,統計土地,鼓勵六國百姓遷居邊地,屯戍三邊之地。
所以在我看來,如果是秦始皇,或者二十年後秦國不會滅亡。而經過整理之後的秦國,以法家治理,會更加強盛。
-
5 # 朕就是這樣的漢子
歷史相傳始皇帝是在巡查途中得病暴斃,沒來及回到咸陽就醫,沒來及規劃帝國未來走向,甚至連繼承人怎麼順利繼位都沒來及安排。如果,假如秦始皇能多活二十年,世界肯定與現在大不相同。
第一,以始皇帝的文治武功,會在很短的時間進一步穩定秦朝局勢,經過書同文,車同軌等等一系列的改變,同化六國,加強皇權。有人說秦皇暴政,可是要知道當時天下大亂,需用重典維護秩序,非常時期要有非常措施,始皇帝這點並沒有錯。
第二,秦朝重臣李斯,是秦國能兼併六國最大的功臣,他是大秦第一任丞相。廢分封,通文字,貨幣,度量衡,同車軌,就是他的主意。如果秦始皇不死,李斯也不會死,他會繼續向秦始皇獻計獻策,使秦帝國更長遠的走下去。
第三,假如秦始皇沒死,依然爆發了陳勝吳廣叛亂,項羽劉邦依然會趁勢而起,亂局依然像表面一樣無法收拾。但是,別忘了,還有大將王翦,他比項羽還要勇猛,能謀善斷,運籌帷幄,少有敗績,而且他有無與倫比的作戰經驗。雖然,他已經告假歸家,只要始皇帝沒死,他一定會聽從召喚,掃清叛亂。
第四,若是始皇帝沒死,過二十年後,確定傳位於公子扶蘇,也就不會發生沙丘政變。以扶蘇的聰明才智,加上他性格寬厚,天生悲天憫人的情懷,還有後來連年在塞北征戰,瞭解民間疾苦,會使扶蘇更加成熟。如果他能繼承大位,一定會繼續變法,適當放寬帝國的嚴刑峻法,讓秦帝國能夠休養生息,慢慢發展起來。
所以,如果秦始皇沒死那麼早,秦帝國肯定不會二世而亡,也就沒有了劉邦的大漢王朝,甚至會影響後世,我們就有可能會稱自己為秦人了。
-
6 # 好風好夢好歌好地方
如果秦始皇晚死二十年的話,那對秦朝命運的推算千般萬化,那我只選最可能的一種,那就是秦朝還是會二世而亡。
秦始皇
首先,秦朝法度殘暴,有暴秦的壞名聲。秦始皇為了給自己修陵墓和阿房宮,動用了全天下所能調動的人力,使得百姓苦不堪言,還有準備屯戍漁陽九百人因為路途遭遇大雨,要被判死刑,陳勝吳廣等人為了活命才不得已發動起義,秦始皇在的話,陳勝吳廣起義雖然不會星火燎原,但是會有更多的起義來對抗秦朝的暴政。
陳勝吳廣起義
其次,秦始皇建立了君主中央集權的制度,它既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秦朝皇族沒有實權,一旦皇帝的大權旁落,皇族也只能束手就擒,毫無作為。
其三,秦始皇讓自己的長子扶蘇在邊關鍛鍊,而留自己的小兒子胡亥在身邊,時間久了,秦始皇在立儲的問題上,會有些動搖,秦始皇和漢武帝晚年都有同樣的嗜好,就是相信方士,經過枕邊風的影響,劉據所經歷的“巫蠱之禍”極有可能在扶蘇身上演,最後 有可能繼承他的位置的是胡亥,那樣的話,對於胡亥來說,秦朝不過只多延續了二十年。
最後,秦朝和六國是仇敵,一旦秦朝勢力減弱,六國後人就有機會團結起來共同抗秦。
項羽
-
7 # 不舉兄愛說話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東出巡途中,病死沙丘(今河北平鄉東北)距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帝國建立時間已達10餘年,這十餘年讓一個國家安定下來,去休養生息,不能說綽綽有餘,但也是做到以上幾點的!
但是為啥子這個龐大的帝國,在短短15年後就轟然倒塌了呢,咱來簡單分析下秦走錯的幾步子兒!其一、秦帝國建立後,嬴政所用滴法治還是春秋時期老秦國的政策,這都推行了100多年,其本身僵化早就不符合這現在的帝國;
其二、執法太簡單粗暴。嬴政還是想用管理軍隊的方法治理天下,那哪能行的通;其三、不管秦為顯示自己的文治武功也好,或是想享受自己的戰果也好,在建國初期竟然大興土木,長城、阿方宮、皇陵,任意哪個都夠百姓受場罪,還能得民心?失民心者失天下;
不舉兄總結一句話就是那句千古名言:天下苦秦久矣!
現在我們再來看嬴政多活20年秦會有怎樣結局?
不舉兄還想在剖析下嬴政本人首先來說他的性格:有大略,少仁愛,易怒!在說他的生理:郭沫若通過歷史記載推測嬴政小時有軟骨病,以及支氣管炎,後又因為政務繁雜得了腦膜炎!
好,我們現在說正題!不舉兄認為倘若嬴政可以懸崖勒馬,及時修正自身執政的不足,安定民生,剔除朝廷中以趙高為首的奸佞之臣,招納天下治國賢士,減免雜稅,以禮治天下,或可有大不同之結局!
但這似乎比登天還難:
一來、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嬴政這粗暴性格難磨平,再說誰敢去指點這帝國之君!
二來、嬴政晚年多病,心情肯定好不了,能安心治理國家?因此不舉兄認為,即使嬴政多活20年對這行將入土的帝國也起不到太大作用!
-
8 # 本溪故事
秦制,雖有不足,但當時很好了。
秦制,是“重法”,而非暴政。
秦雖統六國,築長城,歸一貨幣文字,然贏政大業才剛剛開始。北草原、東大海、西大陸、南邊疆、尚未征服……
外徵之年皆老秦,舊六國能用之軍民尚少。華夏統一意識不足。
秦徵六國乃積蓄幾代人幾十年之力,完成華夏大一統,區區幾年間談何容易,要是能分身,也許會有轉機……
再者,華夏多人才,人外還有人,被超越也正常!
再活20年,能創造更大的輝煌華夏文明!
被超越,也是歷史的定律!
-
9 # 清史宴
秦始皇不需要多活20年,他只要多活2年,大秦帝國都不會如此的短暫,因為這樣他就有足夠的時間來安排好帝國的接班人,使的大秦在他駕崩之後,權利能夠平穩的過度,不至於讓奸佞之人胡作非為,霍亂朝綱,貽害萬民。
秦始皇在最後一次出巡的時候,就已經感到自己的身體大不如前了,可能時日不多了,但他以為在太醫的醫治下,活個三年五載的應該不成問題的,因為他的先祖秦昭襄王嬴稷就是先例,可惜的是他高估了自己的身體和太醫的醫術水平,以至於其在沙丘驟然駕崩之時,連一個完整的遺詔都沒有寫完。
如果他接受現實,接受他時日無多的現實,他不要在生命的最後時日,外出巡狩,而是留在都城咸陽從容的安排後事,給長公子扶蘇一個太子之名,然後把蒙氏兄弟都留在身邊,並且指定在自己駕崩之後,由李斯、蒙恬、蒙毅、姚賈等人輔佐扶蘇,那麼即使秦始皇突然駕崩,趙高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掀的起風浪,李斯更沒有那個膽量去跟趙高合謀。
歷史就是歷史,沒有那麼多的如果,但無論大秦帝國後來的命運如何,都不能否認秦始皇的偉大,以及他為人類社會的進步所做出的貢獻。
-
10 # 君不見子不語
秦王掃六合,
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雲,
諸侯盡西來。
講的是秦王的氣魄,如猛虎雄視諸侯。秦始皇被稱作千古一帝,除了他是第一個皇帝外,他的所作所為,胸襟、氣度、格局、成就都可以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他一統天下後,廢除了諸侯分封制建立郡縣制。從這一點他就比春秋五霸和項羽、劉邦格局高的多。
春秋五霸每一個在當時的軍事實力都可以說雄絕天下,但是他們的野心和格局不足以支撐他們成為皇帝,因為幾百年的慣性讓他們習慣了當一個成功的諸侯王就好,習慣了在諸侯的層面當老大,習慣了有一個天子在上面,習慣了以德服人。所以,即使有國力、軍力、財力支撐其雄霸天下,他們也止步於一個諸侯王,格局決定了成就。
項羽止步於西楚霸王也是格局不夠,他的野心夢想應該就是做齊桓公那樣的大諸侯王。所以革命事業尚未成功,項羽就急匆匆分封諸侯,分了十八個諸侯王,而且各諸侯王紛紛就國。你見過哪個皇帝還沒打下天下,就封十八個王跟自己競爭的?所以,項羽只能止步於西楚諸侯王,而不是像秦始皇這樣的天下霸王。
那麼劉邦作為漢朝建立者他有這個胸襟格局嘛?他沒有。劉邦是高段位的舵手,他能根據水流、風向調整航船船舵,使船走的更久更遠。他自己沒有這個胸襟氣度,從漢初分封制和郡縣制並立就知道了,劉邦很明顯沒有自己的規劃,只是順應時勢,把問題留給子子孫孫們去解決。
2、若秦始皇晚死20年,天下大勢穩定,六國暗流湮滅。
秦始皇橫掃諸侯、一統天下,天下大勢就定了嘛?依我看,沒有。雖然秦朝表面上滅了六國,但是六國勢力猶存,只是迫於嬴政威勢,蟄伏了下來。而天下百姓依然在幾百年形成的巨大慣性中,這個慣性就是諸侯分封制,人們心裡還在思念故去的六國,思念諸侯。
所以,陳勝吳廣一揭竿而起,六國餘部皆紛紛相應,而天下百姓蟻附。這就是因為秦朝立國太短,天下大勢未定。如果秦始皇晚死20年,以他那霸絕天下的軍事實力和威望壓制20年。那就是一代人的時間,一代人的時間可以改變很多,六國餘部老了,天下百姓習慣了,大勢也就定了。
3、20年時間可以改變一個人,可以培養一個繼承人。
很多人說秦朝法制適用於一國,不適用於天下。始皇嬴政虎狼本心,殘暴嗜殺,猜忌多疑,本性難移。所以,即使嬴政多活20年,秦朝也得崩盤。
但是20年時間,嬴政有足夠的時間和能力改變自身,改善執政。作為一個帝王,嬴政並不缺乏執政智慧,他會用人、能用人也敢用人。剛剛統一天下,嬴政確實太過自負、激進、目空一切,但如果再給他20年時間,讓他充分接受來自天下的反饋,他依然會一意孤行,執意軍事鎮壓一切嘛?不見得。很多時候仁政也是逼出來的。20年時間足夠一個至少不傻的帝王調整執政方向了。
很多人認為秦朝法律嚴酷,動輒殺頭、連坐,流放千里,根本不適用於天下範圍。但是,惡法也是法,在我看來,依法治國比以人治國要先進的多。而且,法律是可以改變的,秦朝立法者完全可以根據適用情況對法律進行提升、修正。不要把秦朝看的那麼僵硬、那麼傻。
而且,20年可以把扶蘇這樣的繼承人扶植成像明太子朱標一樣穩固的繼承人。如果扶蘇能夠繼承大統,我想大秦國祚延續百年應該沒問題。
綜上所述,如果秦始皇能多活20年,大秦很有可能成為中國歷史第一盛世。
回覆列表
可以這麼說秦始皇晚死20年秦朝也會滅亡。為什麼,中國古代的歷史中都可以找到證據。那就是不得民心者不得天下。
我是非常喜歡秦始皇的,他統一中國給後來的繼承者們一個目標。一統天下才能成為名正言順的天子,這才有中國大一統思想。可是,秦始皇晚年的尋求長生,給這個搖搖欲墜的帝國一個重擊。在統一六國的征戰中,老百姓們都希望有個安穩和平的日子。可是統一後的秦始皇沒有做好。千古一帝也只能是“馬上得天下,卻不能馬上治天下”。修建秦始皇陵,修建阿房宮,對匈奴的用兵等等,徵發勞役,百姓痛不欲生。
六國一統後,六國的貴族後代們時時刻刻都不忘記復興自己的國家,這也是秦朝的危機。如果還是統一六國時候英明神武的秦始皇,那麼這些都不算什麼。可就是晚年的昏聵,自我膨脹。讓這個危機越來越深了。秦始皇的功績是獨一無二的,如果他還能保持英明的作為,秦朝也就不會二世而亡了。可嘆啊!!